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过程中的焓变大于零的是
A.铝与盐酸反应 B.食物腐烂 C.石灰石高温分解 D.酸碱中和
2、已知:(1)
(2)
求的反应热
为
A.+566.0kJ/mol
B.+283.0kJ/mol
C.-566.0kJ/mol
D.-283.0kJ/mol
3、某化合物的结构(键线式)及球棍模型如下
该有机分子的核磁共振氢谱图如下图:
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有机物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有6种
B.该有机物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C.键线式中的Et代表的基团为
D.184g该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至少为10mol
4、下列有关反应热及相关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A.的燃烧热热化学方程式是
B.已知转化过程C(石墨,s)=(金刚石,s) ,则石墨比金刚石更稳定
C.中和热测定实验中,应把稀硫酸缓慢并分次倒入NaOH溶液中并搅拌
D.锌与稀硫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放热反应在常温常压下均能自发进行
5、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血液透析”利用了胶体的性质
B.消毒碗柜产生臭氧可对厨具消毒
C.Fe(OH)3胶体的制备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
D.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内胆(Fe)腐蚀,原理是牺牲阳极法
6、在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X和1mol Y发生反应:2X(g) +Y(g)3Z(g) △H<0,反应过程持续升高温度,测得混合体系中X的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增大
B.W点X的正反应速率小于M点X的正反应速率
C.Q点时,Y的转化率最小
D.平衡时充入Z,达到新平衡时Z的体积分数比原平衡时大
7、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有几项
①实验室盛放碳酸钠溶液,不能用玻璃塞,要用带橡胶塞的试剂瓶保存;②泡沫灭火器中盛有碳酸氢钠溶液和硫酸铝溶液,使用时只需将两者混合就可产生大量泡沫;③用氯化铵溶液除去铁锈;④将饱和的溶液蒸干并灼烧,可得到
固体;⑤明矾和漂白粉用于自来水的净化和杀菌消毒,两者的作用原理相同;⑥配制
溶液时,可将
固体溶解在浓盐酸中,然后再加水稀释
A.1项
B.2项
C.4项
D.5项
8、在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X并发生反应:,温度
下X的物质的量浓度
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下,在
时间内,
B.M点的正反应速率v正小于N点的逆反应速率v逆
C.该反应进行到M点放出的热量小于进行到W点放出的热量
D.M点时再加入一定量X,平衡后X的转化率增大
9、化学电源在日常生活和高科技领域中都有广泛应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电极附近溶液中
浓度减小
B.乙: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C.丙:锌筒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锌筒会变薄
D.丁:放电时负极板的质量减小
10、下列属于微溶物质的是( )
A.AgCl B.BaCl2 C.CaSO4 D.Ag2S
11、某有机物是从蜂花属植物中提取得到的酸性物质,其结构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有机物可以发生取代、水解、酯化和消去反应
B.1mol该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最多能和9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C.1mol该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最多能和含7molNaOH水溶液完全反应
D.1mol有机物最多能和含6molBr2的溴水完全反应
12、下列各组有机物不是同分异构体的是 ( )
A.
B.
C.
D.
