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年新疆北屯高考语文第一次质检试卷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李华穿越到唐代,事迹若干,死后载入史册。下列史书中记载的内容,哪一项一定是史官书写有误的?

    A. 李华,字夏,号南山居士,渝州人。貌壮美,八尺有余。每言文比韩柳,武敌樊哙,时人莫之许也。

    B. 善属文,必八百言,语多新奇。上以为太傅,授《赤壁赋》,言苏轼作,然遍国中无此人,疑其自撰。

    C. 兴庠序数所,皆名曰“重庆二外”,申孝悌之义,倡“立德树人”“核心素养”,人问其故,笑而不语。

    D. 为朕之参乘,宴游不离左右。陛下尝飨百官,华西向立,按剑而跽,群臣股栗。卒,封侯,谥曰斌。

  • 2、下列句子中,与例句“烛之武退秦师”中的“退”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B. 若不秦,将焉取之

    C. 越国以远,君知其难也   D. 君既若录,不久望君来

     

  • 3、下列句式中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是寡人之过也

    B.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C.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D. 此亡秦之续耳

  • 4、找出下列没有使用古今异义的一项( )

    A.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B.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C.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D.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 5、以下引用的古诗文名句与情境不契合的一项是(     

    A.学校举行足球比赛,小明作为年级足球队的守门员,出征前用“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的诗句来表达自己做守门员的信心。

    B.年会上,徐主任赞扬各位员工的出色表现后说:“‘万紫千红总是春’,希望大家各展所长,创造公司蓬勃发展的春天。”

    C.小文借用“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来向北方网友介绍江南的春天。

    D.小林是名牌大学高材生,但是工作两年,始终未遇伯乐。朋友安慰他说:“‘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要有信心,也要有耐心。”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一个小农家的暮

    刘半农

    她在灶下煮饭,

    新砍的山柴,

    必必剥剥的响。

    灶门里嫣红的火光,

    闪着她嫣红的脸,

    闪红了她青布的衣裳。

    他衔着个十年的烟斗,

    慢慢地从田里回来;

    屋角里挂去了锄头,

    便坐在稻床上,

    调弄着只亲人的狗。

    他还踱到栏里去,

    看一看他的牛,

    回头向她说:

    怎样了——

    我们新酿的酒?

    门对面青山的顶上,

    松树的尖头,

    已露出了半轮的月亮。

    孩子们在场上看着月,

    还数着天上的星:

    一,二,三,四……

    五,八,六,两……

    他们数,他们唱:

    地上人多心不平,

    天上星多月不亮。

    192127日,伦敦

    【注】1920年,刘半农离开风雨飘摇的祖国前往英国伦敦,该诗就写于1921年的伦敦。

    【1】下列对诗歌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选取一户普通农家作为对象,描写了农家从傍晚时分到夜幕降临时的日常生活场景。

    B.男主人带着锄头从田里回来,一会儿到栏边看牛,一会儿问新酿的酒,这表现了他的勤劳。

    C.诗歌第四节写景,通过青山、松树、半轮月亮写出了夜的宁静美好,也表示天色已经晚了。

    D.诗歌最后两句暗示了现实社会中并非都是诗中所写的这种能享受祥和、安宁生活的农家。

    【2】本诗擅长细节描写,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请举出两例并简要分析。

    【3】诗歌蕴含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屈原在《离骚》中批评惯于投机取巧、随意改变规矩的社会风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②陶渊明《归园田居》用比喻的手法表明自己厌倦官场,向往自由世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③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认为,有了大志与力气,而且不轻易地松懈,可是“___________________”,也不能到达目的地。说明借助的重要性。

  • 8、按要求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荆轲刺秦王》一文中通过环境描写来渲染氛围,表现为国捐躯的精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记念刘和珍君》中鲁迅召唤人民起来反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论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有远大理想的人要宽宏坚毅,因为他们责任重大。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老子有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劝学》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表达了类似意思。

    (2)《赤壁赋》中苏子劝客时,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非己勿贪,对万物不要强求强取的豁达态度。

    (3)辛弃疾一生致力于抗金收复失地,在北固亭上,他追怀刘裕“________________”的英武豪迈,又清醒认识到北伐大业必须有周密严谨的筹划,否则只会是“_____________”的结局。

