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年4月,重庆九龙坡民主村城市更新项目一期正式开街。民主村原身是建设厂家属区,随着城市发展,这片社区也逐渐“变老”。作为全国首批城市更新试点工作的市级重点项目,更新后的民主村蝶变归来。据项目主要负责人介绍,在民主村更新过程中,“三师进社区”工作有效开展,即让规划师、建筑师、工程师深入社区,与当地居民充分协商,听取居民意见建议,让社区居民深度参与社区规划建设。这说明( )
A.公民履行义务,参与民主决策
B.社区居民的需求皆能得到满足
C.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真实的民主
D.集中民智,社区居民间接参与基层管理
2、2023年2月2日,商务部有关负责人介绍,2022年我国商务运行总体实现稳中有进,连续6年保持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这表明( )
①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②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升
③我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主要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不大
④中国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活力,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领导者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3、“充分协商,求同存异”“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这些词语反映的我国基本政治制度是( )
A.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人民当家作主制度
4、光盘打卡是一个致力于减少食物浪费、提倡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Al应用:用户在餐后,通过光盘打卡应用对餐盘拍照,经由人工智能识别为“光盘”后可获得积分奖励,完成打卡。积分可以在应用内兑换礼品,还可以捐赠给公益项目、由企业配捐善款.“光盘打卡”行动有助于( )
①节约资源,增强居民的绿色消费观念②弘扬勤俭节约的中华传统美德
③减少资源消耗,带动经济高速增长④厉行节约,引导消费者节俭用餐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5、澳门回归祖国以来的20多年,社会民生事业不断进步。从幼儿园至高中实现了15年免费教育;长者、婴幼儿、中小学生、孕妇纳入免费医疗;社会治安状况连年好转,成为世界上最安全城市之一。澳门回归后的发展表明( )
A.“一国两制”实践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
B.必须坚持“九二共识”
C.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也影响着世界
D.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基石
6、奋斗一甲子,铸盾六十年,钱七虎一生,为了国家安全,勇敢担当起了为国铸盾的重任,成为了共和国最早的一批铸盾人。他铭记父亲临终前的叮嘱“要干一番事业”,牺牲小我,成就大我,潜心研究防护工程十年,为我国防护工程事业建起了一座打不烂的地下钢铁长城。他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
A.爱国敬业
B.公正法治
C.文明和谐
D.富强民主
7、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取得新的成就,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让中国人更加自信。自信的中国人( )
①对国家有认同②对文化有底气③对发展有信心④对法律有信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首趟境内外全程时刻表中欧班列始发于西安,满载光伏逆变器、电动压缩机、吸尘器等货物,总计运行9908千米后抵达德国杜伊斯堡。这体现了( )
A.经济全球化
B.社会信息化
C.文化多样化
D.世界多极化
9、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指出,要把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主题主线。这是基于( )
①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根本途径②教育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③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④人才是第一资源,教育是第一动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0、关于我国社会发展的进程,以下顺序正确的是( )
①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
②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
③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
④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④→①→②→③
D.③→②→①→④
11、对改革开放描述准确的是( )
A.改革开放是立国之本
B.改革开放是强国之基
C.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D.改革开放是兴国之要
12、2022年10月12日,“天宫课堂”第三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航天员陈冬等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航天员生动介绍展示了空间站实验舱工作生活场景,演示了多种神奇现象,并生动讲解了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天宫课堂”的授课( )
①有利于去点燃青少年的创新激情
②说明了教育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③有助于培养青少年科学思维方法
④说明创新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15岁的九年级张同学,跟本班同学一起畅谈未来的梦想,同学们的美好愿景与新时代发展的节点相符的有( )
A.明明说:“暑假回家,我要参加到家乡人民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浪潮中去。”
B.小明说:“30岁的我们,就可以见证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屹立于世界东方。”
C.芳芳说:“大学毕业后,我愿为祖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自己的努力。”
D.小凯说:“20年后再相聚时,人已中年,国家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已经悄然实现。”
14、“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必将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完成下面小题。
【1】《周易》中的《家人》《渐》《节》等,是最早讲家庭问题的。之后,先秦的礼法,汉代的家法,六朝以后出现的家训、家规、家仪,以及当代有关家庭教育的论述,都属家教的范畴。此外,散见于经、史等中的大量有关家教的名言、名篇,也是家教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此可知,中华家教文化( )
①根深叶茂、一成不变②凝结智慧、薪火相传
③源远流长、底蕴深厚④中西合璧、历久弥新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成由勤俭,败由奢”,这是老祖宗一代又一代不变的家训。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写给父亲的“拜寿信”中谈到“学父亲的俭朴生活”时就感慨:“父亲的节俭几近苛刻。”“我们从小就是在父亲的这种教育下,养成勤俭持家习惯的。”从中我们感受到( )
①朴实淳厚的良好家风②红色基因内化于心
③民主平等的家庭氛围④传统美德代代相传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2023年全国两会召开期间,代表委员齐聚一堂,共商国是。5000多名代表委员一次次 审议讨论,一次次表决通过……全国两会决定了一系列事关全局和长远的重大事项, 形成了一批根本性、制度性成果,“中国式民主”焕发出蓬勃生机。这表明 ( )
①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
②社会主义民主在实践中不断得到验证,具有强大生命力
③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目的,就是形成了一批根本性、制度性成果
④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16、学完了“夯实法治基石”这一节知识后,九年级(3)班几个同学就有关的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在下列观点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①依法治国的本质是保证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②通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③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
