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图为明嘉靖年间(陕西通志)中的西安城图(局部)。据此可知,当时的西安( )
A.机构设置极为臃肿
B.城市布局更加合理
C.城市功能较为齐全
D.行政地位有所提升
2、下表是1699~1774年英国纺织品出口年平均额统计(单位:千英镑)。据此可知( )
| 1699~1701 | 1772~1774 |
毛织品 | 3045 | 4186 |
麻布 | 一 | 740 |
丝织品 | 80 | 189 |
棉布 | 20 | 221 |
合计 | 3145 | 5336 |
A.英国已经成为国际贸易中心
B.技术进步源于强大的市场需求
C.工业化推动了世界贸易发展
D.英国的经济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3、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前,浙江绍兴府通判一职出缺,结果顺天籍张廷泰中选。但在乾隆帝接见张廷泰时,听出了他的绍兴口音,便下旨对张廷泰漠视回避制严厉批判,并将其降职调往福建,还将审查御史等人一同论处。乾隆帝强调回避制旨在( )
A.规范官员选拔
B.学习明朝制度
C.维护君主专制
D.加强官员管理
4、如图是中国古代某一朝代的疆域图,下列属于这一朝代的历史事件是
A.商鞅变法
B.围魏救赵
C.焚书坑儒
D.党锢之祸
5、对于行会组织,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是在中世纪后期,城市兴起后产生的
B.行会是一个团体,是为了反抗基督教会的欺压而成立的
C.行会保护本行业手工业者的共同利益
D.手工业者按照不同行业组成行会
6、1534年,英国国王亨利八世授意议会通过法案,宣布国王为英国教会的首脑,摆脱了罗马教廷的控制;16世纪,法国国王签署敕令,规定法国的法律文件必须用法语撰写,法语成为法国的官方语言。这些事例表明当时西欧( )
A.民族国家正在成长
B.封建王权受到法律制约
C.天主教会走向消亡
D.国家之间利益纷争加剧
7、有学者指出:某事变无洋不反,凡外皆仇,以中国(实际上是以华北、东北甚至是以京津一隅)对抗各国,致成了一个小型的“世界大战”。结果京师再陷,朝廷狼狈出亡。该“事变”是
A.义和团运动
B.九一八事变
C.一二·九运动
D.卢沟桥事变
8、1956年提出的“双百方针”主要是针对
①科技领域
②军事领域
③文艺领域
④金融领域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9、1898年9月,戊戌政变发生后,美国驻华公使康格致函国务卿指出:皇太后决心将时钟往后扳,过不了多久,进步的钟摆就会摆回到皇帝最近开始起步的地方,据此可知( )
A.部分西方人赞同中国变法
B.列强伺机干预中国的内政
C.清政府加强排外活动力度
D.清政府坚守“天朝”心理
10、如图为先秦某一著名思想家的主张示意图。图示表明该思想家
A.吸收了法家思想
B.开创了儒家学派
C.贯穿了功利精神
D.探索了天人关系
11、在2015年,习近平主席访问了14个国家,并利用这些场合向各国领导人阐述中国的对外政策。这些政策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以“中国十地区”为形式的对话机制,例如中非合作论坛峰会、中国——拉共体部长级会议、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等。这反映出我国外交发展的特点是
A.多边外交不断发展深化
B.与世界大国的关系不断发展
C.软实力外交取得丰硕成果
D.同发展中国家关系更加巩固
12、汉武帝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余子弟为列侯,分别隶属汉郡。同时规定王国官员地位低于中央官员,限制人们与诸侯王交游。从此,王国与汉郡无异。这表明汉朝( )
A.吸取秦亡教训
B.疆域不断扩大
C.经济发展繁荣
D.中央集权强化
13、明代万历之前,一条鞭法已经在南方的部分地区施行,在江西、浙江、南直隶、广东广西、福建都较为成功。万历九年,张居正将“一条鞭法”推广到全国。后来,有学者对其研究时发现,一条鞭法在北方推广遭到了强烈的抵制。该学者意在说明( )
A.政策的制定需要因地制宜
B.一条鞭法未能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C.北方地区中央控制力缺失
D.北方少数民族南下影响政策推广
14、1921年列宁在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上指出,征税以后的全部余粮,农民可以自由周转,并且可以发展小私有经济。他认为这种小私有经济“也就是资本主义的发展,这是无可争议的真理”,“而这种发展在有着千百万小生产者存在的条件下是不可避免的。”由此可见,列宁( )
A.主张建立资本主义经济模式
B.极力维护农民根本利益
C.基于苏俄国情发展国民经济
D.否定了农业集体化模式
15、下图为中国近代的一幅漫画。它最有可能出现于( )
A.鸦片战争时期
B.甲午中日战争时期
C.清末新政时期
D.北伐战争时期
16、1971年苏共中央组织科学家研讨信息技术革命,并向勃列日涅夫提交了一篇长文件,建议政府重视信息技术等前沿科技并进行必要的改革。但是这份报告交出后就如石沉大海,导致苏联在信息技术革命浪潮中落后了。由此推论,苏联信息技术落后的直接原因是( )
A.经济增长缓慢影响科研经费投入
B.苏联模式贻误决策时机
C.信息技术研究未能列入政府计划
D.军备竞赛延误技术创新
17、下图是各强国按照它们在工业生产方面的次序排列的。(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引起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由于
