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华同学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将记录的实验数据通过整理作出了如图所示的I-U 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导体甲的电阻小于导体乙的电阻
B.导体甲的电阻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C.当在导体乙的两端加上1V的电压时,通过导体乙的电流为0.2A
D.将甲、乙两导体并联后接到电压为3V的电源上时,干路电流为0.6A
2、挂在树上的苹果,静止时受到的一对平衡力是( )
A.苹果受到的重力和苹果对树的拉力
B.苹果受到的重力和树受到的重力
C.苹果对树的拉力和树对苹果的拉力
D.苹果受到的重力和树对苹果拉力
3、如图为测量大气压强的水银气压计,会使测得大气压数值偏小的操作是( )
A.将玻璃管略倾斜
B.将玻璃管略微下压
C.将玻璃管直径加粗
D.少量空气泡进入玻璃管内
4、人们在高温的天气里会大汗淋漓,使体温不致升得太高。这是由于汗液( )
A.熔化吸热
B.蒸发吸热
C.液化放热
D.凝固放热
5、2023年10月31日神州16号载人飞船返回地面,如图所示是神州16号推进舱和返回舱分离前绕飞地球的情景,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A.绕飞时返回舱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
B.绕飞时返回舱相对于推进舱是运动的
C.分离时返回舱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D.分离时返回舱相对于推进舱是静止的
6、古诗中有“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里的“高”是指( )
A.响度大
B.音调高
C.音色难听
D.振动频率高
7、如图所示,对于图片中所描述的物理过程,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图甲,空气压缩引火仪内的空气被压缩时,空气的内能减少
B.图乙,盒盖飞出时,盒内燃气的内能增大
C.图丙,小孩从滑梯滑下,臀部发热,此过程中是通过做功方式改变物体内能
D.图丁,为汽油机的做功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8、2023年10月16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升空,与空间站组合体对接完成:①使用偏二甲肼的液体燃料是因为其具有较大热值;②火箭发射过程中随着液体燃料质量的减小,其热值变小;③忽略燃料质量变化,加速上升阶段飞船的机械能增大;④火箭发射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不变。以上论述正确的是( )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9、中国最年轻的兵种——特种兵被称为“陆地猛虎、海底蛟龙、空中雄鹰”,他们装备着黑色特种作战消音靴,最神奇的是穿消音靴上天、入地、下海时,所产生的声音非常微弱.下列关于消音靴说法正确的是
A.消音靴能够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消音靴能够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C.消音靴能够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特种兵所穿的消音靴主要是防止音调过大而暴露目标
10、甲、乙二位同学从同一位置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像如图所示,甲的图像为直线,乙的图像为折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0~10min,甲通过的路程大于乙通过的路程
B.10~20min,以乙为参照物,甲是静止的
C.20~30min,甲、乙二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
D.0~30min,甲的平均速度等于乙的平均速度
11、P、Q是同一直线上相距80米的两点,甲、乙两车分别从P、Q同时同向开始运动,它们的s-t图像分别如图(a)和(b)所示,运动4秒钟,甲、乙两车之间的距离变化了。甲、乙的速度分别为v甲、v乙,则( )
A.v甲>v乙,
B.v甲>v乙,
C.v甲<v乙,
D.v甲<v乙,
12、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课桌的高度约为80dm
B.洗澡水的温度大约是90℃
C.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
D.光速等于3×106m/s
13、如图所示的声现象中,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图:拨动伸出桌面的钢尺越短,钢尺振动得越快,响度就越大
B.乙图:乒乓球被发声的音叉弹开表明音叉在振动,此处用到了理想实验法
C.丙图:将扬声器对准烛焰,播放音乐,烛焰会跳动,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
D.丁图: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空气,听到闹钟声音变小,根据现象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
14、《吕氏春秋·察今篇》记载了刻舟求剑的故事,当中有这样的文句:“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文中对舟和剑运动状态的描述,可选择的共同参照物是( )
A.舟中人
B.舟
C.剑
D.江岸
15、根据表所提供的数据,在标准大气压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物质 | 熔点℃ | 沸点/℃ |
酒精 | -117 | 78 |
水银 | -39 | 357 |
铅 | 328 | 1740 |
A.-39℃的水银吸热,温度可能不变
B.铅的凝固点是-328℃
C.气温接近-50℃时,应选用水银做温度计的测温液体
D.80℃的酒精是液态
16、有一支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的温度计,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4℃,在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的示数为96℃,用此温度计测得某杯液体的温度是27℃,则这杯液体的实际温度是( )
A.27 ℃
B.25 ℃
C.23℃
D.以上结论都不对
17、下列关于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线是客观存在的
B.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C.光反射时,方向一定改变
D.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18、下列事例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小孔成像
B.渔民叉鱼
C.潜望镜
D.古人日晷计时
19、在如图所示的四种情境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
A.提着水桶在水平路上行走
B.举着杠铃不动
C.搬石头没搬动
D.推着小车向前运动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一铁块压成铁片,它的质量减少
B.将一铁块熔化成铁水,它的质量不变
C.将一铁块从地球上带到月球,它的质量变小
D.将一粗的铁杵磨成光滑的绣花针,它的质量不变
2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由断开到闭合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变化情况是( )
A.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B.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C.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压表的示数不变
D.电流表的示数不变,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22、下列电器中,不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来工作的是( )
A.电烙铁
B.电饭锅
C.电视机
D.电熨斗
23、如图,A验电器带正电、B验电器带负电,用一根细棍将AB连接起来,验电器金属箔的张角不变,则这根细棍可能是( )
A.铅笔芯
B.细铁丝
C.湿树枝
D.玻璃棒
24、对于正常眼来说,外界的物体不管是远处的还是近处的,在视网膜上成像后,所成的像都是
A.正立缩小的虚像
B.正立放大的虚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
D.倒立缩小的实像
25、如图,质地均匀的长方体质量是700g,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则它对桌面的压强为______Pa;竖直切除右边的阴影部分,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力会______(变大/变小/不变),压强会______(变大/变小/不变)。
26、如图所示,用2N的拉力匀速竖直向上拉绳子自由端,将重为3. 5N物体提升0. 1m,不计绳重与摩擦,动滑轮机械效率为________;若物体重力变大,则动滑轮机械效率将_______.
