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到推动全球发展倡议落地生根,从创立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到举办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中国不遗余力促进世界各国文明开展平等对话、交流互鉴、相互启迪,以文明交流互鉴汇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磅礴合力。走向世界,我们青少年应该( )
①了解人类文明进程,积极关切人类问题和世界局势②平等对待其他国家的人民,尊重各国的文化
③向世界宣扬中华文化最优秀的理念④向国际社会传递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面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立足独特红色资源禀赋,某市多所中小学校组织学生参与研学实践活动,让同学们整理行装、列好队形,体验革命先辈出征的场景。上述做法有利于引导青少年( )
A.凝聚价值追求,吸收外来文化
B.培养爱国情怀,崇尚法治精神
C.坚定理想信念,维护个人利益
D.传承红色基因,高扬民族精神
3、为助推乡村振兴,浦北县全力助推陈皮产业做大做强,使其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乡村振兴战略的新亮点和建设美丽广西的新名片。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体现了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得以解决
③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④说明我国把乡村振兴作为当前中心工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中国国际服务贸易发展报告(2023)》指出:去年中国服务进出口总额达8891亿美元,同比增长8.3%,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二,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服务”,我国经济跑出动能转换“加速度”。这说明( )
①中国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不断增强②对外开放增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活力
③经济高速增长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④改革开放是引领中国发展的第一动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从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到落实”一个也不能少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一句句话语,一个个行动,体现中国共产党人心怀“国之大者”,也诠释了我们要实现的“中国梦”基本内涵中的( )
A.社会稳定
B.国家富强
C.民族振兴
D.人民幸福
6、2023年5月29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我国之所以重视发展教育,是因为它( )
①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 ②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③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④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2023年9月23日,中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北京论坛在朝阳区举办,此次论坛聚焦“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筑牢人才强国之基”主题,采用“1个主论坛+5个分论坛”形式,40余位国内知名教育专家学者齐聚朝阳共论教育未来。这因为( )
A.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B.教育事业是改革开放的生命
C.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抉择
D.教育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8、2023年8月31日,连接“多彩贵州”和“壮美广西”的贵南高铁开通,沿途有秀美风景、多彩民族文化,沿途有30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区,黔桂两省间出行更便捷、西南与华南地区经济文化联系更加紧密,贵南高铁是( )
①方便群众出行,增进民生福祉的“幸福路”
②促进科技发展,推动科技创新的“科学路”
③拉动沿线经济,走向共同富裕的“发展路”
④加强文化交流,促进文化发展的“繁荣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中方愿同各国一道,加快推进全球发展倡议合作”“中方愿同各方一道,推动全球安全倡议落地生根”“中方欢迎各国积极参与全球文明倡议合作”……习近平主席在2023年金砖国家工商论坛闭幕式上致辞表达的这些主张,说明我国( )
①领导所有国家走向现代化 ③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③积极主动地参与全球治理 ④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为实现城区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目标,江西省鹰潭市全力打造分类、转运、分拣、再生利用及末端处置“五点一线”分类模式,完善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取得良好成效。把垃圾分类意识变成自觉行动,作为市民应该( )
①提高环保意识,积极主动参与 ②制定行政法规,提高市民素养
③完善基础设施,科学处理垃圾 ④树立低碳理念,养成分类习惯
A.①④
B.③④
C.②③
D.①②
11、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下列选项中对“两个结合”中的“中国具体实际”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②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④我国是当今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2、2023年10月12日,习近平主持召开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强调: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对“高质量发展”理解不正确的是( )
①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然要求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高速增长
③是我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由之路④协调促进发展,消除区域经济发展差距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______发展阶段,需要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
A.高风险
B.高质量
C.高效益
D.高收益
14、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国之大计,党 之大计,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这是因为( )
①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②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③教育是当代中国一切工作的中心
④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5、2023年9月2日至6日,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北京举办。这是全球首个、目前规模最大的服务贸易领域综合型展会,采用“线下+线上”“综合+专题”办会模式,主题为“开放引领发展,合作共赢未来”。举办此次服贸会( )
