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指出,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建设一支强大的人民军队。从历史上看,人民军队的创立发端于( )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井冈山会师
2、有位近代名人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今天本地报上的消息很好,但自然不知道可确的。一、武昌已攻下;二、九江已取得;三、陈仪等通电主张和平;四、樊钟秀已取得开封,吴(佩孚)逃保定。但总而言之,即使要打折扣,情形很好总是真的。”该材料( )
A.描述了辛亥革命时期清王朝土崩瓦解的情形
B.描述了国民大革命时期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情形
C.分析了国共对峙时期工农军队反“围剿”的情形
D.分析了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土崩瓦解的情形
3、东晋建立之初,高门士族琅琊王氏当权。其代表人物王导在朝中担任宰相,王敦统重兵坐镇长江中游,内外呼应。司马睿即位接受百官朝贺时,甚至请王导和他并排上坐,王导坚决推辞,方才作罢,时称“王与马,共天下。”此现象可以佐证东晋政治的基本特点是( )
A.门阀士族强大
B.豪强地主衰落
C.政权更迭频繁
D.皇权逐渐加强
4、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说“舍本逐末,贤哲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其体现的经济思想是( )
A.重义轻利
B.农商皆本
C.重农抑商
D.重商主义
5、抗战期间,在根据地的政权建设中,中国共产党实行了“三三制”原则。具体指:共产党员、党外进步分子、中间分子各占三分之一。中国共产党制定这一制度是基于( )
A.推动第二次国共合作
B.加快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C.反对国民党一党专制
D.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6、中国共产党“二大”的主要内容是( )
A.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
B.组织和领导中国工人运动
C.确定了党的奋斗目标
D.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
7、从1937年9月到1938年10月,在战略防御阶段的一年多时间里,八路军、新四军同日伪军作战1600余次,毙伤俘敌5.4万余人。从1938年到1945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抗击侵华日军的比例从59%上升到69%。这表明
A.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B.敌后战场一直是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
C.日军始终以中共军队为主要作战对象
D.中国成为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8、洪秀全在建都南京之后,仍然依赖拜上帝教,他向教徒灌输的上帝是“无所不在,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而今天父代言人(杨秀清)被人家袭杀时并没有显示出这些权能,人们自然不会和先前一样,虔诚地去信所谓的皇上帝了。材料表达的主旨是太平天国( )
A.需要重塑孺家思想体系
B.信仰己经出现严重危机
C.将传统文化与西学结合
D.内部争权夺利分崩离析
9、胡适曾回忆:“在民国六年,大家办《新青年》的时候,本有一个理想,就是20年不谈政治,20年离开政治⋯⋯但是不容易做得到,因为我们虽抱定不谈政治的主张,政治却逼得我们不得不去谈它。”这一状况的出现( )
A.源于救亡图存的社会现实
B.凸显了文人具有保守意识
C.引发了知识界的普遍反思
D.体现出政治变革的艰巨性
10、19世纪以前,与中华民族竞争的都是文化和基本势力不及中国的外族。到了19世纪,我们遇到空前未有的变局……在道光年间我们受到重大的打击,才有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应付大变局的救国救民的方案。该方案( )
A.认识到制度变革的必要性
B.根源于新兴的资本主义经济
C.迈出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D.推动了民众民主意识的觉醒
11、中国共产党在诞生之初就十分重视农民问题,右图是1931年中国共产党颁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后革命根据地农民获得的土地分配凭证。下列内容与该法律相关的是( )
A.组织农业生产合作社
B.实行农民减租减息政策
C.号召打倒列强除军阀
D.“打土豪,分田地”
12、孙中山说“民生主义就是共产主义,就是社会主义”。毛泽东提出新民主主义理论时也强调“中国的经济,一定要走‘节制资本’和‘平均地权’的路,决不能是‘少数人所得而私’,决不能让少数资本家少数地主‘操纵国民生计”’。这说明( )
A.国共两党革命目标一致
B.孙中山放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理念
C.中国共产党追随国民党
D.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发生根本变化
13、为协调不同政治群体的利益,平衡各种矛盾,辽统治者既保留了本民族传统,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世选制、世袭制,又在汉人和汉化比较严重的渤海人中推行中原唐宋科举之制。辽的选官制( )
