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神舟”飞天,“嫦娥”奔月,“北斗”组网,“墨子”传信,“蛟龙”入海,“天眼”巡空,“祝融号”着陆火星……这些成就反映了我国( )
A.民主法治建设深入推进
B.生态文明建设生机勃勃
C.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D.科技创新成就斐然
2、关于漫画中网峰少年的行为,以下评论正确的是( )
①网络游戏无比精彩,我们可以尽情游玩②互联网信息是无限的,我们的精力也是无限
③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④要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A.③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④
3、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
B.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C.个人可以脱离社会而生存和发展
D.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4、入选2023年第三批“云南好人”候选人余贵荣,危急时刻勇救落水儿童、传递正能量。当他被问起那段经历时,他说:”我就是一个平常的人,只是做了一件平常的事。今后如果再遇到这样的事,我还会尽最大的努力去帮助别人。”他的事迹告诉我们关爱他人要( )
①心怀善意 ②尽己所能
③收获幸福,促进社会进步 ④在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的前提下采取果敢和理智的行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在家里,我们是父母的子女;在学校,我们是老师的学生、同学的同学;在小区,我们是业主,也是其他业主的邻居。这说明( )
①人的身份皆因血缘关系而确定②我们是社会的一员,具有相同的身份
③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④人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具有不同身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2022年10月12日下午,“天宫课堂”第三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进行太空授课。某中学组织八年级学生一起观看了现场直播。这表明( )
A.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又多彩
B.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有不同身份
C.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D.我们可以通过关注时政热点来了解社会
7、如果把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那么由各种关系连接成的线就织成一张“大网”,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这段话说明( )
A.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B.投身于社会才能走向成熟
C.人们的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
D.个人力量渺小对社会发展影响甚微
8、在近代历史上,我国遭受帝国主义欺凌,老百姓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得不到保障。今天,我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升,老百姓安居乐业。这体现的道理是( )
①国家好,大家才会好 ②在我国,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③国家安全是人民幸福的前提 ④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没有冲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9、2023年9月20日,上海市浦路桥附近有人跳桥落水,临沂小伙周中磊正在附近执行外勤工作,危机之下,他飞身跳入水中救人,最终将落水者营救上岸。临沂小伙周中磊的行为( )
①是真善美的行为,有利于弘扬社会正气②是负责任、服务社会的表现,是亲社会行为
③有助于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④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为了飞天这一刻,神舟十五号航天员邓清明经过25年的等待、坚守与奋斗。他说:“无论是主份还是备份,都是航天员的本分。任务的成功即是我的成功,我宁愿做一块默默无闻的基石,也绝不容忍自己在号角催征时,还没有准备好。”对此,同学们纷纷发表评论,其中正确的是( )
①小美:要认清自己扮演的角色,明确自己的责任
②小丽:承担责任要做到不言代价与回报
③小平:随着所处环境的变化,我们会不断变换自己的角色
④小安: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离不开每个人的责任与担当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1、某中学开展了“我是校园志愿者”实践活动,学生志愿者化身“环境小卫士”“文明小天使”,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美化校园,传播文明的种子。参加该活动( )
①有利于学生志愿者养成亲社会行为
②有利于学生志愿者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③是学生当前的主要任务
④有利于学生志愿者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飞驰的高铁大大方便 了人们的出行,异彩纷呈的演出和展览丰富了百姓的文化生活,听证会的召开和新闻发布制度让政府决策更加透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让我们( )
①感受到国家取得的巨大进步
②重点关注国家成就,忽略发展中的问题
③对国家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对未来充满信心
④感受到国家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已经解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2023年1月1日起施行的《铁路旅客运输规程》,修订以往“以身高论票价”的规定,开启“双轨制”:实行车票实名制的,年满6周岁且未满14周岁的儿童购买儿童优惠票;未实行车票实名制的,身高1.2米且不足1.5米的儿童购买儿童优惠票。可见( )
A.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
B.维护规则要从自身做起,自觉遵守规则
