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年宁夏银川高考语文第三次质检试卷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弃(bìn) 舟)   隙(xià

    B.)   步(kuǐ寥廓liáo)  细(xiān

    C.)   马()   慰)   洞xué

    D.而望()  而不舍()  聚(cuán)  讷

  • 2、下列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紫禁城是最伟大的人类建筑史上的艺术奇葩,是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标记。

    B.在经济和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精神健康的重要性,人们希望在拥有良好体魄的同时,也拥有健康的精神。

    C.央视《大国工匠》系列节目反响巨大,工匠们精益求精、无私奉献的精神引发了人们广泛而热烈的讨论和思考。

    D.古往今来,青青翠竹吸引了无数画家。竹画是中国画院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象征了中华民族坚定顽强、不卑不亢的气节。

  • 3、下列句式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月出于东山之上

    A.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B. 不能喻之于怀

    C. 相与枕藉乎舟中 D. 亦自缢于庭树

  • 4、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文言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方其破荆州,江陵 所以兴怀,其致

    B. 死生亦矣 群毕至,少长咸集

    C. 火尚足以也 一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D. 鱼虾而友麋鹿 彭殇为妄作

  •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后人哀之不鉴之   源不深岂望流之远

    B.如礼乐,以俟君子 还也

    C.臣壮也,犹不如人 有也

    D.斯亦伐根求木茂   五亩之宅,树之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偶成

    戴望舒

    如果生命的春天重到,

    古旧的凝冰都哗哗地解冻,

    那时我会再看见灿烂的微笑,

    再听见明朗的呼唤——

    这些迢遥的梦。

    这些好东西都决不会消失,

    因为一切好东西都永远存在,

    它们只是像冰一样凝结,

    而有一天会像花一样重开。

    1945年5月31日

    (选自《戴望舒诗选》)

    【1】如果从揭示中心的角度为这首小诗换一个标题,下面四个短语最恰当的是( )

    A.春天重到

    B.凝冰解冻

    C.迢遥的梦

    D.花儿重开

    【2】结合诗句内容和写作时间思考: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表感?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用蛟龙嫠妇听箫声的感受来突出箫声的悲凉与幽怨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赤壁赋》

    (2)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女也不爽,__________。士也罔极,二三其德。《氓》

  • 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⑴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___________________。 (荀子《劝学》)

    ⑵ 蟹六跪而二螯,__________________,用心躁也。  (荀子《劝学》)

    ⑶ 吾师道也,_____________________? (韩愈《师说》)

    ⑷ 位卑则足羞,_________________。 (韩愈《师说》)

    ⑸ 纵一苇之所如,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

    ________________,泣孤舟之嫠妇。   (苏轼《赤壁赋》)

    ________________,抱明月而长终。   (苏轼《赤壁赋》)

    _______________,任重而道远。 (《论语》十二章)

    ______________,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十二章)

    ___________,悠悠我心。 (曹操《短歌行》)

  • 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2)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__________(李密《陈情表》)

    (3)__________,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山不厌高,_______________。曹操《短歌行》

    (2)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

    (3)____________________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刺秦王》)

    (4)故知一死生为虚诞,________________。(王羲之《兰亭集序》)

    (5)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______________。(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6)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归园田居》(其一)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苏轼写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白茫茫的雾气笼罩江面,天光、水色连成一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牧的《阿房宫赋》中用倒置式的暗喻,以璀璨晶亮的明星来比喻纷纷打开的妆镜,既贴切又形象。将喻体置放在前,予人以鲜明的画面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洵的《六国论》中,说明燕国灭亡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花秋月何时了”一句中,对“春花秋月”之美好景象,作者却一反常情,期盼它早日“了”却,表明词人身为阶下囚,怕春花秋月勾起往事而伤怀。

    B.“小楼昨夜又东风”,一个“又”字,不仅点明了春花秋月的时序变化,而且暗示此情此景多次出现,深切表达出词人的欣慰之情。

    C.李煜在“应犹在”与“朱颜改”的矛盾旋涡中越陷越深,在物是人非的落差对比中难以自我救赎,亦在此过程中演绎着人生的“突围”之美。

    D.“月明中”的“故国”只属于江南的那些较少忧虑的日子,最多也只是浮现在李煜“不堪回首”的记忆中,而且是他不忍心“触碰”的回忆中。

    【2】请简要赏析尾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妙处。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

    张良者,其先韩人也。韩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韩故。

    沛公之从雒阳南出轘辕,良引兵从沛公。沛公欲以兵二万人击秦峣下军,良说日:“秦兵尚强,未可轻。臣闻其将屠者子,贾竖易动以利。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益为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令郦食其持重宝啖秦将。”秦将果畔,欲连和俱西袭咸阳,沛公欲听之。良曰:“此独其将欲叛耳,恐士卒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解击之。”沛公乃引兵击秦军,大破之。遂至咸阳,秦王子婴降沛公。

    汉元年正月,汉王使请汉中地。项王乃许之。良因说汉王日:“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乃使良还。行,烧绝栈道。项王以此无西忧汉心,而发兵北击齐。良亡,间行归汉王。至下邑,汉王下马踞鞍而问日:“吾欲捐关以东等弃之,谁可与共功者?”良进日:“九江王黥布,楚枭将,与项王有郄;彭越与齐王田荣反梁地,此两人可急使。而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即欲捐之,捐之此三人,则楚可破也。”然卒破楚者,此三人力也。

    张良多病,未尝特将也。常为画策臣,时时从汉王。汉四年,韩信破齐而欲自立为齐王,汉王怨。张良说汉王,汉王使良授齐王信印。其秋,汉王追楚至阳夏南,战不利而壁固陵,诸侯期不至。良说汉王,汉王用其计,诸侯皆至。汉六年正月,封功臣。高帝日:“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日:“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高帝崩,后八年卒,为文成侯。

    选自<史记·留侯世家》,有删节

    【注】雒阳:洛阳。   郦食其:人名。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B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C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D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2】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有关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侯,古爵位名,为春秋时期五等爵的第三等,比伯低一等。《烛之武退秦师》中,晋侯比秦伯低一等。

    B.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帝、太宗。

    C.崩,古代称帝王或王后死叫,称诸侯或大官死叫,称大夫死叫后为死亡的通称。

    D.谥,封建时代在人死后根据其生前事迹评定褒贬给予的称号,称为谥或谥号

    【3】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良轻财爱国。韩国破亡之时,张良家有僮奴三百人。他变卖全部家财来寻求刺客暗杀秦王,为韩国报仇。

    B.张良为人精明。他献计刘邦,利诱秦朝将领,从而没费一兵一卒,一举拿下咸阳。

    C.张良足智多谋。败蛲下秦军,破项羽疑,荐举良才,解除危难,为汉王朝立下汗马功劳。

    D.张良作为谋臣考虑周全。韩信想自立为齐王,惹怒汉王。张良献计后,汉王派张良前去授予韩信齐王印绶。

    【4】翻译下列句子:

    1此独其将欲叛耳,恐士卒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解击之。

    2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写作

    青春是花样年华,青春有美好梦想,青春有纯真感情,青春有自我认识,青春有对社会的思考。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