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词语积累——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神农架是一片人迹罕至的神秘原始森林。
B. 为了达到精益求精的效果,小刚不求甚解,又把这个题目研究了一番。
C. 这下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好朋友小红一直在暗地里帮助我。
D. 请别把这两件不相关的事情混为一谈。
2、下面语段中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020年国庆假期,正值疫情肆虐( )全球之际,我国人民可以愉快出行,享受祖国巨变带来的福祉,这是全国上下众志成chéng( ),共同抗疫的结果。在抗击疫情中,我国十四亿人民的自律意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文化传承,以及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不懈( )努力,汇聚成为战胜疫情的无穷无尽力量,才有假期祥和出游的美好,山河无yàng( ),人民幸福。
A.nüè 城 xiè 恙
B.nue 诚 xiè 恙
C.nuè 城 xiè 洋
D.nüè 成 jiě 样
3、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
A.纯粹(cuì) 惊慌失措 污涩(sè) 大相径庭
B.鄙薄(bó) 随声附和 惩(chéng)戒 畏罪潜逃
C.叮嘱(zhǔ) 沉默寡言 狭隘(ài) 怪诞不经
D.怅(chàng)然 骇人听闻 庇(pì)护 精亦求精
4、下列选项中划线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憎恶(è) 菩萨(sà) 镶嵌(qiàn) 愧怍(zuò)
B.繁琐(suǒ) 霹雳 (pī) 肿胀(zhàng) 烦躁(zào)
C.辫子(biàn) 诘问(jí) 晌午(shăng) 糟糕(zāo)
D.疮疤(chuàng)胸脯(pú) 侮(wŭ)辱 粗拙(zhuō)
5、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双兔傍地走 依山傍水
B.尔安敢轻吾射 安营扎寨
C.香远益清 延年益寿
D.陶后鲜有闻 屡见不鲜
6、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气氛(fēn) 累赘(zhuì) 五脏六腑(fǔ) 诲人不倦(huì)
B.契约(qiè) 炽热(chì) 忧心忡忡(zhōng) 心有灵犀(xī)
C.修葺(qì) 亘古(ɡènɡ) 悲天悯人(mǐn) 颠沛流离(fèi)
D.譬如(bì) 迸溅(bèng) 怏怏不乐(yāng) 海市蜃楼(shèn)
7、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抖擞(sǒu) 窠巢(kē cháo) 着落(zháo) 莅临(lì)
B. 烘托(hōng) 抚摸(fǔ) 衣裳(shang) 化装(zhuāng)
C. 酝酿(niàng) 应和(hè) 贮蓄(zhù xū) 菜畦(wā)
D. 粗犷(guǎng) 咄咄逼人(duō) 淅沥(xī lì) 静谧(mì)
8、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各题。
吕蒙少南渡,依姊夫邓当。当为孙策将,数讨山越。蒙年十五六,窃随当击贼,当顾见大惊,呵叱不能禁止。归以告蒙母,母恚欲罚之,蒙曰:“贫贱难可居,脱误有功,富贵可致。旦不探虎穴,安得虎子?”母哀而舍之。
……
鲁肃代周瑜,过蒙屯下。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之。”遂往诣蒙。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肃造次应曰:“临时施宜。”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肃于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节选自《三国志•吕蒙传》有删改)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顾见大惊 顾:回头看
B.富贵可致 致:获得、得到
C.不可以故意待也 待:接待、款待
D.遂往诣蒙 诣:往、拜访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
A.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
B.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
C.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
D.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
【3】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吕蒙少年时期就偷偷跟着姐夫上了战场,希望建功立业。
B.鲁肃过蒙屯下,对待吕蒙的态度是前倨而后恭的。
C.对待战略对手关羽,吕蒙认为要早作应对。
D.鲁肃感叹没想到吕蒙的才干和谋略才在很一般的水平。
9、默写古诗文名句。
(1)水何澹澹,________(曹操《观沧海》)
(2)乡书何处达,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3)夕阳西下,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__________,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5)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李 白《峨眉山月歌》)
(6)《论语》十二章中阐明了“学与思是相辅相成”的哲理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在烈日和暴雨下
老舍
①六月十五那天,天热得发了狂。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一些似云非云似雾非雾的灰气低低地浮在空中,使人觉得憋气。一点风也没有。祥子在院子里看了看那灰红的天,喝了瓢凉水就走出去。
②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动,无精打采地低垂着。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整个老城像烧透了的砖窑,使人喘不过气来。狗趴在地上吐出红舌头,骡马的鼻孔张得特别大,小贩们不敢吆喝,柏油路晒化了,甚至于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③祥子有些胆怯了。拉着空车走了几步,他觉出从脸到脚都被热气围着,连手背上都流了汗。可是见了座儿他还想拉,以为跑起来也许倒能有点风。他拉上了个买卖,把车拉起来,他才晓得天气的厉害已经到了不允许任何人工作的程度。一跑,就喘不上气来,而且嘴唇发焦,明明心里不渴,也见水就想喝。他的裤褂全裹在了身上。
④坐下了好久,他心里腻烦了。既不敢出去,又没事可作,他觉得天气仿佛成心跟他过不去。想出去,可是腿真懒得动,身上非常软,好像洗澡没洗痛快那样,汗虽然出了不少,心里还是不舒畅。
⑤一阵风过去,天暗起来。北面的天边出现了墨似的乌云。祥子把车停住,上了雨布,他晓得夏天的雨就要来了。
⑥又一阵风,比以前的更厉害,柳枝横着飞,尘土往四下里走,雨道往下落;风,土,雨,混在一起,联成一片,横着竖着都灰茫茫冷飕飕,一切的东西都裹在里面,辨不清哪是树,哪是地,哪是云,四面八方全乱,全响,全迷糊。几分钟,天地已经分不开,空中的水往下倒,地上的水到处流,成了灰暗昏黄的,有时又白亮亮的,一个水世界。
⑦祥子的衣服早已湿透。他不能抬头,不能睁眼,不能呼吸,不能迈步。他像要立定在水里,不知道哪是路,不晓得前后左右都有什么,只觉得透骨凉的水往身上各处浇。他什么也不知道了,只茫茫地觉得心有点热气,耳边有一片雨声。他要把车放下,但是不知放在哪里好。想跑,水裹住他的腿。他就那么半死半活地,低着头一步一步地往前拽。坐车的仿佛死在了车上,一声不出地任凭车夫在水里挣命。
⑧雨小了些,祥子微微直了直脊背,吐出一口气:“先生,避避再走吧!”
