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安康七年级质量检测政治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4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漫画告诉我们(     

       

    ①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

    ②互联网拓宽了民主渠道

    ③在网上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不受限制

    ④互联网对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发挥着重要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2、某班召开主题班会,根据班会上同学们交流分享的内容,判断班会主题最有可能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根据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千名交通大学师生员工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告别上海来到西安,建设祖国大西北。

    三十年前,王永志、戚

    发轫等中国航天事业第一

    代创业者在花甲之年扛起

    重任、奋斗一生,三十载厚

    积薄发,用航天梦托举中

    国梦。

    投身基层机关、投身

    乡村教育、投身社区卫生

    事业……越来越多的大学

    毕业生走进基层,在基层

    服务中建功立业。

    A.遵守社会规则,履行法定义务

    B.关心国家发展,增强创新能力

    C.规划职业生涯,挖掘自身潜能

    D.国家利益为重,投身国家建设

  • 3、《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第二条规定:遵守公共秩序,不喧哗吵闹,排队遵守秩序,不并行挡道,不在公众场所高声交谈。之所以要求公民维护公共秩序,是因为

    ①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②社会生活需要秩序

    ③维护秩序靠规则

    ④维护了秩序才能提高公民的个人修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③

  • 4、疫情期间,封控、封闭小区的居民拒不配合封控管理,违反疫情防控指挥部相关规定,擅自外出、聚集的,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规定;引起新型冠状病毒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可能涉嫌违反《刑法》,构成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违法行为,根据情节轻重可分为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

    B.行政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是根据违反的法律不同划分的

    C.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为必然发展成违反《刑法》

    D.违反疫情防控管理措施就是犯罪

  • 5、社会关系按建立的基础可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下列诗句中所涉及的社会关系分别属于(     

    ①天涯海角有尽处,只有师恩无穷期②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③僻巷邻家少,茅檐喜并居

    A.①血缘关系②业缘关系③地缘关系

    B.①业缘关系②地缘关系③血缘关系

    C.①地缘关系②业缘关系③血缘关系

    D.①业缘关系②血缘关系③地缘关系

  • 6、妻子正在厨房炒菜,丈夫在他身边一直唠叨不停:“慢些,小心!火太大了,赶快把鱼翻过来,油放太多了!”妻子脱口而出:“我懂得怎样炒菜!”丈夫平静地答道:“我只是想让你知道,我在开车时,你在旁边喋喋不休,我的感觉如何……”这告诉我们(     

    ①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②要多站在对方的角度和立场上看问题

    ③要学会欣赏别人④在人际交往中,必须处处宽容别人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②③

  • 7、二十大首提“农业强国”,粮食安全战略概念升级。种业是农业的“芯片”,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维护我国种业安全(     

    A.能彻底满足吃得好的需求

    B.国家安全重要组成部分

    C.能解决全球粮食安全问题

    D.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根本

  • 8、漫画《处处受限》警示我们青少年,应该(     

    A.学会运用诚信智慧

    B.完善个人惩戒机制

    C.珍惜个人诚信记录

    D.树立诚信意识,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 9、“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人而无礼,焉以为德”...这些古语告诉我们,文明有礼(     

    ①是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②体现民族尊严和国家形象

    ③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④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0、下列图示反映的关系,正确的一组是(       )

    A.

    B.

    C.

    D.

  • 11、皮某出于个人情绪和主观推断,擅自在微信平台上公开发布了柳某照片,并配上关于柳某隐私及带有侮辱性的文字,饱受困扰的柳某愤而诉诸法律。法院依法判决皮某赔偿柳某精神损害抚慰金1000元,同时在微信朋友圈中发表道歉声明。朋友圈骂人被罚说(     

    ①自媒体要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②网络言行也要文明有度讲道德

    ③公民的人格尊严受到法律保护④朋友圈骂人必将受到刑法处罚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 12、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情,有一定的来源,并非空穴来风。下列对“主人公”承担的责任“来源”判断正确的是(     

    A.小贾每天回到家主动承担扫地的家务活——法律规定

    B.小易践行承诺帮助好友完成了周末的板报任务——纪律要求

    C.组长小冰放学后耐心地帮助小强补习功课——对他人的承诺

    D.小丁犯了错,班主任对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职业要求

  • 13、下列生活中的场景与名言警句内容相符的是(     

    序号

    生活场景

    名言警句

    小丽乐于助人,在期末考试时向好朋友传递答案

    与人为善,善莫大焉

    小张负责发教材时,主动将破损的课本留给了自己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小夏不但孝亲敬长,而且对待他人也文明有礼

    寸有所长,尺有所短

    小王双休日参加社区环保活动,虽然很累但很快乐

    授人玫瑰,手留余香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14、作为顾客,遵守商场秩序,排队付款,这是我的责任;作为子女,孝敬父母,主动承担家务,这是我的责任;作为朋友,忠诚、互助、互谅,这是我的责任。这说明(     

    A.责任是一个人应当做的事情

    B.责任与扮演的角色无关

    C.生活中我们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承担相应的责任

    D.每个人都有能力为自己负责

  • 15、小辰到法庭参观时,看到公告栏中如表的判决书。他对判决书内容理解正确的有几个(     

    判决书(摘选)

    本院认为,被告人孙某在公共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据此,依照……之规定,判决如下:被告人孙某犯危险驾驶罪,判处拘役两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

