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移植树木时,下列做法与目的不相符的是( )
A.在傍晚时进行移植——降低蒸腾作用
B.剪除部分枝叶——帮助茎内的水上升至叶
C.根部带着土坨——保护幼根及根毛
D.移栽后及时“打针输液”——为树木的生长提供营养物质
2、比较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这两种种子的相同之处是
A.子叶的数量相同
B.胚的组成相同
C.子叶的作用相同
D.胚乳的作用相同
3、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能适应环境,但不会影响和改变环境
B.诗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体现了生物影响环境
C.仙人掌的叶退化成针形是对干旱环境的适应
D.影响生物生活的生态因素只包括阳光、空气、水等非生物因素
4、甲乙两地出产同一种甜瓜,甲地的甜瓜比乙地的含糖量高。两地温度条件差别如下表,其他光照,栽培方式等条件均相同。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平均温度(℃) | 甲地 | 乙地 |
白天 | 33 | 33 |
夜间 | 12 | 22 |
A.甲地比乙地夜间温度低,所以甲地甜瓜夜间糖分消耗较少
B.乙地甜瓜白天光合作用强,夜晚呼吸作用也强,比甲地积累糖分多
C.乙地比甲地的昼夜温差小,甜瓜呼吸作用强,几乎不能积累糖分
D.比起乙地的甜瓜,甲地的甜瓜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更多
5、据报道,某一时期日本水俣湾的鱼体内甲基汞含量比周围的水体高3000多倍,甲基汞进入鱼体的主要途径是( )
A.通过鳃呼吸
B.通过食物链富集
C.通过皮肤渗入
D.其他途径
6、下列( )可能是原始大气的成分
A.甲烷、氨、水蒸气、氧气
B.甲烷、氨、水蒸气、氢气
C.甲烷、氨、二氧化碳、氧气
D.氨、水蒸气、氢气、二氧化硫
7、下列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是( )
A.苔藓
B.满江红
C.肾蕨
D.桃树
8、10月正是秋收好时节,田间地头,稻浪滚滚,颗粒饱满的稻穗挂在枝头,现场洋溢着一片丰收的喜悦。这体现了水稻具有的生命特征是( )
A.能进行呼吸
B.能生长和繁殖
C.需要营养
D.能排泄废物
9、如图表示人体某处血液流速变化,图中Ⅰ、Ⅱ、Ⅲ分别代表三种不同类型的血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Ⅰ表示动脉,该血管内流动的血液一定是动脉血
B.Ⅱ表示静脉,可将血液从心脏运输到全身各处
C.Ⅲ表示毛细血管,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D.该处血液流动的方向是Ⅰ→Ⅱ→Ⅲ
10、小雯将调查到的鲫鱼、金鱼、荷花分为一类,松、玫瑰、麻雀分为一类,她的分类依据是生物的( )
A.形态结构特点
B.用途
C.生活环境
D.数量
11、在医疗器械灭菌的过程中,只有彻底破坏细菌的哪一结构,才能达到灭菌的目的?( )
A.荚膜
B.芽孢
C.鞭毛
D.细胞膜
12、金乡是有名的“大蒜之乡”。大蒜一般用蒜瓣进行繁殖,对这种繁殖方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有性繁殖
B.不会发生变异
C.是一种组织培养方式
D.有利于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
13、下图表示果实形成的简略过程,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 ( )
A.子房、受精卵、果皮、胚
B.子房、胚珠、果皮、种子
C.胚珠、受精卵、种子、胚
D.子房、受精卵、果皮、种子
14、如图为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菠菜叶横切面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和3是表皮细胞,无色透明,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B.叶片光合作用生成的有机物可通过4中的导管运输至其它器官
C.叶片中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除了2以外,还有保卫细胞
D.5是气孔,由张开状态转为闭合状态,吸收和运输水分的动力增强
15、在实验的过程中,多次重复实验的主要原因是为了
A.得到较多的数据
B.得出不同的结论
C.实验失败后重新再做
D.避免偶然现象,使结果更真实
16、如果你的皮肤不慎被划破,你会感到疼,会流血。“感到疼”和“会流血”是因为皮肤中有( )
A.神经组织和肌肉组织
B.上皮组织和结缔组织
C.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
D.上皮组织和神经组织
17、下列动物的行为对植物不利的是( )
A.菜粉蝶采食植物的花蜜
B.鸟儿啄食浆果,种子随粪便随处排放
C.棉花叶片上爬满了蚜虫
D.榛睡鼠每年冬季都要储存大量的种子
18、下列有关细胞分裂、分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分裂形成了组织
