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国记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在《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中写道:“这二十几个人在这里开会,是为了正式确定长征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一切都变了,这是分水岭。”这次会议
A.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B.确立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C.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D.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
2、他以博物学家的身份随着“小猎犬号”船进行了近5年的环球航行。船长希望他找到科学证据来验证《圣经》的记载,他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他”是( )
A.牛顿 B.达尔文 C.贝多芬 D.但丁
3、古代埃及是世界文明最早的发祥地之一,其文明出现的时间是( )
A. 约公元前3500年 B. 约公元前3100年
C. 约公元前2500年 D. 约公元前2070年
4、从图1到图3的变化反映出中国古代君主制发展的趋势是
A.君臣礼仪的规范
B.君主专制的削弱
C.君臣关系的融治
D.君主专制的强化
5、“弥天烽火,奋万里长征,革命成败攸关,系决此会;漫地凯歌,树千秋伟业,中华兴衰转折,重开纪元。”该对联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 )
A.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
B.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C.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
D.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实现了全国统一
6、“苏美尔人最初在石头上刻字,后来又用半湿泥版作为书写材料,因书写不便,人们逐渐用书写工具在未干的软泥版上压出各种符号,其落笔处较深宽,而提笔处较浅较尖。”材料反映的这种文字被称为( )
A.象形文字
B.甲骨文
C.楔形文字
D.字母文字
7、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主要是因为这场战争( )
A.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B.以法律的形式满足了广大农民对土地的要求
C.消灭了南方的种植园经济
D.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
8、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按国家规定交纳一定的粮食税,超过税额的余粮 归个人所有,这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经营一些中小型企 业,恢复商品货币关系调节生产的作用。这段表述反映了苏俄的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新经济政策
C. 农业集体化政策 D. 斯大林模式
9、被马克思称为“丢掉了最后一点羞耻心和良心的罪恶”的“三角贸易”航程是( )
A.欧洲—非洲—美洲—欧洲
B.欧洲—美洲—非洲—欧洲
C.美洲—欧洲—非洲—美洲
D.美洲—非洲—欧洲—美洲
10、1871年3月18日凌晨,政府军企图夺取巴黎市内的蒙马特尔高地和梭蒙高地时,被人发现。……这时警钟长鸣,一场革命开始了。这场“革命”是指(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第一国际
C.第一次工业革命
D.巴黎公社
11、在古代印度有一户人家,有自己的住房,在城市里开着一家棉布店,同时销售自己手工制作的衣服,你认为这户人家的等级属于
A.婆罗门
B.刹帝利
C.首陀罗
D.吠舍
12、“论从史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英国从奴隶贸易中所得到的资金甚至超过了国内的积累。英国重要的商业和船运业中心利物浦,本是一个荒僻的小村落,在奴隶贸易中发展成英国的第二大港口。”从这段史料中得出的结论是
A.奴隶贸易为英国带来了巨额利润
B.奴隶贸易促成了新航路的开辟
C.奴隶贸易是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唯一途径
D.奴隶贸易给英国带来大量黑人劳动力
13、二战结束以来,中东地区始终动荡不定,虽出现过和平曙光,但和平进程中依然曲折反复,中东问题的关键是
A.宗教信仰 B.巴以冲突 C.美伊冲突 D.埃以冲突
14、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洲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掀起了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正确的是( )
①甘地领导的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②凯末尔领导的土耳其革命
③卡斯特罗领导的古巴武装斗争
④纳赛尔领导的埃及革命
A. ①④ B. ①② C. ①③ D. ②③
15、《大英百科全书》记载:“封君赐予封臣一份领地或采邑,为封臣提供保护;作为交换,封臣宣誓对领主的忠诚。”材料反映出封君封臣制( )
A.权利与义务交织
B.以誓言为基础和纽带
C.封臣只享受保护
D.封君与封臣单一联系
16、在“光荣革命”中,被推翻的英王是( )
A. 詹姆士二世 B. 查理一世 C. 查理二世 D. 克伦威尔
17、学会抓关键词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与“俄国”、“兴办手工工场”、“开启近代化进程”等关键词相吻合的历史人物是
A.彼得一世 B.亚历山大二世 C.林肯 D.列宁
18、“《汉谟拉比法典》正文包括盗窃处罚、租佃雇佣关系、商业高利贷关系、婚姻、遗产继承等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据此可知,《汉谟拉比法典》的特点是
A.内容涉及多方面 B.宣扬同态复仇 C.崇尚神权至上 D.维护贵族特权
19、地理大发现把人的注意力从“天上”转移到了人间,追求财富、建功立业与现世享受的人生价值观逐渐取代了中世纪一切为了来世和禁欲的观念。这说明新航路开辟( )
A.推动了文艺复兴的兴起
B.与文艺复兴运动互为因果
C.升华了人文主义思想
D.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0、下表是《1937年部分世界大国国民收入与国防开支的比例》。“此表”表明
美国 | 英国 | 法国 | 德国 | 意大利 | 日本 | |
国民收入(亿美元) | 680 | 220 | 100 | 170 | 60 | 40 |
国防开支所占比例(﹪) | 1.5 | 5.7 | 9.1 | 23.5 | 14.5 | 28.2 |
A.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B.美苏两极格局的基本形成
C.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展开疯狂的扩军备战
D.日军发动全民侵华战争
21、两次世界大战都推动了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在______领导下,印度掀起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22、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并加以改正.
