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宜昌七年级质量检测政治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4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我们的成长离不开社会,下列选项中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A.看电影时,和同学大声交谈

    B.骑车上学,为赶时间,闯红灯

    C.在景区游玩时,随手丢弃垃圾

    D.乘坐公交车时,主动给孕妇让座

  • 2、亲社会行为又叫利社会行为,是指对他人或社会有益的、能够带来积极影响的助人行为、利他行为或其他更为广泛的行为。下列漫画中主人公的行为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A.

    B.

    C.

    D.

  • 3、从古代的“同砚”、“同窗”到今天的同学、校友,这些社会关系的确立都是基于(     

    A.血缘关系

    B.地缘关系

    C.业缘关系

    D.法律关系

  • 4、近些年,不少高校都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通过分析学生每月的就餐金额和消费金额,判断学生的基本生活水平,对学生进行“隐形资助”,这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补助公平和学生尊严之间的平衡,因而受到学生们的一致好评。这说明(     

    A.关爱他人就一定要倾其所有,奉献全部

    B.将贫困生置于大众目光下才能帮助他们

    C.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考虑他人的感受

    D.关爱他人,精神关怀比物质帮助更重要

  • 5、2023年11月19日,一名乘客在北京地铁10号线上因纠纷堵门,导致10号线外环全线延误8分钟。白某因妨碍列车正常行驶,被依法行拘。这启示我们(     

    ①自由不是随心所欲的       ②要发自内心敬畏规则

    ③遵守社会规则需自律       ④白某将接受刑罚处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6、2023世界5G大会在河南省郑州市举行。我国作为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5G网络国家,以持续推动5G不断演进创新为目标,与世界各国一道推动构建融合共创、协同创新、开放共赢的全球科技合作体系和产业生态。这启示我们(     

    A.主动体验社会生活

    B.开发5G技术最有价值

    C.要多关心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D.个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 7、不学礼,无以立。以下是部分同学的生活片段:

    ①早晨,在校门口遇到老师和同学,兰兰主动问好

    ②课间,凯凯进办公室请教问题,自觉轻轻地敲门

    ③下午,龙龙一回到家就躺在沙发上自顾自玩手机

    ④晚饭时菜刚上齐,思思就自己先拿起筷子夹菜吃

    上述行为属于文明有礼的是(     

    A.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②

  • 8、下列行为与框中故事寓意相符的有(     

    元代大学者许衡,夏日外出,天热,众人口渴难耐,争相摘梨解渴,唯独许衡不为所动。有人问他为何不摘,他正色道:“梨无主人,难道我心中也无主人吗?”

    ①在深夜无人的街头仍遵守交通规则②小明要在父母的监督下才能完成作业

    ③捡到他人遗失的财物,将其据为己有④考试时即便没有老师监考也绝不作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9、15岁的陈某原是品学兼优的学生,自从结识了社会上的一群“朋友”,他开始旷课,还因经常盗窃被公安机关处罚。对此,你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①一般违法与犯罪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②青少年应该防微杜渐,预防违法犯罪

    ③经常盗窃是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④青少年交友需谨慎,要远离“损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0、飞驰的高铁大大方便 了人们的出行,异彩纷呈的演出和展览丰富了百姓的文化生活,听证会的召开和新闻发布制度让政府决策更加透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让我们(       )

    ①感受到国家取得的巨大进步

    ②重点关注国家成就,忽略发展中的问题

    ③对国家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对未来充满信心

    ④感受到国家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已经解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1、为了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网络环境,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2023年9月20日国务院第15次常务会议通过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这一法规的出台(     

    A.扩大了未成年人参与网络生活的合法权利

    B.说明社会监管比个人自律更能防网络沉迷

    C.有利于为未成年人成长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D.能够从根本上保证未成年人避免各种伤害

  • 12、每天,我们都在与社会这张大网交流互动着。在小区里,小马和小丽是邻居;在学校,小马和小爱是同学;在家里,小马是父母的孩子……完成下面小题。

    【1】从社会关系建立的基础来看,小马跟其他人的关系分别为(     

    ①血缘关系②地缘关系③业缘关系④道德关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小马拥有的多重身份说明(     

