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正常人眼通过调节晶状体厚薄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如果不注意用眼卫生,可能导致对晶状体厚薄的调节能力减弱。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晶状体变薄时,对光有发散作用
B.晶状体变厚时,对光的会聚能力增强
C.若晶状体太薄,容易形成近视眼
D.若晶状体太厚,可用凸透镜矫正
2、通常情况下,下列都属于导体的一组物质是( )
A.铁、铜、大地、食盐水
B.铝、石墨、陶瓷、铅
C.水银、锡箔、橡胶、镍
D.铜、塑料、人体、黄金
3、如图所示是摄影爱好者捕捉到的“乌鸦骑乘老鹰”的精彩画面,下列能描述图中两者相对静止的成语是( )
A.分道扬镳
B.背道而驰
C.并驾齐驱
D.各奔东西
4、寒冬的早晨,在窗户玻璃上会出现“冰花”,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冰花主要是水凝固形成的
B.冰花的形成需要吸热
C.冰花出现在窗玻璃的外侧
D.冰花主要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5、如图所示的电路,设电源电压和小灯泡灯丝电阻均不变,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的过程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B.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C.小灯泡的亮度变亮
D.电压表的示数与电流表的示数的比值不变
6、2022年2月,第24届冬奥会在北京成功举办,小华得到了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他和“冰墩墩”一起完成了几个光学实验,下列描述与实验情景不相符的是( )
A. 平面镜中的像由光的反射形成
B. 通过放大镜看到的像是实像
C. 小孔成像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
D. 岸上看到水中的虚像比物体位置高
7、把长短和粗细均相同的铜丝和镍铬合金丝分别接入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这是探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材料的关系
B.通过灯泡的亮度判断电阻大小,这里用到了转换法
C.把铜丝接入电路时灯泡更亮,说明铜丝比镍铬合金丝的电阻大
D.若要实验现象更明显,可以把灯泡换成电流表
8、下列有关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没有传声的介质,我们也能听到声音
B.“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C.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D.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9、小明家的屋顶上有一个水池,图是他设计的一种自动测量水池内水位高低的装置,R'是定值电阻,R是滑动变阻器,它的金属滑片是杠杆的一端。从水位表(用电流表改装)指针的刻度,就可知道水池内水位的高低。下列对装置的设计方案提出的建议,可行的是( )
A.用电压表改装水位表,并与R'并联
B.用塑料材料制作杠杆AB
C.用软绳连接杠杆A端与浮标
D.用导线代替电阻R'接通电路
10、如图是神舟十三号飞船返回地球时的一张照片,在降落伞打开,飞船匀速下降的过程中( )
A.动能不断增加
B.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C.重力势能的变化量大于动能的变化量
D.机械能不变
11、下列有关光现象对应的解释与应用正确的是( )
A.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变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B.湖中有趣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C.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照镜子时离镜面越远成的像越小
12、若图中猫的头部位置保持不变,把镜子沿MN截成两半,并分别向两侧平移一段距离,则猫的头部通过左、右两半面镜子( )
A.都不能成像
B.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
C.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
D.都成完整的像,但两个像随同镜子向两侧平移
13、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温度越高,具有的热量越多
B.物体从外界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C.热量可以从内能小物体传给内能大的物体
D.物体的内能增加,则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14、关于错误和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B.误差和错误一样是可以避免的
C.误差是不正确使用测量工具造成的
D.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将消除误差
15、大人和小孩分别将同样多的砖从一楼搬到二楼,大人用时15 s,小孩用时25 s,在这个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孩对砖做功更多
B.小孩对砖做功更快
C.大人对砖做功更多
D.大人对砖做功更快
16、一运动员在一百米赛跑中,测得他在7s内的平均速度为,10s到达终点,则他在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
A.
B.
C.
D.
