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任性”是近几年火起来的一个网络词语,其含义是“由着自己的性子来”。我们青少年的成长道路应该“大道至简,花季不可任性”。从法律角度看,我们青少年要做到“花季不可任性”,就要( )
①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②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③坚持有法可依、执法必严 ④勇做法律的宣传者、践行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023年5月28日,我国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喷气式民用飞机C919,圆满完成首个商业航班飞行,打破了波音和空客在中国市场的垄断地位。这说明我国( )
①提高了航天科学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
②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上已位列世界第一
③贯彻人才强国战略,人人均能全面发展
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科技自立自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规定“行业的经营者应当依法经营,诚实守信,严格自律,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将“诚实守信”这一道德的内容写入法律条文( )
①发挥了道德的规范作用
②是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
③强化了道德对法治文化的促进作用
④体现了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当直线的变化趋势体现高质量发展的状况,下列选项最有可能为( )
A.人口增长
B.环境变化
C.科技创新
D.资源消耗
5、2023年济宁市政府全力扩大就业促进增收,加快打造全省教育高地和医疗高地,织密织牢社会保障网络,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切实办好民生实事,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济宁市政府的这些举措体现了( )
A.推动收入分配均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B.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C.扩大公民民主权利,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D.全面实施依法治国,保护公民合法权利
6、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是( )
A.尊重宗教信仰、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
B.相互尊重、和睦相处、荣辱与共
C.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
D.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7、中国式民主的脉搏,始终为人民而跳动。对下列事例解读正确的是( )
A.某中学建议相关部门在学校门前增设红绿灯——协商民主
B.选民理性、公平、公正地参与投票——民主监督
C.某市召开调整公共交通票价听证会——民主决策
D.某地区推行“互联网+政务公开”模式——基层民主
8、建设美丽中国,共筑生命家园,意味着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是( )
A.人类应该顺从自然
B.人类应该凌驾于自然之上
C.相互依存、共生共荣
D.人类可以对自然一味索取
9、下列时事共同反映的主题是( )
★2023年1月,中国火星探测任务成功发射,这是中国首次火星探测。经过近6个月的飞行,火星探测器于7月成功着陆火星。 ★C919是中国自主研制的大型客机,是中国进军民用航空市场的重要标志。在2023年上半年,C919成功完成了首飞任务,并且已经获得了多个订单。这标志着中国航空工业在大型客机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
A.改革开放促创新
B.科技强国已建成
C.科技创新成果化
D.国家治理现代化
10、右图“中国名片”说明了( )。
A.中国重塑世界格局
B.中国的文化影响力越来越强
C.中国推动国际秩序向前发展
D.中国发展为世界发展注入新活力
11、2023年是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60周年暨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20周年。“枫桥经验”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源于诸暨枫桥干部群众的创造和政法工作的生动实践,“发动和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坚持矛盾不上交”是其最基本的内涵。下列属于“枫桥经验”的是( )
①北京市“接诉即办”以一根热线穿起民生万根线,一打就通、一通就办、一办就好
②江苏省打造群团共治平台阵地,征集社会治理“金点子”,推广“小区议事厅”
③安徽省建立“法治超市”模式,打造法律服务“供给站”、矛盾隐患“终点站”
④青海省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展示生态风采、青海形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小磊的爸爸从农村到某城市打工,该企业没有与小磊爸爸签订劳动合同。几个月后,小磊爸爸在劳动中受重伤,老板给了一点医药费就再不问事。没钱打官司的小磊应( )
A.到法院申请减免诉讼费用
B.到当地法律援助中心求助
C.放弃打官司,不了了之
D.到律师事务所请求律师免费为其打官
13、2023年3月2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时发表讲话强调,中俄两国是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中方坚持在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原则基础上巩固和发展双边关系;面对动荡变革的世界,中方愿继续同俄方一道,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此次访问( )
①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有助于实现睦邻友好
②体现中国致力于维护和平,主导世界发展
③树立了国家交往的典范,有利于推动世界多极化
④表明中国始终是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展现了大国担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江山多娇看今朝。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在意气风发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是( )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全面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C.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D.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5、习近平总书记说:“发展环境越是严峻复杂,越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应对风险挑战冲击。”之所以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是因为( )
A.改革开放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B.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C.改革开放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
D.改革开放使我国由高质转向高速增长阶段
16、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人口总量方面,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0.53%,略低于上一个十年0.57%的平均增长率。以上材料体现了我国( )
A.人口增速趋缓、男女性别比失衡
B.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
C.老龄化加剧、大量人口流动
D.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速趋缓
17、近些年,山西打造了全长1238千米的“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感受山西的绿色生态、欣赏黄河美景。沿线村民郭大爷说:“过去我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来我在旅游公路沿线开了一家客栈,一天的营业收入就有3000元。”一条旅游公路带动了沿线经济发展,使老百姓生活水平大大提升。由此可见( )