C.我们要积极参与改进和完善规则
D.不能适应实际生活的规则,需要加以调整
14、11月20日,国家医保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指导中心发布了各省份评级为“特别严重”和“严重”失信的26家医药企业情况,其中23家医药企业评级为“严重”,3家医药企业评级为“特别严重”。情节特别严重时,失信企业将面临丧失集中采购市场的风险。这启示相关企业( )
①要运用诚信智慧②诚信是一项民法原则
③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④企业要诚信经营、诚信办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生活中随处可见以下警示图标,每个人都要自觉遵守,这说明( )
A.违反了上述标志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B.这些标志中有些可以不用理会和遵守
C.有序的社会环境需要社会规则来维护
D.这些社会规定限制了人们的人身自由
16、社会生活需要维护秩序,人们才能感受岁月静好,维护秩序靠( )
A.规则
B.道德
C.纪律
D.法律
17、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来的那些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行为。下列行为中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
①小明坚持每天观看新闻,了解最新国家动态②小红利用周末时间向社区居民宣传法律知识
③小亮利用节假日到公园和地铁站附近捡垃圾④小敏星期天在家熬夜吃零食、看电视连续剧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8、承担责任=代价(付出时间、精力、金钱,受到责备甚至处罚等)+回报(良好的自我感觉、同学的信任、老师的赞许、能力的提高等)。这个公式说明( )
A.承担责任的代价总是大于回报
B.承担责任只有精神方面的回报
C.承担责任意味付出和获得回报
D.责任的代价与回报可以衡量的
19、出门打不到车?线上打车随叫随到;饿了不想做饭?外卖来送饭这些都体现了“共享服务”和“共享经济”,它们都是借助互联网技术打造的新的商业模式。这体现了( )
A.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
B.网络为科技创新搭建新的平台
C.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D.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0、每逢传统佳节万家团圆之时,总有人坚守岗位。其中有服务百姓暖人心的党员干部,有守护健康“不打烊”的医护工作者,有执勤巡逻不停歇的公安民警……他们以“一家不圆”换“万家团圆”。他们的坚守( )
A.启示我们要舍弃家庭、无私奉献
B.说明劳动光荣,要鼓励节日加班
C.是为了履行岗位职责的无奈之举
D.体现责任担当,不言代价与回报
21、小刚做核酸检测时插队,取餐时挤到熟人之间,乘车时直接冲向车门,过马路时直接翻越护栏……他觉得这样不受限制比别人多了不少自由。
请你从规则与自由的关系的角度,对小刚的行为及想法进行辨析。
22、“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2021年11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颁布实施七周年纪念日。为进一步推进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宣传教育工作,切实增强青少年的国家安全意识,某中学组织开展有关宣传教育活动。有人认为:当前学习最重要,国家利益可不管。也有人认为:人民国家命运连,国家利益记心间。
运用所学知识,对以上观点进行辨别与分析。
23、 现在有些中学生,不屑于做家务,劳动观念淡薄,甚至歧视劳动。为了帮助同学们澄清认识,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某校八年级(1)班的同学在班主任老师的主持下,召开了一次以“劳动成就今天”为主题的班会。在班会上,有的同学提出:体力劳动很丢人,脑力劳动最体面。请你对此观点进行辨析。
24、请回答下列问题:
(1)情境一:你发现学校卫生间的水龙头坏了,水“哗哗”的在流着。
正确做法:
理由:
(2)情景二:你看见自己所住的社区有人乱扔垃圾。
正确做法:
理由:
(3)现实生活中有哪些违背社会公德的现象,请列举两例。
25、近年来,互联网技术在中国广泛应用和迅猛发展,866亿个网页,汇聚海量信息;5亿多网民,组成巨大声场。在网络平台上,人人可观可言,世界触手可及……网络给我们提供了个人自由发言的平台,但我们也不得不面对着各种虚假信息的干扰。
有同学认为,宪法规定公民享有言论自由权,而且网络是虚拟的,我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这是我的权利,谁也管不着。
26、 材料:校门口,三位穿着时尚的同学被学校保安拦下。保安说:“请你穿上校服戴上校牌。”其中一名同学说:“你一个看大门的,你管得着吗?给我让开,我就是不穿校服,你要怎么办?”
材料中同学的言行正确吗?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27、 某初级中学学生丁某,读初一时经常旷课,逃学,在家玩电脑,屡教不改。上初二后,他更沉迷于网吧,花完零用钱就偷家里的钱,再发展到偷别人的手机和学校的电脑零件去卖,甚至常常向低年级同学索要财物,稍有不从,就大打出手。因为影响恶劣被学校处于勒令退学的处分。丁某辍学后在网上结交了一些网友,一起在社会上滋事生非。一天,为了网友的“哥们义气”他参与打群架,在斗殴中将对手刺成重伤,最后受到了刑罚处罚。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丁某哪些行为属于一般违法?哪个行为属于犯罪?
(2)根据所学知识你能说一说人们行为底线是什么?什么是违法行为?
(3)从丁某的犯罪历程中启示我们青少年应如何加强自我防范、预防犯罪?
28、具有正确的权利和义务观念,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素养。同学们围绕该主题,收集了以下材料:
材料一:2014年8月16日至28日,第二届夏季青年奥运会将在宁举行。为如期完成本届青奥会的配套场馆建设,一些施工单位昼夜施工,影响了周边市民正常休息。一位市民通过市长信箱,建议施工单位在夜晚不要施工。
材料二:“磨刀老人”吴锦泉,14年如一日,用恒心修车,用爱心行善,用善心感人的举动点头称赞。他表示,将像“胡汉生”一样继续自己的“慈善之梦”。18年来,他总计捐资助学数万多元,资助多个学生。吴锦泉光荣入选“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
材料三:南京为迎接青奥会,从去年4月8日起开始百日“城市大扫除”环境专项诊治行动。即用100天时间,把整个南京从里到外,从地面到水面,从立面到空间,进行全覆盖、全方位、立体化的环境大扫除。南京市民纷纷响应市政府的号召,积极参与到“大干一百天,环境大扫除”行动中,为改善城市环境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请运用权利和义务的有关知识,分析以上材料蕴含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