    A.人的社会地位总是瞬息万变的

    B.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立的

    C.社会的进步需要每个公民的努力

    D.我们需要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

  • 13、9月23日,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在杭州举行。参加开幕式的人数大约在7万人,散场仅用了40分钟,散场后场馆整洁如新。整个疏散过程主打一个高效、有序、丝滑。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参加开幕式的都是素养高的人

    B.有了秩序就能杜绝事故的发生

    C.好的秩序能提高社会运行效率

    D.社会秩序保障社会规则的实现

  • 14、2023年福州市新时代好少年肖博睿,她是义务讲解员;充分利用寒暑假等课余时间在省博物馆里面穿梭,为参观游客们答疑解惑;她是热心公益人,坚持每年将压岁钱捐给“叙利亚”家庭救助行动,并带动身边伙伴共同参与各种助学帮困公益行动;她是敬老好少年,经常去敬老院看望老人,陪伴他们聊天谈心……肖博睿给我们传递的正能量有(     

    ①热心公益,服务社会②滋养精神,充盈生命

    ③诚实守信,信守承诺④开朗豁达,以礼待人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15、共3万多名“小青荷”志愿者在杭州亚运会赛会期间,提供了文明出行交通引导、开展项目宣传手册发放、验票指引、信息咨询、观赛流程介绍、物品寄存指引等志愿服务。他们的行为(     

    ①服务社会体现自身人生价值 ②自觉履行了帮助他人的法定义务

    ③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推动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与进步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 16、2023年4月15日是第8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为“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夯实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的社会基础”。以下行为属于自觉维护国家安全的有(     

    ①中学生刘某发现某网站上展示的中国地图上,标注的中国领土不完整,他当即拨打电话12339

    ②中学生刘某发现有外国旅客在军用港口附近拍照,他立马制止

    ③中学生刘某是名战斗机爱好者,经常在各大论坛展示我国最新的战斗机图片

    ④中学生刘某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应征入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7、3月15日晚,央视“3.15”晚会引发众多关注。其中,康师傅等企业老坛酸菜供应商湖南插旗菜业有限公司被点名曝光,称内销的老坛酸菜包里的酸菜是从外面收购来的“土坑酸菜”,引发全网热议。各大超市、电商平台纷纷下架相关产品。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①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②赚钱是商人的目的,追求效益理当先

    ③企业、商家的生产经营要白律,诚信至上是必须

    ④该企业的做法违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也违背了民法的基本原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18、违法不一定犯罪,犯罪一定违法,下面对犯罪特征理解错误的是(     

    A.严重社会危害性

    B.刑事违法性

    C.应受刑罚处罚性

    D.受法律处罚的行为

  • 19、“眼见未必为实”,“有图有视频不一定有真相”,当下网络谣言传播的新特征,调查显示:短视频成为谣言传播的新渠道,传播方式在革新,传播手段在升级,这启示我们青少年要(       

    A.善于利用媒介进行学习

    B.强化媒介监管力度

    C.学会利用媒介传播信息

    D.培养媒介批判能力

  • 20、截至2023年12月5日,深圳已有注册志愿者381万人,意味着约每5个人中就有1名志愿者!如今,越来越多的深圳青少年也穿上了“红马甲”,无私奉献精神代代相传,让城市文明之花绽放最美“志愿红”。结合材料,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社会为个人提供物质和精神支持

    B.社会的进步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

    C.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D.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各种关系

二、辨析题 (共3题,共 15分)
  • 21、在道德与法治课前的新闻播报活动中,同学们了解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在2021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其中,修正案对刑事责任年龄相关规定作出调整,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情节恶劣的,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应当负刑事责任。

    小兵对同桌说 “我们还是未成年人,只要情节不严重,违法也没关系,不会被判刑的。”

