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年12月8日,联合国安理会就阿联酋提交的在加沙地带立即实施人道主义停火的决议草案举行投票,15名成员中,13票赞成,英国1票弃权,美国1票反对,该草案最终未能通过。以下与该投票结果直接相关的是( )
A.国际格局影响安理会
B.安理会“大国一致”原则
C.美国是唯一超级大国
D.安理会“全体一致”原则
2、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召开,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国家根本政治制度正式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
①保障了人民当家做主 ②推动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③促进了国民经济恢复 ④保证了“一五计划”顺利进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心里相信,就可称义”,这一思想在16世纪的欧洲引发了一场改革运动。下列对这场运动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
A.影响的社会阶层比文艺复兴运动广泛
B.从心灵角度发展了人文主义
C.有利于中央集权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
D.否定宗教神学,争取个性解放
4、雅尔塔会议中,丘吉尔提出划分巴尔干势力范围的百分比协定,斯大林基本上予以接受。在东欧问题和远东问题上,罗斯福也对苏联做出了让步。这表明( )
A.雅尔塔会议保障了世界各国的利益
B.雅尔塔会议保障了世界体系的稳定
C.雅尔塔体系是大国相互妥协的产物
D.雅尔塔会议让英国获得了极大利益
5、下表是明清时期在贵州推广科举制后的相关记载摘要。这说明,科举制的实施( )
地区 | 记载 | 出处 |
平坝卫 | 自开建以来,百年于兹,渐被王化,风俗渐移,而登科入仕者累有其人 | 【明】沈思充《贵州通志》 |
贵阳 | 礼宗考亭,不随夷俗,文教丕扬,人才辈出 | 【明】郭子章《黔记》 |
安顺 | 务本兴行,渐洗蛮陋 | 【清】鄂尔泰《贵州通志》 |
A.推动了文化重心南移
B.完成了少数民族封建化
C.促进了文化上的统一
D.加速了改土归流的实施
6、孙中山曾指出:“民国虽已十年,祸乱相寻,实际未达共和境界,不过将满洲统治权,换入腐败官僚和复辟派手中,北方政府实在不是民国政府。”这反映了
A.民国政府与满清政府无异
B.当时正值袁世凯独揽大权
C.共和政治的运行情况堪忧
D.国民党已经开始训政时期
7、有学者认为,自西向东的长江、黄河就是两道天然的屏障隔绝了南北,而大运河连接了五大水系,创造了南北方向的水利交通动脉。自此,统治者可以把整个中国国土真正完整地纳入自己的王权范围,宛如揣在自己的怀中。该学者旨在说明大运河( )
A.便利了南北交流
B.保障了国家主权
C.改善了自然环境
D.加强了中央集权
8、明代内阁大学士多数为词臣入阁,品秩较低,而清康熙九年,则将大学士的品秩由正五品升至正二品。雍正七年,又升格到正一品。明清内阁大学士品秩的变化说明( )
A.内阁大学士的重要性日益提高
B.中枢权力结构出现重大调整
C.清朝较之于明朝更重视士大夫
D.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9、下图是三种不同时代的经济结构,促使经济结构变化的根本因素是( )
A.政治制度
B.市场经济
C.科学技术
D.意识形态
10、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臣读各国史,至法国革命之际,君民争祸之剧,未尝不掩卷而流涕也。流血遍国中,巴黎百日而伏尸百二十九万,变革三次,君主再复,而绵祸八十年。”这说明康有为对革命的态度是( )
A.赞成革命,为革命流血是值得的
B.赞成革命,法国的革命道路是正确的
C.反对革命,革命不利于实行民主共和
D.反对革命,革命会造成悲惨的后果
11、隋开皇十二年下诏:“诏诸州死罪不得便决,悉移大理案覆,事尽然后上省奏裁”该诏书规定旨在( )
A.提高地方政府司法效率
B.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C.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司法决定权转移向地方
12、1917年,列宁提出:“推翻沙皇君主制以后用最明确最坚决的方式要求的和平,就是立即实现的不割地(即不侵占别国领土,不强迫合并别的民族)不随故的和平……凡是把一个弱小民族合并入一个强大国家而没有得到这个民族的同意合并、希望合并的明确而自愿的表示,就是兼并或侵犯别国领土的行为……各富强国家为了如何瓜分它们所侵占的弱小民族而继续进行战争,是反人类的滔天罪行。”这一言说( )
A.瓦解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
B.改变了20世纪的世界政治格局
C.推动了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
D.为国际法开辟了新的发展阶段
13、鲁家塬子遗址属仰韶文化遗存。遗物有尖底瓶、钵、盆、罐、陶纺轮、刀、石斧、石环及彩陶片、红陶残片。纹饰有鱼纹、几何纹、宽带纹、曲线纹、绳纹、附加堆纹。这可以用于说明当时( )
A.出现了早期文明曙光
B.新石器时代生产力发达
C.已出现了早期手工业
D.有强大的社会组织能力
14、关于军机处设立的时间,史学界记载有雍正四年、雍正七年、雍正八年三种说法;关于军机处前身的名称,史书记载也有“军需房”、“军机房”、“办理军机房”等不同说法,这可以说明( )
A.史学家因立场不同记载不一
B.清代史料的历史价值较低
C.清代历史记载没有统一标准
D.军机处因保密性强记载少
15、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历代社会治理、救济和优抚政策说法有误的是
A.唐朝实行邻保制度,以四家为邻,五邻为保,彼此之间相互监督
B.隋文帝时代,设置仓积谷,预防荒年,还鼓励民间自置义仓
C.中国古代的救济机构,如唐朝的养病坊、宋朝的福田院、元朝的众济院等
D.唐以后,宗族内部的救助活动逐渐兴起,在族内设置义田、义学等
16、下表为1955年3月发行的第二套人民币的纸币图案简表,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纸币图案简表
