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年海南澄迈高考语文第一次质检试卷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电影《失孤》无疑是三月份最受关注的华语片,但部分观众认为细节的缺乏、情节的破碎,导致《失孤》在飘渺中流于形式化概念的主要原因。

    B.有人观看了《穹顶之下》后,撰文反击柴静,同时指出每个老百姓都是雾霾的制造者,但是治理、消除、管控雾霾,责任在政府。

    C.保持文化的蓬勃生机,要求文艺工作者不仅要具有广阔的视野和博大的胸怀,而且和自己学术观点不一样的同行也要相互学习,切磋技艺,取长补短。

    D.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对于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新期待、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寂寞 宛然 弥望 缕缕清香

    B.缈茫 寂寞 歧韵 平平仄仄

    C.嫩绿 嘻游 瞥见 恍然大悟

    D.镶嵌 峻峭 幽辟 混混沌沌

  • 3、将下列语句连成语义贯通的一句话,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1)应该是知识创新、推动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

    (2)应该是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文明成果交流借鉴的桥梁。

    (3)这样的大学,应该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的摇篮。

    (4)应该是认识未知世界、探求客观真理、为人类解决面临的重大课题提供科学依据的前沿。

    (5)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

    A.(3)(1)(2)(4)(5) B.(5)(3)(4)(1)(2)

    C.(5)(3)(1)(2)(4) D.(3)(4)(1)(2)(5)

  • 4、选出修辞手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

    例: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A.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B.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C.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D.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 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教育往往是社会问题的反映或投射。  是资深的教育圈内人,有时候   有看不见、想不明、理不清的困惑。这  都很正常,教育的魅力也在此。但   内容怎么换,形式怎么变,   不能离开育人这一核心,不能忽视教育是完善孩子的知识结构、培育积极的价值观这一根本目标。把握了这一点,教育就不但不会走回头路,     会生出“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从容与自信。

    A. 即使     却    其实    尽管     还    反而

    B. 即使     也    其实    不管     都    反而

    C. 虽然     却    固然    尽管     还    甚至

    D. 虽然     也    固然    不管     都    甚至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地摊经济,是指通过摆地摊获得收入来源形成的一种经济形式,是人类最原始、最有生命力的商业活动之一,由来已久。它是城市里的边缘经济,一直由于影响市容环境而不登大雅之堂。

    地摊经济具有三低特质。创业门槛低,没有店铺租金的压力,没有高学历、技能要求;失败风险低,船小好调头,从业者即便失利也能迅速满血复活;商品价格低,能让居民拥有更多选择,享受更多实惠。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地摊经济也是如此。地摊经济由于属于边缘经济,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流动商贩自身不具有充分的合法性,包括经营规格、经营场地等;对依法经营、依法纳税甚至承担高额租金的合法经营商户构成不公平竞争;妨碍行人和车辆正常通行,以及各种扰民;售卖假冒伪劣商品,尤其是不合格食品等等。

    (摘自《百度百科》,有增删)

    材料二:

    近来,地摊经济火遍大江南北,各地政府关注民生,纷纷传递出支持地摊经济发展的好声音,把人民至上的发展理念转化为群众真金白银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受到广大群众的称赞,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发展地摊经济是一切为了人民的集中彰显。人民至上本身就是要造福人民。今年的疫情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小的冲击,其中消费市场低迷、群众就业困难表现得尤为突出。而发展地摊经济,一方面解决了疫情防控下消费者在餐饮、卖场等室内消费信心不足的问题。摊主经营费用低,没有装修费,没有铺面租金压力,没有雇员工资压力,不用交税,降低了商户运营成本,从而增强了消费市场主体活力。另一方面解决了部分群众的就业难题。因疫情影响而失去工作岗位的群众通过摆地摊实现灵活就业,如西部一个城市,因设置3.6万个流动商贩摊位,一夜之间实现10万人就业。与此同时,发展地摊经济还方便了市民百姓的生活需求,给他们带来了生活的便利。

    发展地摊经济是一切依靠人民的具体体现。人民至上本身就是要依靠人民力量。面对今年的疫情影响,要稳住经济基本盘,就业摆在第一位。而实现就业不仅需要政府千方百计扩大内需,稳岗扩岗,增加公益岗位,也需要依靠广大有就业意愿的劳动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通过摆地摊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实现就业。一个地摊不仅解决了一个人的就业,还圆了一个家庭的增收梦,甚至是致富梦。发展地摊经济,正是依靠群众实现就业增收愿望,实现增收致富梦想的鲜活例证。

