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年浙江温州高考语文第二次质检试卷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令媛这次在儿童画展上获奖,多亏您悉心指导,我们全家都非常感谢您。

    B.日前丢失支票,承蒙您及时送回,感激不尽,明天我将专程前来致谢。

    C.奉上力作一本,鄙人才疏识浅,书中谬误甚多,特此敬请斧正。

    D.小明写了则寻物启事:本人在教室丢失一本《成语词典》,如有拾获,请从速交还。

  •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杂剧的典型结构是四折,每折按一个宫调演唱。课文《窦娥冤》(节选)中“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耍孩儿”等都是“正宫”调下的曲牌。

    B.课文《窦娥冤》(节选)写窦娥在法场和婆婆告别,反复叮咛,更进一步点明窦娥所受的冤屈,刻画出窦娥的善良,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悲剧性更强。

    C.《雷雨》中周朴园四次问侍萍,从“你——你贵姓?”“你姓什么?”到“你是谁?”“哦,你,你,你是——”鲜明地显示他内心渐趋紧张。

    D.《哈姆莱特》中,英国王子哈姆莱特虽然装疯,但是通过他曾经的妻子奥非莉亚的话,我们依然可以领略哈姆莱特高贵的品质。

  • 3、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秦贪,其强 倚仗   赵使者蔺相如 延请

    B. 屈平草稿未定 写作   有忧,贺有喜 慰问

    C. 卒使上官大夫屈原于顷襄王 诋毁   数十年,为秦所灭 竟然

    D. 于嗟女兮,无与士 沉溺   女也不,二三其德 差错

  • 4、下列文化知识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常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如《答司马谏议书》中“以授之于有司”就是如此。

    B.战国、秦、汉时代,通称崤山以东为山东。山东,有时也泛指战国时秦国以外的六国领土。

    C.在古代,对一些以技艺为职业的人,称呼时常在其名前面加一个表示他职业的字眼。如“庖丁”,“庖”意为厨师。

    D.“贞观”是年号,年号是我国古代帝王用来纪年的名号,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

  • 5、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焉用亡郑以邻   陪:增加

    B. 秦之遇将军,可谓矣   深:程度深的

    C. 留侯张良   善:友善、交好

    D. 料大王士卒足以项王乎   当:比得上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检到一条旧鞋带

    林清玄

    从前,在一个小村落里,住着一群安居乐业的人,生活在平淡安逸中度过

    村落里有一个老人,有一天,清晨六点,在路上散步,偶然看到地上有一条旧鞋带老人弯下腰,仔细地端详那条鞋带,心想:“这鞋带虽旧,依然完好,捡回家去,说不定哪一天用得着呀!”

    老人细心轻巧地捡起鞋带,放进自己的裤袋里老人的动作,被远远路过的一位老朋友看见了,他看见老人弯腰端详的样子和把东西塞进裤袋的动作,就判定了:老人一定是捡到钱了,而且为数不少,才会那样小心翼翼

    他走到老人面前,不怀好意地问:“老王,你是不是捡到钱了﹖要请客啊!”

    “没有哇!我捡到了一条旧鞋带!”老王立刻把刚刚捡到的旧鞋带掏出来给朋友看:“呐!就是这一条

    “你不必骗我了,我又不是真要你请客,你只要老实告诉我捡到钱就好了

    “我没有骗你,我真的捡到一条鞋带老李,如果我真的捡到钱,一定会请你吃饭,你一向知道我不是小气的人

    “你以前是不是小气,我不管!但现在捡到钱不肯告诉我,就是小气!”

    两人于是站到街上吵了起来,老王说得愈是认真,老李愈是不肯相信最后两人愈吵愈凶,弄得不欢而散

    第二天,老王捡到钱的事就在街上传开了

    “老王在路上检到一大笔钱,却坚称是捡到一条鞋带

    “笑死人了!这年头,谁会在路上捡一条旧鞋带呢?”

    “听说老王捡到钱的那一天,蹲下来左顾右盼,小心翼翼地捡起来,一定是一笔大钱啊!”“对呀!从捡到钱的那一天开始,老王就变了一个人,疑神疑鬼神经兮兮的

    “更糟的是,老王以前还蛮慷慨大方,从捡钱那一天开始,变得很小气

    “所以,我常说钱会毁掉一个人,要是捡到钱的人是我,也可能就此毁了!”