B.细胞的分裂与分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
C.细胞分裂后产生的新细胞都能持续进行分裂
D.细胞分裂后,新细胞的遗传物质比亲代细胞减少一半
19、从树丛到草间,人们常能找到形形色色的蜘蛛网。从动物行为的获得途径上分析,下列行为与“蜘蛛结网”类型相同的是( )
A.鹦鹉学舌
B.猴子骑车
C.孔雀开屏
D.老马识途
20、当洪水来临时,火蚁分工合作,在水面形成一个漂动的“蚁团”,齐心协力到达陆地。下列所述动物行为的类型,与其相同的是( )
A.蝗虫集群啃食农作物
B.两只小狗为争夺一根骨头发生激烈争斗
C.白蚁群体中的工蚁负责觅食,兵蚁负责保卫
D.草履虫受到食盐刺激时,会聚集到清水滴中
21、变异: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________。
22、基因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蓝图,基因通过指导的______合成来表达自己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从而控制生物个体的______.
23、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各种动物之间,通过__与__的营养关系联系形成__和食物网.
24、某生物实验小组为了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做了如下实验,请根据如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在A、B两支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的馒头渣,再向A试管中加入2mL清水,B试管中各加入 新鲜唾液.
(2)将两支试管充分振荡,放人37℃的温水中,20分钟后,再向A、B试管中各加入一滴稀碘液,则A试管的变化是 ,B试管的变化是 .B试管的现象证明 .
(3)在这个实验中,设置A试管的作用是 .
25、许多植物既能进行有性生殖,又能进行无性生殖,这种特性有什么适应意义?请举例说明被子植物的无性生殖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________
26、在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六大动物类群中,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的是_______动物;身体分节,运动器官为刚毛或疣足的是______动物;身体表面有刺细胞的是_______动物。身体表面有外套膜的是_______动物;
27、图为“探究阳光与有机物的关系”的实验,请分析回答问题:
(1)请据图写出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E→C→ →A→G
(2)图F中小烧杯内盛有 ,此步骤可以脱去叶绿素,使叶片变成 色.
(3)图A中向叶片滴加的是 ,此溶液可使 变蓝.
(4)用清水冲洗叶片后,可以看到,黑纸片遮盖的部分没有变色,周围的部分呈 色.
28、把两个同样的细胞分别放在清水和盐水中,细胞分别呈现两种状态,如图所示。请回答:
(1)图中的箭头表示什么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出A、B细胞所处的状态名称及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A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在进行校园绿化设计时,尽量不选择_________树种,不要对原有的校园_____做大的改动。
30、保护 、保护 、造福 ,是全人类的共同义务。 是保护生物圈的前提。对生物资源进行保护和科学管理,根本目的是 。建立 和实施 是恢复和改建生态环境的重大有效措施,我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近 个。
31、
32、身体分节的动物就是环节动物。( )
33、如图是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表示动物细胞的是_____(填“甲”或“乙”)
(2)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共有的结构包括②_____、④_____、⑥_____。
(3)西瓜甘甜可口主要是因为细胞液中含有较多的糖分。细胞液在细胞的_____内。(填写图中序号)
34、如图表示某农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缺少的成分是非生物部分和_______。
(2)该食物网由_________条食物链组成。请写出最短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
(3)该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生物应是___________。
(4)如果为了消灭害虫,在该农田中喷洒了某种难以降解的有机农药,则农药中的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最终受害的是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