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酒泉八年级质量检测政治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4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2023年,我国多地发布养老金上调通知,各地多措并举保障按时足额发放,退休人员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这说明(     

    A.我国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B.同步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C.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D.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 2、2023年6月20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运载火箭,成功将试验二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这表明(     

    A.我国已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B.我国已经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C.百年大计,科技为本

    D.创新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唯一动力

  • 3、良好的家风家训是中华传统美德在家庭生活中的体现。下列家训与中华传统美德对应一致的是(     

    ①王师百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惩恶扬善的处世准则

    ②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③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勤奋勉学的奋进品格

    ④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 4、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明确到2035年实现“建成教育强国”的目标。我国要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理由是(     

    A.教育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B.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C.教育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D.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 5、南昌起义的“红十字马灯”渡江战役用的“小木船”、剪开的“半条被子”长征路上的“扁担”革命文物承载着珍贵的历史遗存和精神印记,讲好革命文物背后的故事(     

    ①是了解革命历史的唯一方式②有助于增强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深厚情感

    ③是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④有助于理解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A.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④

  • 6、苏州各中小学喜迎中秋、国庆双节,举办做月饼、唱红歌等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有利于(     

    A.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B.守望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C.践行自由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D.促进各国文化的交流互鉴

  • 7、坚守“一国”之本,善用“两制”之利,粤港澳大湾区充分发挥粤港澳综合优势,正在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2022年年底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近13万亿元人民币,跻身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十。这表明“一国两制”(     

    A.在港澳也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B.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

    C.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

    D.目的在于使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发达地区

  • 8、关于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B.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C.我国已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

    D.我国已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 9、“天津妈妈”和“新疆娃”结亲助学活动已连续开展17年,截止今年,已有1300多位“天津妈妈”和爱心企业家与一万多名来天津读书的新疆班学生结对认亲,助力2800余名学子完成大学学业。这一举措有利于(     

    ①保障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政治权利 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③落实民族区域自治的根本政治制度 ④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繁荣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0、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近五年,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每年都保持在4%以上,义务教育巩固率由93.8%提高到95.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45.7%提高到59.6%……国家努力促进教育公平和质量提升,这是因为(     

    ①教育是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                                 ②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③大力发展教育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④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1、《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11日起施行。依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有同学认为,厚植爱国情怀,只需要加强道德修养,没必要动用法律这一治国重器。对此,你的观点是(     

    A.赞成,国家和社会治理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B.赞成,只要不违法,法律就离自己的生活很遥远

    C.不赞成,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D.不赞成,我国在强调依法治国的同时一直追求良法之治

    【2】爱国主义教育法的颁布和实施,对于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是(     

    A.中华民族精神

    B.实现伟大中国梦

    C.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

    D.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12、2023年9月30日是第九个烈士纪念日。北京市东城区中小学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纪念活动:近百名学生参加了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多所学校举办主题演讲、诗歌朗诵、寻访红色足迹等活动。以下对缅怀英雄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缅怀英雄,既是对初心的叩问,也体现着个体的良知和时代的温度

    ②缅怀英雄,是尊重英雄,重新书写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③英雄精神是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

    ④中华优秀文化植根于英雄精神之中,铸就中华民族不朽的精神丰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3、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过去五年,我国科技创新成果丰硕。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从2.1%提高到2.5%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0%以上。这说明我国(     

    A.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创新支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B.坚定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进入创新强国前列

    C.坚持把创新作为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D.坚持科技是第一动力,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 14、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提出“伟大建党精神”这一重大概念,并揭示其深刻内涵。我们要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这是因为伟大建党精神(     

    ①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②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③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④承载着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5、观察下列图表,你能从中得出的结论是我国(     

    A.取得重大成就,建成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B.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改变了基本国情

    C.经济增速稳定,实现了经济高质量发展

    D.经济总量不断增加,综合国力迈上新台阶

  • 16、“德润人心,法安天下”。下列关于德治与法治表述正确的是(     

    A.法治与德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B.法治对德治具有促进和支撑作用

    C.法治比德治更具有感召力和劝导力

    D.法治重教化作用,德治重规范作用

  • 17、穿古装和故宫古建筑合影,赴国博看“镇馆之宝”……今年五一假期,为期3天的“文物·创意·生活——2023北京博物馆文创市集活动”吸引了不少国内亲子家庭、大学生们驻足观看和体验。“文博热”的涌现反映了(     

