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18世纪先后发生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这三次革命的共同点不包括
A. 都推翻了封建统治,处死了国王
B. 都具有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
C. 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D. 原因都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2、下列史论结合正确的是( )
A.淞沪会战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B.武汉会战会战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C.台儿庄战役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
D.百团大战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3、可以这么说,欧洲无产阶级的科学理论指导是由两位学者和战士创造的,他们的关系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上述材料中的“两位学者和战士”是
A.但丁、莎士比亚
B.马克思、列宁
C.迪亚士、麦哲伦
D.马克思、恩格斯
4、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下列与古希腊文明有关的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5、20 世纪 30 年代,德、意、日三国建立法西斯专政的相同背景是
A. 《凡尔赛和约》的制裁
B.建立柏林——罗马——东京轴心
C.军部势力的急剧膨胀
D.经济、政治危机加剧
6、自由女神像是美国的象征,表达美国人民争取民主、自由的崇高理想。女神右手高举象征自由的火炬,左手捧着刻有1776年7月4日的一部文献,脚下是打碎的手铐、脚镣和锁链。她象征着自由、挣脱暴政的约束,她左手的这部文献应该是()
A.《罗马法》 B.《万民法》 C.《独立宣言》 D.《人权宣言》
7、“这些巨大的建筑物——隔绝了空气和阳光;它们像不散的浓雾一样包裹着人们。城市的这一边住的是奴隶,那一边住的是老爷——从这里肮脏的下水道里却流出了足赤的黄金”。以上对工业革命的表述,没有涉及的是( )
A.促进了经济发展
B.导致了社会分化
C.破坏了生态环境
D.推动了产业结构的变化
8、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汇聚成正义的洪流,……相互借力给力,同仇敌忾,击败了日本、德国、意大利法西斯侵略。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胜利。这里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具体是指
A.国际联盟
B.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C.联合国
D.轴心国集团
9、“如果我的名字将载入史册的话,那么重要的就在于这个法令,我的灵魂都寄托在它里面了。”这是林肯签署下列哪一文献时的话
A. 《独立宣言》
B.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C. 《人权宣言》
D. 《拿破仑法典》
10、英国历史学家约翰·索利说:“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思想,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思想的源头。”这里的“她”指的是( )
A. 雅典 B. 斯巴达 C. 罗马共和国 D. 英国
11、《鲁滨逊漂流记》出版于1719年,小说梗概如下:鲁滨逊出生于英国一个生活富裕的商人家庭,渴望航海冒险。他瞒着父亲出海,到了伦敦,从那购买了一些假珠子、玩具等到非洲做生意。他在巴西开办了种植园,看到当地缺少劳动力,转而去非洲贩卖黑奴。在一次航海途中,鲁滨逊遇险漂流到一座荒岛上。鲁滨逊获救回国后,还去“视察”过他的领地。依据材料归纳世界近代早期三件重大历史事件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2、“这本书是向资本者脑袋发射的最厉害的炮弹,在理论方面给资产阶级一个使它永远翻不了身的打击,自地球上有资本家和工人以来………对于工人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本书”是
A.《独立宣言》 B.《人权宣言》 C.《拿破仑法典》 D.《共产党宣言》
13、宗教的形成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与下图所示信息相关的宗教是
A.伊斯兰教 B.基督教 C.佛教 D.道教
14、科学与文化的繁荣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下列科学家、文学艺术家与其成就搭配正确的有( )
①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②莎士比亚—《战争与和平》
③贝多芬—《英雄交响曲》 ④达尔文—提出进化论的观点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5、西方历史的开源,持续了约650年(公元前800年一公元前146年),其哲学思想、历史、建筑、文学、戏剧雕塑等诸多方面有很深的造诣,成为整个西方文明的精神源泉。这里说的是( )
A.古巴比伦
B.古代埃及
C.古代希腊
D.古代罗马
16、山西省的旅游宣传语是“晋善晋美”,晋国在战国时期分裂为( )
A. 韩、赵、魏 B. 郑、宋、楚 C. 韩、赵、燕 D. 秦、齐、楚
17、罗马帝国瓦解了,但罗马人却把他们的文明留给了欧洲人。这一文明包括( )
A.象形文字、《查士丁尼法典》
B.大竞技场、《汉谟拉比法典》
C.象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
D.大竞技场、《查士丁尼法典》
18、下图呈现了罗马帝国的
①疆域四至②扩张原因③行政制度④交往情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9、古希腊哲学与科学的集大成者,创立了物理学、植物学、动物学、逻辑学等学科体系,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是( )
A.毕达哥拉
B.亚里士多德
C.亚历山大
D.阿基米德
20、按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个等级建立统治秩序的是
A. 古埃及
B. 古印度
C. 古巴比伦
D. 古希腊
21、《_____》是宝贵的文学遗产,也是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
22、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具有转折意义的战役依次是_____、_____。