    发展地摊经济是对城市治理能力的又一场考验。人民至上本身就要求政府提高服务能力。十年前全国不少城市都将地摊经济列为取缔对象,甚至以简单粗暴的手段对待小商小贩,损害了群众利益,增加了社会就业压力和城市管理成本。近日各地陆续提出放开地摊经济,纷纷为小商小贩松绑,允许市民在指定的时间或区域占道摆摊经营,帮助低收入群体和失业人员度过经济寒冬。这是城市发展治理观念的转变,更充分体现了人民至上的发展理念。

    与此同时,这种转变也给城市主管部门更好地服务民生提出了新的思考。发展地摊经济要避免地摊经济走入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怪圈,就要做好放管服结合。一方面要切实担当起我市管理的主体责任在字上下功夫。深入调研,问需于民,研究出台符合街区地摊经济发展的制度、标准和规范。强化法治保障,对在占道经营过程中严重侵害他人利益的行为及时依法纠正,为地摊经济的规范经营、有序发展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确保而不乱。另一方面要坚持服务为了人民,在字上下功夫。强化对地摊经营者的规范引导,营造公平、整洁、宽松的地摊经营环境,发挥街道社区的主阵地作用,宣传发动群众参与到对地摊经济的管理和服务中来,增强群众自治能力,使城市治理能力在发展地摊经济中经受住考验,得到提升。

    (摘自《发展地摊经济是对人民至上的生动诠释》,有增删)

    材料三:

    为了保障消费者权益,到此摆摊的商铺注册时必须出示营业执照、货品资质证明书,以及个人有效证件等。呼和浩特某物业管理人向谷河传媒表示。

    其实,政府部门加强资质管理应成为地摊经济的基础。低门槛是地摊经济的标签,加强资质管理不仅为政府管理提供了渠道,也让经营者感受到了平等与保障,让他们能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看待自己的生意,更愿意提升产品与服务的质量。金台咨询报道称。

    城管是城市建设的核心管理者,其在公共服务管理层面对地摊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释放地摊经济活力、缓解抗业压力,对城市管理者提出了更大的考验。相关管理部门务必通过‘绣花一样精细’的管理,让地摊经济尽可能地少出现卫生、市容、秩序等问题,更多地体现正面效益。《第一财经日报》消息称。

    我觉得还要提升摊主的公共素养,按照规定有序经营,保障食品质量,自觉维护秩序,保持环境卫生。多方相互协调才能让地摊经济长久健康发展。呼和浩特一市民向谷河传媒表示。

    (摘编自《以史为鉴,地摊经济如何发展长久?》)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地摊经济成本较低,如果产品销售状况不好,可以及时退出,没有运营风险。

    B.地摊经济是城市里的一种边缘经济形式,自古以来就有,原始落后却有活力。

    C.各地政府积极支持地摊经济发展的“好声音”集中体现了人民至上的发展理念。

    D.地摊经济火遍大江南北,在疫情防控的背景下能够完全解决群众的就业问题。

    【2】下列说法中,不能够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二的核心观点的一项是(     

    A.浙江严格执行关于“不将占道经营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规定。

    B.国庆期间,重庆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增开动车、增送旅客,保障民生。

    C.为发展地摊经济,成都推出“五允许一坚持”制,建立引导、清洁、应急制度。

    D.在当地政府放开地摊经济后,四川的李先生在夜市摆摊,每天净赚200多元。

    【3】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如何保障地摊经济健康长久发展。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在下面的横线上默写诗文原句。

    (1)酒常与诗人的忧乐相随。苏轼在写《赤壁赋》时“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以诗酒相伴,在写《念奴娇·赤壁怀古》时“__________”,洒酒酬月,展现出旷达襟怀;李清照则在《声声慢》中表示“__________,怎敌他、晚来风急”,流露出内心的孤凄。

    (2)古诗词中随处可见植物的身影。如陶渊明《归园田居》中的“__________,桃李罗堂前”,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千岩万转路不定,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中的“住近湓江地低湿,__________”,这些植物丰富了诗歌的意境。

