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铁岭八年级质量检测政治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4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ChatGPT是美国OpenAI 研发的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它能够真正像人类一样聊天交流,有网友用了一下ChatGPT,“震惊!震惊!大为震惊!按照现在的智力和能力可以完全取代一半以上的文职类工作,智商应该远超90%人群,关键是这东西还能自我学习,自我进化,实在是可怕”。受此启发,李彦宏博士及他的团队推出了中文版的ChatGPT即“文心一言”。这启示我们(     

    ①创新不只是从无到有的创造发明,还可以是对已有成果的改进和完善

    ②中学生很有必要树立努力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理念

    ③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势在必行,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已刻不容缓

    ④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已经赶上并超过了美国等发达国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2、针对漫画反映的问题,我们应该(     

    A.严格执法,打击过度包装行为

    B.减少网购,从源头上杜绝浪费

    C.及时扔掉,避免家里垃圾堆积

    D.分类处理,提高资源循环利用

  • 3、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伟大建党精神是(     

    ①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

    ②信念坚定、对党忠诚,注重实际、实事求是

    ③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

    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坚持原则、敢于斗争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 4、公民的法定权利与法定义务相统一。下列选项中能直接体现这一关系的是(     

    ①王某因抢劫罪被判有期徒刑十二年并被剥夺政治权利二年

    ②小雨参加公交车线路调整听证会

    ③小封到敬老院参加社会服务受到同学点赞

    ④祁团长因在部队服役时保家卫国的卓越表现被授予“卫国戍边英雄团长”称号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 5、2023年9月16日出版的第18期《求是》杂志发表的习近平主席的重要文章《扎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强调,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对此,下面理解正确的是(       

    A.我国已经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任务

    B.教育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C.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D.只要提高教育地位就能促进国家不断创新

  • 6、“中国网事•感动2023"一季度网络感动人物张雪峰一一他毕业后,选择从大城市回深山当村医。这一守就是21年,骑坏7辆摩托车,行程80多万公里,年均穿破6双鞋。张雪峰用坚守诠释出的高尚品质是(     

    A.扬善抑恶

    B.舍生忘死

    C.敬业奉献

    D.公正廉洁

  • 7、2023年9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上发表文章强调:纵观人类历史,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世界强国无一不是教育强国,教育始终是强国兴起的关键因素。这说明(     

    A.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B.教育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决定性因素

    C.教育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

    D.教育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 8、H村是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村,在探索特色乡村治理的道路上,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基层民主实践活动。下列民主实践活动与民主形式相匹配的是(     

    序号

    民主实践活动

    民主形式

    村民集体商量筹办“养老服务中心”

    民主协商

    村民通过投票选出村里的“当家人”

    民主决策

    村里推行“文明积分制”,破除陈规陋习

    民主管理

    村委会行使监督权,规范村民的行为

    民主监督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9、《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指出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目标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小秦要将该新闻编入道德与法治小报,你认为最适合的版块应该是(     

    A.落实依法治国

    B.彰显文化魅力

    C.人民当家作主

    D.全面深化改革

  • 10、善治源自我国传统儒家观念。西汉时期的儒家代表人物董仲舒曾说道:“当更化而不更化,虽有大贤不能善治也。”下列关于善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勇于变革就能在全社会实现善治

    B.善治保障了人们在社会政治领域绝对的言论自由

    C.善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D.善治要求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

  • 11、如图反映出我国人口状况的特点是(     

       

    A.总人口增速趋缓

    B.大量的人口流动

    C.人口老龄化加剧

    D.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偏高

  • 12、截至2023年3月,我国森林面积达34.65亿亩,其中人工林保存面积达13.14亿亩,居世界首位。我国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快最多的国家,这直接得益于(     

    A.生态文明是一种新型的社会文明形态

    B.我国总体资源短缺,人均占有量少

    C.走绿色发展道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D.当前我国的生态环境总体有所改善

  • 1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下列事件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有(     

    ①杭州第19届亚洲运动会

    ②2023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

    ③2023年启动新一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

    ④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4、在乡村振兴战略支持下,越来越多掌握新知识、新技能、新经验的有志青年返乡创业,成为农村地区人才振兴、产业振兴的新主体。下列对青年返乡创业可能出现的现象和影响的推论成立的是(     

    ①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带动村民创收→促进村民共同富裕

    ②依托资源开办特色民宿→带动旅游发展→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③发展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增加就业机会→推动民族地区发展

    ④开办农牧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农业产业→促进当地乡村振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5、由央视自主创办的大型文化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用流行方式引导国人传承中华血脉的文化基因,打造了一场“全民参与的诗词文化盛宴”。这样做有利于(     

    ①增强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②全面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③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④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 16、2023年9月7日,习近平视察哈尔滨工程大学时强调哈尔滨工程大学要发扬“哈军工”优良传统,紧贴强国强军需要,抓好教育、科技、人才工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再立新功。哈工大青年学子要树牢科技报国志,刻苦学习钻研。习近平视察哈工大时的讲话对我们的启示是(     