13、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在水电离出的溶液:
、
、
、
B.滴加酚酞变红的溶液:、
、
、
C.的溶液:
、
、
、
D.有存在的强酸性溶液:
、
、
、
14、对于反应CH2=CH2+H2OCH3CH2OH,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沸点:H2O>CH3CH2OH
B.H2O的空间结构:V形
C.CH3CH2OH中所有碳原子的杂化方式均为sp3
D.CH2=CH2的电子式:
15、一支25mL滴定管,内盛溶液液面在15.00mL刻度处,当将滴定管内液体全部排出时,所得液体的体积是
A. 10.00mL B. 15.00mL C. 小于10.00mL D. 大于10.00mL
16、下列关于原子结构、原子轨道的说法正确的是
A.N能层中有4s、4p、4d、4f四个能级,共16个轨道,可容纳32种运动状态的电子
B.在K能层中,有自旋相反的两条轨道
C.s电子绕核运动,其轨道为球面,而p电子在纺锤形曲面上运动
D.电子云直观地表示原子核外电子数目
17、下列关于共价键的描述正确是
A.键能:,因此
的沸点高于
的沸点
B.原子轨道具有一定的伸展方向,所形成的共价键都具有方向性
C.两个原子的p轨道不仅能形成σ键,也能形成π键
D.键长越短,电子云重叠程度越大,键能越小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为2的某酸
与
为12的某碱
等体积混合溶液呈酸性,则
为强酸
为弱碱
B.在相同温度、相同浓度下列溶液中①②
③
,由水的电离产生的
大小关系为①>②>③
C.氨水、溶液中分别加入适量的氯化铵晶体后,两溶液的
均减小
D.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中,①、②
、③
、④
;
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①>③>②>④
19、特斯拉全电动汽车使用的是钴酸锂(LiCoO2)电池,其工作原理如图,A极材料是金属锂和石墨的复合材料(石墨作为金属锂的载体),电解质中通过传导Li+实现导电,隔膜只允许特定的离子通过,电池反应式LixC6+Li1-xCoO2C6+LiCo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放电时,电子沿导线由A移向B,电解质溶液是含Li+的水溶液
B.充电时A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为C6+xLi++xe-=LixC6
C.放电时B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Li1-xCoO2+xLi++xe-=LiCoO2
D.废旧钴酸锂(LiCoO2)电池进行“充电处理”使锂进入石墨中而有利于回收
20、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 )
A.已知C(s)+O2(g)═CO2(g)△H1;C(s)+O2(g)═CO (g)△H2,则△H1>△H22
B.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H=﹣57.3kJ•mol﹣1,若将含0.5molH2SO4的浓硫酸与含1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大于57.3 kJ
C.由C(石墨)═C(金刚石);△H=+1.90kJ•mol﹣1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D.在101kPa时,2g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热量,则表示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 (g)═2H2O(l);△H=﹣285.8kJ•mol﹣1
21、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已知
、
、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1mol/L、0.3mol/L、0.2mol/L,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 )
A.Z为0.3mol/L B.为0.1mol/L
C.为0.15mol/L D.
为0.4mol/L
22、锌-空气电池的电容量大,可作为汽车的清洁能源。该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放电总反应式为:2Zn+O2+4OH-+2H2O═2[Zn(OH)4]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K+向阴极移动
B.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c(OH-)逐渐减小
C.放电时,负极反应为:Zn+4OH--2e-═[Zn(OH)4]2-
D.放电时,电路中通过2mol电子,消耗氧气22.4L(标准状况)
23、下图是制备和研究乙炔性质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由实验室制备乙炔的反应原理可知,用、
、
也可以制备乙炔
B.c的作用是除去影响后续实验的杂质
C.d中的有机产物与溶液混合能产生沉淀
D.e中的现象说明乙炔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24、一定条件下,NH4Cl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NH+H2O
NH3·H2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稀释溶液,平衡正向移动,增大
B.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正向移动,溶液pH减小
C.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Cl-)>c(NH)>c(H+)>c(OH-)
D.溶液中存在:c(NH)+c(H+)=c(OH-)+c(Cl-)
25、根据所给信息,书写对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11.2L(标准状况)在足量
中燃烧生成HCl气体,放出91.5kJ热量,其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
(2)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气态产物,放出22.67kJ的热量,其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
(3)已知:
,请写出
分解对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若
和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放出的热量_______92kJ(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6、甲醇气相脱水制甲醚的反应可表示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发生上述反应,能判断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
A.和
的浓度比保持不变
B.