    请你对此观点进行辨别与分析。

  • 22、《绝对忠诚之国家利益》作为建党100周年开年首部献礼片,于2021年1月1日在腾讯视频独播。作为首部现代国安题材的谍战悬疑电影,该片讲述了中方援建沙朗国修建的水电站遭遇袭击,却不料电站被袭另有隐情。为找出幕后真凶,我国安人员不畏艰险上演了一出跌宕起伏,惊心刺激的谍战故事,并仅以此片向隐蔽战线的无名英雄致敬。该片上映引发了广泛关注,填补了现代国家安全类型题材的空缺,具有影史开拓意义。影片中展现的中国精神和国家安全理念,引发了同学们对维护国家利益的话题的热议。

    甲:当前学习是最关键的,国家利益无须管。

    乙:人民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联,报效祖国记在心间。

    请分析甲乙观点。

  • 23、判断说理。

    判断下列做法或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内填“正确",错误的在括号内填“错误",并说明理由。

    (1)下图小明的言行。(   

    (2)所有的违法行为都要受到刑罚处罚。(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24、为彰显宪法权威、加强宪法实施,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决定,建立宪法宣誓制度。2018年3月17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以全票当选为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的习近平,成为第一位进行宪法宣警的共和国领导人.

    建立宪法宣誓制度是为了增强公民的宪法意识。中学生该如何增强宪法意识?

  • 25、[道德篇]

    情境一:放学后,小东背上书包正准备去体育馆观看自己喜欢的篮球赛,这时学困生小明拿着一道数学难题过来请小东帮忙讲解。小东稍作迟疑,放下书包耐心给小明讲解了难题。小明歉疚道:“不好意思,,耽误了你观看球赛。小东说道:没关系,你的好学上进精神令我感动。”

    情景二:小亮放学回家进门后面对家中来的两位客人就像没看见一样,径直进入了自己的房间。过了一会小亮来到客厅,躺在沙发上把脚放到茶几上看起了电视。

    (1)看了情境一,说说我们应该如何做到尊重他人?

    (2)情境二中小亮哪些地方做得不合适? 你觉得应怎样做合适? 

    (3)文明有礼有什么重要作用?我们应怎样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

  • 26、2015年12月4日是我国第二个国家宪法日,也是我国现行宪法颁布实施33周年纪念日。某中学开展了以宪法与我为主题的宣传活动,下面是同学们采集到的信息。

    信息一:我国宪法序言中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尊重和保护人权等内容载入宪法。

    信息二:我国的其他法律在开头特别写明以宪法为依据制定本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信息三:我国1982年宪法是由1980年9月成立的宪法修改委员会负责拟定的。2004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对现行宪法修正案进行表决,以全体代表2/3以上的多数通过了宪法修正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上述三则信息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从中我们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2)请围绕宪法与我这一主题,请你写出能体现二者之间的关系的观点。(至少两点)

    (3)针对上述结论和观点,这对我们青少年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 27、材料分析题(11分)

    材料一近年来,有关老人摔倒路人到底扶不扶的话题成为了公众谈论的焦点话题,其中绝大多数人不是不想扶,而是不敢扶。老人摔倒扶不扶?这个问题成了时下热议的话题,人们纷纷就此表达了意见和建议。

    材料二扶不扶这道让国人纠结的选择题,最早可以追溯到2006年末发生在江苏南京的彭宇案:扶跌倒老太反被对方一口咬定是肇事者。之后相继有厦门版彭宇案温州版彭宇案天津版彭宇案等鲜活事例不断颠覆好人有好报的传统观念。2013年年末,河源版彭宇的悲剧更是让人唏嘘不已,广东河源东源县男子吴伟青扶老人反被诬,最终投塘自尽以证清白。扶起老人反被讹的事件频频发生,有网友甚至撰写了不是老人变坏,而是坏人变老的段子以嘲讽无奈的现实。

    (1)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我们判别是非的依据是什么?(3分)

    (2)根据材料,谈谈作为未成年人,在面对危险和邪恶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8分)

     

  • 28、初中阶段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是一个人行为习惯品德意志初步形成的重要里程在这个阶段你准备好了吗

    在这三年的初中学习、生活过程中,你要准备怎么做?要做到怎样?

    (利用在政治课上所学知识,结合自己的实际来回答)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40
题数 28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辨析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