④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7、2023年10月1日,深圳市人民政府出台的《深圳市医疗保障办法》正式实施。社保卡买药没有“门槛线”,住院待遇提升,异地就医更便捷……这些举措体现了政府( )
A.满载民生情怀,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B.完善医疗政策,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
C.增进民生福祉,消除了社会主要矛盾
D.坚持依法执政,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
18、2023年2月16日至17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是关系民生福祉的重大社会问题。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这要求我们( )
①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②正确处理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
③要严守生态保护红线,让地球生物均不受人类影响
④要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9、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团结和谐,则国家兴旺、社会安定、人民幸福;党中央强调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这要求( )
①每个公民都要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
②各族人民都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③各族人民始终要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④我们坚持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基本原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在我国,人民当家作主从来就不是一句口号、一句空话,而是落实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的,具有制度保障。下列对“制度保障”的理解,正确的是( )
| 政治制度 | 理解 |
①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
② |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 通过充分协商,求同存异,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
③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利的根本政治制度 |
④ |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 发展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1、十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国梦”。中国梦,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是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十年非凡成就,让我们看到了梦想的力量。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如期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顺利开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就如何实现中国梦,小张认为:中国梦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只要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幸福,就是实现了中国梦。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针对小张的观点进行辨别与分析。
22、他人评价是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他人评价就是对我们最客观、完整、清晰的认识。
23、智能时代,大家办事越来越方便,在大多数人享受生活便利的同时,有一部分老年人却遇到一些困难。
疫情期间,一位退休老人去公园锻炼,因为无法扫行程码,被公园门卫挡在门外,老人十分不情愿,在门口不停的唠叨:“我没有手机,就违法了吗?你们这是歧视老人!”趁着门卫不注意又要往里闯,最后还是被请了出来……
甲:疫情防控,进入公共场所人人都需要扫码,这是规定。
乙:这项规定对老人太不友好了,这项规定不合理,老人无需遵守。
请运用所学知识,结合上述两位同学的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24、自1840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民族历经百年的屈辱和沧桑。你认为导致中国历经百年沧桑的原因是什么?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7年10月18日在北京召开。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作为当代中学生,我们更应该关心国家大事,关注社会发展。现请你参与进来,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写出二〇二〇年我国要实现的目标。
(2)二〇二〇年目标实现之时,中国将会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
(3)请你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几条合理化建议。
26、实践探究:镜头一:学校邀请专家开展家训文化讲座活动。同学们认识到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家训既有优秀的基因,也有其历史局限性,其中也不乏愚昧思想和迷信色彩;学校还开展了家庭、学校、社区联谊活动,结合现代家庭特点和当代价值理念,重建新时期家训文化。
(1)从文化的角度,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我们该如何传承家训文化?
镜头二:在学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后,同学们认为法治信仰的树立离不开法治文化的滋养和培育。
小梅说:平等民主的法治文化最早在西方形成,我们可以照搬外国法治理念和模式;
小军说:我们不能照搬照抄外国的法治理念和模式,中国传统法治文化中有值得我们从中汲取的营养。
(2)结合两位同学的发言,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如何正确对待中外法治文化,促进法治信仰的树立?
镜头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使核心价值观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丰厚滋养。请仿照下面示例再举一例说明,并简要回答其对我们的具体要求
示例:“车无辙而不行,人无信则不立”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诚信”价值取向,要求我们做老实人,办老实事,说老实话。(提示:答案与示例重复不得分)
27、 近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1.66%,环保产业年增长率为15.27%,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新增投资增长39%。
(1)以上材料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需要做哪些方面的努力?
(2)你是如何让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日常生活细节中的?
28、(10分)【强国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了屈辱的历史,从此也开始了民族复兴的历史,也就
是开始了中国梦的历史。
材料二:中国梦既是“强国梦”,也是“富民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更可靠
的社会保障”的群众期盼。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中国梦正一步步变为现实。
材料三:“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习近平
总书记的深情阐述,道出了中国梦最为本质的核心内容。
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完成下表(10分)
梦 想 | 具体内容 | 圆梦措施 |
已实现的强国梦 | “神九”飞天、“蛟龙”探海,实现了上天“揽月”下洋“捉鳖”的梦。…… | 实施 (4) 战略;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凝聚中国力量; …… |
到2020年(建党100周年) 富民梦 | (1) | |
到本世纪中叶(建国100周年) 我国各族人民共同梦想 | (2) | |
梦想的本质核心: (3) | 根本措施: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