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雅安2025届高三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唐贞观三年(629年),唐太宗设立宰相共同议事机构——政事堂。通常是中书令取旨后,执行主席(轮流担任)于政事堂主持讨论,秘书协助“执笔”,综合整理成诏敕文书。凡属皇帝命令,必须经政事堂会议正式议决通过,并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方可颁行生效。政事堂的设置(     

    A.有助于决策的合理化

    B.侵夺了尚书省的行政权力

    C.体现了中央集权强化

    D.使君主专制受到极大挑战

  • 2、《周礼》对贵族宴饮活动青铜器使用的数量和器型都有明确的规定: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卿大夫五鼎四簋,士三鼎二簋。战国时期,各国宴饮活动所用青铜饮食器具不仅在数量上得到大大扩充,而且涌现出不少带有明显的生活化倾向的新器型。这一变化(     

    A.加速了分封制的崩溃

    B.反映了社会结构变迁

    C.开始于井田制的瓦解

    D.推动了庶民生活改善

  • 3、如表为1870-1890年间银计、钱计进出口物价与内地土货物价比较表。该现象说明(     

    时期

    进口商品物价

    指数(银)

    出口商品物价

    指数(银)

    银钱

    比价

    内地土货物价

    指数(钱)

    1870—1875

    97.9

    98.8

    100.0

    93.1

    1876—1880

    80.7

    88.4

    94.2

    86.6

    1881—1885

    76.0

    80.3

    95.5

    77.5

    1886—1890

    75.8

    82.9

    89.1

    75.7

    A.中国处于出超地位

    B.银贵钱贱局面加剧

    C.外国商品倾销便利

    D.民族经济发展迅速

  • 4、一个世纪以前,工业革命将大批劳动力吸引到大机器和能源所在地——工厂里面。今天,相反的趋势在进行当中,现代通讯革命允许人们在任何地方创造思想和处理信息。带来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电影电视艺术的不断发展

    B.无线电技术的发明和应用

    C.电子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明和发展

    D.内燃机车和现代交通工具的发明应用

  • 5、在我国封建社会初期,对官吏的考核一直混杂在普通的行政活动中,到了唐代出现了最早的专门考核机构-吏部考功司,宋代设审官院、考课院和监司负责不同类别官吏的考核。这一变化反映了中国古代

    A.坚持德才兼备的考核原则

    B.重视考核程序的规范化

    C.考核的过程注重公平公正

    D.官吏考核的逐渐专业化

  • 6、睡虎地秦简《法律答问》规定,老人控告子女不孝要立即拘捕子女,不必经历三次还覆的过程;针对不孝行为,秦律甚至施以流放、断足等严厉刑罚,赡养老人渐成强制性义务。这反映出秦代(     

    A.基层治理趋于完善

    B.致力提升民众素质

    C.治国蕴含儒学思想

    D.背离法家统治原则

  • 7、如图为1965年创作的宣传画:《为实现农业现代化贡献力量》。该作品反映出(     

    A.农村移风易俗呈现新的气象

    B.社会主义过渡的完成

    C.民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D.“一五计划”的新成就

  • 8、如图是1900年1月,澳洲华侨马应彪等集资2.5万港元,在香港创办的先施公司。公司成立后,采用明码标价和“不二价”售货、开具发票、雇用女性店员等,为近代中国城市大商店的现代化经营作出范例。据此可知,该公司的创立(     

    A.具有明显半殖民的色彩

    B.推动了内地近代化进程

    C.呈现新的商业经营形式

    D.源于世界经济的一体化

  • 9、罗马共和国时期,候选人成为执政官需要得到公民大会的选票,执政官拥有民事权力和军事权力。执政官在组织对外作战时,需要获得元老院的物资支持,同时,公民有权批准或拒绝执政官提出的媾和条件和媾和条约。由此可知,罗马共和国(     

    A.公民决定国家政治

    B.政府机构分工明确

    C.具有一定民主因素

    D.实行了民主集中制

  • 10、皮埃尔·米盖尔《法国史》中记载:18世纪要担任重要公职,必须有钱,用钱买官。只有大资产阶级的子弟才能办到。“港口资产阶级”花钱为子弟买官,让他们加官晋爵。该史料可以用来研究西方(     