23、有“新月沃地”之称的古国是__________,“金字塔的国度”是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文字是该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24、古希腊的________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英国科学家牛顿的出版了科学巨著《________》,物理学科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5、无产阶级的斗争是世界近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1)这部著作以“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作为庄严的结语,该著作的作者是 、
。
(2)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建立 。
(3)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战歌是 (歌名)作词的 (人名)。
26、近代文学艺术殿堂里群星璀璨。
(1)《_____________》展示19世纪上半叶法国的社会生活,被称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
(2)____________是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被列宁成为“俄国的镜子”,代表作品有《复活》。
(3)凡˙高是荷兰一位有世界影响的画家,一生坎坷,代表作品有《 》
27、时间与目的:15世纪,____________的欧洲人梦想去东方发财。
28、西欧主要国家的历史是从________开始的。7世纪中期,日本通过________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进入了封建社会。
29、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____________,掀开了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序幕。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出现了以全球化和信息化为特征的“____________”,美国的经济进一步发展。
30、_______________年7月,奥匈帝国在德国的支持下,以萨拉热窝事件为借口,同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_______________年9月1日凌晨,德国以“闪电战”方式突袭波兰。波兰的盟国英、法被迫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31、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会议名称。
(1)制定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2)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3)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32、理论是社会进步的先导,思想解放能促进社会的进步。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1)14——16世纪首先发生于意大利的思想解放运动被称为什么?其核心思想是什么?列举一个代表人物及其作品的名称。
(2)17—18世纪欧洲出现了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启蒙运动,这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启蒙思想家除了伏尔泰、孟德斯鸠以外还有谁?在这一运动影响下,18世纪后半期世界历史上发生了哪次资产阶级革命?
(3)19世纪中期,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无产阶级的革命理论,这一理论被称作什么?其意义是什么?第一次成功实践这一理论的事件是什么?
(4)依据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50——8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准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图片之间的联系)
33、日本明治维新从哪年开始?主要内容有哪些?有什么意义?
34、法律,既是社会矛盾的反映,也是社会进步的体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威康签暑由议会提出的《权利宣言》。内容包括:国王未经议会同意不能停止任何法律的效力;不经议会同意不能征收赋税;向国王请愿是臣民的权利,侵犯即为非法;国会内演说、辩论及议事自由,不应在国会以外之任何地方受到弹効或讯问;议员选举自由。此宣言经议会正式批准定为法律,即《权利法案》。
——摘编自袁传旭《英国“光荣革命”琐谈》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权利宣言》所体现的原则,并归纳《权利法案》被视为英国君主立宪制奠基性文件的最主要依据。
材料二下表是工业革命期间英国颁布的部分法律。
时间 | 法律名称 | 主要内容 |
1802年 | 第一部《エ厂法》 | 规定车间的卫生条件,童工工作时间,エ厂应承担儿童的教育 |
1824年 | 废除禁止工人结社的法律 | 禁止妇女和10岁以下儿童在井下工作,改善矿工恶劣的劳动条件 |
1842年 | 《矿井法》 |
|
1847年 | 《十小时工作法》 | 規定了工人的工作时间 |
1848年 | 《公共卫生保障法》 | 地方当局确保有良好的污水处理系统、排水系统和供水系统 |
1876年~ 1878年 | 《河流污染防治条例》 《公共1878年卫生条例 | 建立起完整的水资源污染防治的法律体系 |
——整理自华师大版《高中历史》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列举上述社会立法主要解决的工业社会初期存在的问题。
材料三 日本新政府颂布了《五条誓文》。内容包指:ー、广兴会议,万事决于公论。 二、上下ー心,盛行经纶;三、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毋使人心倦怠;四、破除旧来之陋习,一本天地之公道;五、求知识于世界,大振皇国之基础。《五条誓文》成为明治维新时期日本“破旧立新”的政治纲领。
——摘自部编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列举两例日本“破旧立新”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