序列 | 1860年 | 1870年 | 1890年 | 1900年 |
一 | 英国 | 英国 | 美国 | 美国 |
二 | 法国 | 美国 | 英国 | 德国 |
三 | 美国 | 法国 | 德国 | 英国 |
四 | 德国 | 德国 | 法国 | 法国 |
A.殖民掠夺战争的发动
B.民主政治制度的确立
C.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D.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18、据英国学者的统计:1760年时,伦敦居民每年用来工作的时间大致是2300小时;到1830年,这个数字变成了3300小时。同一时间段,北部农业区居民每年工作的时间也从2800小时增加到3300小时。可见,工业革命( )
A.加大了人们的压力
B.改变了民众的生活空间
C.增强了社会流动性
D.制约了劳动效率的提高
19、下图是古代中国某朝代中枢机构示意图(局部),这一朝代应该是
A.秦朝
B.西汉
C.唐朝
D.宋朝
20、明清时期,会馆呈现出兴盛繁荣的景象,各类会馆纷纷涌现。据下表可知明清会馆( )
种类 | 作用 |
商业会馆 | 维护商业利益、协调商贸活动,以求获取更多共同利益。 |
科举会馆 | 笼络同乡中举考生,壮大同乡在朝政治力量,兼为同乡官员联谊。 |
移民会馆 | 团结同乡、维护利益、祭祀神灵、节日娱乐、议事调解。 |
八旗会馆 | 军队将领创建,当地旗人祭祀、议事、娱乐。 |
淮湘军会馆 | 祭祀军队阵亡将士、军队议事、联谊、住宿。 |
A.加剧了地方分裂割据的趋势
B.是联谊和维护共同利益的产物
C.聚集在市镇和水陆交通要地
D.体现了乡绅参与地方政府决策
21、下图两则史料指向同一历史现象。这两则史料分别属于( )
初九、初十日,逆夷又往三元里及萧冈各乡(广州城郊),复行扰害。 ——《广东军务记》
A.图像史料、文献史料
B.民间器物、地方史志
C.音像史料、实物史料
D.历史遗址、口述回忆
22、“蓝领”“白领”“灰领”“敞领”这些称谓代表当代西方工人阶级的不同分层。这种多元化、复杂化的分层倾向( )
A.加剧了西方社会的阶级对立与社会动荡
B.是二战后现代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
C.本质上反映了西方服装产业多样化趋势
D.是二战后“福利国家”建立的产物
23、从 2015 年开始,我国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在过去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创建的基础上,先后增加了文明校园、文明家庭创建。这一举措( )
A.凝结了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B.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公民的素质
C.突出个体对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
D.得益于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4、1901年7月,清政府按照辛丑议和过程中西方列强的要求,谕令改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在六部之前,设总理大臣一名,会办大臣及会办大臣兼尚书各一人,内设各司分别执外交、通商、路矿、关税、邮政、海防等事务。这说明清末“新政”中,中央机构改革
A.重视社会民情
B.解决了内外困境
C.与旧制度决裂
D.具有被动性特征
25、主要内容
(1)______________和牛顿力学定律。
(2)经典力学代表作是《________________》。
26、邓小平的“_________”和党的__________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
27、电的应用的重大意义
(1)极大地推动了工业生产的发展,掀起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2)有力地推动了____________和文明进步,资本主义从此确立全球优势,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密切。
(3)科技革命还改变了人们的____________,人们的生活从此更加方便舒适、丰富多彩。
28、背景
(1)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给人们的心灵造成巨大创伤。
(2)伴随工业化而来的快节奏加剧了人们的紧张感,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已无法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3)⑰____________拓宽了艺术家认识世界的视野。
29、意义
(1)蒸汽机得到广泛应用,成为改造世界的动力机械,解决了工业革命的动力问题。
(2)动力机的采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铺平了道路,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30、意义
(1)袁隆平是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
(2)大大提高了中国水稻产量,有助于解决未来⑩__________。
31、康德:近视西方哲学史上划时代的哲学家;其理性批判哲学最终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代表作___________;认为_____________,而是自身的目的,即应当以人为本,认识一切发展过程的最终价值取向;提出尊重他人的原则。