    A.文官制度出现的原因

    B.拜金主义思想的泛滥

    C.政府运行机制的弊端

    D.文官制度发展的特点

  • 11、1815年,维也纳会议通过《关于外交人员等级的章程》,外交人员的衔级制度逐渐建立起来,使各国政府在外交互动中有了统一规则。该章程(     

    A.推动了近代外交制度的建立

    B.规范了主权国家之间的外交关系

    C.确立了制裁侵略的国际机制

    D.废弃了以战争作为国家政策工具

  • 12、1997年,联合国气候大会通过了旨在限制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京都议定书》。下面这幅名为《不要吸入》的漫画发表在《京都议定书》签订的前一天。美国总统化身为被黑色浓烟环绕的自由女神,右手高举带有“化石燃料排放量”字样的火炬,左手夹着京都会议文件。对该漫画创作意图解读较为准确的是(     

    A.揭示世界环境问题日益严峻

    B.呼吁民众增强环保意识

    C.担忧美国不愿承担大国责任

    D.号召建立全球治理体系

  • 13、宋代制定了严格的地方监司出巡制度,规定:监司没有公事一般不得在巡察的州县超过三天;不能纵容属官巧立名目,仗势求财;必须将所属州县巡视一遍并就具体情况申报尚书省。这些规定是为了(     

    A.保障监察的规范有效

    B.限制监司职权范围

    C.确保考核流程的严密

    D.健全地方行政机构

  • 14、《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规定:“所有罗马帝国的选侯、邦君和各邦,应根据本协议确定和确认享有他们自古以来的权利、特权、自由、优惠、自由行使领土权,不论是宗教的,还是政治的或是礼遇性的权利,因而他们永远不能,也不应受到任何人以任何借口进行的骚扰。……参加协议的所有各方应有义务保卫和保护本和约的每一条款不受任何人的侵犯,不论其信奉和宗教。”据材料判断,欧洲近代国际关系体系明确了(     

    A.国家主权和独立是核心要素

    B.国家是国际社会的利益主体

    C.国际治理的依据是《国际法》

    D.国际协商和势力均衡的原则

  • 15、如图中所示经济成分发展的两次高峰均得益于(     

    A.政府的支持

    B.有利的国际环境

    C.社会制度的改变

    D.“实业救国”的思潮

  • 16、文艺复兴时期,彼特拉克等思想家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了回顾人类曾经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对人类未来发展潜力的探讨上,人文主义与当时兴起的世俗之风紧紧联系在一起。与世俗之风的紧密联系意味着人文主义

    A.号召人们追求现实世界的物质利益

    B.倡导精神世界的信仰与永生

    C.深刻反映了社会各阶层的现实需求

    D.明确提出反对基督教的要求

  • 17、1948年9月,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提出“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的口号。中央军委根据会议精神颁发“关于统一全军组织及部队番号”的规定。此次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的召开(       

    A.加快了解放军战略进攻步伐

    B.适应了解放战争发展的需要

    C.明确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前途

    D.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 18、在古代雅典,公民大会可以通过公开检举制度、违法议案起诉制度、陶片放逐制度完整地行使司法权;陪审法庭可以通过违法议案诉讼程序推翻公民大会的决定,还可以通过检举案件的审理、官员离任审核等公共程序行使部分行政管理权;十将军委员会还可以通过否定财政预算行使财政大权。这表明,古代雅典(     

    A.机构权力缺乏明显独立

    B.民主政治趋于理性科学

    C.司法独立凸显监督职责

    D.三权分立制衡机制健全

  • 19、如表关于明清时期江南名镇的记述可以说明(     

    樟树镇

    八省通衢之要冲,赣中工商之闱

    景德镇

    豪商大贯,成聚于此;其人口之绸密,商贾之喧阗,市井之错综,物类之荟萃,几与通都大邑

    A.明清时期集镇已初步形成专业化分工

    B.交通便利、商业繁茂推动集镇的发展

    C.文化的昌盛带动集镇商业贸易的繁荣

    D.土地肥沃、农耕发达促进集镇的兴起

  • 20、清朝乾隆年间的状元秦间在游杭州西湖时,走到岳王庙岳飞墓前,因自己姓秦,惭愧的写下了"人从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两句墓联.这反映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是

