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郴州七年级质量检测政治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4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漫画《入罪新规》带给我们的深刻警示是(     

    A.沉迷网络有害,必须学会“信息节食”

    B.传播网络谣言,一定会遭到刑法严惩

    C.谣言止于智者,需学会辨析网络信息

    D.恪守网络规则,应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 2、《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11日起实施。回答下题。

    第十六条各级各类学校应当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和体验相结合,把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和学校各类主题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员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场馆设施,参加爱国主义教育校外实践活动。

    【1】冀华学校的做法直接体现第十六条规定的是(     

    ①每天开展自主预习②每周一举行升国旗仪式

    ③要求不迟到不早退④组织参观李大钊纪念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以下行为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①把宠物红耳彩龟放生野外②及时举报危害国家安全可疑情况

    ③在网上联名抵制进口商品④向外国游客宣传我国的非遗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3、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生桃静出诊路遇车祸,面对惨遭车祸的市民,她挺身而出在马上实施抢救,她这一义举,在郴州市民和当地微信朋友圈中得以传颂,刷爆网络。这对我们养成亲社会行为的启迪是(     

    ①要热心帮助他人②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③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④应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4、古往今来,洋溢着强烈爱国主义情感的诗句始终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而不懈奋斗。下列诗句蕴含爱国主义情感的是(     

    A.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B.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5、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廉者不受嗟来之食”之说,这从侧面告诉我们(     

    A.永远不接受他人的关心和爱护

    B.关爱他人一定要注意方式和方法

    C.接受他人帮助是丧失自尊的表现

    D.只有缺乏自爱的人才会接受他人的关爱

  • 6、下面了解社会生活的方式正确的有( )

    ①小明和爸爸一起看电影《姜子牙》,交流自己的观后感

    ②小梅假日经常和妈妈一起去跳广场舞,教阿姨们如何使用播音设备

    ③小丽常常到超市帮妈妈买蔬菜

    ④小强在放学路上索要小朋友的钱财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7、饮食之礼是我国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下符合我国饮食礼仪的有(     

    ①在席间说话的时候,不要用筷子指着别人

    ②口内有食物时应避免说话

    ③点菜时根据自己的口味点,客随主便

    ④菜肴要等年长者先动筷,其他人方可食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8、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将国家和人民视为一个命运共同体,将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对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理解正确的是(     

    ①人民利益是国家利益的集中表现

    ②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

    ③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二者相辅相成

    ④人民利益只有上升、集中到国家利益,运用国家的工具,才能得到真正的维护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9、在网络时代,人人能够参与信息发布,信息变得丰富的同时,也出现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需要我们学会辨识。下列网络消息中可以点击或转发的是(     

    ①陌生网站发来的要求登记银行卡信息的链接

    ②有认证的官方公众号发布的北京最新中考改革政策

    ③央视新闻发布的杭州亚运会开幕式直播链接

    ④某论坛上发布“大米价格一周后会上涨,应该做好囤粮准备”的消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0、2008 年 4 月以来,中央文明办组织开展网上“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定期推评“中国好人榜”,生动讲述身边好人故事,集中展示平凡英雄风采。以下关于“中国好人”事迹及所带来的影响的推导最合理的是(       

    A.村民张代兄 48 年来不离不弃照顾身患智力残疾的兄长→兄长产生良好心理体验,增强了满足感、成就感→二人之间的摩擦消除

    B.作家李春秋入党 37 年来,坚持带动身边的人用实际行动爱党爱国、崇德向善→李春秋科学文化素质提高→身边的人变得优雅可亲

    C.出租车司机陈章宇从业 30 余年来,安全行车百万公里,并为有困难的人免去车费→陈章宇获得了他人的认可→出租车行业得以规范运营

    D.餐馆老板林生丽为兑现“要为老百姓做点实事”的承诺,28 年坚持餐馆低价经营→餐馆形象和信誉良好,赢得了客户→餐馆效益持久,长盛不衰

  • 11、冬奥志愿者如何与服务对象进行沟通交流?河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王淑英表示,志愿者在与服务对象交谈中要多使用“您”“您好”、“请”等礼貌用语;要耐心地倾听对方谈话,并表示出兴趣,同时发出认同对方的“嗯”“是”之类的声音,但不要打断对方的话,等到对方停止发言时,再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是因为(  )

    ①文明有礼体现在一言一行中,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践行

    ②做文明有礼之人,要用语文明,态度谦和

    ③在与外国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要维护好“礼仪之邦”的美誉

    ④文明用语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2、下图中,关于违法和犯罪的概念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

  • 13、如今,微博在公共服务、社会公益等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宪法赋予公民的言论自由在微博上得到了较全面的体现。但是微博言论必须接受道德和法律的规范与约束。微博不是完全的个人空间。这说明(     

    ①自由是无条件的

    ②自由是有条件的

    ③社会生活中, 自由要受到一定约束和限制, 没有任何限制、约束的自由是不存在的

    ④自由离不开规则,规则也离不开自由,二者是缺一不可的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 14、《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规定:“使用礼貌用语,讲话注意场合,态度友善,要讲普通话。”以下行为体现语言文明的有(       

    ①说话和气,以理服人                    ②与人交谈时心不在焉

    ③谈吐文雅,不说粗话脏话             ④多用商量的口吻与人沟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5、习近平在讲话中强调,我们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绝不能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绝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下列属于国家核心利益的是(   