A.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B.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C.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现实挑战
D.我国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18、2023年8月29日,装载着自主设计、生产、制造芯片的华为新一代机型Mate60Pro重回高端手机市场。本代机型装载的是中国自主研发、生产的麒麟9000S芯片,产品推出短短6周时间就卖出160万台,供不应求,上行峰值网速可以达到5G标准。华为突破了“卡脖子”技术,1万多个零部件实现国产化。据此说明( )
A.自主创新能力业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B.我国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
C.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
D.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
19、自2013年起,每年都有10位最美孝心少年由中央电视台大型公益活动《寻找最美孝心少年》评选得出,在颁奖典礼上向全国展现他们的感人事迹和美好情操。该评选活动的举办( )
A.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B.助力形成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
C.提高了孝心少年的社会威望
D.使青少年都能以行动孝亲敬长
20、党的二十大宣布,我们迈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国家的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下列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理解正确的是( )
①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②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是全体人民同步富裕的现代化
③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④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1、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国庆招待会致辞中指出:我们将继续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严格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支持香港、澳门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继续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持“九二共识”政治基础,坚决反对“台独”,团结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一切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力量,不断向着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迈进。
对此同学们发表了不同的看法: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以上观点。
22、厉行法治是党和政府的事,与普通公民无关。
请你辨析以上观点。
23、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十大金句”中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强调法治和德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24、解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小明在道德与法治课学习中,老师出示了一张图片,内容如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请你帮助小明解读这一内容:
(1)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特征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2)民主价值的实现要靠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的建立。那么社会主义民主的民主形式有哪些?我国都建立了哪些民主制度?
25、材料一 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脱贫群众迈向富裕。
材料二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过去一年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全国人民在疫情面前,共克时艰、团结一致,展现了空前的抗疫精神。
(1)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什么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
(2)“让脱贫群众迈向富裕”体现了怎样的发展目的?
(3)抗疫精神体现了怎样的伟大民族精神?其核心和品格各是什么?
(4)我们为什么要传承和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
26、根据《小平,您好》一课的有关知识,阅读材料,对下列辨析题加以辨析。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将2014年GDP增长目标设定为7.5%(这是继2012年国家下调GDP增速为8%后的再次下调)。与此同时在全国31个省份(不包括港澳台地区)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发现,与2013年GDP实际增速相比,有22省份下调了GDP增长目标。GDP增长目调低的同时,国家正引导各方面把工作重心放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结构上、放到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来,使经济增长与生产要素的供给能力和资源环境的承受能力相适应,为增加就业和改善民生提供必要的条件。
辩题:GDP减速,意味着经济建设不再是国家的工作中心。
27、科教兴国,立志成才
在以“科技创新,教育为本”为主题的活动课上,无棣第三实验学校的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数字分析对比:李玲给同学们出示了一个表格,内容如下:
| 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 人均受教育年限 |
发达国家 | 70%以上 | 11~14年 |
中国 | 39%左右 | 8年 |
(1)观察图表,你的分析结果是?(4分)
成果荟萃展示:同学们纷纷列举我国今年来取得的科技成果:超级计算机“天河一号”、中国研制世界首个快速连续反应的仿人机器人、我国研制成功世界首台永磁悬浮旋转机械、世界最大激光快速制造装备在武汉问世、我国成功研制最大功率电子直线加速器、我首款自主知识产权相变存储器芯片研制成功、我国科学家揭示卵细胞重组编程的“奥秘、我国科学家主导的国际团队完成白菜基因组测序、我国培育出世界首例赖氨酸转基因克隆奶牛、我国科学家研究发现甲亢致病新机理、破解水稻抗虫世界难题、中国科学家主导完成50个水稻基因组重测序等”。李玲总结: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科技人员的智慧与努力,更离不开我国教育事业的进步与发展。
(2)请你谈谈教育对科技发展的重要作用。(6分)
28、 材料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文明风尚建设,净化着社会陋习和不良风气。在餐馆,适量点餐、文明用餐已成当代饮食守则;在景区,乱扔垃圾、折枝摇树的现象越来越少;红白喜事,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成为新礼俗……文明、理性正在成为时代的底色,支配着我们的公共生活。
材料二:因坐过站,重庆万州一乘客与司机争执互殴,车辆坠江;同样的原因,北京一乘客抄起整箱牛奶砸向司机,造成事故;高铁公然“霸座”,无理取闹;小区门口,未拴牵引绳的宠物狗吓到孩子,妈妈赶狗保护孩子,反遭狗主人拳打脚踢……近期,发生在公共场域的一些不文明行为乃至违法事件,受到公众和媒体的普遍谴责,也引发了关于社会文明的思考。如何提升我们的社会文明,人们思索着。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相关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请你谈谈上述公共场域的不文明行为引发公众谴责的原因。(最少两个方面。)
(2)如何提升我们的社会文明,请你献计献策。(最少三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