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年5月29日,习总书记强调,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教育( )
①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②是提高国民素质的根本途径
③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④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____保证了人民的意愿和要求得到充分表达。( )
A.民主选举
B.民主决策
C.民主监督
D.民主协商
3、2023年11月15日,“顺其自然”再捐款108万,25年来累计捐款金额高达1577万元。这位宁波温暖而又神秘的好心人,每年都是在差不多的时间段捐款给宁波慈善总会,用于助学、助困。“顺其自然”的影响下,当下在全国已逐渐形成一股匿名捐款的潮流,活跃着一群特殊的爱心人士。对此,你认为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中华传统美德内涵丰富,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
B.中华传统美德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最基本、最深沉的力量
C.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行为方式,成为一种文化基因
D.中华传统美德走进生活,走向未来,我们的人生才会更加的美好
4、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的历史方位是指( )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B.党的十八大以来
C.党的十九大以来
D.党的二十大以来
5、王某在某网络平台的某直播间陆续购入了十几幅字画,该主播保证字画皆为某名人真迹。经鉴别,字画无一真迹。王某联系商家不予退货,又联系平台也无法解决。最后他通过“12345”联系到当地执法部门找到不法商家追回了钱款,此直播间也被依法查封。这说明( )
①公民要增强法律意识,依法维护合法权益
②和解是当事人双方通过协商自行解决纠纷的方式
③政府严格执法,管理社会事务,提供公共服务
④政府执法是公民依法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一道防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深圳某社区创新“居民说事”制度,畅通民意诉求渠道。下图所示为“居民说事”的主要流程。这一制度体现了( )
①人民能够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
②民主的真谛是有事好商量,众人事情由众人商量
③选举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
④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人民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下列民族精神与其产生历史时期对应错误的是( )
选项 | 历史时期 | 民族精神 |
A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 长征精神 |
B |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 焦裕禄精神 |
C |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 脱贫攻坚精神 |
D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 抗疫精神 |
A.A
B.B
C.C
D.D
8、“站立在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4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新时代自信的中国人要( )
①具有与国家、民族休戚与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②培育理性平和、不卑不亢、开放包容的心态
③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基本国策
④既胸怀理想满怀激情,又求真务实、锲而不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9、下列图片是不同时期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按形成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④③②①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③②④①
10、厘清概念之间的关系,是学好道德与法治课的一个重要学习方法。下列概念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图表示的是( )
A.社会主义民主形式、选举民主、协商民主
B.中华文化、中华传统美德、中华民族精神
C.创新、制度创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制度、基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1、2023年,密云区医院引进5台国产机器人应用于外科手术治疗,根据患者情况,两种不同的国产机器人分别参与到手术过程中。医生轻轻捏下手指操作器,机械臂便可完成移动、捏夹等指令。如果给这段新闻起个合适的标题,恰当的是( )
A.创新让生命充满激情活力
B.制度创新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C.技术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
D.创新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12、自2022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开始实施。该法有利于引导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家风。从道德角度看,青少年要( )
A.遵循家庭美德,懂得孝老爱亲弘扬好家风
B.增强法治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
C.加强道德建设,强化道德对法治的支撑作用
D.自觉承担责任,主动承担起赡养父母的义务
13、全民健身理念深入人心,“科学健身动起来”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同习惯和选择。我国高度重视人民健康是因为( )
A.我国人民要履行健身义务
B.我国看病难问题无法缓解
C.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D.健康事关国家生存与发展
14、为帮助中学生理智面对学习压力,克服考试焦虑,有网友提出了以下建议。其中,科学合理的是( )
A.无限延长学习时间,以增强自身实力
B.客观分析情况,正确对待考试
C.全面放松自己,把学习任务彻底丢掉
D.采取一切方式,消除学习压力
15、全过程人民民主强调公民参与,下列对“公民参与”表述正确的是( )
①赵某采用座谈会的方式表达意见——协商民主
②钱某参与居民用水阶梯价格听证会——民主决策
③孙某将跳广场舞的音箱拿走来解决噪音扰民——民主监督
④李某参与某县人大代表换届投票活动——民主选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自信的中国人,能够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弘扬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这说明自信的中国人( )
A.对发展有信心
B.对国家有认同
C.对文化有底气
D.对梦想有追求
17、第19届东博会于2022年9月16日﹣19日在广西南宁举行。本届东博会共签订国际、国内合作项目267个,总投资额超4000亿元,较上届增长 37%。签约项目总投资额创新高( )
A.当今世界的发展主要靠对外贸易
B.世界各国通过创新分享发展成果
C.我国只和东盟国家发展对外贸易
D.中国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发展引擎