    (3)《劝学》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

    (4)每个人都难免有自己的知识盲区,遇到不懂的领域,应该诚心听取专业人士的意见,正如《师说》所谓:“____________________”。

  • 8、名篇名句默写。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问志,曾皙用“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了暮春时节人们在沂水边快乐游玩的情景,表达了对和谐美好生活的向往。

    (2)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杜甫的《登岳阳楼》中最能体现作者这种关心国家大事,心系黎民百姓的胸怀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古人常借水抒情明志,《桂枝香·金陵怀古》中对江水这样描写“_______________”;《念奴娇·过洞庭》中对于洞庭湖的水面也有这样的描述,“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短歌行》中写诗人通过想象贤才踏着田间小路,一个个屈驾前来探望我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歌行》中写诗人通过想象与贤才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争着将往日的情谊诉说。表达了诗人希望与贤才真诚交往的强烈愿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归园田居》(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阐明了作者厌恶官场生活,一心想要回归自然的原因。

    (4)在《归园田居》(其一)中,表现作者摆脱官场生活、回归大自然后的喜悦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诗人直抒胸臆,表现了蔑视权贵、不卑不屈的精

    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夸张和对比的手法,直接写出了诗人眼中的天姥山巍峨险峻,气势非凡。

    (7)《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揭示了琵琶女不愿出场但又盛情难却、犹豫不决的矛盾心情。

    (8)音乐由“冷涩”到“凝绝”,是一个“声渐歇”的过程,诗人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佳句描绘了余音袅袅、余意无穷的艺术境界,令人拍案叫绝。

    (9)在《琵琶行》一诗中,当琵琶女自诉身世时,“我”情感被激,发出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感慨,忍不住说出了自己的遭遇,因此才有了同声相应的诗文。

    (10)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中 ,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岁月虚度、只能借酒浇愁的无奈之感。

    (11)在《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中表现周瑜风度潇洒,指挥从容,再现“以少胜多”的战例 ,艺术地写出周瑜才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感叹东吴强盛的局面和孙权风流余韵的英雄业绩,都经历了无数的风雨,一去不返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认为北伐抗金应当做好充分准备,如果像宋文帝刘义隆那样草率出兵,虽有“_______________ ”的雄心,也只怕会是“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局。

    (14)韩愈认为老师的职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韩愈眼中的师生关系是:“__________。”

  • 10、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表现了刘裕当年率军北伐收复失地的英雄气概,也是描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名句的句子是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展现周瑜指挥若定、轻松胜敌的风采的句子是  

    (3)白居易《琵琶行》中通过描写临船寂静、冷月无边来反衬音乐的强大感染力的句子是

     

  • 11、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⑴《荆轲刺秦王》中,表现宾客同仇敌忾画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写潼关的雄伟气势,暗示它是兵家必争之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金陵驿

    文天祥

    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

    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注释】本诗写于1278年,诗人战败被俘,押往大都,途经金陵。此时南宋已亡,金陵被攻破已四年了。

    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首联通过“衰草”“离宫”“夕晖”“孤云”等意象,描绘了一幅惨淡衰败的离宫景象,暗喻南宋王朝宗国覆灭,满目疮痍,一片凄凉,诗人无所依托的残酷现实。

    B. 颔联的诗句“城郭人民半已非”揭露出战乱给天下苍生带来的深重灾难。反映出诗人心系天下兴亡、情关百姓疾苦的赤子胸怀,丰富了诗歌的主题内容。

    C. 颈联运用比喻手法,给人悲凉凄惨的感觉:诗人在哭,金陵在哭,满地芦花和“我”一样飘零,旧时燕子也是无处栖身。

    D. 尾联与诗人《过零丁洋》里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可谓是异曲同工,旗帜鲜明地表达出诗人视死如归、以死报国的坚定决心。

    E. 本诗语言质朴平实,不事雕琢,抒情平淡自然,真挚感人。

    2本诗是怎样表达亡国破家的悲怆情感的?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长孙无忌,字辅机。性通悟,博涉书史。始,高祖兵度河,进谒长春宫,授渭北道行军典签。从秦王①征讨有功,累擢比部郎中、上党县公。

