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近年来,随着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从沿海发达地区返乡就业的农民工和大学毕业生逐年增多,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好现象。这一现象“好”在有利于缓解我国新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 )
A.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
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2、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等部门制定了《加快“以竹代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以竹代塑”产业体系初步建立。这一行动说明( )
A.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
B.人类应该尊重、呵护自然并且绝对服从自然
C.我国正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D.绿色发展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重心
3、2022年末,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新民乡17个村集体经济年收入总额增长到了1688万元,解决空巢老人生活问题成了村党委书记心事。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基础上,村里建起了集“老年食堂”等服务于一体的“幸福小院”,探索家门口养老新模式。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有利于减缓人口老龄化的速度
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③经济发展为幸福小院奠定了物质基础
④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利的基本政治制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4、全国两会期间,中国政府网联合多家网络媒体平台以及相关部委政府网站,开展“我向总理说句话”网民建言征集活动。开展此活动( )
A.有利于扩大公民的政治权利
B.符合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要求
C.确保人民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D.保障了公民的监督权和决策权
5、关于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表现在国家危难、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能够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仆后继
②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高扬民族精神
③表现在他人生命、财产遇到危险的关键时刻能够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
④表现在日常学习工作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敬业创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6、《人民日报》在建党102周年之际推出了一段微视频《你们的名字,闪耀的路标》:从“大钊路”到“延乔路”,从“钱学森星”到“屠呦呦星”,他们的名字刻在大街小巷,闪耀在璀璨星空。英雄之名,见证艰辛历程;未来之路,更需接续奋斗。这种命名方式体现了( )
①道路穿越历史,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
②我国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③星座的命名都需要体现科学家精神
④英模榜样成为指引续奋进的路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彰显“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思想。这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是( )
A.全过程人民民主
B.人民当家作主
C.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
D.协商民主
8、从清理拖欠民企账款到查处边境口岸收费乱象,从解决群众温暖过冬诉求到暗访公路货车物流通行困境,从曝光携号转网“套路深”到拔除非法液化气站点安全隐患……国务院“互联网+督查”平台通过网上实时收集督查线索,开创了督查新局面。“互联网+督查”平台( )
①提高督查实效,推动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 ②深化简政放权,促进社会难点痛点问题解决
③拓宽督查渠道,推动重大政策措施落地见效 ④倾听群众心声,剑指不作为、慢作为和乱作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2023年9月21日,“天宫课堂”第四课开讲。微重力环境下蜡烛燃烧产生球形火焰、乒乓球拍击打水球实验、又见陀螺实验……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少年,一同收看了这场来自400公里之上的奇妙科学课。“天宫课堂”的开讲可以( )
①激发青少年创新热情②提高我国经济实力
③提高民族思想道德素质④增强青少年爱国情感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10、2023年,中国持续加大对环境保护的力度:国家发改委发布了碳达峰碳中和的具体行动计划;继续推动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加大对电动车的推广力度,鼓励市民使用清洁能源交通工具……这样做有利于( )
①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②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
③缓解我国的资源和环境压力④彻底解决我国的资源和环境问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1、2023年6月2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决定:将8月15日设立为全国生态日。这说明我国( )
A.建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B.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
C.开始重视提高公民环境保护意识
D.影响生态建设的不利因素已消除
12、全人类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担忧,那就是灾害。既有地震、暴雨、火灾、洪水这些自然灾害;也有战争、恐怖主义这些人为灾害,我们还在与新冠病毒作斗争……对于这些灾难带给人类的启示是( )
①各国在各种灾难面前都能独善其身
②人类在灾难面前很渺小,束手无措
③各国间相互联系的程度在不断加深
④当今世界人类面临许多共同的挑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在中国青年报社对2000余名青年人展开的一项问卷调查中,近九成受访者对传统文化产生浓厚兴趣:67.4%的受访青年认为,“文创”出圈有助于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这体现出更多的青年人充满( )
A.道路自信
B.理论自信
C.制度自信
D.文化自信
14、下列对教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B.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是民族振兴的基石
C.教育是提高生产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力量
D.把教育事业的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
15、“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法治要求实行良法善治。所谓良法必须( )
①反映所有人的意志和利益 ②反映社会发展的规律
③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④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物质财富要极大丰富,精神财富也要极大丰富。我们要继续锲而不舍、一以贯之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前进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丰润的道德滋养。这给我们的正确启示有( )