17、如图所示,把两个不同规格的灯泡并联起来接到电源上,闭合开关S,两灯泡正常发光,关于各点处电流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18、晚上,小亮把手机充电器的插头刚插入插座准备充电时,家里原来正常工作的用电器突然都停止了工作.如图所示为该充电器铭牌的部分内容,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A.插头与这个插座接触不良形成了断路
B.插头插入这个插座前,火线和零线就已相互接触形成了短路
C.插头插入这个插座时,火线和零线相互接触形成了短路
D.充电器消耗的功率过大,导致干路电流过大,空气开关自动断开
19、下列物体的质量最接近200g的是( )
A.一头大象
B.一张课桌
C.一块橡皮擦
D.一个苹果
20、某同学在探究串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实验中,按下图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灯L1、L2都不发光,电流表示数为零.他用电压表分别接到电流表、灯L1、灯L2两端测量电压,发现电流表、灯L1两端电压均为零,灯L2两端电压不为零.电路的故障可能是
A.电流表断路
B.灯L1断路
C.灯L2断路
D.灯L2短路
21、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中,让激光器射出的光沿垂直于镜面的纸板入射到O点,在向后折的纸板NOF上看不到反射光线,如图所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此实验中只有入射光线,没有反射光线
B.此实验因为不遵循反射规律,所以没有反射光线
C.如果实验室内足够昏暗,就能在纸板NOF上看到反射光线
D.无论纸板NOF前折还是后折,反射光都存在并遵循光的反射规律
22、下列实例中,用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在饮料中加入冰块,饮料变凉
B.两手相互摩擦,手的温度升高
C.用锯条锯木板,锯条的温度升高
D.钻木取火时,摩擦处的木头温度升高
23、下列关于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医生用的听诊器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增大听到声音的响度
B.演奏小提琴时,按压弦的不同位置,发出音色不同的声音
C.医生用B超查看胎儿的发育情况,是利用声能传递能量
D.古代士兵用“伏地听声”防范敌军夜袭,“伏地”可以听到敌军马蹄发出的次声波
24、下列有关运动的描述及参照物的选取,正确的是( )
A.地球同步卫星相对地球是运动的
B.“神舟十六号”飞船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后,飞船相对于核心舱是静止的
C.升国旗时,观察到国旗冉冉升起,观察者是以“国旗”为参照物的
D.“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是以“轻舟”为参照物的
25、水具有反常膨胀的特性,如图所示为水的密度在0℃~10℃范围内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根据图像可知,温度等于______℃时,水的密度最大;在0℃~4℃范围内,水具有______(选填“热胀冷缩”或“热缩冷胀”)的性质。
26、将光滑细嫩的豆腐放入冰箱冰冻,豆腐里的水遇冷 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冰,体积变大;再将豆腐从冰箱取出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水,就做成了“冻豆腐”。
27、一辆小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前半程的速度为10m/s,后半程的速度为15m/s,小汽车在全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m/s。
28、某家庭用的燃气热水器,将20kg的水从10℃加热到60℃,完全燃烧了0.21m3的煤气。水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J,煤气完全燃烧释放的内能是_______J,该热水器烧水的效率是________。(c水=4.2×103J/(kg・℃),q天然气=4×107J/m3)
29、运用声呐系统可以探测海洋深度,在与海平面垂直的方向上,声呐向海底发射超声波,经6s接收到来自海底的回波信号,则该处的海深为________m(海水中声速是1500m/s)。此声呐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用来测量地球与月球的距离。
30、在校运会上,小明和小亮的百米跑成绩分别为14s和15s,比较两人在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小明的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亮的;当到达终点时,他们不能立即停下,是由于他们具有________。
31、如图所示,一个实心正方体,体积为1.2×10﹣3m3,重10N,用细绳吊着浸入盛水的容器中,有的体积露出水面,此时容器中水面高度为30cm,物体受到的浮力为______N,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______Pa,绳子的拉力为______N,剪断绳子后,物体最终______(选填“沉在水底“”悬浮在水中”或“漂浮在水面”)。
32、京沪高铁于今年6月通车,列车中的乘客看到车外的树木飞驰而过,这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列车在进站过程中动能将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3、(1)小红用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读数是____cm。
