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穿古装和故宫古建筑合影,赴国博看“镇馆之宝”……今年五一假期,为期3天的“文物·创意·生活——2023北京博物馆文创市集活动”吸引了不少国内亲子家庭、大学生们驻足观看和体验。“文博热”的涌现反映了( )
①中国民众对博物馆历史文化价值的认同
②中华传统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独特的魅力
④当代中国人充分显示出来的文化自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中国电影《流浪地球2》兔年春节震撼上映,与其前作《流浪地球》一样,堪称人类抵抗灾难的史诗篇章,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刻写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①要消除国家间的一切竞争
②需要各国人民间的相互信任、守望相助和共同担当
③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
④既要放眼全球,又要心系祖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的新的历史方位,进入新时代,意味着( )
A.近代以来中国民族完成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B.科学社会主义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统一的发展模式
D.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明确规定,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的政策。以下内容按逻辑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人口老龄化和生育率的下降
②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维护国家安全稳定
③我国及时放开三孩生育政策
④改善人口年龄结构,扩大新增劳动力供给
A.①→③→②→④
B.①→③→④→②
C.③→①→④→②
D.④→①→③→②
5、“我为中国人民迸发出来的创造伟力喝彩”“千千万万普通人最伟大”“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改革进行到底”“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习近平主席的这些话突出体现了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是( )
①自强不息②爱好和平③开拓进取④勤劳勇敢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2023年4月13日,习近平在广东考察时强调:“要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继续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一切愿意与我们合作共赢的国家,我们都愿意与他们相向而行,推动世界经济共同繁荣发展。”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是因为( )
①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②改革开放深刻改变了中国,也影响着世界
③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④改革开放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7、为解决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下列举措及其传导路径正确的是( )
①发展“互联网+农业”→助力乡村振兴→推进共同富裕
②企业重视研发→推动产品更新换代→共享发展成果
③支持落后地区→缩小区域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④扶持合作社发展特色农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乡融合
A.②③
B.①④
C.②④
D.①③
8、近日开播的政论片《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分别以《人民至上》《共同富裕》《两翼齐飞》《绿水青山》《和合之道》描绘了中国式现代化美好图景变成现实的生动故事。以下观后感中,表述正确的是( )
A.迈向新征程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B.带领人民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
C.《绿水青山》展现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D.10年后我将生活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强国里
9、天津自2010年开始对口支援新疆和田,近年来从民生援疆、智力援疆、产业援疆、就业援疆、文化润疆等方面加大支援力度,将援疆工作打造成为推动发展的工程、民族团结的工程、凝聚人心的工程。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材料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 )
A.睦邻友好平等自治
B.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C.共同发展繁荣富强
D.团结友爱共同进步
【2】天津援疆工作的开展( )
A.彰显各民族一律平等
B.消除了民族发展差别
C.有助于推动各民族实现同时富裕
D.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10、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同时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威胁。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中,我国要( )
A.我国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B.推动建设和平发展、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C.坚持中国优先原则,反对经济全球化
D.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
11、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①全国人大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②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③全国人大是我国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④全国人大在国家机关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实现梦想任重道远,需要亿万中华儿女积极投身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齐心协力,把蓝图变为现实。为此,我们要正确处理个人梦与中国梦之间的关系,做到( )
①把个人梦融入中国梦 ②为了中国梦,放弃个人梦
③个人梦要与中国梦结合起来 ④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实现个人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广州市民群众可以通过市政协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随时随地提交“金点子”,为广州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这体现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是( )
A.民主选举
B.民主决策
C.民主监督