    ①国家统一   ②国家安全   ③文化利益   ④国家主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16、法律宣传标语生动形象、言简意赅地传播了法律知识,是普法的一种重要形式。下列法律宣传标语存在错误,需纠正的是(     

    A.陌生来电需谨慎,个人信息勿泄露

    B.守法光荣,违法可耻

    C.“QQ好友”来借钱,赶快支付别犹豫

    D.增强防护意识,防止电信诈骗

  • 17、2023年度江西省“新时代好少年”肖康宇在校热爱学习,是班上的“小班主任”,积极配合老师开展班级的各项活动;在家是“万能小帮手”,经常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此外,他每年都参加植树、慰问孤寡老人等公益活动。肖康宇的这些行为说明(     

    ①我们的身份不同,享受的权利不同

    ②个人在社会上往往只有一种身份

    ③人们会在社会交往中形成各种不同的社会关系

    ④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 18、作为子女,孝敬父母是我们的责任;作为学生,遵守学校纪律、认真学习是我们的责任;作为社会一员,我们应该遵守社会规则,维护公共秩序……这体现了(     

    A.责任来自道德与法律的规定

    B.每个人扮演的角色都是不变的

    C.承担责任只有代价没有回报

    D.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

  • 19、在家里,我们是父母的子女;在学校,我们是老师的学生;在小区,我们是业主,也是其他业主的邻居;在祖国大家庭中,我们是未来的建设者……这表明(     

    A.关注社区的发展,需要公民积极建言献策

    B.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C.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D.关心社会发展,需要每个社会成员无私奉献

  • 20、以下说法中,前后搭配不当的是(     

    ①在社会生活中,用规定权利和义务的方式来规范平等的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这属于刑法

    ②君子爱财,但要取之有道——启示我们:我国法律只保护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对于公民通过非法方式、方法获得的财产,法律不但不予保护,而且还要依法予以追究和处罚

    ③一般来说,凡是我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社会主义道德所谴责的行为——说明我国法律调整的范围要远远大于社会主义道德调整的范围

    ④人无信不立,政无信不威,商无信不发——告诉我们在消费活动中,生产者、销售者、消费者,都要按照诚实守信的原则参与消费活动,依法规范自己的经济行为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二、辨析题 (共3题,共 15分)
  • 21、请你判断下列做法或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小红认为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没有太大意义,所以她从不参加。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位记者采访轮椅上的残疾人时,蹲下来用平视的目光送去问候和微笑。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山东冠县一农家女被冒名顶替上大学一事引发关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就此事发表评论文章。文章指出,高考造假的情况并非个案,背后往往隐藏着权力滥用甚至腐败问题。过往案例说明,权力运行失序和监督缺席是造假闭环形成的重要原因。

    对此,两名同学发表了各自的观点,请你辨析。

  • 23、   近段时间以来,一些学生不想值日,又怕被老师批评,于是私下花钱雇同学替自己值日。该现象引发社会热议。对此,有些同学认为不足为奇,有些则认为需要反思。

    女生:虽然劳动最光荣,值日打扫费时间

    男生:诚实守信人之本,承担责任人人夸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24、【学习宪法、践行宪法】

    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在于实施。学习宪法,不仅要了解我国宪法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还要在理解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着重领会宪法的原则和精神。认同宪法的价值,将宪法原则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准则,积极推动宪法实施。

    (1)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具有怎样的地位?

    (2)我国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是什么?

    (3)用现实生活中两项实例说明我们怎样践行宪法,维护宪法权威?

  • 25、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有企业地位重要、作用关键、不可替代,是党和国家的重要依靠力量。我们的国有企业要继续做强做优做大,那种不要国有企业、搞小国有企业的说法、论调都是错误的、片面的。任何怀疑、唱衰国有企业的思想和言论都是错误的。

    (1)“任何怀疑、唱衰国有企业的思想和言论都是错误的。”这表明党和国家对公有制经济的态度是怎样的?

    2021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柳州螺蛳粉生产集聚区调研时,谈到了民营企业发展的话题。“我们鼓励民营企业发展,党和国家在民营企业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予支持、遇到困惑的时候给予指导,就是希望民营企业放心大胆发展。”总书记在柳州螺蛳粉生产集聚区考察时的这番话,为民营经济发展注入信心。

    (2)结合所学,请你谈谈党和国家为什么要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发展?

  • 26、小石是一名环保志愿者。几年来,他坚持做环保志愿者的理由是:“没有人不喜欢蔚蓝的天、碧绿的草和优美的环境。”虽然志愿者工作很辛苦,但小石认为付出了就会有收获。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向志愿者小石学习,你认为中学生可以参加哪些公益活动?(两例即可)

    (2)参加公益活动很辛苦但有收获,请你谈谈参加公益活动的意义?

  • 27、观察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小明和他的同学在放学路上遇到下列情况:

    丁某因涉嫌寻衅滋事被刑事拘留;马某国扰乱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秩序被行政拘留五日。

    (1)漫画中的丁某和马某各是什么违法行为? 

    (2)从自由与规则的关系角度对马某的行为提出劝诫。

  • 28、   山西省某学校每年署期都会组织学生进行研学旅行活动,孩子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既增添了对学习的兴趣,还开拓了眼界。还没到假期,学生就纷纷猜测,暑期的夏令营会去哪里。

    (1)请你谈谈青少年养成亲社会行为的意义。

    (2)你觉得怎样才能养成亲社会行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40
题数 28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辨析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