    ①判决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②判决本案适用的是行政诉讼程序

    ③案件警示我们只要违法了就要受到刑罚处罚④案件表明纪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 16、礼体现一个人的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在社会生活中,礼主要表现在(     

    ①语言文明②仪表端庄③举止文明④谦虚自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7、2023年9月21日15时48分,“天宫课堂”第四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悬浮”在中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内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这体现了(     

    A.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B.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平台

    C.网络拓宽了人们交往的朋友圈

    D.网络大大拓宽了人们民主生活的渠道

  • 18、下表中对“微行为”的点评正确的是(     

    选项

    微行为

    微点评

    A

    小宁遇到不会做的习题时,总是借助网络软件抄写答案。

    合理利用网络。

    B

    小德主动去社区做志愿者,对社区居民进行普法宣传

    热心公益,积极奉献社会。

    C

    小权在某旅游景点的古建筑外墙上写下“到此一游”,留作纪念。

    是一次美好的回忆,小权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

    D

    小丁爸爸在军事科研机构工作每次有人问爸爸工作单位的情况,爸爸都说:“对不起,无可奉告。”

    小丁爸爸的行为是亲社会行为。

    A.A

    B.B

    C.C

    D.D

  • 19、2023年3月6日,全国两会召开之际,某校初二班级组织学习两会内容。学生们想通过网络“我给两会捎句话”通道提出建议,这体现了(     

    ①互联网促进了经济建设的发展

    ②互联网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

    ③网络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

    ④互联网使人们更加便利地开展经济活动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 20、小明搜集了“义务教育不得引入境外课程和教材”“坚决打赢病毒防控阻击战”“密码法”“全面打响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等资料为演讲做准备。据此推测小明演讲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弘扬传统美德

    B.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C.树立法治观念

    D.坚持人与自然共发展

二、辨析题 (共3题,共 15分)
  • 2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社会关系就是亲属关系”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请说明理由。

    (2)亲社会行为属于社会行为中道德行为的范畴,指一切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亲社会行为有哪些表现。

  • 22、某校八年级学生小华经常听有的同学谈论网上的世界有多么精彩,便开始尝试上网一发不可收拾,上起网来什么都能忘掉。他经常在网吧一待就是一天。后来竟发展到从家里偷钱到网吧上网,还经常浏览一些不健康的网站。为此,他的学习成绩不断下降,视力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他还经常给同学讲一些从网上看来的不健康故事,小小年纪竟学会了抽烟,并感觉自己很酷……家长、老师多次教育他均未起到任何效果,他还说:“上不上学是我的自由,我就喜欢自由,不需要谁来管我。”

    运用所学的知识回答:小华认为自由不受限制,你是怎么认识自由的呢?

  • 23、   当前微信已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方式之一,人们对待微信的态度褒贬不一。下面是两个同学的观点:

    请运用所学知识对上述观点进行分析。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24、材料一:近日,西安奔驰女车主与西安利之星汽车有限公司达成换车补偿等和解协议。随后,中消协在京举办“推动解决汽车维权座谈会”,提出汽车经销四点意见。其中一条便是:“经营者应当尊重消费者权益,诚信、快捷解决消费纠纷”。

    材料二:习近平主席在《之江新语》中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企业无信,则难求发展;社会无信,则人人自危;政府无信,则权威不立”。

    (1)西安利之星汽车有限公司违背了什么原则?这一原则强调了什么?

    (2)习近平主席的讲话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观点?(至少三点)

    (3)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培养诚信的品质?

  • 25、某校八年级(2)班同学围绕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组织了系列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活动一   了解“人民政协”

    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我国共有8个民主党派,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积极参政。

    (1)人民政协担负着哪些职能?

    (2)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活动二   走进“民族自治地方”

    我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三级。

    (3)请你列举两个民族自治区域。

    活动三   了解“基层群众自治”

    基层群众自治是中国人民根据法律规定,在所居住的社会基层区域内,进行自我 、自我 、自我 、自我

    (4)请将材料中的横线所填内容补充完整。

    (5)你所在的基层区域,在哪些方面体现自治?(列举一项即可)

  • 26、(诚信 自由与规则)

    材料一:信用,将成为人们的另一张“名片”,但目前校园里还有一些不诚信的现象,为加强诚信教育,某学校举办一系列诚信教育活动。

    材料二:广场舞作为大众健身活动,在丰富居民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存在噪音扰民等问题。为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某市政府专门出台了 《广场舞健身活动管理规定》。

    阅读材料,请你参与:

    (我设计)

    (1)结合材料一为该校开展诚信教育设计两种活动形式。

    (我行动)

    (2)你打算怎样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好公民?

    (我分析)

    (3)结合材料二说说每个人都有跳舞的自由,政府为什么还要出台相关管理规定?

  • 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社会是一张无与伦比的“大网”,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网”上的一个结点。而且每个人周围也都有一个“小网”,正是由于这样一个个的“小网”在无限地延伸,才组成了社会这张漫无边际的“大网”。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什么?

  • 28、某中学组织入年级全体学生,“兵”分八路,走出校园大课堂,走进社会大课堂,顺利地完成了为期一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实地参观了当地著名企业,在农业观光园仔细观察植物生长,在科技馆听取有关未来科技的演讲,到消防大队听消防官兵讲解消防知识,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全体学生取得了很大的收获。

    (1)材料中有哪些社会实践活动?至少写出两项。

    (2)从亲社会行为的角度,谈谈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

    (3)我们应该如何培养自己的亲社会行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40
题数 28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辨析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