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分别为( )
A.,3
B.﹣1,3
C.﹣1,2
D.,2
2、估计的值应在( )之间.
A.7和8
B.8和9
C.9和10
D.10和11
3、把方程去分母,正确的是( )
A. 3x-(x-1)=1 B. 3x-x-1=1 C. 3x-x-1=6 D. 3x-(x-1)=6
4、如图,是
的
边上的一点,下列条件不可能是
的是( )
A. B.
C. D.
5、若m+n=3,则2m2+4mn+2n2﹣6的值为( )
A. 12 B. 6 C. 3 D. 0
6、如图所示的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是( )
A.
B.
C.
D.
7、某中学八年级学生去距学校10千米的景点参观,一部分学生骑自行车先走,过了30分钟后,其余学生乘汽车出发,结果他们同时到达,已知汽车的速度是骑车学生速度的2倍.设骑车学生的速度为千米/小时,则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
A.
B.
C.
D.
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与y轴相切于原点O,平行于x轴的直线交⊙A于M、N两点,若点M的坐标是(﹣8,﹣4),则点N的坐标为( )
A.(-2,﹣4)
B.(﹣1,﹣4)
C.(﹣3,﹣4)
D.(-1.5,﹣4)
9、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若,则
B.,则
C.若,则
D.若,则
10、下列各组代数式中,属于同类项的是( )
A. 4ab 与4abc B. -mn与 C.
与
D.
与
11、如图,已知ADBE
CF,BC=3,DE:EF=2:1,则AC=___.
12、某青年排球队有12名队员,年龄的情况如下表:
年龄/岁 | 18 | 19 | 20 | 21 | 22 |
人数 | 3 | 5 | 2 | 1 | 1 |
则这12名队员年龄的中位数是______岁.
13、如图,,
,连
,
交于点O,下面四个结论:①
;②
;③
;④
,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为__________.
14、如图,是正方形ABCD的内切圆,切点分别为E、F,G,H,ED与
相交于点M,则sin∠MFG的值为________.
15、将一些相同的“○”按如图所示的规律依次摆放,观察每个“龟图”中的“○”的个数,则第16个“龟图”中有__________个“○”.
16、抛物线y=﹣2(x+3)2﹣1的对称轴是______,顶点坐标是______;当x______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x______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x______时,y取最______值为______.
17、如图甲,这是由个同样大小的立方体组成的魔方,总体积为
.
(1)当魔方体积时,求出这个魔方的棱长;
(2)①图甲中阴影部分是一个正方形,求出阴影部分正方形
的边长;
②把正方形放置在数轴上,如图乙所示,使得点
与数
重合,求点
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多少.
18、(1)解方程: (2)化简:
19、计算:.
20、如图,在Rt△ABC中,∠ACB=90°,AB=10,AC=8,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8个单位的速度沿边AB向终点B匀速运动,点P出发后,过点P作PQ⊥AB交射线AC于点Q,当点Q不与点C重合时,作点Q关于BC的对称点D,连结PD,设点P运动的时间为t(t>0)秒.
(1)BC=__________;
(2)求DQ的长(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
(3)设PD与边BC的交点为E,当△PQE是锐角三角形时,求t的取值范围;
(4)当∠DPQ=∠A时,直接写出t的值.
21、解不等式,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22、如图,数轴上点A对应的有理数为20,点P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A出发,点Q以每秒4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原点O出发,且P,Q两点同时向数轴正方向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
(1)当t=2时,P,Q两点对应的有理数分别是____,____,PQ=____;
(2)当PQ=10时,求t的值.
23、中考将近,同学们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来进行自我反思和总结,消化白天的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每个班都在积极地进行自我调整.我校A班和B班的同学也积极响应号召,调查了本班的自习情况以供老师参考.
A班同学在班级抽样调查中,调查了十名同学的学习情况,将这十名同学在一周内每天用于自主复习的总时间四舍五入后,分别记录如下:(单位:分)
18 11 22 25 25 18 27 25 22 27
B班的同学采取的普查方式,让每位同学自己写出平均每天的自主复习时间,将数据收集整理后得到以下数据:
平均数 | 中位数 | 众数 | 极差 | 方差 |
22 | 23 | 30 | 30 | 59.7 |
B班的同学还将自主复习时间分为四大类:第一类为时间小于10分钟以下;第二类为时间大于或等于10分钟且小于20分钟;第三类为时间大于或等于20分钟且小于30分钟;第四类为时间大于或等于30分钟,并得到如下的扇形图.
(1)在扇形图中,第一类所对的圆心角度数为 .
(2)写出A班被调查同学的以下特征数.
平均数 | 中位数 | 众数 | 极差 | 方差 |
22 |
| 25 | 16 |
|
(3)从上面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到 班的自主复习情况要好一些.其理由为(至少两条): .
24、教科书中这样写道:“我们把多项式及
叫做完全平方式”,如果一个多项式不是完全平方式,我们常做如下变形:先添加一个适当的项,使式子中出现完全平方式,再减去这个项,使整个式子的值不变,这种方法叫做配方法.配方法是一种重要的解决问题的数学方法,可以求代数式的最大值或最小值等.
例如:求代数式的最小值
.
当
时,
有最小值,最小值是
.
根据阅读材料用配方法解决下列问题:
(1)当为何值时,代数式
有最小值,求出这个最小值.
(2)当,
为什么关系时,代数式
有最小值,并求出这个最小值.
(3)当,
为何值时,多项式
有最大值,并求出这个最大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