    皇太子建成毒王,王病,举府危骇。乃遣无忌阴召房玄龄、杜如晦定计。无忌与尉迟敬德、侯君集平之。王为皇太子,授左庶子。即位,迁吏部尚书,以功第一,进封齐国公。

    突厥颉利可汗已盟而政乱,诸将请遂讨之。无忌曰;“今我务戢兵,待夷狄至,乃可击。使遂弱,且不能来,我又何求?臣谓按甲存信便。”帝曰:“善。”然卒取突厥。

    太子承乾废,帝欲立晋王,未决,坐两仪殿,群臣已罢,独留无忌、玄龄、绩言东宫事。帝曰:“我欲立晋王。”无忌曰:“谨奉诏,异议者斩!”于是遂定。以无忌为太子太师、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三品”自此始。

    二十三年,帝疾甚,召入卧内,帝引手扪无忌颐,无忌哭,帝感塞,不得有所言。翌日与遂良入受诏有顷崩方在离宫皇太子悲恸无忌曰大行以宗庙社稷属殿下宜速即位因秘不发丧,请还宫。

    太子即位,是为高宗。帝欲立武昭仪为后,无忌固言不可。帝密以宝器锦帛十余车赐之,又幸其第,擢三子皆朝散大夫,昭仪母复诣其家申请。许敬宗数劝之,无忌厉色折拒。帝后召无忌、遂良及于志宁言后无息,昭仪有子,必欲立之者。无忌已数谏,即曰:“先帝付托遂良,愿陛下访之。”遂良极道不可,帝不听。

    后既立,以无忌受赐而不助己,衔之。敬宗揣后指,阴使洛阳人李奉节上无忌变事,与侍中辛茂将临按,傅致反状。帝惊曰:“将妄人构间,殆不其然。”敬宗具言:“反迹已露,陛下不忍,非社稷之福。”帝终不质问。遂下诏削官爵封户,以扬州都督一品俸置于黔州。后数月,无忌投缳卒。自是政归武氏,几至亡国。

    上元元年,追复官爵,以孙元翼袭封。文宗开成三年,诏曰:“每览国史至太尉无忌事,未尝不废卷而叹。”

    (选自《新唐书•长孙无忌传》,有删改)

    (注)①秦王,即唐太宗李世民。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累擢比部郎中、上党县公   擢:提拔,提升

    B. 乃遣无忌阴召房玄龄、杜如晦定计   阴:暗地里

    C. 然卒取突厥   卒:士卒

    D. 上元元年,追复官爵   复:恢复

    2下列对文中字体加粗的语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翌日与遂良入/受诏有顷崩/方在离宫/皇太子悲恸/无忌曰/大行/以宗庙社稷属殿下/宜速即位

    B. 翌日/与遂良入受诏/有顷/崩/方在离宫/皇太子悲恸/无忌曰/大行以宗庙社稷属殿下/宜速即位

    C. 翌日/与遂良入受/诏有顷/崩/方在离宫/皇太子悲恸/无忌曰/大行以宗庙社稷属殿下/宜速即位

    D. 翌日与遂良入受诏/有顷/崩/方在离宫/皇太子悲恸/无忌曰/大行/以宗庙社稷属殿下/宜速即位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长孙无忌做事果断,敢作敢为。皇太子建成加害秦王李世民,他就和尉迟敬德、侯君集一起平定了太子,李世民登上帝位后,他权力支持,晋王得以成为太子。

    B. 长孙无忌辅佐皇帝,备受重用。他辅佐李世民做太子,李世民登上帝位后,授予他左庶子,进封齐国公。李世民病危,他和褚遂良一起受诏。

    C. 长孙无忌坚持己见,结局悲惨。对于立武昭仪为皇后,他始终反对,即使皇帝示以恩宠,他也不让步;最终被许敬宗构陷,以致上吊自尽。

    D. 长孙无忌有功于朝廷,终被昭雪。上元元年时,追复长孙无忌官爵,让其孙元翼袭封;文宗也曾说他每读国史,谈到无忌事就废卷而叹。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高祖兵度河,进谒长春宫,授渭北道行军典签。

    (2)后既立,以无忌受赐而不助己,衔之。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趴在鱼缸里晒太阳的乌龟对刚被捕捞起来的鲥鱼说:“哎,你马上就要成为盘中佳肴,再也不能像我一样呼吸自由的空气了。”鲥鱼奄奄一息:“虽然我的生命短暂,但我至少领略过江海的辽远;你的生命再长,却从未欣赏过鱼缸外的山色湖光。”乌龟悠闲地踱了几步,笑着说:“连生命都没有了,还拿什么去见识外面的世界?”

    这个寓言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全面理解材料,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作文;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抄袭。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