    ①努力提高我国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

    ②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

    ③青年学子应将科技创新作为自己的中心任务

    ④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7、“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

    B.实现法治需要实行善治

    C.有法律制度就能实现法治

    D.法治意味着依法治理

  • 18、在班级开展的“发展中的人口问题”主题式学习活动中。同学们围绕如何解决人口问题制作了以下方案,其中最有可能达成探究目标的是(     

    A.召开模拟政协,分析不同人口政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并提出建议

    B.邀请人口问题研究专家来校进行讲座,介绍我国的人口数量变化

    C.组织同学们观看关于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纪录片,并分享观看感受

    D.制作我国人口分布与资源分配关系的图表,研究现阶段人口特点

  • 19、“今天的中国是赓续民族精神的中国。这一年发生的地震、洪水、干旱、山火等自然灾害和一切安全事故,让人揪心,令人难过。但一幕幕舍生取义、守望相助的场景感人至深,英雄的事迹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每当辞旧迎新,总会念及中华民族千年传承的浩然之气,倍感前行的信心。”对习近平主席发表的2023年这段元旦致词,冀华谈了自己的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①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

    ②伟大的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

    ③伟大的民族精神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

    ④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时期的表现相同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 20、九年级(1)班打算制作一期板报。下面是板报组同学搜集的图片,这些图片共同说明了(     

       

    A.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B.我国已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C.我国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瓶颈

    D.我国推进科技自立自强成果丰硕

二、辨析题 (共3题,共 15分)
  • 21、“躺平青年”来自网络热语。它指的是面对现代社会的压力,部分年轻人奋斗没有动力,对于前程和生活没有什么向往、期待和盼头,懒到直接“骑倒在地”。

    对此,有人认为“面对压力,躺平一下情有可原。”也有人认为“年轻人都躺平了,谁来实现中国梦?”

    请你对以上观点进行辨别与分析。

  • 22、   2018东盟的“一带一路”旅游文化交流周在贵州贵阳隆重开幕。有的同学认为这类文化传播和交流方面的活动无用,我们只需要发展好、培育好本民族的文化就足够了,并且中学生无需关注和了解这类活动。

    你认为该同学的看法对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 23、李兵在考试中作弊被发现,受到班主任严厉批评。李兵愤然说道:是你们要我考出好成绩,不作弊怎么办。说完就摔门而去。

    请运用所学知识,对李兵的言行进行评析。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24、   材料一:2017年伊始,央视举办的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广受关注。节目内容从《诗经》、楚辞到汉魏六朝诗,再到唐宋明清诗词,一直延续到当代名人诗词,涵盖中国诗歌史,时间跨度数千年。节目播出为综艺市场注入股股“清流”,观众以最大的敬意和欢呼迎接这类久违的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是中央电视台2018年推出的又一档大型文化类节目,节目“和诗以歌”将古诗词和部分近代诗词配以现代流行音乐,让流传千年的诗词歌赋在音乐旋律中焕发新的生命。对此,《中国诗词大会》点评嘉宾蒙曼指出:“中国人的文化心一直在,但需要被激活。”

    (1)材料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怎样的特点?

    (2)《经典咏流传》节目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根”,“来者落地生根,去者落叶归根”,中华民族的“根”是什么?

    (3)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请你谈谈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

    材料二:2018年3月2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闭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看点一: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看点二:今天,中国人民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相信,只要13亿多中国人民始终发扬这种伟大梦想精神,我们就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4)中国人民的这种信心根本所在来自哪里?

    (5)请你谈谈我们应怎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 25、筹建亚投行倡议,是习近平主席在2013年10月访问东南亚时提出的,主要目的是援助亚太地区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亚太地区互联互通建设和经济一体化进程。截至4月15日,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共有57个,涵盖亚洲、大洋洲、欧洲、拉美、非洲等五大洲。

    (1)筹建亚投行体现了我国的开放战略和基本国策分别是什么(2分)

    (2)某校时政学习小组展开学习讨论。王说:众多国家积极参与亚投行充分说明合作对于发展的重要性;李认为:只有依法治国才能促进发展。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评析。(6分)

     

     

  • 26、观察右边漫画,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下面漫画反映了什么问题?

    2为了解决漫画中反映的问题,我国政府采取多种措施加以遏制。请你列举我国政府应采取哪些措施?

     

  • 27、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材料二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是代代相传、世世发展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中华传统美德内容丰富,博大精深。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相关知识,请回答问题:

    我们应该怎样坚定文化自信和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 28、珊珊上初三了,在新学期遇到了两件倒霉的事:一是参加班干部竞选,自以为很有希望,结果却意外落选;二是期中考试前做了认真准备,原以为能考好,但结果仍不理想。“怎么倒霉的总是我”珊珊很沮丧,甚至有点自暴自弃。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如何看待“倒霉的总是我”这句话?

    (2)请你给珊珊提供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40
题数 28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辨析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