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
A.“珍妮机”的发明
B.“蒸汽机”
C.火车
D.汽车
2、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是20世纪上半期召开的两次重要会议,这两次会议产生的共同影响是( )
A.暂时调整了战胜国在欧洲的关系
B.损害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
C.调整了战胜国在东亚地区的关系
D.建立起了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组织
3、“华盛顿的行动很感人……为了国家的事业,他抛弃了养尊处优的生活,离开了家人和朋友,把这一切都拿来孤注一掷。”材料中“国家的事业”是指
A.召开大陆会议
B.赢得民族独立
C.实现种族平等
D.进行工业革命
4、某历史学习兴趣小组对战国时期的历史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他们拟定了以下研究主题,其中最合适的是
A.新旧交替:社会剧烈变革的时代
B.反抗暴秦:宁有种乎的悲壮呐喊
C.道教产生:奠定传统文化的根基
D.逐鹿天下:争夺帝位的楚汉之争
5、从“转换经营机制”“产权清晰”“政企分开”“管理科学”“权责明确”等流行语的出现突出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的( )
A.农村新貌
B.国企改革
C.特区发展
D.法制建设
6、在《汉谟拉比法典》中,严格保护奴隶主对奴隶所有权的条款是( )
A.杀死奴隶无须偿命
B.可以买卖奴隶,可用奴隶来抵债
C.侵犯他人居处的人应该处死并掩埋
D.如果奴隶对主人说一声“你不是我的主人”,耳朵就要被割掉
7、1835年,叶丽娜出生于俄国一个农奴家庭,以下是对她30岁时生活状况的记述。请选出你认为最不可能的事实是哪一项
A.拥有一个自主婚姻的家庭 B.已成为一个小商店的老板娘
C.拥有一份土地 D.由于不听话,被地主卖到另一个农庄
8、在明治维新的改革措施中,对日本社会进步和持续发展最为关键的是( )
A.废藩置县
B.允许土地买卖
C.引用西方先进技术
D.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9、在印度的种姓制度中,掌管祭祀权力的是( )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10、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于
A.20世纪二三十年代
B.20世纪三四十年代
C.20世纪四五十年代
D.20世纪五六十年代
11、近代以来,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2、下列四个关于国家政体的描述中,选出与资产阶级革命后的英国相符的一项( )
A.皇帝—世袭—终身制—独裁专权—君主专制
B.总统—选举—有任期—受到制约—总统共和制
C.沙皇—世袭—终身制—独裁统治—沙皇专制
D.国王—世袭—终身制—统而不治—君主立宪制
13、中世纪的欧洲绘画、雕塑中的圣母神态安详、神圣,少有人间真情。达·芬奇一反前人的传统画法,把圣母玛利亚置于大自然,着重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这一变化说明( )
A.达·芬奇具有高超画技
B.人文主义已成为主流思想
C.艺术作品影响时代发展
D.艺术作品反映了时代潮流
14、下列关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宣传了教会学说 B.起源于意大利。
C.但丁是先驱 D.促进了思想解放
15、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公田变为私田
B.铁农具、牛耕的推广
C.国家走向统一
D.封建制度的确立
16、以下是前苏联时期出现的一则小幽默,其内容意在讽喻当时的苏联( )
A.特权之风普遍盛行
B.轻重工业严重失衡
C.经济体制高度集中
D.言论自由基本缺失
17、华盛顿被誉为“18世纪离去的最后一位伟人”,人们在他的遗嘱中发现一条规定,要求他的妻子在他去世以后解放他家中的奴隶。他当总统时不能解放全国奴隶的原因是
A.1787年宪法规定,立法权属于国会
B.他是种植园主,内心不愿意解放奴隶
C.他家中的奴隶他有权解放
D.新成立的联邦政府无力解决国内重大问题
18、刘邦和项羽争夺帝位的战争是( )
A、巨鹿之战 B、长平之战
C、楚汉之争 D、城濮大战
19、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宣称:“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材料中的“自由国家”指的是( )
A.资本主义国家
B.发展中国家
C.社会主义国家
D.亚非拉国家
20、《辛丑条约》签订后,慈禧保证今后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因此,时人激愤地指斥清廷已成为“洋人的朝廷”。下列能说明清廷已成为“洋人朝廷”的主要依据是( )
A.开放沿海通商口岸
B.纵容列强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C.允许列强开设工
D.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21、地位:《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_____部较为完整的_____法典。法典刻在一块黑色石柱上,除前言外,正文有282条,内容十分广泛,从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
22、《______》是希腊宝贵的文学遗产,也是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________》构思奇妙,情节曲折,语言优美,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