C.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
D.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2)时,向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
发生上述反应,测得
的浓度随时间
的变化如下表: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
1.00 | 0.65 | 0.50 | 0.36 | 0.27 | 0.20 | 0.20 |
①内,用
表示该反应的平均速率为_______。
②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
③反应开始时,容器内的压强为,第
末时容器内的压强为
,则
_______;该反应在
时的平衡常数
_______(以分压表示,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④时,向该容器中投入三种成分的浓度如下:
物质 | |||
0.54 | 0.68 | 0.68 |
该时刻,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
(填“>”“<”或“=”)。
(3)若在不同条件下进行该反应,测得反应速率分别为①
,②
,③
,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_______(填序号)。
27、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有关电化学的问题(甲、乙、丙三池中溶质足量,体积均为1L),当闭合该装置的开关K时,观察到电流计的指针发生了偏转。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三池中为原电池的是______(填“甲池”、“乙池”或“丙池”),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C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
(2)丙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3)当甲池中B电极上消耗O2的体积为560mL(标准状况)时,理论上通过乙池的电量为______(法拉第常数F=9.65×104C•mol-1,列式并计算),丙池溶液的pH为______(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
28、工业上金属的冶炼过程复杂。
(1)炼铁涉及的2个热化学方程式:
则反应的
。
(2)工业上电解硫酸锌溶液可实现湿法炼锌(控制条件,使难放电、阳极电极不溶解)。写出电解总方程式 。
(3)将干净的铁片浸于熔融的液态锌水中可制得镀锌钢板,这种钢板具有很强的耐腐蚀能力。镀锌钢板的镀层一旦被破坏后,锌将作为原电池的电极发生 反应。(填“氧化”或“还原”)
29、(1)高铁酸钾( K2FeO4)不仅是一种理想的水处理剂(胶体),而且高铁电池的研制也在进行中。如图1是高铁电池的模拟实验装置:
①该电池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盐桥中盛有饱和KCl溶液,此盐桥中氯离子向_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若用阳离子交换膜代替盐桥,则钾离子向______(填“左”或“右”)移动。
③图2为高铁电池和常用的高能碱性电池的放电曲线,由此可得出高铁电池的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设想以N2和H2为反应物,以溶有A的稀盐酸为电解质溶液,可制造出既能提供电能,又能固氮的新型燃料电池,装置如图所示,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A是____________。
(3)利用原电池工作原理测定汽车尾气中CO的浓度,其装置如图所示。该电池中O2-可以在固体介质NASICON(固溶体)内自由移动,工作时O2-的移动方向________(填“从a到b”或“从b到a”),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30、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分子式为的有机物,有两种同分异构体,乙醇(
)、甲醚(
),则通过下列方法,不可能将二者区别开来的是_______。
A.红外光谱 B.核磁共振氢谱 C.元素分析仪 D.与钠反应
(2)下列实验事实不能用基团间相互作用来解释的是_______。
A.与反应时,乙醇的反应速率比水慢
B.乙醇能使重铬酸钾溶液变色而乙酸不能
C.苯酚能与溶液反应而乙醇不能
D.甲苯能使酸性溶液褪色而乙烷不能
(3)丁腈橡胶的结构简式为:,合成该橡胶的单体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
(4)以下几种有机物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①B、C中均存在碳碳双键,其中存在顺反异构的是_______(填选项字母,下同),B、C、D中能够发生消去反应的是_______;
②B中最多有_______个碳原子共面;
③A在足量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1、人类活动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有效的减少大气污染、改善大气质量我们应该怎么做?__________
32、在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有如下反应: △H=QkJ/mol,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
700 | 800 | 850 | 1000 | 1200 | |
K |
(1)下列各项能判断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H不变 c. d.CO的质量分数不变
(2)在时,可逆反应
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
变化如下表:
时间 | CO | |||
0 | 0 | 0 | ||
2 | ||||
3 | ||||
4 | ||||
5 |
| |||
6 |
|
计算:
时,
的转化率
_____。
表中
之间数值发生变化,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3)在723K时,将和
通入抽空的1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反应达平衡后,水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
