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宿州市2024年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一模)语文试卷含解析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他们把家里的东西都清点一番,别的一样不缺,只有金银首饰不胫而走

    B.他并非獐头鼠目,虽然说不上龙行虎步,但是踱起方步来却也像模像样。

    C.只要各族人民同心同向,我们就能形成勇往直前、坚不可摧的强大力量。

    D.中国男足在预赛上的表现差强人意,让人倍感失望,足协对此深表歉意。

  • 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 或师焉,或不焉

    C. 君子生非异也

    D.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2017年末,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通报了21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这对防止元旦春节期间“四风”问题具有较强的震慑作用。

    B.昨天,余光中先生在台湾溘然长逝,这一消息传来,大家悲痛不已,不禁吟诵起他的《乡愁》,隔着海峡遥祭这位文坛巨匠。

    C.村上春树连续六年排在诺贝尔文学奖获奖预测名单榜首,却年年与该奖无缘,可以堪称为诺贝尔文学奖史上“最悲壮的入围者”。

    D.韩国和朝鲜于2018年1月9日上午举行了韩朝高级别会谈,会谈将起到搭建沟通渠道、互相释放善意和紧张局面的作用。

  • 4、听了他为我做的所有事情,                     。(  

    A.稀里哗啦我感动得 B.我感动得稀里哗啦

    C.我稀里哗啦得感动 D.我感动稀里哗啦得

  •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科研人员研发出一款新能源汽车蓄电池,续航里程能达到四五百公里,在顺利结题,申报成果专利之后,这一成果却被束之高阁

    B. 现在文学网站中,即使知名作家作品,愿意持续付费的读者也不到干人,这与几年前网络文学动辄吸引数百万付费用户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C. 春节期间热播的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随着武亦姝的夺冠尘埃落定,有关古诗文教育的话题,却不该昙花一现,一哄而起又一哄而散。

    D.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不分场合、不分层次过度使用外语词的情况,不仅在自媒体上越来越常见,甚至主流媒体、正规出版物都难以激浊扬清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为废墟留影

    胡廷楣

    ①一大早,我去了废墟。又见到了那只花猫。白天不见它的踪影,清晨,天微微亮的时候,它卧在门楣上睡觉,门早就拆了,它就像是悬在空中。

    ②每一次,它都是被我惊醒的。醒来了,便呆呆地看着我。这是一只傻猫啊,你以为谁都是你的旧主人吗?这里成为废墟那么多日子,还呆在那里,等着什么呢?

    ③说是废墟,其实是工地。住户搬走了,拆了好几条弄堂,只留下沿马路的那几间,保留水电’临时给农村来的工人住着。似乎还是乡野的习惯,有人不免在瓦所堆里面,用铁锹开出小片的地来点豆种瓜,南瓜的藤已经蔓延到了篮球场那样大,开出了黄花。星星点点的紫色,是為豆的花,和无主的牵牛开在一起。

    ④一个妇人从地里走回来,手中是一把鲜嫩的山芋秧子,这就是时鲜菜了。

    ⑤彼此寒暄。“做饭了?”“拍照吗?”

    ⑥我来这里已经十多次了,拍照拍得流连忘返。

    ⑦一架上阁楼用的梯子,脚步挡已经凹下去了,那是赤着脚无数次上下的痕迹,就这样扔在草丛中了。用自来水管焊接成的晒衣架,依旧像雷达的天线那样矗在晒台上。脚桶和马桶,被称为“子孙桶”,是哪位“家主婆”当年的陪嫁?现在遗留在断砖烂瓦之间,无人问津。有一扇磨,纹理已经不太清楚了,想来以往过年的时候磨糯米粉的,现在倚在墙角下,和两只甏和一份购粮证的封套扔在一起……在废墟中找到的东西,大多数是未来的新房中没有位置的。即使风吹雨打,依旧可以看出那些东西用得非常小心,大约主人丢弃时还恋恋不舍。