    A.道学

    B.佛学

    C.理学

    D.民族主义

  • 21、19世纪80年代,曾纪泽兼任驻俄大使,与俄谈判收回伊犁事宜。他提出“查西洋各国每有因辩论之事,两国争持未能平允,而又不欲轻于用兵,于是知照该国,且布告各与国,谓某事本国未经应允;特以不欲用兵,姑从缓议”,提出“缓索伊犁”来开启与俄谈判的端口。这可用于说明当时(       

    A.近代外交体系的建立

    B.先进国人注重运用国际法维护权益

    C.清朝官员的腐败无能

    D.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加深

  • 22、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实现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做主的愿望。2015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正式成立(     

    A.50周年

    B.57周年

    C.60周年

    D.65周年

  • 23、清朝顺治帝对传教士汤若望说:“尔汤若望来自西洋,精于象纬,因通历法。徐光启特荐于朝,一时专家治历如魏文魁等,实不及尔。朕承天眷,定鼎之初,尔为朕修《大清时宪历》,迄于今有成。”这说明了当时(     

    A.西方科技得到一定的传播

    B.西学东渐成为主流

    C.统治者放弃闭关锁国政策

    D.儒家丧失正统地位

  • 24、下图所示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的两大阵营组成。据图可知(     

    A.宗教冲突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动因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具有极强的妥协性

    C.贵族主导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全部进程

    D.两大阵营的政治主张并没有任何区别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根据下列材料信息及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

    完成上面“儒家思想的发展流变”表格

    ① 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_

    ④ _________________

    ⑤ _________________

    (2)儒家文化对古代中国产生的深远影响:政治上形成了以⑥专制为核心的中央集权统治。司法上,北宋司马光的《⑦》等史书体现了儒家思想对传统史学的观念影响。

    ⑥_____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6、航天和海洋技术____________年,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 27、特点

    (1)反对③________,深入发掘人类的④_________

    (2)通过瑰丽的⑤_________的手法塑造人物形象。

    (3)以想象力丰富的构思和跌宕起伏的情节为创作风格。

  • 28、背景:________________胜利的影响。

  • 29、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分别是在中共七大和十五大上。

  • 30、明清时期影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海禁和____________政策。

     

  • 31、形成——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

    (1)背景:创建第一个农村根据地——___________根据地,探索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义:打破了___________模式,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_____________________相结合的创举,也是__________________的主要标志。

    (2)著作:《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2、董仲舒把诸子百家中的_____法家和______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

  • 33、黄宗羲是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他猛烈抨击________制度,提出“________,君为客”的民主思想。

  • 34、代表:西班牙毕加索的⑲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西方人文精神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至于神,我们既然无法真切的感受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到底长什么样子,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不了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普罗泰哥拉

    材料二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违背上帝命令,吃了禁果,造成整个人类的原始罪过,世人“犯罪”以后,就失掉了上帝的爱,谁要想重新获得爱,除了必须绝对信仰上帝耶稣基督外,还必须悔罪做“善功”以补赎罪过……

    ——圣经注释摘要

    材料三我是一个人,当爱情鼓励我的时候,我依照它从我内心发出的命令写下来。

    ——摘自一位意大利诗人

    材料四我们每个人都以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而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个成员作为全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于是,这一结合行为就产生了一个道德的与集体的共同体,以代替每个订约者的个人。

    ——卢梭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具体内涵。

    (2)对于爱情,材料二和三的看法有何不同?本质区别是什么?