正面 | 背面 |
主币:1元:天安门;2元:延安宝塔山;3元:井冈山 5元:各民族大团结;10元:工农像 辅币:1角:拖拉机;2角:火车;5角:水电站 1分:汽车;2分:飞机;5分:轮船 边框部分还有部分古建筑、彩画、敦煌飞天的飘带的图案 | 都印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汉、蒙、维、藏四种文字 |
①3元、2元、1元图案记录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程
②10元、5元图案等体现了新中国的政治本色
③辅币图案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正在开展
④部分古建筑、绘画的图案等体现了货币设计具有中华民族特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7、“以森林民族的原生文化,直接与高度发展的中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民族的飞跃。”材料反映的事件是
A.商鞅变法
B.孝文帝改革
C.王安石变法
D.张居正改革
18、黄土高原北部的石峁古城属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石峁居民利用谷物发芽和酒曲等方法,酿造出以黍、小麦、水稻、百合、芡实、野豌豆等为原料的多种酒类,其酿造方法和原料与新石器时代早、中期黄河中游地区基本一致。这一现象反映出( )
A.原始农业的多地起源
B.生产领域的专业分工
C.区域文化的传播交流
D.酿酒技术的发展成熟
19、秦朝在咸阳设宫邸学校,“赵高受诏,教习胡亥,使学以法,习数年”。有些郡县设置“学室”,一个叫“喜”的“学室”成员因“识名物,明法令”,经考核后被任用为史。这说明秦朝( )
A.在各郡县推广学校教育
B.注重“以法为教”
C.重视子女教育成为习俗
D.实行“吏师”制度
20、“神宗既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安石为帝言天下财利所当开辟敛散者,帝然其说,遂创立制置三司条例司”“以通天下之利”。这说明,王安石变法初期的改革重点在于
A.分散宰相权力
B.加强皇权
C.加强军事实力
D.增加财政收入
21、钱穆认为元人所谓“行中书省”,是活动的中书省,即中枢政权之流动分布。其意惟恐一个中央政权不足控驭此广土众民,乃专为蒙古狭义的部族政权而设此制度。”据此可知,行省的设立
A.出于加强对地方管理的考量
B.体现出选官用官制度的进步
C.加强了边疆地区的有效管理
D.实现了中央集权的有效加强
22、中世纪的西欧,如果一个国王侵犯了封臣的权利,封臣们也可联合起来反对他。封臣们组成国王的议事会,国王应按照议事会的劝告行事。如果封臣们觉得国王滥用他的权力,可以对他进行劝告或阻拦。据此可知当时的西欧( )
A.国王权力形同虚设
B.中央集权较为艰难
C.王权居于教权之下
D.君臣之间地位平等
23、1804年,拿破仑政府颁布的《法国民法典》规定:“交易范围的物品,除特别法禁止出让者外,均可出售……凡劳动力雇佣者可与出卖劳力者商定,一方为他方完成一定的工作,他方约定支付报酬的契约。”该法典( )
A.确立了王权有限的原则
B.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C.维护了封建贵族的利益
D.推动了英美法系的确立
24、如表所示为19世纪上半叶英国对外商品贸易情况(单位:百万英镑)。据表可推知,这一时期英国( )
时间 | 年均进口值 | 粮食进口占比/% | 年均出口值 | 年均商贸总值 |
1804—1806年 | 55.6 | 42.4 | 51.0 | 106.6 |
1824—1826年 | 66.4 | 36.1 | 49.5 | 115.9 |
1844—1846年 | 82.0 | 33.4 | 69.2 | 151.2 |
A.英国农业出现大幅衰退
B.与世界市场的联系加强
C.工业革命助长贸易顺差
D.英国殖民霸权地位确立
25、填写下列世界历史阶段特征
15—6世纪主题:
(1)经济:
(2)政治:
(3)思想:
(4)对外: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现代化作为一种全球性的“同质”的文明,已在全世界站稳脚跟。但现代化在任何一个社会内部的启动,都意味着对这个社会所长久维持的传统进行重新评价,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传统,哪怕最“原始”的社会,也必然扎根在深厚的传统基础上。事实上,无论是先行国家还是后进国家都存在一个对待传统的问题,并不是只有后者才需要。
——据钱乘旦、刘金源《寰球透视:现代化的迷途》整理
根据材料和所学世界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现代化与传统”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7、意义
(1)集中代表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利益,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____________、民主权利和____________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
(2)孙中山以三民主义思想为指导,制定颁发了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____________________》,对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
28、请将下列思想与历史人物连线。
思想 人物
天赋人权 顾炎武
三权分立 孟德斯鸠
生物进化论 王阳明
经世致用 伏尔泰
知行合一 达尔文
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研究隋唐以前中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机制的沿袭与变革情况:
朝代 | 特点 | 地方 | 沿革情况 |
秦 | 传承开创 | 郡县制 | 秦朝建立后,全面推行郡县制,形成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