(2)2020年市中考,由于新冠病毒肺炎要求体温小于37.3℃的考生在常规考场考试,体温大于等于37.3℃的考生须在备用考场考试。某考生的体温测量结果如图所示,他应在______考场考试,该体温计的工作原理是__________
34、如图所示是一条电鳗,电鳗是一种以能短暂强力放电而闻名的淡水鱼类。电鳗在放电时,头部是正极,尾部是负极,每枚肌肉薄片像一个小电池,只能产生150毫伏的电压,但许多个“小电池”组装起来,放电时的电压便可高达600V,这种高电压只能维持非常短暂的时间。
(1)电鳗在放电时可看成是电路中的______;(选填“电源”或“用电器”)
(2)150毫伏=______伏;
(3)为了获得高达600V的电压,则需要______个“小电池”______联起来。
35、实验课上,老师和同学们测量塑料小条及酒精溶液的密度。
(1)他们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塑料小条的密度:
①调节天平平衡时,若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__调节,使天平平衡,取20根相同的塑料小条放在天平的左盘,移动游码至图(a)所示位置,天平再次平衡,则20根小条的总质量为____________g;
②在量筒中加入适量酒精,如图(b)所示,液面示数为____________mL,再将20根小条全部浸没在酒精中,量筒内液面达到9mL,则塑料小条的密度为____________g/cm3;
(2)他们用电子密度计测量酒精溶液的密度,电子密度计主要由玻璃砝码、挂钩、测量支架等组成。测质量时,示数由测量支架所受的拉力大小决定,如图(c)中显示的20.00g表明是质量为20.00g的砝码对支架产生的拉力;
①如图(d)所示,将玻璃砝码浸没在纯净水中,示数变小,原因是砝码受到水的___________,此时测量支架所受拉力相当于11.00g的物体所产生的拉力,按下“密度”键后,电子密度计能依据阿基米德原理换算出纯净水的密度为0.996g/cm3,如图(e)所示;
②提起玻璃砝码并擦干,再浸没在待测酒精溶液中,示数变为12.00g,如图(f)所示,则该酒精溶液的密度最接近于___________g/cm3。
A.0.913 B.0.889 C.0.885 D.0.800
36、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欣同学利用木条、橡皮泥、包装带和钩码进行探究活动。
(1)如图所示,将橡皮泥做成长方体平放于木条上方,把包装带撕成相同宽度的两段后分别绕过橡皮泥,且在包装带下方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通过观察对比橡皮泥上端的变化,小欣同学可得出结论:______相同时,______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2)小欣同学想继续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受力面积的关系,应进行的操作是:将橡皮泥恢复原状,把包装带撕成______宽度的两段,两包装带下方挂______(均选填“相同”或“不同”)数量的钩码,这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在物理学中叫______;
(3)实验过程中,小欣同学是通过观察橡皮泥______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这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在物理学中叫______;
(4)实验过程中,小欣同学在包装带下方挂了2个50g的钩码,并测得包装带与橡皮泥的接触面积为250mm2,则包装带对橡皮泥的压强是______Pa。(g取10N/kg)
37、如图所示,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将方形物体置于水平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物体,使其做________运动,这是根据________原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
(2)小月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对比实验方案,通过实验得到了正确的结论。
①下列各种现象中,利用该实验结论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A.汽车在结冰的路面上行驶,在车轮上缠绕铁链
B.用力压住橡皮,擦去写错的字
C.移动很重的石块时,在地上铺设滚木
②若甲图中方形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为v1,乙图中方形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为v2。实验过程中关于v1和v2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
A.v1一定大于v2
B.v1一定小于v2
C.v1一定等于v2
D.v1可以大于、等于或小于v2
③若在拉动方形物体时,重力突然消失了,则方形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将______(变大/变小/不变);
(3)小云对实验装置进行改动,如图丙,在用力将长木板向右拉出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______(A/B)的示数反映了方形物体与长木板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实验中______(一定/不一定)要匀速拉动长木板。此时方形物体所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为_______(水平向左/水平向右),施力物体是________(地面/长木板/弹簧测力计)。
38、在“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中,小姚同学设计的实验报告(部分)如下,请填写空格处的内容.