23、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
(1)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
24、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独特贡献是_____。文艺复兴时期涌现出很多著名的文学艺术家,作品《哈姆雷特》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作者是_____。
25、【打破包围・社会主义】1917年,俄国爆发的____在世界上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将社会主义的理想变成了现实。
26、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__________率军开始东征,历经10年征战,建立了一个空前庞大的帝国,这次东征和帝国的建立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1492年8月,__________率领船队开始横渡大西洋,10月,到达巴哈马群岛中的圣萨尔瓦多岛,后来,又“发现”了古巴和海地,在接下来的10年间,他先后三次西航。
27、(______)进行东征,灭亡波斯,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开启了历史上的希腊化时代。
28、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
(1)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创始人并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国家,这个人是________;
(2)世界上最早的大学________;
(3)脍炙人口的阿拉伯民间故事集________;
(4)文艺复兴的先驱________;
(5)被誉为“时代的灵魂”的是________;
(6)勾股定理的提出者是________;
(7)罗马帝国的建立者是________;
(8)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________。
29、1689年中俄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是《____》;1895年割台湾给日本的不平等条约是《____》。
30、1792年,法国宣布废除君主制,成立_______________;1871年3月28日,法国巴黎的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____________。
31、下图是新航路开辟示意图,请填出A.B.C.D航线的航海家及贡献
A
B
C
D
说出新航路开辟的意义
32、从封建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是一场巨大的社会变革。它需要有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漫长的理论准备过程,还要开辟新社会发展的广阔空间,制订新社会的法律框架和基本理念,当然也要有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最后通过其领导的政治革命,完成这一漫长的(约三四百年)历史转变过程。
(1)这里所说的“思想解放运动”是指什么?“理论准备”是指什么?“社会发展的广阔空间”是指什么?
(2)这期间制订的法律文件有哪些?(举出两例)
(3)分别说出英、法两国政治革命的名称及其主要领导人。
33、【历史启示】世界大国引领国际局势,谋求发展是各国的共同目标。
(1)一战后在西方大国的操纵下确立了怎样的世界格局?这个世界格局的实质是什么?
(2)中国在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上饱受凌辱的事实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3)纵观世界大国的发展历程,谈谈对当今的中国值得借鉴的方面有哪些?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500年左右,它(大西洋)一变而成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其巨大的影响波及各方。一般看来,这一变化对欧洲人是有利的,但对其他地方(美洲、非洲等)的人则意味着灾难。
材料二(两次工业革命)给工业化各国带来了空前的经济繁荣。在(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西方列强将世界上大片地区强行纳入资本主义的统治之下。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重新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争斗便尖锐起来。
材料三原始积累的方法绝不是田园诗式的东西....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马克思《所谓原始积累》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当时的哪些航海家为大西洋变为“桥梁”作出了贡献?随之而来的殖民扩张中,走在前列的首先是哪两国?这一变化“有利”于欧洲人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两次工业革命中,给“工业化各国带来了空前的经济繁荣”的新能源技术分别有哪些?
(3)归纳材料一、二的相关内容,佐证材料三中马克思的观点。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欧洲资本主义发展进程的主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