  • 10、把下列句子补写完整

    (1)《蜀道难》中写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

    (2)《琵琶行》中描写音乐间歇时诗人感受的诗句是:__________

    (3)《劝学》一文______是作者在一系列设喻后总结的学习的重要意义。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最赞同曾皙的回答,从“_____:‘___ !’”这句话可以看出来。

    (2)《庖丁解牛》中能代表庖丁观点的依据是“_________ 。”

    (3)《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说晋野心勃勃,贪得无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这首现代诗,完成小题。

    雪  夜

    吴秋山

    孤馆的灯是青的,

    窗外,垂下雪的球帘。

    炉火伸出了蛇舌,

    舐着室中的冷味。

    又是残夜梦回,

    枕畔的书瘦损了。

    远处掷来一片狗吠,

    击破沉寂的夜网。

    (选自《中国新文学·诗歌卷(1927-1937)》)

    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这是一首写旅人授宿的诗,诗人借助青灯、雪、炉火、狗吠等意象,营造了孤寂凄凉的氛围,令人感觉寒意逼人。

    B. 诗歌第一小节写旅人身处孤馆,泛着青色冷光的灯,纷纷扬扬的雪花和似串似缀的珠帘,共同构成一幅自然的冬夜降雪图,饱含无限的惆怅之情。

    C. 第二小节用“蛇舌”来喻火焰,将炉火在雪夜中的跳跃摇曳之态表现得极为生动形象;同时炉火的温暖与室中的冷味形成鲜明的对比。

    D. 诗歌第三小节不说“梦醒”“梦破”而说“梦回”,是因为旅人梦中跑得很远,回到了温暖的家,一个“又”字可以看出旅人思乡之切。

    E. 诗歌短小凝练,多处借助比喻、比拟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了冷寂的夜晚,诗中有画,富有立体感。

    2诗歌中有多处动词的使用非常精妙,试举两例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师说(节选)

    【唐】韩愈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乙、续师说(节选)

    【清】吴玉伦

    ①退之李蟠来学,作《师说》曰: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夫惑之解,所以精于业也;业之受,所以致于道也;道何由传,传以师也。然则师之说可得而详言之:

    ②古者自天子以至于庶民之俊秀,不学,即莫不有师。而师之教人以道也,自小学以至大学,莫不有法,其教必起于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其诵读必本于诗、书、礼、乐、易、春秋。精其诰诫于日用平常之理,其考证于古今治乱兴亡之迹。其所以掖奖劝激厉而裁成之者,克之以刚柔,循之以次第,需之以岁月,而总以使之自完其身心性命,至于化成天下,自乡人而可驯致于圣人之道。呜呼,何师教之隆也!

    ③若夫学校既衰,师道不立,创虚无寂灭之教,而人奉之;开权谋术数之门,而人又奉之;兼之夸记诵竞词章率斯人心思材力步趋于无用之地者何可胜数!呜呼,师道之坏也极矣。

    注释:①虚无寂灭:指佛教、道教等。

    【1】解释加点字。

    (1)退之李蟠来学( )       (2)不学( )

    【2】选择题。

    (1)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A.因此       B.用来……的       C.可以       D.……的原因

    (2)其所以掖奖劝激厉而裁成之者(     

    A.引诱       B.欺骗       C.引导       D.诱惑

    【3】下列句子有三处断句,请用“|”标记出来。

    兼 之 夸 记 诵 竞 词 章 率 斯 人 心 思 材 力 步 趋 于 无 用 之 地 者 何 可 胜 数!

    【4】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5】在甲文中,“今之众人”“士大夫”在从师方面的主要心理或行为有哪些?

    【6】《续师说》②③两段之间形成对比,请概括对比的内容,指出对比的效果。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根据以下材料和要求作文。

    窗,是日常生活中再寻常不过的事物,也是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意象。窗,让我们既获得了相对的独立与宁静,又保持着与自然和社会的交流。窗里窗外,一定发生过许多故事,焕发出些许诗情,包含着不少学问。

    请根据以上材料,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以“那扇窗”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