    (3)概括材料四的主要思想内容。材料四与材料三,两者有何联系?二者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 3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从500年至1500年这一时期的大部分时间中,西方是欧亚大陆的不发达地区。我们已看到,这种不发达与中国的发达比较起来,证明是一种优势,因为中国的发达起了使自身的发展速度放慢的作用。中国人享有高度发展的文化、先进的工艺、大规模的商业、以功绩为基础的有效的官僚机构以及提供社会凝聚力和思想理论基础的儒家信仰。中国人很自然地认为他们的文明优于其他任何文明,并认为外国人是野蛮人。这种态度虽然是可理解的,但却使中国人在一个巨变的时代没有发生变化。相形之下,西欧人拿来中国的一些发明,充分发挥这些发明的潜能,并将它们用于海外扩张。这种扩张反过来又引发更多的技术进步和制度变化。最终结果是中世纪文明转变为现代文明,而欧洲人则成为先驱者和受惠者。这一模式表明,历史的发展并不像通常所说的一事成功百事顺,人类学家们将此称为受到阻滞的领先的法则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718世纪,中国古代的主要经典和儒家学说,通过传教士的介绍、研究,在欧洲知识界和上层社会得到了流传和宣扬,成为伏尔泰等启蒙运动者汲取精神力量的源泉。……中国历史上传统的仁君统治和大一统的思想,更是主张开明君主专制的启蒙思想家反对欧洲王权所追求的社会楷模。……启蒙思想家霍尔巴赫说: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将政治和伦理道德相结合的国家。

    ——摘编自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公元500年至1500年间中国文明在哪些方面优于世界文明。

    2根据材料一、二,概述中国元素为世界文明的转变所做的贡献。5分

    3综上,对受到阻滞的领先的法则这一观点,谈谈你的认识。

     

  • 37、京剧号称“国粹”,代表了我国古代戏剧的最高成就。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京剧是怎样形成的?

    (2)今天,京剧面临后继乏人、观众群体缺失的现状。你认为应怎样才能将京剧发扬光大?

  • 3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学者认为,西方的启蒙,是一种“内源”式、接续式的“早熟”的启蒙。在14至16世纪,西方人依靠自身的社会变革力量酝酿起早期启蒙,并层层推进演绎出18世纪启蒙。而近代中国的启蒙则是“外源”式、突变性的“晚熟”启蒙。借助于“西学东渐”的刺激与发酵,中国文化传统的逻辑发展进程才发生历史的大转折,最终在“民族复兴”的理论大框架中,标立起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观、价值观和伦理观,逐渐折射和凸显出“西方式”启蒙的反传统含义。

    ——据盂广林《从中世纪向近代过渡时期的思想启蒙》整理

    材料二与西方相比,中国启蒙不仅匮缺市民社会的根基和动力,而且没有西方式的孕育了现代性的传统资源可资利用。这样,当启蒙运动移植西方现代性价值并以其批判本土传统时,传统的抗拒和文明的冲突,都是西方内源性启蒙所未曾遭遇过的。

    ——高力克《五四:未完成的启蒙》

    材料三与西方思想启蒙明显不同,从文字阐述到政治实践,西方的思想启蒙一直把人的价值(文艺复兴)、人的自由权力(启蒙运动)作为基本起始点,而且人的价值、人的自由权力也是西方思想启蒙的一般归宿。而中国的思想启蒙长期以来偏离了这个方向,人的价值、人的权力始终没有成为思想启蒙的起点和归途。

    ——高力克《五四:未完成的启蒙》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方启蒙是一种“内源式”的启蒙。并指出导致近代中国启蒙具有“外源式、突变性”特点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式的孕育了现代性的传统资源”指的是什么?并说明近代中国思想启蒙为什么会遭遇“传统的抗拒和文明的冲突”?(不得摘抄原文)

    (3)材料三中,“人的价值、人的权力始终没有成为中国思想启蒙的起点和归途”这一观点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 39、近代先进的中国人为救国救民,探寻了哪些先进的思想?请你完成下列表格 。

    时间

    代表人物

    代表阶级

    主张

    实践活动

    19世纪五六十年代

    洪仁玕

    农民阶级

    A

    未实践

    19世纪四五十年代

    B

    地主阶级

    师夷长技以制夷

    未实践

    19世纪60—90年代

    C

    D

    开展洋务运动

    19世纪80—90年代

    王韬、郑观应

    (E派)

     

    资产阶级

    君主立宪,振兴工商业,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技

    未实践

    19世纪末

    (维新派)

    学西学,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F

    19世纪末—20世纪初

    张謇、荣氏兄弟

    (实业派)

    G

    民族工业曲折发展

    19世纪末—20世纪初

    (革命派)

    H

    领导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

    20世纪初

    (激进派)

    L

    M

    五四运动以后

    N

    无产阶级

    宣传马克思主义

    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新中国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