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植物园里阴湿的地方有许多苔藓植物,这类植物不具有的结构是( )
A.花
B.茎
C.叶
D.孢蒴
2、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物体时,被观察的生物材料一定是( )
A.薄而透明的
B.有颜色的
C.完整的
D.容易切开的
3、研究人员对三种不同绿化类型的环境温度变化进行研究,结果如下图所示(水泥地作为实验观测的对照组)。分析数据可知,降温效果最佳的环境是( )
A.水泥地
B.草地
C.灌木-草
D.乔木-灌木-草
4、图是豌豆的部分结构,据此可判断豌豆属于( )
A.苔藓植物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5、下列有关叶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幼叶发育成叶
B.芽原基发育成新芽
C.叶芽中没有分生组织
D.芽轴发育成茎
6、下列动物属于软体动物的是( )
A.石斑鱼
B.斑节虾
C.鱿鱼
D.大闸蟹
7、蝗虫和家鸽都善于飞行,但蝗虫属于无脊椎动物,家鸽属于脊椎动物。其主要区分依据是( )
A.有无飞行器官
B.感觉器官是否发达
C.有无肺进行呼吸
D.体内有无脊柱
8、下列关于动物与人类关系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蚯蚓危害农作物根系
B.珊瑚虫有利于加固海岸
C.变色龙捕食农林害虫
D.果蝇是遗传学常用的实验动物
9、有些药物常被封在淀粉制成的胶囊中服用,以免对胃产生刺激。从淀粉在消化道内的消化特点来看,其原因是( )
A.胃能够消化淀粉
B.胃不能消化淀粉,胶囊可经胃进入小肠
C.胆汁不能消化淀粉
D.淀粉在口腔内初步消化,便于吞咽
10、俗话“树怕剥皮”,是指失去树皮的树木会很快死亡.这是因为树皮中的( )被破坏,植物体无法输送有机物等.
A.筛管
B.导管
C.木质部
D.形成层
11、果农在一棵果树上发现了一个大型的变异芽,不知它能否产生优良的新品种,为了验证其结果,果农设计了下列几套方案,你认为最不可取的是( )
A.将变异芽小心取下进行“芽接”
B.让它长成枝条后再进行扦插
C.等它开花时进行套袋以利于自花传粉
D.等它开花时进行人工异花传粉
12、五夫白莲和吴屯稻花鱼都是福建武夷山的著名特产,白莲和稻花鱼这两种生物细胞中都具有的结构是(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液泡
D.叶绿体
13、将盆栽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用黑纸片将叶片的一部分(图中“☆”区域)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置于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后,摘下叶片脱色、漂洗、滴加碘液,观察叶片的变化。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消耗掉
B.脱色的方法: 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
C.脱色的目的是去除叶片中的叶绿素
D.滴加碘液后,“☆”部分变成蓝色
14、夏天,植物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储存下来
D.蒸腾作用
15、南瓜是老百姓餐桌上很常见的食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下图是南瓜花的结构和某生理过程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南瓜的花是单生花
B.①花的花药中含有许多花粉
C.南瓜的传粉方式是异花传粉
D.②花未开放前用透气硫酸纸袋包裹起来,也能结出果实
16、下列关于细胞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分裂时都要形成新的细胞膜
B.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为明显
C.细胞分裂后得到的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不相同
D.细胞分裂后得到的新细胞与原细胞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
17、下列行为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①被雪蜂蛰过的猴子,不再取食蜂蜜 ②蚕只吃桑叶而不吃其他植物的叶子 ③小鸭子出生后会跟着它所见到的第一个移动的物体走 ④黑熊骑车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18、下列生物不是由细胞构成的是( )
A.酵母菌
B.菠菜
C.艾滋病病毒
D.蝗虫
19、某兴趣小组就“不同水质对蛙卵孵化的影响”进行探究,其实验记录如下表。你认为实验设计不妥之处的是( )
组别 | 水质 | 水量 | 水温 | 蛙卵数 | 孵出的蝌蚪数 |
A组 | 河水 | 500mL | 23℃ | 30个 | 24只 |
B组 | 蒸馏水 | 500mL | 10℃ | 30 个 | 9 只 |
A.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
B.水量过多
C.水温太高
D.水中没有水草
20、下列选项中具有叶绿体的是( )
A.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B.苦草叶片细胞
C.洋葱根尖细胞
D.草履虫
21、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食物网,该食物网中属于生产者的是______;如果在该草原上使用高效灭鼠药,使鼠类在短时间内几乎全部死亡,则该食物网各成分中,受影响最大的首先是______。
22、家蚕和蝗虫在生长和发育过程中,都要经过蜕皮,因为它们的___________不能随身体的长大而长大。
23、人体在新陈代谢中,不断消耗__________,同时产生许多__________。
24、与植物的结构层次相比,动物的结构层次多了_____。我们吃的土豆属于_____(器官)。
25、“__________________与 ________________”是常见的学习行为。
26、食物在_______内分解成可以被______吸收的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
27、叶片的表皮上有___________,是气体交换和水分散失的门户。
2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句诗中的“落红”变成“春泥”,从生物学角度解释是由于花中的有机物被细菌和真菌分解成___________的结果。
29、过年了,家里准备了好多好吃的,很多同学在家里“零食不断”,可是却出现了一个普遍的现象“吃饭不香”,试着根据自学的知识,说说原因 .
30、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可以分为_________植物、________植物、_______植物和种子植物四大类。
31、连线题
32、动植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是细胞._____
33、某兴趣小组同学调查并统计了学校周边环境中的部分生物(如图所示),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1)调查是科学探究的方法之一。调查时,首先要明确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过程如实记录,并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
(2)同学们对调查到的生物进行了归类:按照____________特点将以上生物划分为动物、植物和其他生物三大类,图中属于植物的生物有:__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代号),属于动物的有:__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代号)。按照生活环境,将生物划分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4、如图动物是我们这学期认识的十一类动物中的几种代表动物,看图并回答问题。
(1)在生物分类中,蚯蚓属于______门,这是因为蚯蚓的身体是由许多彼此相似的______构成的;
(2)蟾蜍和蜂鸟都有辅助呼吸的结构,分别是:______和______辅助呼吸;
(3)猫在生殖发育方面特有的特征是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