汉 | 汉承秦制 | 西汉初年: (1) (制度名称); 东汉:州、郡、县 | 汉初在地方推行(2) 行政管理制度,中央集权遭到极大削弱。 后来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基础上,汉武帝颁布(3)“ ”,极大加强(4) 东汉时“州”由监察区变为行政区,成为郡以上的一级政区。 |
隋 | 承前启后 | 州、县 | 隋废郡,由州直辖县。 |
唐 | 发展完善 | 道、州、县 | 州的行政权力萎缩; 监察区“道”逐渐演变成为地方的(5) 权力扩大。 |
30、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秉持_________的全球治理观,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___________ 。
3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从理论和实践上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不懈探在《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等报告和讲话中,提出了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方针,创造性地提出两类矛盾学说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
32、发展历程
(1)默片时代
①由来:________年之前的电影全是________电影,这个时期被称为“默片时代”。
②改革:美国人____________对电影制作和摄影技术进行过重大改革,因此被誉为“________________”。
③特点:演员必须以简洁明快的____________和夸张生动的________表演来取悦观众。
④代表:此时期最杰出的影星是________。他的《城市之光》《____________》《大独裁者》等影片成为经典之作。
(2)有声电影:随着影像与声音结合的技术日趋成熟,有声电影崛起,世界电影进入____________阶段。
33、民权思想:孙中山流亡海外期间,考察西方社会,学习西方____________的政治理论。
34、“_______________”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__________是抗战初期中日两国间第一次大规模会战。1937年12月_____________沦陷,国民政府宣布迁都重庆。________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赢得自___________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________。
35、旧三民主义是在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各种不同救国主张纷纷失败的情况下提出的,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社会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因此孙中山重新阐释了“三民主义”,那么新旧“三民主义”有何不同?分别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36、数据中的中英历史:18世纪的中英对比图
——刘瑞中《18世纪中国人均国民收入估计及其与英国的比较》
问题:
(1)依据上图,对比中英两国的经济发展状况。
(2)思考造成这种变化的历史因素?
37、(题文)在长达两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儒家学说几经变迁,试简要概述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的演变过程。
38、简述雅典工商业奴隶主在早期雅典社会中的作用。
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城市告别传统城市形态走向近代是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的。与西方资本主义诸国通过提高农业生产力、工业革命和日益增长的商业化等内力作用实行近代城市化和城市近代化不同,中国的城市近代化发轫于西方资本主义的侵入,一批有别于传统封建市镇的近代城市首先在通商口岸崛起。……这些通商城市以贸易为中介,并通过强行建立租界等手段,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新的技术、城市建设与管理、文化样式及价值观念移植嫁接到传统城市之中,从而使这些城市走出乡村社会及文化的包围而开始了艰难的近代之旅。
——《中国近代城市化与城市近代化论略》
材料二 从改革开放到现在中国提高了国际竞争力,这其中有科技因素、市场因素,但最重要的原因是两个“低价获取”,一个“牺牲”。第一个“低价获取”指户籍制度把农民强制性限制在农村,以此为企业和城市发展获得了廉价农村劳动力。第二个“低价获取”是地方政府多年来都是压低土地价格来为企业,尤其是工业企业及地产商发展创造条件,降低他们的投资成本。虽然提供了许多劳动机会,但也使收入差距拉大。用低价的土地和低价的劳动力,形成了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优势。“牺牲”就是环境的牺牲,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对中国环境造成了一些不可修复的破坏。
——摘编自财经网
(1)依据材料一,指出与西方城市化相比,中国近代城市化的突出特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城市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直接影响。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两个“低价获取”、一个“牺牲”做出简要评价。
(3)综合上述材料,就近现代中国工业化、城市化方面的问题简要提出你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