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北京冬奥组委启动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赛会志愿者全球招募以来,志愿者报名人数持续增长。在这些报名申请人中,青年学生依然是主力军,其他社会各界人士海外华侨华人、国际友人也纷纷报名。这些志愿者的行为,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 )
A.积极服务社会,不应获取回报
B.学会亲近社会,自觉服务社会
C.体验生活变化,领略现代文明
D.提高文化素养,突出个人发展
2、当今世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贫富差距不断扩大,贫困、饥饿、疾病、社会冲突和动荡等一系列问题阻碍着人类的发展。为此,各国必须( )
①坚持消除贫困,推动可持续发展②采取共同行动,承担共同的责任
③维护自身利益,只注重本国发展④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作出各自的贡献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3、从党的十八大报告到党的二十大报告,再到政府工作报告,始终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 )
①文化最深层的内核②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③伟大建党精神的具体体现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下面是几位同学对九年级道德与法治所学知识点的归纳,其中正确的是( )
A.四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明自信
B.五个新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C.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法治建设
D.四个全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依法治国
5、2022年9月,在工信部最新公布的第四批针对中小微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通过复核的第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中,河南省新增“小巨人”企业167家。这表明( )
①改革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②中小微企业是河南经济的主导力量
③河南鼓励、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有成效
④河南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激发企业的发展活力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6、能用于手机的超薄柔性可折叠玻璃,厚度仅为A4纸的四分之一;普通手机可直连北斗卫星发信息,解决“不在服务区”难题……我国在2023中关村论坛上发布的这些科技成果说明( )
①生活因创新变得更便捷、舒适
②创新要敢于打破常规,一味追求独特
③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④创新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法安天下,德润人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成可操作性极强的法律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将“子不教,父之过”这一传统道德观念上升为了法律要求。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法治重教化作用,德治重规范作用
B.法治比德治更具有感召力和劝导力
C.德治与法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D.德治比法治更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
8、配送30余万件包裹,零差评,零投诉……快递小哥宋学文在平凡岗位上十年如一日,把每天的寄送快递做成了一门“学问”,用“有速度更有温度”的服务初心,赢得了消费者的尊重。他说“干一行爱一行,就是要不忘初心,时刻保持对工作的热心,在最平凡的岗位上把自己的价值发挥到极致。”他的行为( )
A.彰显了律己宽人的处世准则
B.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C.勇担了社会责任和法定义务
D.体现了见义勇为的高尚情操
9、2023年全国两会前夕,中国政府网联合多家网络媒体平台以及各省区市、相关部委政府网站,开展第九次“我向总理说句话”网民建言征集活动。此举旨在( )
A.保障公平,完善民主选举
B.反映民意,推进民主管理
C.听取民意,扩大民主权利
D.集中民智,推动民主决策
10、习近平主席在2024年新年贺词中提到:“我们要营造温暖和谐的社会氛围,拓展包容活跃的创新空间,创造便利舒适的生活条件,让大家心情愉快、人生出彩、梦想成真。”这体现( )
①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②绿色、开放的发展理念
③发展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④同步富裕的根本原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2023年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交流会在江苏昆山召开,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个别地方到全国范围,基层立法联系点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以其上连人大、下接地气的独特优势,为基层群众和各界人士表达立法诉求、反映社情民意提供了有效的渠道、平台和载体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 )
①有助于听民意聚民智,提高立法质量②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
③有利于科学立法、制定良法④确保每一部法律都得到严格执行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2、筑梦,一个民族的矢志追寻;逐梦,一个大国的雄健步履;圆梦,一个大党的如磐初心。共圆中国梦,需要我们( )
①走中国道路 ②弘扬中国精神 ③凝聚中国力量 ④放弃个人理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同学们围绕“法治政府建设”主题开展讨论。下列素材符合主题的是( )
A.税务局推出“便民办税春风行动”
B.村委会组织村民讨论停车难问题
C.学校开展校园美德少年评选活动
D.人民检察院依法对诈骗犯提起公诉
14、2023年中央编办正式批复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内部设立民营经济发展局,作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专门工作机构。此举旨在( )
①提升民营经济主体地位②以国家治理赋能我国经济发展
③提振民营经济预期信心④为民企提供基本政治制度保障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从井冈山精神、铁人精神、特区精神,到探月精神、北京冬奥精神…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这说明中华民族精神具有的品格是( )
A.勤劳勇敢
B.自信自强
C.与时俱进
D.爱好和平
16、中国不断为全世界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如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倡议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发展数字经济和共享经济等。中国这样做( )
①完全是为了自身的发展 ②有助于让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各个国家
③是为了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 ④主要是为了在国际竞争中掌控更多的话语权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7、今年5月23日,是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纪念日,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西藏成功实践。对这项制度认识正确的有( )
A.可以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各种权利
B.是独具中国特色的根本政治制度
C.我国已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D.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18、2023年春晚歌曲《是妈妈是女儿》采用妈妈与女儿对话形式展开,展现母女之间浓烈的爱意。下列诗句能体现父母对子女深沉之爱的是( )
A.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B.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
C.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D.出入扶持须谨慎,朝夕伺候莫厌烦