    ⑧一开始我颇为悠闲,总是先拍几张样子,回家放大了,细细地看,然后再去重新拍过。意识到需要只争朝夕,是因为四五天后,我找到的每一件东西,大多数第二天就不见了。一个曙光熹微的早晨,终于发现一个拾荒老太,浑浊而敏锐的双眼一寸寸搜索着废墟,拖着巨大沉重编织袋蹒跚而行。

    ⑨酒瓶是废墟中最多的,是临时借住的农民工的弃物。我取了几只,放置于一截破墙上,透明的,还有乳白、浅棕、墨绿的。让我诧异的是,每一次从各处找到酒瓶,排好,拍照,第二天总是被石子击破,飞溅的碎玻璃落在乱草丛中。茫然四顾,只见边上有一条是农民工上下班的小道,便知原来他们虽然长大,依旧有着几分玩心。残留在墙上的半个瓶子,玻璃的裂纹被阳光一照,非常艺术,便再拍。拾荒老太没有这等心情,她翻检碎玻璃,没有找到完整的酒瓶,扭过头来恨恨地喃喃地骂着缺德之类。

    ⑩有一天,我在一堆草丛中发现了六辆玩具汽车。都是只有指头长的小车,很旧了,轮子还能动。小孩都是喜新厌旧的,或许小主人已经长大,有了新的玩物,便弃之不顾。我小心捡入塑料袋,在废墟中到处摆,总是摆不成一张照片。让六辆车鱼贯于一双孩子的弃鞋之间,如小人国一样,又太做作了。最后找到一处断墙,排起来好像是“悬崖勒车”,这才有点意思。有人在背后牵动着我的衣襟,原来是妇人的孙子,他想要那些汽车。在厨房炒山芋秧的妇人,急忙将菜盛入碗中,从里屋拿出一个畚箕,装了小汽车,准备用水去冲干净。那些小汽车在蓝色的塑料畚箕中,很有陌生感。我便说别忙,让我再拍一张。

    废墟中的遗物,凡是年轻人留下的,都有一些几乎全新的。年轻的女郎和她们的老公,都是太愿意扔掉东西的人。在一间积着厚厚灰尘的小屋里,找到一双新鞋,再找,小孩的鞋,男鞋和女鞋,共有七八双。有几双女鞋,装在鞋盒之中,简直可以重上柜台。面对这一堆弃鞋,我拍了几十张照片,都不满意。摇着头想,没有走动的美足,鞋也不可能活泛。

    在桌上见到一顶湖蓝色的夏帽,宽边,浪漫而张扬,也必是那女郎的。她曾经非常喜欢吧?忽然又见到了一个装着结婚照的镜框,随便把在屋角……拿来拍照,便可惊喜,那是最亮眼的静物。但作为守旧的老头,便又有一些愤懑,难道结婚照也可以随便丢在废墟里的吗?

    细细看着那张照片,女郎很美,稍稍丰满了一点,新郎非常英俊。他们的幸福生活,由男鞋、女鞋和他们孩子的鞋,以及那顶帽子记载着。

    远处一个男孩走来,是一个身高约一米九、约二十岁的美国孩子。他背着沉重的摄影包,显然有备而来。男孩是那种快手快脚拍照的人,三两下摆弄一番,便是一张照片。两个小时,就走完了这一片不小的废墟。美国男孩很有一些匪夷所思的想法,他将破旧的衣箱打开,里面竖上三个啤酒瓶。甚至挖出瓦砾中一个玩偶,放在窗台上,作朱丽叶式的脉脉含情状。

    他也发现了那张结婚照,便将它靠在一把破椅子上。在瓦砾中跳来跳去,拍了几张。他走后,我走到椅子前,光线黯淡幽秘,男孩营造的氛围,是对一场婚姻的祭奠?