27、停表的示数为 ______s。
28、某空瓶质量是,装满水后总质量为
,则瓶子的容积是___________
;如果瓶中装满酒精,总质量是___________
。(
,
)
29、如图所示,甲、乙两个房间里相同的电炉上,同时烧开相同的两壶水,壶嘴喷出的“白气”是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这个过程要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仔细观察比较还能发现:甲房间内水壶嘴的上方“白气”较多,由此可以判断出甲房间的气温较_____(选填“低”或“高”).
30、如图所示,小明取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以焦距较短的凸透镜作为目镜,以焦距较长的凸透镜作为物镜,通过两个透镜观察美景,调节两个透镜之间的距离,直到看得最清楚为止,此时这种透镜组合工作原理与_______(选填“望远镜”或者“显微镜”)相同。
31、某电热器具内部简化电路如图所示,两根电热丝的电阻R1=R2=48.4。该电热器最小电流为_____A,该电热器具最大功率是_______W。(第一空保留一位小数)
32、马航MH370飞机于2014年3月8日与地面失去联系,中国军方利用地球同步卫星帮助搜救。同步卫星是利用 ____来实现陆地与海面上搜救船之间的通信联系,它相对于地面是____________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33、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量一物体的长度,方法如图所示,他在测量中存在四处错误(请任选指出三个错误填在下面横线上):
(1)_____;
(2)_____;
(3)_____。
34、把一个物体挂在弾簧测力计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N。当把该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少了2N,此时浮力为______N,剪断绳子后,物体处于______状态。
35、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
A. B.
C.
D.
3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
(1)按如图甲所示的操作,可测出凸透镜焦距是_____cm.
(2)把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_____.把蜡烛放在较远处,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当它们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该像是_____(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
(3)若在蜡烛和凸透镜间合适位置放一个眼镜,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向远离透镜的方向适当移动光屏后像又清晰了,说明该眼镜对光线具有_____(填“会聚”或“发散”)作用,是_____(填“近视”或“远视”)眼镜.
(4)在图乙所示位置的基础上,保持蜡烛不动,将凸透镜和光屏同时向右移动相同的距离后,光屏上_____(填“能”或“不能”)再次成清晰的像.
37、小明同学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
(1)实验时应先调节杠杆在______位置平衡。若出现图甲所示情况,应将杠杆的螺母向______调(填“左”或“右”)。
(2)杠杆平衡后,小明在图乙所示的A位置挂上3个钩码,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时应在B位置挂上______个钩码。
(3)下表是该组某同学在实验中记录杠杆平衡的部分数据:
实验次数 | F1(N) | l1 (cm) | F2 ( N) | l2( cm) |
1 | 2 | 5 | △ | 10 |
2 | 3 | 10 | 2 | 15 |
3 | 2 | 30 | 3 | ☆ |
上表中空格处所缺的数据是:△=______,☆=______;
(4)分析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38、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
(1)在本实验中适合做声源的是______;
(2)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分别盖上塞满不同隔声材料,其目的是控制隔声材料的______相同。接着他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在此过程中,他所听到声音的______(响度/音调)发生改变;当听不见声音时分别测量并记录此处到鞋盒的距离(如下表);
材料 | 衣服 | 锡箔纸 | 泡沫塑料 |
距离 | 较长 | 最长 | 短 |
分析实验结果,则待测材料隔音性能由差到好的顺序为______;
(3)为了进一步验证,小红认为还可以保持______相同,分别改变不同隔声材料的厚度,直到测试者听不见声音为止。然后通过比较材料的厚度来确定材料的隔声性能。若材料越厚,则说明其隔声性能越______(好/差)。
39、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小红和小华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试管中装有适量的碎冰。(实验过程忽略热量散失)
(1)小红将装有碎冰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用“水浴法”可使碎冰受热均匀,而且碎冰的温度上升速度较___________(选填“快”或“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2)小红实验时,试管中的冰完全熔化后,若持续加热,在标准大气压下将得到图乙中的DE段,这段时间内试管中的水不能沸腾,是因为___________;
(3)小华实验后,绘出如图丙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小红看了之后很快判断出此图像不是根据实验的测量数据画出来的,她判断的主要理由是___________。
40、在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实验电路如图甲所示。
(1)闭合开关前,图甲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位于______(选填“A”或“B”)端;
(2)小敏同学闭合开关,移动滑片到某一点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为______V,此时灯泡发光______(选填“较暗”或“较亮”);
