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年3月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批准了国务院的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2023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等。这表明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A.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电影《长津湖》热播,讲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某部穿插七连参加长津湖战役的过程,展现了人民军队炽烈的爱国情怀、对党和人民的无比忠诚,生动诠释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该影片震撼荧屏( )
A.表明中国的影视文艺作品已经称雄世界
B.彰显了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中坚力量
C.启示我们弘扬主旋律就能再创文化辉煌
D.深深激发着国人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信
3、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就要求( )
①各级党委和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②公民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
③在全社会加强法治宣传,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
④全体社会成员都要熟知各种法律条文,守法执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改革开放45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总量连上新台阶:1978年国内生产总值仅为3679亿元,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达1210207亿元,稳居世界第二位。预计2023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达到三分之一。这( )
A.昭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指日可待
B.全部源于坚持并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C.说明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上了幸福生活
D.证明改革开放既深刻改变中国,也影响世界
5、老人摔倒“扶不扶”? 这不仅是个人道德问题,也关系到社会文明风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84条规定, “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为社会善行义举提供法律“托底”。这一规定( )
①维护了老年人的基本政治权利
②反映了法律对道德具有促进作用
③体现了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④彰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下列对于民主的理解,你认为正确的是( )
A.民主就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B.一般来说,民主在价值追求上致力于“全民民主”
C.民主价值的实现要靠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的建立
D.社会主义民主的目的是保障所有公民的一切权益
7、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稳定教育投入,优化投入结构,缩小城乡、区域、校际差距,让教育资源惠及所有家庭和孩子,让他们有更光明的未来。国家之所以大力发展教育,是因为教育是( )
A.解决社会一切矛盾的途径
B.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C.引领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
D.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8、漫画启示我们,做自信的中国人要( )
A.对国家有认同
B.对文化有底气
C.对发展有信心
D.对人类有贡献
9、人民民主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下列活动体现公民积极参与民主生活的有( )
①学生小明参加“文明礼仪我来传”志愿者活动
②齐老师作为市民代表参加天然气物价调整听证会
③王律师积极参加当地人大代表的换届选举
④小郭通过“天宫课堂”观看球形火焰实验演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2023年1月1日,新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开始施行。修法从实际出发解决难点问题,其中针对就业领域存在的性别歧视现象做出了一系列规定。修法的施行说明( )
①绝对公平是法治追求目标 ②妇女权利受到特殊保障
③平等就业是公民基本权利 ④科学立法保障社会公平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在新时代的伟大变革中,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非凡成就:制造出世界上第一个采用氨-3等离子体作为燃料的“人造太阳”、利用“中国天眼”探测到了纳赫兹引力波存在的关键性证据……这些成就充分证明,我国在科技领域( )
A.领跑世界,已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B.还有许多卡点瓶颈亟待突破,创新能力提升任重道远
C.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
D.变革科技创新理念,谋取以理论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12、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就是进入新常态,要把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作为贯穿发展全局和全过程的大逻辑。新的历史起点上,也要坚持用新常态的大逻辑来审视中国经济。以下做法合理的是( )
①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
②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缩短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③改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④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在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诞辰157周年之际,中山某校拟开展“追寻先烈足迹,传承红色基因”研学游。你认为合适的路线是( )
A.孙中山故居—杨殷故居。理由:重温革命岁月,弘扬伟大革命精神
B.中山市博物馆—孙文西路步行街。理由:感悟与传承侨乡文化之美
C.珠海日月贝剧院—港珠澳大桥。理由:弘扬勇于创新的改革精神
D.中山西江花木生态景观廊道—牧语田园。理由:传播生态文明理念
14、据统计截至2020年4月底,全国共打掉涉黑组织3120个,涉恶犯罪集团9888个,刑拘犯罪嫌疑人388442人,促进了社会生态和政治生态、经济生态的改善,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赞誉。“扫黑除恶”行动的开展表明了( )
①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②公安机关坚持出重拳,体现了司法机关公正司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③严惩黑恶势力“保护伞”,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④扫黑除恶行动的开展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5、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 )
①是共建共享,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
②是同时享有,同等富裕共同迈入现代化社会
③是全民共富,不是少数人、一部分人富裕
④是全民共享,共同享有所有国家发展的成果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6、2022年,宁夏自治区设计“善行宁夏·学子圆梦”“善行宁夏·大爱救疾””善行宁夏·护苗成长”等十个领域专项慈善项目,引导社会力量促进共同富裕。截至2023年6月,累计募集慈善款物总价8000余万元,惠及各民族困难群众10万余人次,善行宁夏十大慈善项目( )
①实现了各民族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②使该地区少数民族群众享有更多政治权利
③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④巩固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17、空荡荡的地铁车厢内,一位疲惫的妈妈怀抱着熟睡的孩子.因怕孩子鞋子弄脏座位.就把自己的背包垫在孩子脚下:下雨天外卖小哥送餐超时,顾客没责怪还暖心问候并给予其五星好评……对此,以下点评合理的是( )
A.学习雷锋好榜样.诚实守信赢美誉
B.精神文明结硕果,歧视他人已消除
C.换位思考多尊重.营造社会好风尚
D.崇德向善讲文明,我为人人求回报
18、杭州第19届亚运会火炬名为“薪火”,寓意传承,设计思想源于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良渚文化。这向世界展现了( )
A.中华文化是美德的精髓所在
