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给下列事件确定一个主题:贩卖奴隶、种族灭绝和抢劫、掠夺财富。下面主题恰当的是:
A. 殖民主义的罪恶
B. 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
C. 血腥的资本积累
D. 黑人的命运
2、在殖民扩张中先后战胜其他国家,所占殖民地遍及世界各地,成为“日不落帝国
是( )
A. 英国 B. 美国 C. 法国 D. 西班牙
3、在古代印度种姓制度中,从事农业、牧业、商业的人属于
A. 婆罗门
B. 刹帝利
C. 吠舍
D. 首陀罗
4、我国的青铜文明时期是指( )
A.原始社会早期
B.原始社会晚期
C.夏、商、西周时期
D.春秋、战国时期
5、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法、美等战胜国通过两次国际会议建立了帝国主义统治新秩序。下列关于这一新秩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
B.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体系
C.中国在这一体系中得到平等对待
D.日本是这一体系的最大获益者
6、清朝颁布法令,明确规定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是
A.安西都护府
B.宣政府
C.伊犁将军
D.驻藏大臣
7、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曾这样说过:“1931年,世界各地所有的人都在认真地思考并坦率地议论着:“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或不再起作用的可能性。”他说这句的背景是
A.“冷战”局面开始 形成
B.苏联建立了社会主 义制度
C.殖民体系开始瓦解
D.经济危机破坏严重
8、“英国的传统中有‘王权有限’和‘王在法下’的基本原则,这成为资产阶级革命成功的重要历史基础。”这一原则始于英国( )
A.1215年《大宪章》
B.1649年成为共和国
C.1688年光荣革命
D.1689年《权利法案》
9、法国大革命最重大的影响是( )
A. 摧毁欧洲封建制度 B. 打败反法同盟
C. 《人权宣言》广泛传播 D. 引发欧洲各国革命
10、下图反映了缔结封君封臣关系的仪式,连接封君与封臣之间关系的纽带是
A. 政治特权
B. 土地的封赐
C. 军功
D. 神权
11、从9世纪开始,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方式在西欧中世纪的乡村逐渐流行开来,成为当时最基本的经济社会组织方式。它是( )
A.庄园
B.手工工场
C.租地农场
D.城邦
12、“东北一经沦陷,华北乃即相继失守,而整个形势也就不可收拾了。”蒋介石这句话说的是( )
A.辽沈战役的影响
B.平津战役的过程
C.淮海战役的背景
D.渡江战役的意义
13、在平遥古城,同学们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查阅,比如“以义制利”是晋商的基本原则,在八国联军侵华时日升昌仍坚持兑换等。由此推断,我们要探究的主题精神是:( )
A.工商皆本
B.诚信为本
C.商业发展
D.古城开发
14、新中国成立之初,提高我国国际地位的事件是( )
A.西藏和平解放
B.抗美援朝
C.土地改革完成
D.大庆油田建成
15、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为管理今新疆地区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设立了
A.西域都护府
B.安西都护府
C.伊犁将军府
D.北庭都元帅府
16、马克思说:“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以上材料说的是工业革命的
A. 条件
B. 进程
C. 影响
D. 局限性
17、下图截取于某历史事件示意图,该历史事件最有可能是( )
A.罗马扩张
B.亚历山大东征
C.佛教的传播
D.阿拉伯帝国的扩张
18、下图呈现了罗马帝国的
①疆域四至②扩张原因③行政制度④交往情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9、在他的笔下,地狱里面是形形色色的罪人,受到各种酷刑折磨;炼狱用来惩罚轻罪者;天堂为善良的灵魂居住之所。他是( )
A.但丁
B.达・芬奇
C.米开朗琪罗
D.莎士比亚
20、据统计,仅1500—1650年的150年间,西班牙在美洲搜刮了1.6万吨白银和180吨黄金;15--19世纪的近400年间,黑奴贸易使非洲丧失了上亿的人口。这主要反映了( )
A.三角贸易的互利性
B.早期殖民活动的重要性
C.商品贸易的普遍性
D.资本原始积累的残酷性
21、德国的分裂
背景 | 德国法西斯政权垮台以后,美、苏、____、法四国分区占领了德国及其首都柏林。随着杜鲁门主义的出台,美、英、法三国与苏联在处理____问题上的分歧越来越大 | |
危机 | 1948年6月,“____”爆发 | |
分裂 | 西德 | 1949年9月,在美、英、法占领区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又称“____”或“西德” |
东德 | 1949年10月,在苏占区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又称“____”或“东德” | |
影响 | 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 |
22、529年,拜占庭帝国皇帝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______;为了整理革命以来的立法成果,拿破仑主持制定了民法典,名为______,很多国家的民法都以此为参照蓝本。
2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标志着法国大革命高潮结束。
24、1857年爆发的____________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甘地发动的____________运动,动员了广大群众,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25、【携手同行・国民革命】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第____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决 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26、______________的作品反映了19世纪俄国的社会现象,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27、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后来由其弟子整理成《___________》一书。
28、《查士丁尼法典》:
(1)目的:______。
(2)根本目的:______。
(3)内容: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
29、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卷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为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的会议召开地
B.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C.中国最南面的民族自治区
30、希腊最早的文明产生于爱琴海地区。爱琴文明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1、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756年,法兰克国王矮子丕平为报答教皇对他的支持,把用武力夺取的意大利中部一片土地献给了教皇,史称“丕平献土”,教皇国由此形成。
材料二 被示众的异教徒
(1)材料一、材料二所涉及的史实都与哪一宗教有关?这一宗教的创始人是谁?公元11世纪,这一宗教分裂成哪两派?
(2)材料二中异教徒遭受折磨和侮辱的原因是什么?
(3)我们说,教会的统治,严重影响了西欧社会的进步,教会统治西欧的时代是“黑暗的时代”,请用史实从经济和文化教育个方面加以证明。
32、为了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了的俄国经济,1921年列宁采取的一项伟大的经济措施是什么?这一政策“新”在哪?
33、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1)19世纪中期沉重打击英国殖民者的起义:
(2)一战的导火索:
(3)苏联模式形成的标志:
(4)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枷锁的标志:
34、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阅读右栏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政”在“百日”之内铺就思路,但方案实施却是一个长期工作。1933—1934年,新政着重“复兴”;1935~1939年,新政则着重“救济”和“改革”。
——张廷伟《经济的坏脾气:1637~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史》
材料二 日本的进攻是如此神速……并一步一步在广袤无垠的太平洋面上散播着它的恐怖。但将美国正式拖入战争或许是一个错误……宣言的发表也把代表六大洲绝大多数人民的26个自由国家的决心和意志联合起来了。这是一个活生生的证据,说明遵守法律、爱好和平的国家到了必要的时候能够团结起来使用武力去维护自由、正义和人类的基本准则。
——摘编自《盟军二战战场大解密》
材料三 1939年9月1日,德军集中160万人的强大兵力,在2000多架飞机和2800辆坦克的配合下,向波兰大举进攻。9月3日,英、法被迫对德宣战。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新政是如何应对“经济的坏脾气”的,并简述新政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宣言的发表”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并分析这一宣言的发表对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的重要作用。
(3)材料三反映的事件标志着哪一场战争的全面爆发?这场战争结束的标志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