    ①中国民众对博物馆历史文化价值的认同

    ②中华传统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独特的魅力

    ④当代中国人充分显示出来的文化自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8、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实现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更好地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下列选项中观点不正确的是(     

    A.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B.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C.法治意味着依法治理,所以有了法律制度就等于有法治

    D.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 19、《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草案)》第34条,增加了两款内容,原文表述是“在公共场所或者强制他人在公共场所穿着、佩戴有损中华民族精神、伤害中华民族感情的服饰、标志的”“制作、传播、宣扬、散布有损中华民族精神、伤害中华民族感情的物品或者言论的”,出现这两条内容涉及的言行,将被拘留和罚款。从道德的角度,增加上述条款是因为违法者(     

    ①没有履行法定义务 ②要受到民众的谩骂

    ③损害了民族的情感 ④没有弘扬民族精神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0、最近,AI(人工智能)翻唱在网络上爆红,但接踵而来的问题就是:AI翻唱是否侵权?AI翻唱的作品有著作权吗?等等。随着AI盛行,如何尽快在法律层面制定相应规则并不断完善,是当今社会面临的巨大挑战。这要求在AI领域(       

    A.加快立法步伐,做到有法可依

    B.强调严格执法,制裁侵权行为

    C.加强行业自律,做到全民守法

    D.践行公序良俗,做到公正司法

二、辨析题 (共3题,共 15分)
  • 21、   很多人因为抢不到目标车站的长途车票,先买一张短途票上车,自觉者到达目的地后补票出站,不自觉者则一逃了之。“买短乘长”、厕所逃检……一名经常往返无锡至上海的工程师,一年多来花样百出逃票480次,目前因涉嫌诈骗被上海铁路警方刑事拘留。

    对此,甲乙两位同学发表了各自的看法,请你对他们的观点进行辨析。

  • 22、辨析观点:参与民主生活是大人们的事,与我们青少年无关。

  • 23、   2020年高考,湖南“留守,,女孩钟芳蓉考出676分的好成绩,却选择报考北京大学考 了系的消息,引发争论。这位让校长带着50多位老师连夜进村报喜、村里的乡亲们放起鞭炮庆祝的 小姑娘,面对国内两大顶级名校敞开的大门,最终选择了被称为“出土文物”的冷门考古专业,出乎多人的意料。

    有人说,理想驱动美好人生,奋斗能圆心中之梦。也有人说,冷门专业社会需要,职业危择何必从众?请你辨别并分析上述观点。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24、【关注社会、勇于实践】

    为了更好的解决国情,滨州市某校九年级时政播报社团活动组摘选了十八届五中全会的关键词并进行了探究分析,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后面的问题:

    关键词一开放发展

    全会提出,坚持开放发展,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关键词二创新发展

    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

    ……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思想品德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经过探究,同学们对对外开放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请写出我国为什么要继续实行对外开放?

    (2)实现创新发展,青少年责无旁贷,我们应怎样做?

     

  • 25、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追求,昭示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前景。近年来奥运梦、飞天梦、入海梦、航母梦、诺贝尔奖梦,我国一一兑现了。这些梦想的实现,意味着我国的科技水平又上了一个新台阶,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这些梦想的实现,离不开中国精神的弘扬,需要学生的勤奋学习,也需要学生培养各种能力。

    1材料中的中国精神指什么?2

    2运用笑对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科技水平的提高尤其需要学生提高哪种能力?为什么?4

     

  • 26、6分习主席说回首过去,全党同志必须牢记,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审视现在,全党同志必须牢记,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多么不容易,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走下去。展望未来,全党同志必须牢记,要把蓝图变为现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我们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 三个必须牢记’”体现了我们学过的哪些知识?

     

  • 27、材料一12月4日是全国法制宣传日,目的是增强宪法观念,推进依法治国学习宣传宪法,推进民主法制建设依法治国,执政为民弘扬宪法精神,增强法制观念弘扬宪法精神,构建和谐社会。

    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党同志,全体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全国各族人民,都要认真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保证宪法在全社会的贯彻实施。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为什么要大力宣传宪法?请阐述理由。3分

    2你认为学习宪法对我们每个公民在生活中有怎样的重要意义?2分

     

  • 28、材料 在广泛征求社会公众意见的前提下,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该法于今年1月1日实施。它的颁布实施,是中国民主法制建设的一大进步。

    (1)公民应该怎样增强民主意识?

    (2)怎样厉行法治?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40
题数 28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辨析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