A.实现了权力的相互制衡
B.促进了政治制度的转型
C.导致了社会阶层的固化
D.体现了因俗而治的原则
14、前秦苻坚和苻融登寿阳城东望,见晋军布阵严整,又望八公山上草木,皆以为晋兵,苻坚开始有惧色,回头对苻融说:“此亦劲旅,何谓弱也!”。材料叙述的历史事件是( )
A.牧野之战
B.巨鹿之战
C.楚汉战争
D.淝水之战
15、公元前七世纪、六世纪时,很多希腊人在埃及当兵,他们亲眼见到埃及的雕像,并学到如何制作这些雕像,特别是人物雕像较多。这说明
A.古希腊雕刻完全模仿古埃及
B.古代雕刻艺术发展非常缓慢
C.早期文明之间存在一定交流
D.古希腊与古埃及的文化雷同
16、传统数学经典《九章算术》中将方田、粟米、均输、商功(测量体积,计算工程用工)勾股等作了分类,并列举了246个数学问题求解。这反映出《九章算术》
A.注重运用演绎方式叙述问题
B.体现了士人阶层的价值追求
C.形成了完整的数学理论体系
D.凝结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17、1917年,段祺瑞主张参加欧战,黎元洪和仍留任江苏督军的副总统冯国璋则不赞成。5月,黎元洪下令免去段祺瑞内阁总理之职,段祺瑞立刻唆使安徽等八省军阀宣告“独立”。处于险境的黎元洪求助于在徐州的军阀张勋。这些做法( )
A.是造成北洋军阀割据混战局面的根源
B.导致这一时期国家政治局势极度动荡
C.成为孙中山组织护法运动的主要原因
D.反映了帝国主义左右中国政局的走向
18、商人崇尚饮酒,上至商王,下至臣子,各级贵族均嗜好饮酒。贵族墓葬中随葬的青铜器,其数量和组合均以酒器为主,如殷墟妇好墓中的青铜器,酒器约占74%。在一些贵族的墓葬中,爵、觚、盉等酒器大都同棺木一起放在木椁之内,而鼎、鬲、簋等饮食器皿都放在棺外。这一现象折射出( )
A.商朝灭亡缘于酗酒荒政
B.商朝农业得到一定发展
C.商朝青铜铸造业较发达
D.商朝社会阶级分化严重
19、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秦灭六国后,以原来秦国通行的字体为基础,参照六国文字,以小篆为规范化字体,统一了全国文字。这一举措( )
A.是秦朝最终灭亡的根本原因
B.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
C.促进了小农经济的蓬勃发展
D.确立了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
20、在抗日根据地内,应没收汉奸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及少地的农民;没收逃亡地主的土地,无租息的分配给农民;颁布减租法令,减租至最低限度;保障农民佃耕土地的永佃权。这些土地政策( )
A.彻底消灭了封建剥削
B.利于保证农民的经济权利
C.团结了社会各个阶级
D.由中共在解放区首次推行
21、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1911年辛亥革命、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串联这三大历史事件,可以体现的主题是( )
A.以推翻旧统治为目标
B.以均贫富为最高理想
C.中华民族复兴之路
D.完成中国民主革命任务
22、《辽史·百官志一》:“(契丹)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契丹“蕃汉分治”的制度安排根源于( )
A.契丹与汉族的民族矛盾尖锐
B.契丹族与汉族风俗习惯不同
C.统治者有意排斥汉地封建制
D.南北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迥异
23、下列图片显示了宋代经济发展的相关状况。由此可见,当时( )
《清明上河图》中的骆驼商队 |
两宋时期的榷场 |
宋代海外贸易示意图 |
A.产业结构发生根本变革
B.商品经济取得良好发展
C.商帮推动了城市的繁荣
D.国家经济集权日益加强
24、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财政经济逐渐陷入崩溃的境地。国民政府无限制地发行纸币,1948年前八个月纸币的发行量已经是1937年全年发行量的47万倍。随之而来的是恶性通货膨胀,物价飞涨。据此分析,造成这种状况的直接原因是( )
A.内战的庞大开支
B.美货已经大量涌入
C.官僚资本的形成
D.民族工业陷入绝境
25、抗美援朝
(1)背景
①________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操纵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组成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侵略朝鲜,严重威胁中国国家安全。
②美国第七舰队侵入中国台湾海峡,阻挠中国的统一大业。
③朝鲜政府要求。
(2)经过
①1950年10月,应朝鲜政府要求,以________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
②经过五次战役,中朝军队把美军赶回到“三八线”附近。
③________年7月,美国不得不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
(3)意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打出了国威和军威,提高了新中国的________ ;志愿军的英雄事迹汇成强大的________,极大地鼓舞着全国人民为保卫和建设祖国而团结奋斗;有利于发展我国________的________外交。
26、各农村革命根据地逐步开展_______,“打土豪,分田地”,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他们拥护中国共产党,积极发展生产,支持革命。