的平衡转化率等于_______,反应平衡常数K等于_____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再向容器中加入过量的
和
,则容器中又会增加如下平衡:
K1,
K2,最后反应达平衡时,容器中水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则K1等于______。
33、(Ⅰ)水杨酸甲酯对多种细菌的繁殖和黏附有抑制作用,也是安全、有效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某化学小组用水杨酸()和甲醇在酸性催化剂催化作用下制备水杨酸甲酯并计算其产率(装置示意图如图,夹持装置及加热装置等已略去)。有关数据如下:
名称 | 水杨酸甲酯 | 水杨酸 | 甲醇 |
相对分子质量 | 152 | 138 | 32 |
颜色状态 | 无色液体 | 白色晶体 | 无色液体 |
密度 | 1.18 | 1.44 | 0.792 |
熔点(℃) | -8.6 | 158 | -97 |
沸点(℃) | 224 | 210 | 64.7 |
在水中的溶解性 | 微溶 | 不溶 | 互溶 |
反应原理: +CH3OH
+H2O
实验步骤:
①在干燥的双口烧瓶中加入6.9g水杨酸、24g(30mL,0.75mol)甲醇,向混合物中加入约10mL甲苯(甲苯与水形成共沸物,沸点为85℃,该实验中加入甲苯,易将水蒸出,装置中的分水器用于将蒸出的水分离),再小心地加入5mL浓,摇动混匀,加入2~3片碎瓷片,组装好实验装置,在85~95℃下恒温加热反应1.5h;
②待装置冷却后,将双口烧瓶中的产物进行蒸馏,分离出甲醇;
③将余下的产物依次用水、溶液和水洗涤;
④将分离出的产物加入少量无水固体,静置片刻后过滤,得到粗酯;
⑤将粗酯进行蒸馏,收集221℃~224℃馏分,得水杨酸甲酯4.5g。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步骤③洗涤、分离产物应使用的仪器是___________,用溶液洗涤的目的是___________。
(3)步骤④加入无水固体的作用是___________。
(4)本实验的产率为____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Ⅱ)下表中学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几种温度计装置示意图。
(5)请从①~⑤中选出必须使用温度计的实验,把编号填入最适宜的装置图下的空格中。
①实验室制乙烯 ②硝基苯的制取 ③分离苯和硝基苯的混合物 ④苯和溴的取代反应 ⑤石油的分馏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34、对于可逆反应CO+H2O(g)⇌CO2+H2,回答下列问题:
(1)830 K时,若起始时c(CO)=2 mol•L﹣1,c(H2O)=3 mol•L﹣1,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60%,水蒸气的转化率为_____;平衡常数K的值为_____。
(2)830 K时,若只将起始时c(H2O)改为6 mol•L﹣1,则水蒸气的转化率为_____。
(3)若830 K时,某时刻混合体系中各气体的浓度为c(CO2)=0.4 mol•L﹣1、c(CO)=0.6 mol•L﹣1、c(H2O)=3 mol•L﹣1,c(H2)=2 mol•L﹣1请判定该体系中反应进行的方向:_____ (填“正向进行”“逆向进行”或“达到平衡”)。
35、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研究如何利用CO、SO2等污染物有重要意义。
(1)用CO可以合成甲醇。已知:
①CH3OH(g)+3/2O2(g)=CO2(g)+2H2O(l) ΔH=a kJ·mol-1
②CO(g)+1/2O2(g)=CO2(g) ΔH=b kJ·mol-1
③H2(g)+1/2O2(g)=H2O(l) ΔH=c kJ·mol-1
则CO(g)+2H2(g)CH3OH(g) ΔH=___________kJ·mol-1。
(2)下列措施中能够增大上述合成甲醇反应速率的是________(填写序号)。
a.使用高效催化剂
b.降低反应温度
c.增大体系压强
d.不断将CH3OH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3)在一定压强下,容积为VL的容器中充入a mol CO与2a mol H2,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甲醇,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p1________p2(填“ > ”、“ < ”或“ = ”);
②100 ℃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________;
③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再增加a mol CO和2a mol H2,达到新平衡时,CO的转化率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Na2CO3溶液呈碱性,其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写第一步水解)______;升高温度碱性将______(选填“增强”或“减弱”),若对Na2CO3溶液进行稀释,pH将______(选填“升高”、“减小”或“不变”)。
36、是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其产量和消费量通常可以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发展水平的指标。请回答下列问题:
(1)俗称纯碱,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溶液呈碱性的原因_______。
(2)溶液和
溶液等体积混合,写出溶液中的钠元素和碳元素的物料守恒式_______,将该混合溶液蒸干并灼烧得到的物质是_______(填化学式)。
(3)已知:
向溶液中滴加少量草酸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4)常温下,将粉末置于盛有
蒸馏水的烧杯中,然后向烧杯中加入
固体(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并充分搅拌,加入
固体的过程中,溶液中
和
的浓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①_______。
②若使,全部转化为
,要加入的
的物质的量至少为_______。
(5)一种熔融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如图:
①电池工作时,向电极_______(填“A”或“B”)移动。
②电极A上参与的电极反应是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