32、中共十四大确立的改革目标是建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洋务重镇
洋务运动是中国现代化的开端,而上海又是洋务运动的重镇。请你在下列材料中选取符合“上海:洋务运动的重镇”这一主题的史料(填写字母)。
34、新古典主义美术
时间:_____________,背景: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处于大革命前后的剧烈动荡中。资产阶级对古代希腊罗马英雄主义精神的追求。代表作:法国:大卫___________________法国:安格尔《泉》
①内容上:崇尚________和共性,主张绘画要选择严峻的重大题材,在古代历史和现实重大事件中寻找创作题材;以自然为原型,按照确定的美的理念去再现自然。
②表现形式上:强调理性,遵循既有的规范和秩序,注重画面的严整和谐,创作带有更多个人风格的追求和时代印迹。
35、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源远流长。儒学自诞生后,几经变化,成为国传统文化的正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漫画论语》
(1)根据材料一的漫画信息,概括孔子的思想。
材料二
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
——《朱子语类》巻四十
(2)理学又被称为“新儒学”,据材料二说明其“新”在何处?
材料三
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侧隐,此便是良知。……盖人心之本体即是明德。私欲障碍则本体丧失。圣贤庸愚,同具此心:苟能致知,皆能明德。……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
——王阳明《传习录》
材料四
王守仁进一步发展、完善了陆九渊的心学体系,与程朱理学形成分庭抗礼之势。……王守仁继承了陆九渊“发明本心”的思想,主张从“本心”入手去认识圣贤之心,以自己的内心为最高权威,反对用先验观念强制管辖心灵,体现出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萌芽。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3)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其主张是如何传承和发展儒学思想的?
材料五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黄宗羲《原君》
(4)材料五作者有哪些新的思考?这些认识产生的经济根源何在?
3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鸦片战争后,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和西学东渐的冲击之下,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交汇,碰撞。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摆脱隔绝状态,逐渐踏上蜕变与新生的近代思想文化历程,回答
(1)地主阶级开明派和洋务派的主张各是什么?
(2)分析维新变法的时代背景
(3)新文化运动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4)你认为近代西方文明包含哪些方面?
37、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苏联和中国都曾取得过辉煌成就,但也出现过严重失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走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请回答:
(1)国内战争结束后,列宁为克服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实行的经济政策是什么?
(2)既促进苏联迅速实现工业化,又阻碍了苏联经济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是什么?
(3)指出20世纪50年代末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出现的重大失误。
(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形式是什么
38、过去的上海,曾被称为“十里洋场”,是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桥头堡,用连线方式把下列侵华战争和相应的不平等条约联系起来,并概述其对中国近代社会性质的影响。
列强侵华战争 |
| 不平等条约 |
鸦片战争 | 《北京条约》 | |
第二次鸦片战争 | 《南京条约》 | |
甲午战争 | 《辛丑条约》 |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马关条约》 | |
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影响 |
|
39、民族资产阶级在中国近代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结合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国相关史实,分析其对中国近代化的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