D.基层民主
14、2023年4月26日,中国将1500余名同胞安全撤出战火纷飞的苏丹,演绎了一场现实版的“万里归途”。这主要得益于我国( )
A.已成为世界上的发达国家
B.共同富裕的目标已经实现
C.已成功进入民主型国家行列
D.日益增强的综合国力
15、2023年,我国多地发布养老金上调通知,各地多措并举保障按时足额发放,退休人员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这说明( )
A.我国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B.同步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C.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D.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1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化。下列举措有利于解决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是( )
A.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第十九届亚洲运动会在浙江杭州隆重举行
B.2023年9月4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3部门印发通知,要求进一步做好脱贫人口就业帮扶工作,全力稳定脱贫人口务工规模和务工收入
C.长沙市公安机关依法行政拘留一名为他人提供“代骂”服务、网暴他人的违法人员李某
D.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
17、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2023年1月1日起施行新修订的妇女权益保护法,以法之名守护“她权益”。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下面对男女平等理解正确的是( )
A.男女各方面要绝对平等
B.在薪资上,男性女性同等情况同等对待
C.女性在就业上应享有特权
D.践行男女平等就是平等对待男性和女性的一切需求
【2】如果女性职工在薪资上受到不公平待遇,以下维权方式正确的是( )
A.与用人单位自行协商解决,达成和解协议
B.到领导办公室大吵大闹,威胁领导
C.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D.向劳动监察部门提起诉讼
18、在高铁四通八达的时代,全国还有80多对绿皮火车慢悠悠地穿行在崇山峻岭之间。它们主要运行在革命老区、偏远山区等经济相对欠发达的地区,串联起一个个小村落,成为当地民众的便民车、致富车。保留“慢火车”有利于( )
①不断增进民生福祉②贯彻科教兴国战略
③促进区域协调发展④实现全民同等富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国家重视教育是基于教育( )
A.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B.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C.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D.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20、2023年暑期上映的国产动画片《长安三万里》“火”了!影片取材于中国唐代历史,以唐诗为“媒介”,让观众在“长安风物志”和“大唐英雄谱”之间完成了一次寻根之旅,享受了一场精神盛宴。由此可见( )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我们应当全面继承中华传统文化
③中华文化作为最优秀的文化,正在走向世界
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1、用暗物质洗发水能洗出“浓密”秀发,坐在纳米按摩椅上“想瘦哪里就瘦哪里”......近年来,某些企业给普通产品贴上“高科技”标签,以创新创造之名,大兴忽悠之实,从中牟取暴利,其实这些产品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奇效。
对此,有以下观点,请辨析
观点一:创新创造增效益,科技标签当鼓励。
观点二:道德法规要牢记,赢得市场靠信誉
22、每年的两会都会有关系改革与民生等问题的一系列法律法规的修改和出台。
判断:
理由:
23、在成长的路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
情境一:早晨吃完早餐后,小明背起书包准备上学,这时妈妈叫住了他,指着他房间凌乱的床铺……
⑴这时,小明的正确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这样做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境二:来到学校,小明走进教室,发现后门过道上有许多纸屑,扫帚也散落在一旁,这时小明一跃而过,来到了自己的座位。
⑴小明做法的不当之处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他的正确做法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境三:放学后,小明骑车出了校门,在路上他不小心撞倒了一位准备过马路的小学生。
⑴这时,小明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这样做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材料 中国共产党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历史任务,从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共十九大的胜利召开,使人们进一步坚定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心。
(1)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2)党的基本路线核心内容具体指哪些?
25、阅读教材第61页“探究与分享”,思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间存在什么样的精神联系。
26、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以来的五年,是我国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极其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开创新局面。
(1)四个全面战略指的是什么?
(2)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指的是什么?
27、2017年12月4日正值第四个国家宪法日,126名有省政府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进行宪法宣誓。
(1)材料体现了我国治理国家的什么基本方略?
(2)实施这一治国方略有什么重要意义?
28、材料一 “中国梦”反映出中国对未来的视野,它包含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等丰富内涵,为中华民族指明了奋斗方向,也让世界对中国梦有了清醒的认知。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材料二 2021年是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们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入新时代,我们仍然秉持以人民为中心,永葆初心、牢记使命,杨帆起航,我们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各是什么?
(2)进入新时代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材料二中的“初心”、“使命”指的是什么?
(4)我们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的根本所在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