(1)法国大革命中废除了君主制度,处死国王路易十六。( )
改正:
(2)1775年,萨拉托加战役是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
改正:
(3)1861年,俄国沙皇彼得一世实行农奴制改革,解放了农奴。( )
改正:
(4)1853年,英国舰队闯入日本港口,史称“黑船事件”,日本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
改正: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
23、文艺复兴时期,被誉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的是_______。《国际歌》的曲作者是______________。
24、最先探寻新航路的两个国家——
25、被誉为“乐坛雄狮”的人是 。
26、【思维导图】:构建思维导图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下面是某同学制作的有关“世界现代史中的国际会议”的示意图。请你补充完整。
E:_______________
F:_______________
G:_______________
27、19 世纪初期颁布的一部民法典被很多国家当做参照蓝本,这部法律文献的名称是_____;它既是世界各国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必读的经典,也是全人类最重要的财富。马克思和恩格斯给它起的一个响亮的名字是____。
28、文艺复兴的先驱是______,他的《神曲》分“地狱”“炼狱”“天堂”三部分。
29、(_____)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
30、17世纪上半叶,_________取代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头号贸易强国,有“海上马车夫”之称。18世纪中期,英国凭借强大的实力最终战胜了其它殖民强国,自诩为“_________”。
31、从16世纪初到19世纪末,日益发展的资本主义市场和血腥的殖民扩张,打破了世界相互隔绝的状态,人类进入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推动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兴起和世界开始走向整体的两大历史事件是什么?
(2)在血腥的殖民扩张过程中,英国通过什么贸易链获得巨额利润?
(3)列举两例摧毁了封建统治,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开辟了道路的欧洲革命?
(4)在工业革命中,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的交通工具是什么?
(5)从上述相关历史事件中,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3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据记载,公元630年-894年,在大约两个半世纪的时间里,日本共向唐朝派遣了十几次遣使.........
材料二:公元645年,日本孝德天皇重用唐朝归来的高向玄理等人,依照中国唐朝的政治制度在日本实行了改革。之后,确立了以唐朝三省六部制和郡县制为蓝本的中央官制和地方行政体系;以均田制为蓝本的班田收授法........从而形成了以天皇为核心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体制。
(1)以上材料反映了世界古代史上的哪次改革?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这次改革在政治和经济上的措施分别有哪些?.
(3)根据两则材料归纳日本是怎样学习中国先进文化制度的?
(4)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这次改革在日本历史上有何标志性意义
(5)以上材料你有何启示?
33、探究题。
如何约束统治者的权力和规范社会秩序,是近代以来很多国家不断探索的问题。请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1)1689年英国采取了什么措施来限制国王的权力?英国开始确立起什么政治制度?
(2)拿破仑执政后颁布了什么重要的法律文献?它体现了哪些原则?
(3)独立战争胜利后,美国是怎样对权力进行制约的?
(4)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3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伯利克里虽然出身贵族,但却是一个热心诚挚的民主主义者,他将权力转移到由全体雅典男性公民组成的公民大会手中。……它不仅要解决一般的政策性问题,还要对政府在外交、军事和财政等一切领域的所有活动做出详细决定。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政治上,建立以A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经济上,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B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分给C,每隔D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
——选自《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新教材》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他”是一个热心诚挚的民主主义者的一例具体事件。并对其“民主政治”做出全面的评价。
(2)将材料二中A、B、C、D具体内容补充完整。依据材料二指出这是哪一国家进行的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此事件对该国有什么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