A.说明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B.意味着我国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
C.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D.我国开始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源
16、2023年9月21日下午,“天宫课堂”第四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新晋“太空教师”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为广大青少年演示了球形火焰实验、奇妙的“乒乓球”实验、动量守恒实验以及又见陀螺实验,并生动讲解了实验背后的原理,通过生动新颖有趣的活动在青少年心中植入“星辰大海”的种子。开设“天宫课堂”有利于( )
①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②彰显航天科技实力,激发青少年民族自豪感
③通过太空科普,培养青少年探索科学的热情
④促进教育公平,快速提升我国教育质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7、新中国成立后,在处理民族关系上,我国坚持的方针是( )
①民族平等②民族团结③民族和谐④共同繁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8、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这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是( )
①民主管理②选举民主③民主监督④协商民主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19、下列对教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B.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是民族振兴的基石
C.教育是提高生产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力量
D.把教育事业的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
20、2023年9月3日,在公安部和云南省公安厅的组织部署下,西双版纳公安机关依托边境警务执法合作机制,与缅甸相关地方执法部门开展联合行动,一举打掉盘踞在缅北的电信网络诈骗窝点 11个,抓获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嫌疑人 269名。这说明( )
A.依法治国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原则
B.建设法治社会,需要公民积极参与,献计献策
C.党和政府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严厉打击违法犯罪
D.网络的危害无处不在,因此我们要理性对待网络
21、某造纸厂虽然经济效益好,但对当地造成严重污染,该厂便主动停产,进行技术改造。
判断(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判断说理题
(1)下图是小惠在餐馆用餐后的做法。( )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戏曲进校园”活动如火如茶地进行,初中学生小雨觉得“戏曲进校园”活动会耽误学习时间,没有多大意义。( )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良渚遗址神人兽面纹玉琮、二里头遗址镶嵌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三星堆遗址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繁星盈天——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展”于2022年9月上旬在郑州面向公众展出,来自国内不同区域的代表性文物集中亮相。
对此,小杰认为,做好考古工作意义重大,有利于坚定文化自信。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小杰的观点进行辨析。
24、为了配合学校打造“书香校园”,九年级某班开展了“阅读名著,品味经典”的读书活动,请结合情境回答问题:
情境一:同学们纷纷推荐自己喜欢的名著,有人推荐了《西游记》、《三国演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战争与和平》、《鲁滨孙漂流记》等,其中不乏有许多外国文学名著。
(1)对此,有同学提出,初中生在阅读上不应选择外国文学名著,说说你的看法并给出理由。
情境二:老师建议同学们多读些中国古典名著,小杰悄悄和同学说,中国古典名著已过时,有啥好看的。
(2)请你评析小杰的观点。
25、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强调,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要按照党中央关于人大工作的要求,围绕地方党委贯彻落实党中央大政方针的决策部署,结合地方实际,创造性地做好立法、监督等工作,更好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攻坚任务。要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用法治保障人民权益、增进民生福社。
(1)请你就应如何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出谋划策。(至少两条)
(2)请你谈谈用法治保障人民权益、增进民生福祉的原因。
26、 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一位人大代表在谈到家乡的変化时,展示了一组自己拍摄的照片,引起了与会代表的热议。以下是其中几张照片的说明词:
照片一(拍摄于1978年):肚子吃不饱,只能穿破袄。
照片二(拍摄于1988年):新鲜蔬莱城里卖,粮食加工火起来。
照片三(拍摄于2018年):科学养殖奔小康,家家户户有楼房。
衣食住行话变化,幸福生活在眼前。
(1)请列举与人民幸福生活密切相关的变化或成就。(至少两个)
改革开放四十年,祖国处处都在变。
(2)请你列举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所创造的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至少两个)
感受时代巨变,探寻幸福之路。
(3)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我国所创造的这些奇迹凝聚出哪些共识?
27、为了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他高中毕业后就外出打工。尽管月薪有3000元,但他每月只留600元自用,其余悉数寄回家。回家探亲时,得知村里修建老年活动中心,他主动捐了1000元,还到建筑工地帮忙;他的同事介绍说,他每年都被评为优秀员工,有位员工家属身患癌症,他二话没说就捐了200元,其实他家里也十分贫穷,至今还欠着十多万元的债务。在别人跌入激流的危机时刻,他奋不顾身跳下水施救,在将母子三人托出水面后,身疲力尽的他不幸被大水冲走,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就是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皮祖强。
皮祖强的感人事迹,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28、2017年9月访问德国期间,习近平主席同施泰因迈尔总统、默克尔总理就新形势下深化中德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做出规划指引。习近平主席提出,双方要坚持走开放、创新、共赢的合作之路,围绕“中国制造2025”和德国“工业4.0”开展对接,加强“一带一路”框架下务实合作。双方签署多项合作协议,在航空航天、高新技术、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合作取得新进展。
(1)“坚持走开放、创新、共赢的合作之路”,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观点?
(2)在对外交流与合作中,我们应注意哪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