(3)小敏同学移动滑片,记下多组对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绘制成图丙所示的图象,根据图象信息,可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_____W,此时小灯泡的电阻是______Ω;
(4)完成上述实验后,小敏又设计了一种测额定功率的方案,如图丁所示,是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请你完成下列操作:
①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S,将开关拨到触点______(选填“1”或“2”),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小灯泡的额定电压
;
②滑动变阻器的滑片______,再将开关拨到另一触点,读出电压表的示数
;
③用、
、
表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则表达式P=______。
41、小虎同学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
(1)实验前,应调节烛焰与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在凸透镜的______上,目的是______;
(2)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甲所示时,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______cm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像;
(3)若实验中用手遮住凸透镜的一半,则光屏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出现完整的像;
(4)如图乙所示,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16cm刻度线处,则人眼在______(选填“A”或“B”或“C”)处能观察到蜡烛的像,像是图丙中的______(选填“1”、“2”、“3”、“4”);
(5)如图丁所示,小田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近视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了,将光屏向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
(6)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蜡烛燃烧变短,原来在光屏中心的像“跑”到光屏______方。
42、下面是用托盘天平称石块质量的实验步骤,请填上适当内容.
A.把天平放在 ________桌面上.
B.将游砝拨到标尺左侧 ________上.
C.调节横梁上的 ________(游码或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D.将被测物体放在天平的 ________盘,右盘放 ________,并调节 ________(游码或平衡螺母)位置,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处.
E.计算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对刻度值得出物体的质量.
43、小明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将玻璃板M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取两支蜡烛A和B,将蜡烛A放置于玻璃板前固定并点燃。如图甲所示:
(1)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 ;
(2)对蜡烛A和B的要求是______,这是为了______。在蜡烛A所在侧透过玻璃板观察到另一侧蜡烛A的像,并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使它与蜡烛A所成像重合,看上去蜡烛B也被点燃,以此可以确定蜡烛A所成像的位置。他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选填“控制变量”、“等效替代法”或“理想模型”);
(3)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放一光屏,______(选填“能”“不能”)在光屏上成像;
(4)小明在蜡烛B处做好标记号,测得B到A的距离为10cm,再移出蜡烛B,将玻璃板平移到B位置,此时所成像与前一次成像的大小比较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第二次所成像到蜡烛A的距离为______ cm;
(5)如图乙所示,将玻璃板与水平桌面成45°角固定在水平桌面上,让蜡烛A沿着桌面向右做直线运动,将看到蜡烛A在玻璃板后的像______运动(选填“水平向右”、“水平向左”、“竖直向上”或“竖直向下)。
44、声音传播的速度和温度有关,下表是空气中声速随温度变化的数据。
空气温度/℃ | -20 | -10 | 0 | 10 | 20 | 30 |
声音速度/ | 318 | 324 | 330 | 336 | 342 | 348 |
(1)根据表格中数据的变化,你发现的规律是:空气温度每升高10℃,声速______(填变化规律);
(2)请你根据规律判断出温度为15℃时声速为______m/s,在15℃发生闪电的夏夜,小明在看到闪电6秒后听到雷声,则打雷处距小明的距离约为______m;
(3)当飞机的飞行速度接近周围的声速时会受到相当大的阻力,上世纪中期,人们就尝试进行超音速飞行,则可判断:在飞机速度有限的情况下,空气温度较______(选填 “高”或“低”)时试验更容易成功。
45、质量是12kg的金属块,温度从20℃升高到60℃时,吸收了4.224×105J的热量。求:
(1)该金属的比热容是多少?
(2)该金属块可能是什么?
水4.2×103 酒精2.4×103 煤油2.1×103 冰2.1×103 蓖麻油1.8×103 砂石0.92×103 | 铝0.88×103 干泥土0.84×103 铁、钢0.46×103 铜0.39×103 水银0.14×103 铅0.13×103 |
46、如图所示,某品牌太阳能汽车用在景区接送旅客,汽车总质量为6×103kg,该车某次在水平路面上受到的牵引力为5×103N,匀速行驶了3600m,求:
(1)汽车所受的重力;
(2)汽车牵引力做的功。
47、质量为100g、初温是74℃的实心金属小球放出2.3×103J的热量之后,温度降低到24℃。那么,这种金属的比热容是多少?可能是哪种金属?
48、如图,闭合开关S后,请在图中虚线框内标出导线中电流的方向。
49、按下列要求做出相应的图像:形状不规则的石块静止在水平桌面上,O为重心,请画出石块重力的示意图。
50、用图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若拉力F将绳子的自由端移动1.5m时,重物升高0.5m,请你在图中画出绳子绕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