B.中外文化交流互鉴、趋于统一
C.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D.中华文化具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19、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2023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支持首批11个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省份超过100个中小城市,加快推进5G和千兆光网等基础网络建设。这表明我国( )
A.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B.推进社会新型城镇化建设
C.推动实现同步发展
D.促进新型民主政治的形成
20、梦想体现的是一种理想,反映的是一种价值追求,中国梦寄托着中国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价值期盼。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 )
A.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
B.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D.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21、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从20世纪80年代起建,截至2018年底可提供全球服务,到2020年北斗全球系统建设全面完成。随着该系统的建设和发展,相关产品已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气象预报、应急搜救、森林防火等等,为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全球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国北斗卫星系统将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发展,积极推进国际合作。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催生了国内智能化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在手机定位、民用无人机定位、基础建筑的测量测绘、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等注入了全新的活力。有人认为:创新驱动不断发展,北斗导航意义重大,建设创新强国没有必要。
运用所学知识,请对以上观点进行辨别与分析。
22、 近日,有网友举报称,虎牙直播平台主播莉哥在直播过程中,对国歌歌词进行恶意篡改,这一行为有辱国歌尊严,引发网友反感。经调查,此行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有关规定,主播莉哥被处以行政拘留 5 日的处罚,有人建议也应封禁虎牙平台。对此,网友看法不一,众说纷纭。网络平台自由地,辱没国歌应严惩,封禁虎牙不应当。网络传播正能量。
23、用“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来形容现在的中小学生,也许算不上是夸张之词。造咸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学习负担繁重,学生根本没有时间去进行劳动技能的学习和培训;另一方面,在考试、升学重于一切的前提下,家长连基本的家务都不舍得让孩子去做,更别说拿出专门的时间去进行劳动了。2019年11月26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通过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进一步强调坚持立德树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近日,教育部相关负责人透露,下一步,劳动教育将纳入必修课。
中学生学习任务繁重,不会劳动情有可原。
加强劳动教育对中学生意义重大,中学生要做全面发展的人。
24、“丝绸之路经济带“助宁夏外向型经济再上新台阶
2014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构筑中阿合作宁夏渠道,把宁夏建成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支点。争取把内陆开放型经济实验区纳入丝绸之路经济带规划建设的整体之中,探索建立与沿线省区及欧亚国家交流合作新机制。抓住国家完善区域协调发展的机遇,盯住发达地区,深化宁夏与福建、北京、天津、浙江等地合作;加强与中东、中亚地区合作与联系,盯住国际市场,加快“走出去、引进来“,选商选资,引才引智,推进外向型经济再上新台阶。
(1)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哪一项基本国策?(2分)结合材料说说,宁夏是如何实施这一基本国策的?(3分)
(2)宁夏作为民族地区,加快经济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6分)
25、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我们称之为‘中国梦’,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我们完全可以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
(1)我们应怎样向习近平总书记学习,做自信的中国人?
(2)实现中国梦,国家应怎么做?
26、文化如水,看似柔弱,实则坚韧,能够穿越历史长河的风烟,成为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精神纽带。习近平总书记把文化自信作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根本的自信,作为激励全体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为增强同学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你班准备举办一期主题为“中国何以文化自信”的黑板报,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四个板块的创作任务:
(1)自信源于历久弥新。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既古老又年轻的文明,中华文化跨越时空的永恒价值和魅力是我们的自信之根。请你举出一位中国古代知名人物姓名及其所著的一部经典作品名称。
示例:司马迁《史记》
(2)自信源于开拓奋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党带领人民在战天斗地、开拓创新、砥砺奋进的非凡历程中,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请你举出在这一时期形成的一种民族精神及其标志性特征。
示例:铁人精神艰苦创业
(3)自信源于抗疫实践。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果断打响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全国人民坚韧奉献、团结协作,构筑起同心抗疫的坚固防线,为坚定文化自信增添了新的力量。请你举例说明抗疫实践是如何体现伟大民族精神的。
示例:白衣甲士,逆行出征。体现了在国家危难、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能够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仆后继的中华民族精神。
(4)自信扬帆新征程。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就是要坚定文化自信。坚定“四个自信”必然会促进中国人民增强__________、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做到自觉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自觉维护____________,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7、材料一: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指出:“邓小平同志始终在人民中间,也始终在人民心间。在这里,我们要说,小平,您好!祖国和人民永远怀念您!”
材料二: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以“整顿科教,走向变革”、“发展经济,建设四化”等篇章,表现了改革开放初期共和国的风云变幻以及改革开放对中国社会以及普通民众的深刻影响。
材料三: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将上海自贸试验区的部分开放措施辐射到浦东新区,并在广东、天津、福建特定区域再设三个自由贸易园区。这意味着上海自贸区“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的改革创新试验获得肯定,将在更大范围推开,以推动我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
请运用所学的思想品德课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为什么说祖国和人民永远怀念邓小平?(7分)
(2)为推动我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上海有着怎样的地位和作用?(4分)
(3)改革开放对我国普通民众生活产生了怎样深刻的影响?并请举两个实例说明。(4分)
28、初三同学小明是个“手机控”,他经常在微博、微信里记录、转载一些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中发生的点点滴滴。下面选取了他微信朋友圈里的几条信息:
(1)如果你看到小明的这条微信,作为他的朋友,请你综合运用心理、道德知识,在微信朋友圈里给他回帖、评论。(5分)
(2)联系此条微信,请运用“亲近社会”的相关知识,为倡导文明旅游提两条有针对性的建议。(2分,多写不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