39、小安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焦距为的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
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
刻度线处,移动光屏至
刻度线处,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所示。请结合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能够说明______的成像特点。(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放大镜 B.幻灯机 C.照相机
(2)保持透镜在刻度线处不动,如果想在光屏上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将蜡烛右移,光屏右移 B.将蜡烛左移,光屏右移
C.将蜡烛右移,光屏左移 D.将蜡烛左移,光屏左移
(3)保持透镜在刻度线处不动,若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
刻度线处,将光屏放在光具座上透镜的左侧,通过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呈现烛焰清晰的______的像。(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倒立放大 B.倒立缩小 C.正立放大
40、在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情况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图所示,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两个同样的烧杯中,分别装入等体积的水和食用油;
②用两支相同的温度计分别测出水和食用油的初温并记录;
③取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放入两个烧杯中进行加热;
④使用温度计每隔一分钟测量一次甲、乙液体的温度,并将结果记录在数据表中;
⑤关闭电加热器。
(1)实验步骤①存在错误,应改为___________;
(2)选择两个完全相同的电加热器,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
(3)改正错误后,通过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表,分析实验数据可知,___________液体的比热容较大。
加热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甲液体的温度/℃ | 16 | 20 | 24 | 28 | 32 |
乙液体的温度/℃ | 30 | 32 | 34 | 36 | 38 |
41、下表是某兴趣小组在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关系”时,小明记录的数据:
表I
实验次数 | 电阻R1=10Ω | |
U/V | I/A | |
1 | 1 | 0.1 |
2 | 2 | 0.2 |
3 | 3 | 0.3 |
表II
实验次数 | 电压U=5V | |
R1/Ω | I/A | |
4 | 5 | 0.6 |
5 | 10 | 0.3 |
6 | 15 | 0.2 |
(1)在做表I中的实验时,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依次行第1、2、3 次实验并分析表格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做表II中的实验时,先将5Ω的电阻连入电路中,闭合开关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3V,并记下电流值。断开开关后,首先将5 Ω电阻更换成10Ω电阻,接着应做的操作是______,然后合开关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直至电压表示数_______V,并记下此时电流表的示数。
(3)根据实验数据,小明做出了如图所示的I - R图像,由于此图线为曲线,小强认为不便直观判断I与R的定量关系,于是对图像中的坐标进行了巧妙变换,从而直观判断出了I与R的关系。你认为小强的改进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推力巨大的“长征”系列火箭已能克服地球引力的作用,将“风云”气象卫星、“海洋一号”卫星和“神舟”系列载人实验飞船送入太空。2003年10月15日,我国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宇宙飞船遨游太空14圈后,于10月16日成功地返回地面。美国航天员曾涉足月球,由于他们远离地球,地球对它们的引力作用已减弱到可以忽略①,而这时月球的引力则起主要作用。其实,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着引力作用②。通常的两个较轻物体之间的引力十分微小,我们不易察觉到,但宇宙天体间(如太阳和地球)的引力就非常大③。
(1)在飞船进入太空的过程中,宇航员杨利伟的质量将( )
A.先减小再增大 B.先增大后减小 C.始终不变 D.逐渐减小
(2)在太空中能进行的实验是( )
A.用弹簧测力计测拉力 B.用天平测质量
C.测声速 D.测杯子对桌面的压力
(3)在月球上能做到的是( )
A.观察到星星“眨眼睛” B.举行露天音乐会
C.进行无线电交流 D.轻轻一跳就离开月球
(4)第②句其实是牛顿所创立的万有引力理论,由第①句,我们可以知道万有引力跟______有关,再由第③句我们可以猜想出万有引力还跟______有关。
43、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沸腾的特点:
(1)请指出图甲中的操作错误______________;
(2)如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水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由图可知,水沸腾时的特点是:水继续吸热,温度_____;
(3)为说明水在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______,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
44、在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实验中,图甲是实验的电路图。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该是_____的,电流表应_____(选填“串联”或“并联”)在被测电路中。
(2)小明同学在测量A处的电流时,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如图乙所示,原因是_____;在排除故障后,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A。
(3)改变灯泡的规格,用电流表分别测出A、B、C三处的电流IA、IB、IC,重复实验,记录数据如表,根据实验数据得出IA、IB、IC之间的关系是_____。
| IA/A | IB/A | IC/A |
1 | 0.1 | 0.5 | 0.6 |
2 | 0.2 | 0.4 | 0.6 |
3 | 0.4 | 0.2 | 0.6 |
45、将边长为10cm的实心正方体木块轻轻放入盛满水的大水槽内,待木块静止时,从水槽中溢出了600g水,g取10N/kg,求:
(1)木块受到的浮力;
(2)木块的质量;
(3)木块的密度。
46、学校教学楼的电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20A,每盏日光灯工作时的电流约为200mA,则学校里最多可安装多少盏这样的日光灯?
47、在汽车行驶的正前方有一座山,汽车以15m/s的速度匀速行驶,汽车鸣笛,经3s后,司机听到回声。(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1)听到回声时汽车距山多远?
(2)还需多少时间才能开到山脚下?
48、如图所示是小明的调光灯电路图,他将粗细均匀的电阻丝通过滑片P连入电路,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
。闭合开关S后,滑片P从最左端
滑到最右端
的过程中,小灯泡的
关系图像如图所示。(电阻丝
的阻值不随温度变化)求:
(1)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
(2)电阻丝的阻值;
(3)当连入电路的阻值
多少
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最大。此时总功率为多少
。
49、根据如图甲所示的实物电路,在乙虚线框内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50、利用图中的定滑轮和动滑轮绕制滑轮组,要求能够改变用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