⑨“快走!你把我扔在这儿算怎么回事?”坐车的跺着脚喊。
⑩祥子咬上了牙,蹚着水,不管高低深浅地跑起来。
⑪拉到了,坐车的连一个铜板也没多给。祥子没说什么,他已经顾不过命来。
⑫雨住一会儿,又下一阵儿。比以前小了许多。祥子却哆嗦得像风雨中的树叶。
[节选自《骆驼祥子》(有删改)]
【1】联系原著,祥子在烈日和暴雨下拼命拉车直接导致他_________。《骆驼祥子》还写了生活在死亡线上的车夫_______祖孙俩的惨状,这一情节的安排预示了祥子__________。
【2】在烈日下拉车,祥子的心理活动,先是__________(用文中词语),后是__________(用文中词语)。
【3】第②自然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何表达作用?
【4】文中第⑨、⑪自然段划线语句表现了“坐车的”__________的性格特点。
【5】上文除了第②自然段外,还有许多描写烈日和暴雨精彩的语句,请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句,抄下来,并做些批注和点评。
11、阅读《皇帝的新装》选段,完成小题。
①“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一个皇帝吗?这可是我所遇见的一件最可怕的事情。”
“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二分地满意!”
于是他就点头表示出他的满意。他仔细地看着织布机,因为他不愿说出他什么也没有看到。跟着他来的全体随员也仔细地看了又看,可是他们也没比别人看到更多的东西。不过,像皇帝一样,他们也说:“哎呀,真是美极了!”他们向皇帝建议,用这新的、美丽的布料做成衣服,穿着这衣服去参加快要举行的游行大典。“这布是华丽的!精致的!无双的!”每人都随声附和着。②每人都有说不出的快乐。皇帝赐给骗子“御聘织师”的头衔,封他们为爵士,并授予一枚可以挂在扣眼上的勋章。
第二天早晨游行大典就要举行了。③头天晚上,这两个骗子整夜都没有睡觉,点起16支以上的蜡烛。人们可以看到他们是在赶夜工,要把皇帝的新衣完成。他们装做是在把布料从织机上取下来,用两把大剪刀在空中裁了一阵子,同时又用没有穿线的针缝了一通。最后,他们齐声说:“请看!新衣服缝好了!”
皇帝亲自带着他的一群最高贵的骑士们来了。两个骗子每人举起一只手,好像拿着一件什么东西似的。他们说:“请看吧,这是裤子!这是袍子!这是外衣!”……④“这些衣服轻柔得像蜘蛛网一样,穿的人会觉得好像身上没有什么东西似的——这也正是这衣服的优点。”
“一点儿也不错,”所有的骑士们都说。可是他们什么也看不见,因为什么东西也没有。
“现在请皇上脱下衣服,”两个骗子说,“好叫我们在这个大镜子面前为您换上新衣。”
皇帝把他所有的衣服都脱下来了。两个骗子装做一件一件地把他们刚才缝好的新衣服交给他。他们在他的腰周围弄了一阵子,好像是为他系上一件什么东西似的——这就是后裙。皇帝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肢。
“上帝,这衣服多么合身啊!裁得多么好看啊!”大家都说。“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这真是一套贵重的衣服!”
“大家都在外面等待,准备好华盖,以便举在陛下头上去参加游行大典!”典礼官说。
“对!我已经穿好了,”皇帝说,“这衣服合我的身吗?”于是他又在镜子面前把身子转动了一下,因为他要使大家觉得他在认真地观看他美丽的新装。
那些托后裙的内臣都把手在地上东摸西摸,好像他们正在拾起衣裙似的。他们开步走,手中托着空气——他们不敢让人瞧出他们实在什么东西也没有看见。
这样,皇帝就在那个富丽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因为这样就会显出自己不称职,或是太愚蠢。皇帝所有的衣服从来没有获得过这样的称赞。
⑤A“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呀!”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
B“上帝哟,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爸爸说。于是大家把这孩子讲的话私下里低声地传播开来。
C“他并没穿什么衣服!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穿什么衣服呀!”
D“他实在没穿什么衣服呀!”最后所有的百姓都说。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似乎觉得百姓们所讲的话是真的。不过他自己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他的内臣们跟在他后面走,手中托着一条并不存在的后裙。
【1】请你叙述选文中画线①处皇帝的心理变化过程。
【2】文中画线②处“每人都有说不出的快乐”。请说说“快乐”的本质意义是什么。
【3】请分别说明文中画线③和画线④是什么描写,并说说有什么作用。
画线③处___________描写,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画线④处___________描写,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线⑤处共ABCD四句话,如果把B、C句去掉好不好,为什么?
【5】作者为什么通过一个小孩子的口来揭穿皇帝并没有穿衣服的真相呢?
12、文题:那件事让我懂得了
要求:(1)选择你最难忘的经历,叙述你最动情的故事,表达你最深切的情感。(2)语言生动流畅,富有文采。(3)6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