①要不断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
②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③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
④应当自觉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7、下表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生领域发生的巨大变化,表格中的数据说明了( )
时间 | 居民可支配收入(元) | 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招生人数(万人) | 城乡就业人员(万人) | 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亿人) |
1978年 | 184 | 40.2 | 40152 | 未开始 |
2022年 | 31072 | 1014.54 | 74652 | 13.45 |
①我国城乡就业规模持续扩大 ②我国教育质量走在世界前列
③我国医疗卫生体系不断完善 ④城乡人民收入差距越来越小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18、我国5G融合应用不断拓展,数字化发展支撑作用不断增强。2022年,智能制造、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数字政务等领域的5G融合应用成果不断涌现,助力各行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如下图)。对上述成果认识正确的是( )
①表明我国进入创新强国行列 ②有利于让人民生活更加便捷
③这是创新强国战略实施的成果 ④传统产业将被数字化产业取代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9、2023年8月14日,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了《县域商业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计划》)。《计划》提出,到2025年,在全国打造500个左右的县域商业“领跑县”,建设改造一批县级物流配送中心、乡镇商贸中心。90%的县达到“基本型”及以上商业功能,具备条件的地区基本实现村村通快递。《计划》的印发,有利于( )
①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消费
②满足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需求
③推动我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同步富裕
④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将下面漫画中四个“★”换为下列内容,最为恰切的是( )
A.科学立法
B.严格执法
C.公正司法
D.全民守法
21、现在是和平年代,没有必要再弘扬烈士精神了。
判断(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近年我国科技创新、重大工程建设捷报频传。“慧眼”卫星遨游太空,C919大型客机飞上蓝天,量子计算机研制成功,海水稻进行测产,首艘国产航母下水,“海翼”号深海滑翔机完成深海观测,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正式开港,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全线贯通,复兴号奔驰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有同学据此认为我国已经是科技创新强国了。
阅读材料请回答:该同学的观点正确吗?为什么?
23、 习近平在会见洪秀柱率领的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时强调,两岸是割舍不断的命运共同体。坚持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政治基础,维护台海和平稳定,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两岸同胞的民意主流。确保国家完整不被分裂,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意志。实现民族复兴,再创中华盛世荣景,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1)为解决台湾问题,我们应遵循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2)你认为祖国能实现完全统一吗?请说明理由。
24、学期结束时,班级同学自发开展“小肩膀,亦有大担当——十大感动班级人物”评选,经过投票后,票选部分结果如下:
第一位: 全班同学 | 全班利用课余时间共同开展“环境问题的研究”,群策群力,不仅组建了环境保护志愿队,还通过人大代表将有关环保管理建议提交给了有关部门,受到各方面点赞。 |
第二位: 小宁 | 小宁最近生病,大家上门探访时才发现一个重大秘密:原来小宁爸爸是一名海军军官,常年驻守在海防边关,而妈妈突然遭遇重病,小宁既要照顾妈妈还要坚持完成学业……可大家从没听到小宁的丝毫抱怨…… |
第三位: 赵刚 | 班级突然收到一封来自西藏某校的感谢信:原来赵刚同学和该校一名同学建立了笔友关系,通过这名笔友了解到该校不少藏族同学生活困难时,赵刚用自己从小积攒的压岁钱,购买了很多棉衣寄过去。 |
自身 |
|
(1)结合材料将表格根据自身情况填写完整。(3分)
(2)分析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同学们“小肩膀,亦有大担当”的?(12分)
25、【劳动最美】
自古礼赞劳动 | 少年要爱劳动 |
“一勤天下无难事一懒世间万事休”。——曾国藩 “劳动创造世界。”——马克思 “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习近平 | 《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劳动课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重点是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 |
(1)列举两个你参加过的有意义的劳动?
(2)结合所学知识,请谈谈你对劳动的认识。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8年10月28日,重庆市万州区一公交车在万州长江二桥桥面与小轿车发生碰撞后,坠入江中。打捞救援历时4天,共发现13名遇难者遗体,仍有2人失联。据车内黑匣子监控视频显示,公交车坠江原因系乘客与司机激烈争执,互殴致车辆失控。事发后,不少人呼吁应该给公交车驾驶室安装防护栏,同时建议加大法律惩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
(1)在法治国家的建设中,政府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2)法治有什么要求?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怎样建设法治中国?
27、漫画赏析:(10分)
(1)漫画中的行动属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哪一方面内容?其地位如何?(4分)
(2)漫画中“向市环保局提出意见和建议”是在行使我们的哪一项政治权利?(2分)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哪些渠道行使这一权利?(4分)
28、[文化传承 同学担当]
2021年11月23日,经学校自主申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推荐、专家复核与公示,教育部公布了第三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名单,甘肃省55所学校入选。教育部要求,各传承学校扎实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作,以课程教学为基础,以实践活动为载体,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支撑,以辐射带动为拓展,以成果展示为抓手,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切实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学校体育、美育全过程。
(1)甘肃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的省份,请你列举两项甘肃的优秀传统文化。
(2)为什么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学校体育、美育全过程?
(3)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如何肩负起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