19、无论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还是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无论是下定决心推行“双减”整治教育顽疾,还是重拳治理文娱乱象清朗社会风气……习近平总书记对民生疾苦念兹在兹。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中国共产党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 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③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 ④党和政府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0、2023年8月3日,@微博管理员发布消息称,站方在巡查中发现,有极个别用户发布诋毁志愿军英烈的历史虚无主义言论,同时有个别用户对在强降雨抢险救灾中遇难的蓝天救援队队员出言侮辱,并借机发布煽动性别对立、放大群体矛盾的违规言论。对此,站方依据相关规定对297个违规用户予以处理,此举( )
①维护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②触碰了法律红线,应受刑罚处罚
③充分发挥了道德的规范作用④弘扬了公序良俗,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1、中国愿与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一道,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坚持合作、不搞对抗,坚持开放、不搞封闭,坚持互利共赢、不搞零和博弈,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历史车轮向着光明的目标前进。( )
22、有人说:“科技创新既需要关键人物的开拓探索,更需要研究团队的接续积累。"
23、2022年5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指出,职业学校学生在升学、就业、职业发展等方面与同层次普通学校学生享有平等机会。很多同学由此看到了职行业教育发展的美好前景,但对成为技能劳动者仍有疑虑。小明说:“我妈妈就不要我上职校做技术工人,她说只有考大学,当公务员才有出息。”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小明妈妈的观点进行评析。
24、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这条道路就是中国道路。
为什么要选择中国道路?
25、2014年2月12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公布(见右图)。同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的评论文章。
(1)请补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并说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地位。
(2)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属于哪方面建设的内容?其根本任务是什么?
近来,“遇到老人倒地扶不扶”这个本不该成问题的事情却成了人们热议的话题,一连串的“扶起人反被讹”事件告诉人们:在社会急剧变化和价值多元的今天,迫切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
(3)请你谈谈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活动对社会和个人有什么意义?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20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全局、运筹帷幄,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重大战略成果,经济社会发展历经艰难险阻取 一得令世人刮目相看的成绩,贫困县全部摘帽,一道迈进小康社会,“干三五” 实现圆满收官,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2021 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出困苦, 走向辉煌,带领中华民族在复兴道路上阔步前行。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取得新的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们比历史上在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材料二 正值2021年“十四五”开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已经开启, 国家进步,世界安宁,需要我们承担责任。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 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广大青年要不惧风雨、勇挑重担,让青春在党 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某校道德与法治老师组织同学们开展“走进新时代,放飞青春梦想”的主题实践活动, 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结合自己的生活感受,与同学们分享你对新时代的理解。
(2)我们正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朝着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迈进,请你列举两项新时代我国取得的辉煌成就。
(3)请你围绕“走进新时代,放飞青春梦想”面向全体同学发出倡议,将倡议书补充完整。要求观点明确,条理清晰,内容健康向上,不能显示学校姓名等。
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追梦人,少年工匠心向党,青春奋进新时代。我们沐浴党的光辉,更加懂得肩负的时代使命,让我们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走进新时代,放飞青春梦想!为此,我倡议: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同学们,让我们以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做有大格局者追梦人,让青春飞扬,为时代建功! 倡议人:某某某 2021年 月 日 |
27、关注2019年两会热词新词,解读政府工作报告,某校开展了研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回答问题。
理论体系再认识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1)材料表明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是什么?
(2)要实现划线部分的目标,我们必须弘扬怎样的中国精神?
四个全面再发力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4个全面战略都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战略思想的重要内容。
(3)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什么?
(4)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到什么时候能实现?
五位一体再解读
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5)以人为本体现了以什么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6)建设生态文明要以什么为目标
28、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22年10月16日在北京胜利召开,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蹲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党的二十大报告部分节选内容:我们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科学完整的战略部署,提出 A 的中国梦,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明确“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确定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发展和安全,明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 B 之间的矛盾,并紧紧围绕这个社会主要矛盾推进各项工作,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
(1)请将填空处内容结合教材填写完整。
A:
B:
(2)在新的伟大征程上,我们党将继续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请结合所学内容回答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进入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离不开正确的指导思想,请完整的写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指导思想的具体内容。
(3)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二个阶段的奋斗目标必须通过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来实现。试运用下列结构图填写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与第二个阶段的奋斗目标的对应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