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长春八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给下列事件确定一个主题:贩卖奴隶、种族灭绝和抢劫、掠夺财富。下面主题恰当的是:

    A. 殖民主义的罪恶

    B. 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

    C. 血腥的资本积累

    D. 黑人的命运

  • 2、在殖民扩张中先后战胜其他国家,所占殖民地遍及世界各地,成为“日不落帝国

    是(   )

    A. 英国   B. 美国   C. 法国   D. 西班牙

     

  • 3、在古代印度种姓制度中,从事农业、牧业、商业的人属于

    A. 婆罗门

    B. 刹帝利

    C. 吠舍

    D. 首陀罗

  • 4、我国的青铜文明时期是指( )

    A.原始社会早期

    B.原始社会晚期

    C.夏、商、西周时期

    D.春秋、战国时期

  • 5、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法、美等战胜国通过两次国际会议建立了帝国主义统治新秩序。下列关于这一新秩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

    B.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体系

    C.中国在这一体系中得到平等对待

    D.日本是这一体系的最大获益者

  • 6、清朝颁布法令,明确规定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是

    A.安西都护府

    B.宣政府

    C.伊犁将军

    D.驻藏大臣

  • 7、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曾这样说过:“1931年,世界各地所有的人都在认真地思考并坦率地议论着:“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或不再起作用的可能性。”他说这句的背景是

    A.“冷战”局面开始 形成

    B.苏联建立了社会主 义制度

    C.殖民体系开始瓦解

    D.经济危机破坏严重

  • 8、“英国的传统中有‘王权有限’和‘王在法下’的基本原则,这成为资产阶级革命成功的重要历史基础。”这一原则始于英国(       

    A.1215年《大宪章》

    B.1649年成为共和国

    C.1688年光荣革命

    D.1689年《权利法案》

  • 9、法国大革命最重大的影响是(  )

    A. 摧毁欧洲封建制度   B. 打败反法同盟

    C. 《人权宣言》广泛传播   D. 引发欧洲各国革命

     

  • 10、下图反映了缔结封君封臣关系的仪式,连接封君与封臣之间关系的纽带是

    A. 政治特权

    B. 土地的封赐

    C. 军功

    D. 神权

  • 11、从9世纪开始,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方式在西欧中世纪的乡村逐渐流行开来,成为当时最基本的经济社会组织方式。它是(     

    A.庄园

    B.手工工场

    C.租地农场

    D.城邦

  • 12、“东北一经沦陷,华北乃即相继失守,而整个形势也就不可收拾了。”蒋介石这句话说的是(     

    A.辽沈战役的影响

    B.平津战役的过程

    C.淮海战役的背景

    D.渡江战役的意义

  • 13、在平遥古城,同学们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查阅,比如“以义制利”是晋商的基本原则,在八国联军侵华时日升昌仍坚持兑换等。由此推断,我们要探究的主题精神是:(     

    A.工商皆本

    B.诚信为本

    C.商业发展

    D.古城开发

  • 14、新中国成立之初,提高我国国际地位的事件是( )

    A.西藏和平解放

    B.抗美援朝

    C.土地改革完成

    D.大庆油田建成

  • 15、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为管理今新疆地区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设立了

    A.西域都护府

    B.安西都护府

    C.伊犁将军府

    D.北庭都元帅府

  • 16、马克思说:“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以上材料说的是工业革命的

    A. 条件

    B. 进程

    C. 影响

    D. 局限性

  • 17、下图截取于某历史事件示意图,该历史事件最有可能是( )

    A.罗马扩张

    B.亚历山大东征

    C.佛教的传播

    D.阿拉伯帝国的扩张

  • 18、下图呈现了罗马帝国的

    ①疆域四至②扩张原因③行政制度④交往情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9、在他的笔下,地狱里面是形形色色的罪人,受到各种酷刑折磨;炼狱用来惩罚轻罪者;天堂为善良的灵魂居住之所。他是(     

    A.但丁

    B.达芬奇

    C.米开朗琪罗

    D.莎士比亚

  • 20、据统计,仅1500—1650年的150年间,西班牙在美洲搜刮了1.6万吨白银和180吨黄金;15--19世纪的近400年间,黑奴贸易使非洲丧失了上亿的人口。这主要反映了(   

    A.三角贸易的互利性

    B.早期殖民活动的重要性

    C.商品贸易的普遍性

    D.资本原始积累的残酷性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德国的分裂

    背景

    德国法西斯政权垮台以后,美、苏、____、法四国分区占领了德国及其首都柏林。随着杜鲁门主义的出台,美、英、法三国与苏联在处理____问题上的分歧越来越大

    危机

    1948年6月,“____”爆发

    分裂

    西德

    1949年9月,在美、英、法占领区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又称“____”或“西德”

    东德

    1949年10月,在苏占区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又称“____”或“东德”

    影响

    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

  • 22、529年,拜占庭帝国皇帝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______;为了整理革命以来的立法成果,拿破仑主持制定了民法典,名为______,很多国家的民法都以此为参照蓝本。

  • 2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标志着法国大革命高潮结束。

     

  • 24、1857年爆发的____________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甘地发动的____________运动,动员了广大群众,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 25、【携手同行国民革命】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第____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决 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 26、______________的作品反映了19世纪俄国的社会现象,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 27、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后来由其弟子整理成《___________》一书。

  • 28、《查士丁尼法典》:

    (1)目的:______

    (2)根本目的:______

    (3)内容: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

  • 29、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卷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为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的会议召开地

    B.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C.中国最南面的民族自治区

  • 30、希腊最早的文明产生于爱琴海地区。爱琴文明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756年,法兰克国王矮子丕平为报答教皇对他的支持,把用武力夺取的意大利中部一片土地献给了教皇,史称丕平献土,教皇国由此形成。

    材料二 被示众的异教徒

    (1)材料一、材料二所涉及的史实都与哪一宗教有关?这一宗教的创始人是谁?公元11世纪,这一宗教分裂成哪两派?

    (2)材料二中异教徒遭受折磨和侮辱的原因是什么?

    (3)我们说,教会的统治,严重影响了西欧社会的进步,教会统治西欧的时代是黑暗的时代,请用史实从经济和文化教育个方面加以证明。

     

  • 32、为了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了的俄国经济,1921年列宁采取的一项伟大的经济措施是什么?这一政策“新”在哪?

  • 33、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1)19世纪中期沉重打击英国殖民者的起义:

    (2)一战的导火索:

    (3)苏联模式形成的标志:

    (4)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枷锁的标志: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阅读右栏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政”在“百日”之内铺就思路,但方案实施却是一个长期工作。19331934年,新政着重“复兴”;19351939年,新政则着重“救济”和“改革”。

    ——张廷伟《经济的坏脾气:1637~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史》

    材料二   日本的进攻是如此神速……并一步一步在广袤无垠的太平洋面上散播着它的恐怖。但将美国正式拖入战争或许是一个错误……宣言的发表也把代表六大洲绝大多数人民的26个自由国家的决心和意志联合起来了。这是一个活生生的证据,说明遵守法律、爱好和平的国家到了必要的时候能够团结起来使用武力去维护自由、正义和人类的基本准则。

    ——摘编自《盟军二战战场大解密》

    材料三   193991日,德军集中160万人的强大兵力,在2000多架飞机和2800辆坦克的配合下,向波兰大举进攻。93日,英、法被迫对德宣战。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新政是如何应对“经济的坏脾气”的,并简述新政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宣言的发表”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并分析这一宣言的发表对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的重要作用。

    (3)材料三反映的事件标志着哪一场战争的全面爆发?这场战争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