27、观察下列图片,完成下列小题。
A马噶尔尼使团访华 | B《燕然山铭》石刻 | C驻藏大臣令牌 |
D汉委奴国王金印 | E井真成墓志拓片 | F唐蕃会盟碑 |
将上述表格内容按照时期分类(填写字母)。
秦汉________
隋唐________
明清________
28、元朝时,形成我国________族的前身——回回
29、“三国干涉还辽”
(1)《马关条约》签订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国干涉还辽”,________被迫归还辽东半岛,但向清政府索取________两白银“赎辽费”。
(2)为了在三年内向日本交出2.3亿两白银,清政府分三次向________银行团、________银行团以高额利息借款3亿两白银
30、行省制________明朝
废除丞相________清朝
设立军机处________元朝
三省六部制________汉朝
推恩令________隋唐
31、太平天国运动后期曾颁布《________》,提出新的社会经济政策,试图回答农民革命应当向何处去的问题
32、宗教
①东晋法显从长安出发,经__到天竺
②___时高僧玄奘,在贞观初年去天竺取经
③唐朝高僧___六次东渡日本,传授佛法。日本新罗也派人来长安求法,典型的有__
33、城邦是指古希腊的一种国家形态,它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其周边的村社构成。城邦居民的主体是________。
34、中国
(1)政治:仍停留在封建社会,______统治顽固。
(2)经济:自给自足的______是主要生产方式。
(3)科技:非常落后。
(4)军事:作战能力低下,武器主要是______。
(5)社会矛盾:阶级矛盾激化,各地______此起彼伏。
35、开眼看世界有何历史意义?
36、简要叙述洋务运动过程并作出评价。
37、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集中体现,对我国政治形成了长久影响。请回答:
(1)简述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
(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存在哪两对基本矛盾?举例说明
(3)我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演变呈现出怎样的的趋势?指出君主专制统治结束的标志。
3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强侵华史,又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史。
请回答:
(1)近代列强发动了多次侵华战争,使中国从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请列举近代前期三次大规模侵华战争及战后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名称。
(2)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这一胜利对于国内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资产阶级革命以前,西欧各国通过出版官报、出版许可制度、内审查等书报检查制度以及各种政治制裁手段,压制异己思想和信息的传播。到17世纪中期以后,要求“出版自由”的呼吁越来越强,各种报刊相继涌现。18世纪中后期,欧美资产阶级开始在法律上确立了新闻自由的原则。如1789年法国的《人权宣言》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把新闻与出版自由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固定下来;1791年美国颁布的《宪法第一修正案》中第一条明确規定:“国会不得制定法律,剥夺人民的言论和出版自由”等。在欧美民主政治形威发展时期,各种媒体逐渐成为公众政治生活中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
材料二
新闻煤介作为相对独立的社会力量,对政府的权力运作起着监督作用,维护着政治权力的合法性。英国自1538年开始争取出版自由到19世纪中叶英国报业争取到新闻自由,是英国民主政治成型期,同厂被认为英国新闻自由和现代民主政治的“摇篮”。…当时不管哪一个政党组阁,除必須获得上下院的支持外,还必须得到《泰晤士报》的支持。时任美国总統罗斯福的新闻願问道格拉斯·卡特称报业为为政府行政、立法、司法以外的“第四部门”。他认为,美国是实行三权分立的国家,但如无自由报业反映舆论、监督政府,民主政治是无法运行的。正如美国第三任总统杰斐逊所说:“自由报业与民主教育,是民主政治的车之双轮,鸟之双翼。”
材料三
西方新闻媒介虽然标“客观”、"公正”、“中立”,但在新闻报道的价值取向上具有明显的偏见,如塑造发达国家的形象时,往往以言论自由、尊重人权、崇尚民主为主而沾沾自喜;而对发展中国家,则见不到发展中国家的进步以及对世界的和平与发晨的贡献,而多是政变、动乱、饥饿、冲突、侵犯人权、破坏民主等。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吴举的《西方新闻媒介与民主政治关系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媒体逐渐获得“新闻自由”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自由报业与民主教育,是民主政治的车之双轮,鸟之双翼"的理解。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西方新闻媒体发展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