    “你见过一张结婚照吗?”行走于废墟之中的时候,一个女孩,外国的女孩问我。我不禁惊讶来自异乡的男女青年,为什么都会对废墟里的结婚照这样感兴趣,便拿出镜框递给她,她立刻把镜框放在一堆瓦砾之上,转着圈连着拍。拍完,她叹了口气,说:“我会为这张照片配上诗句……”

    下了几天雨,出了大太阳,我又去废墟.花猫终于绝望地走了。南瓜地旁,妇人叉着手,看看那些拳头大的小瓜,说:“等不到吃山芋和南瓜了。”废墟的一角,一排简易房已经搭起来了。所有人都将搬出老房子,三两天之后,这里将夷为平地……

    (《文汇报》2014年10月31曰)

    1自选角度,赏析第③段画线处的景物描写。

    2第⑦段虚实结合,耐人寻味,请对此做简要的分析。

    3赏析第⑬段中加点词“记载”的精妙之处。

    4第⑯段中外国女孩说要为结婚照配上诗句。现在请你也来为那张废墟中的结婚照配上诗句,你的诗句是:(2-4句,不需题目,古诗、新诗皆可)

    5以下对本文结尾的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写的雨后天晴,预示着废墟所在之处必有一个美好前景。

    B.作者对“花猫”,开头嗔怪中带着心疼,结尾惆怅中带着牵挂。

    C.面对南瓜地,妇人满怀怅惘,作者借此也表达了自己的怅惘。

    D.结尾与开头遥相呼应,以省略号结束全文,言有尽而意无穷。

    6本文在记叙顺序的安排上颇有匠心,请简要赏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视觉角度描绘了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同时通过夸张手法极为新颖传神地描摹出塞外的严寒。

    (2)苏轼在《赤壁赋》中,借“客”之口,写曹操及其率领的军队浩浩荡荡从江陵沿江而下,战船千里相接,“________________”,发出“固一世之雄也”的慨叹。

  • 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若夫乘天地之正,______________,以游无穷者,_____________?(庄子《逍遥游》)

    (2)师道之不传也久矣,_________!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________;(韩愈《师说》)

    (3)高余冠之岌岌兮,______________。芳与泽其杂糅兮,___________。(屈原《离骚》)

    (4)锲而舍之,_____________;锲而不舍,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 9、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_________”两句,述说自己长年谪居荒僻之地的经历。

    (2)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两句,以多种自然界的声音为喻,描写音乐旋律的变化。

    (3)《荀子·劝学》连用多个比喻,论证君子如能广泛地学习且每天省察自己,就能做到“____”;通过登高而招、顺风而呼等四组比喻,说明“_____”,只是善于利用外物而已。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____,不耻下问。

    (2)李白的«行路难»一诗中,诗人面对美酒佳肴,却“_______”,表现了他对前途感到茫然的感情。

    (3)苏轼在«赤壁赋»中极尽对音乐的描写,其中“______”两句更将无形的音乐具化成有形的动态。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平时富有美感的事物,在《春望》中却触发了深受“安史之乱”之苦的杜甫与众不同的审美感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2)苏轼在《赤壁赋》中“____________”用比喻手法感叹生命之短暂,个体之渺小。

    (3)古代诗人常用“鹏”这一意象展现阔大的人生境界或远大的理想追求。请写出体现以上含义并含有“鹏”这一意象的两句诗文“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次韵裴仲谋同年

    黄庭坚

    交盖春风汝水边,客床相对卧僧毡。

    舞阳去叶才百里,贱子与公皆少年。

    白发齐生如有种,青山好去坐无钱。

    烟沙篁竹江南岸,输与鸬鹚取次眠。

    【注释】①裴仲谋:名纶,黄庭坚友人,时为舞阳(今河南舞阳)县尉。②叶(shè):县名,黄庭坚于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被任命为汝州叶县(今属河南叶县)县尉。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从题目可以看出,与诗人同岁的好友裴仲谋先寄赠他一首诗,他又依照原韵、原字相和了这一首诗。