18、某校开展“书香校园”系列活动之朗诵比赛和文艺汇演。读千古美文与历史相许,诵诗歌经典与圣贤同行。该校举办这一活动有利于增强( )
A.制度自信
B.理论自信
C.文化自信
D.道路自信
19、习近平总书记说:“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石榴籽密心里红,各族人民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②公民应担负起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的神圣职责和光荣权利
③让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就必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④在处理民族关系上,我国坚持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基本原则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20、道德与法治课上, 小冉和同学们从下面漫画中悟出了深刻的寓意。 下面观点与漫画寓意一致的是( )
A.小升: 中国人的饭碗主要依靠“引进来”
B.小山:要提升自身能力, 少与他人合作
C.小静:滴自己的汗, 吃自己的饭, 自己的事要他人干
D.小秦: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 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
21、在改革开放40年海南建省30周年之际,习近平主席视察海南时说:“青山绿水、碧海蓝天是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最强的优势和最大的本钱,必须倍加珍爱、精心呵护”。他一直以来为海南生态环境保驾护航,推动海南经济发展,并鼓励海南人民增收致富,力争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
因此,有人认为:要保护好海南的青山绿水、碧海蓝天,经济发展就要缓一缓。请对此观点进行评析。
22、2022年9月,央视曝光了一些非法团伙打着推销保健品等旗号对老年人实施养老诈骗的违法犯罪行为。其中有一起犯罪嫌疑人假意嘘寒问暖,通过连哄带骗的方式,诈骗金额近400万元,被害人遍布全国。我国公安机关依法对养老诈骗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一些犯罪分子被绳之以法。
对此有人认为养老诈骗是不道德行为,诈骗者被绳之以法处罚有点重。请你辨析上述观点。
23、(凝聚法治共识 建设法治中国)
法治,是我们党在治国理政上的认识突破和手段创新,也是现代中国焕发治理智慧的标志。今天的中国,选择将法治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依托,作为全面深化改革、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抓手,这是中国近代以来百余年上下求索作出的最终抉择,也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路径。围绕厉行法治,同学们开展了讨论。
薇薇认为:“厉行法治,就是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要求。”
星星认为:“厉行法治,只需要发挥法律的作用。”
请你选择其中一位同学的观点加以评析。
24、材料一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它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出来,在实践中不断得到验证,是有生命力。在我国,人民当家作主从来就不是一句口号、一句空话,而是落实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
材料二 2019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委员并参加组联会时强调:通过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协商,不断增加人们的公共参与,提高决策质量、增强相互信任、提升民主素养,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途径。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1)“增加人们的公共参与”,行使民主权利的途径有哪些?
(2)请你列举我国的民主制度并分别说明它们的地位或作用?
(3)公民参与民主生活应具备哪些意识和能力?
25、什么是“互联网+”?简单来说,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如:“互联网+商业=电子商务”,“互联网+医疗=在线医疗”,“互联网+教育=在线教育”……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即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各经济领域,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
当今时代,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兴起,互联网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力推动着社会发展。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国家制定和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有何重大意义?(4分。两方面即可)
(2)为了适应信息化时代发展和进步的要求,你有何打算?(6分。三方面即可)
26、 2019年春节前夕,为倡导市民过低碳环保年,某中学七年级某班走进社区开展“禁止 燃放烟花爆竹”的宣传活动。
(1)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旨在减少_______污染,促进______建设。
(2)为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我们中学生如何积极行动?
27、材料 中共中央政治局2020年5月29日下午就“切实实施民法典”举行第二十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民法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都具有重大意义。全党要切实推动民法典实施,以更好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更好保障人民权益。
阅读上述材料,综合运用《道德与法治》课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党中央为什么要高度重视“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建设法治中国,任重道远,在为实现法治理想而努力奋斗的新征程上我国应怎样厉行法治?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克强总理在“两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曾指出,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增强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广大公务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始终把为人民谋发展增福祉作为最大责任。
材料二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立法项目征集和论证制度,健全立法机关主导、社会各方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和方式,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
(1)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是什么?
(2)推进这一基本准则的具体要求有哪些?
(3)怎样才能实现建成法治政府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