    B. 首句诗人回忆了过去与朋友在春天的汝水河畔相会的情景,运用“交盖”的典故,不露痕迹,意蕴丰厚。

    C. 第二句写诗人曾经与朋友在僧舍中对榻而卧,倾心交谈,与上一句一气贯通,表现了二人的深情厚谊。

    D. 颔联写出了二人居官之地相距很近,又同样年轻,可以时常通问。“贱子”与“公”一谦一敬,更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看重。

    E. 颈联宕开一笔,抒发了自己白发已生,倦于宦情,只能坐赏青山,却无钱辞官回乡的无奈心情。

    2尾联的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文】汲黯,字长孺,濮阳人也。为人正直,以严见惮,武帝召为中大夫。以数切谏,不得久留内,迁为东海太守。黯学黄老言,治民好清静,责大指而不细苛。黯多病,卧阁内不出。岁余,东海大治。召为主爵都尉,治务在无为而已,引大体不拘文法。上曰:“汲黯何如人也?”严助曰:“使黯任职居官,亡以愈人,然至其辅少主,虽自谓贲育,弗能夺也。”上曰:“然。古有社稷之臣,至如汲黯,近之矣。”大将军青侍中,上踞厕视之。丞相弘宴见,上或时不冠。至如见黯,不冠不见也。尝坐武帐,黯前奏事,上不冠,望见黯,避帐中,使人可其奏。其见敬礼如此。张汤以更定律令为廷尉,黯质责汤于上前曰:“公为正卿,上不能褒先帝之功业,下不能化天下之邪心,安国富民,使囹圄空虚,何空取高皇帝约束纷更之为?而公以此无种矣!”黯时与汤论议,汤辩常在文深小苛,黯愤发骂曰天下谓刀笔吏不可以为公卿果然必汤也令天下重足而立侧目而视矣

    节选自《群书治要·汉书》

    【乙文】归有光:万钧之重不为慑,雷霆之威不为怵。谔谔乎无所隐也,蹇蹇乎无所避也,侃侃乎无所挠也,亹亹乎必致之也。人主为之改容,奸萌为之弭息,四夷闻之而不敢窥伺,此正直之臣也。其在于古,若排闳、折槛、引裾、坏麻之类,皆可以言正直也。其大者,如汲黯、萧望之、李固、宋璟、张九龄、陆贽、李沆、范仲淹、李纲之徒是也。

    节选自《震川先生制科文》

    【注】①贲育:指战国人孟贲、夏育,有勇力。②踞厕:靠在床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黯愤发骂曰/天下谓刀笔吏不可/以为公卿/果然必汤也/令天下重足而立/侧目而视矣/

    B.黯愤发骂曰/天下谓刀笔吏不可以为公卿/果然/必汤也/令天下重足而立/侧目而视矣/

    C.黯愤发/骂曰/天下谓刀笔吏不可/以为公卿/果然必汤也/令天下/重足而立/侧目而视矣/

    D.黯愤发/骂曰/天下谓刀笔吏不可以为公卿/果然/必汤也/令天下/重足而立/侧目而视矣/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黄老:是黄帝之学和老子之学的合称,为华夏儒学和道学之渊薮,尚阳重刚。

    B.社稷:土神和谷神的总称。社为土神,稷为谷神。“社稷”常被用来代指国家。

    C.约束:一是指“束缚”,二是指“规约”,三是指“控制”。本文中是指第二条。

    D.归有光:号震川,世称震川先生,明代散文家。其作品《项脊轩志》质朴感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中评价汲黯治理民众喜欢用清静无为的办法,不苛求细枝末节。在做东海郡太守一年多后,东海郡安定太平。

    B.甲文中通过皇上在内廷接见汲黯时“或时不冠”“避帐中,使人可其奏”的叙述,写出了汲黯受皇上的尊重和礼待。

    C.乙文归有光评价人物时,把汲黯归入古代具有“敢于直言”“正直不屈”“勤勉不倦”等优秀品质的国之重臣之中。

    D.甲乙两文的表达方式不同,甲文侧重叙事,乙文侧重议论,但是两段文字都体现了汲黯作为社稷之臣的正直敢言。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使黯任职居官,亡以愈人,然至其辅少主,虽自谓贲育,弗能夺也。

    (2)人主为之改容,奸萌为之弭息,四夷闻之而不敢窥伺,此正直之臣也。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从人的认知发展来讲,“自我中心”是人类认识自我的起始阶段,随着社会阅历和社交生活的丰富,自我认知水平会延展拓宽,人们会愈来愈发现“自我中心”的局限性。

    请联系现实,结合生活,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上述现象的看法。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