    在街上,只要看到老王,本来热烈交谈的人,立刻变得沉默,看着老王:本来沉默的人,看他走过,就交头接耳地谈论

    老王是一个性格刚毅耿直的人,不能忍受被冤枉被误解被扭曲因此,每次遇到任何一个人,不管认识不认识,就掏出旧鞋带给人看:“我捡到的就是这条鞋带!”但是,没有人相信他

    到后来,老王掏出鞋带时近乎哀求:“请你们相信我,我捡到的真的只是一条旧鞋带!”愈是急切地哀求,愈是无人相信他

    老王真的无法再思受了,三个月后的某一天,清晨六点,在他捡到鞋带地方旁边的一棵树上,他用那条旧鞋带上吊自杀了,树上钉着一张遗书:“那一天清晨六点,在这个地方,我真的只捡到这一条旧鞋带

    消息传开了,大家都感到惋惜:

    “唉呀!若真的捡到的只是旧鞋带,又何必自杀呢!真是太傻了!”“不过,用鞋带自杀,倒是第一次听到

    “但是,事情也不能看表相,我看老王是真的捡到钱,被谋财害命,生前被逼写下遗书”“如果是被谋财害命,那么老李最可疑,只有他亲眼看到老王捡到钱

    “必然,那一定是一笔大数目呀!”

    “……”

    文本二:

    在成功的小小说的结构中,往往把“金子般的情节”放在结尾部分,好像相声抖包袱这样做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为了“余味”,小小说篇幅有限,只有余味可以无限杜甫有句诗“咫尺应须论万里”,这句话虽然说的是画,但说出一个艺术共通的道理,就是:艺术作品的篇幅总是有限,但意蕴深广却应该追求无边无际余味无穷,余音袅袅,绕梁三日,这是所有艺术最高的境界小小说不仅要把“余味”拿来作为自己的艺术追求,也作为小小说自己重要的特征

    ——冯骥才《小小说特立独行》

    【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前,在一个小村落里,住着一群安居乐业的人,生活在平淡安逸中度过”开篇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渲染安宁祥和氛国

    B.本文运用了心理描写动作瑞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村民评价等正面侧面描写手法刻画出了一个勤俭持家小心谨慎刚毅耿直的老王形象

    C.本文善于制造人物之间激烈的矛盾冲空来形成叙事的波澜,老李对老王的质疑使得大家平静的生活微波荡漾,大家对老王的质疑则让波澜激荡而大家对老李的质疑最终将波澜推向高潮

    D.本文小说的语言简洁准确,惜墨如金,大量使用一句一段的形式,这样写便于快速推进情节,突出人物形象

    【2】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捡到的就是这条鞋带!”“我检到的真的只是一条旧鞋带!”两句话并不是简单的重复,一个“真的”语意呈现递进,活画出老王的悲苦状

    B.文中老王的经历跟莫泊桑《项链》中主人公玛蒂尔达感慨的那样——“人生真是古怪,真是变化无常啊无论是害您或者救您,只消一点点小事”说明人生无常,世事难料

    C.小说运用了留白的手法,例如没有写到老王临终之前情形,这种手法在鲁迅小说《祝福》《孔乙已》中也有使用

    D.“旧鞋带”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以物象为线索是小说常用的手法,可以使情节更紧凑连贯

    【3】本文与鲁迅小说《祝福》有很多相通之处,试分析本文中的老李和《祝福》中的柳妈这两个次要人物的作用有何相同之处

    【4】文本二强调“金子般的情节”放在结尾部分的效果,请结合文本一作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任选4句)

    (1)《登岳阳楼》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诗人年老多病,远离亲友,以舟为家,流落在外,表现了诗人的凄凉之境、哀痛之心、愤怨之情。

    (2)《桂枝香·金陵怀古》中,雄壮宽广的气度,开阔旷远的视野与王勃的《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比较,两者展现的气度与视野不相上下,可谓异曲同工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念奴娇·过洞庭》中,写天人合一的美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从言谈、动作、神态可以看出四个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冉有比较谦虚,从他述志时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可以看出。

    (5)《阿房宫赋》中描写秦始皇喜繁华奢侈,连梁柱上光彩耀目的钉头都比粮仓里的米粒还要多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8、名句默写

    (1)《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法担当救国重任,于是他冲破阻挠,坚持去见鲁庄公。

    (2)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渲染了战争悲壮、残酷的气氛。

    (3)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了国家灭亡的原因。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用“________________ ”两句,强调学习对于增加人的智慧和端正人的行为的积极作用。

    (2)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 ”两句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写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猿声哀怨凄惨,沙渚色彩清淡,渲染了悲凉的气氛。

    (3)高三毕业晚会一段主持词,其中引用古诗文,请填入合适的句子。

    同学三载,袍泽情深;一朝分别,依依不舍。“________________ ”,词人李清照道破了我们此时此的的心情。

  • 10、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在《登高》中高度概括自己晚年悲凉处境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表现诗人性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荀子·劝学》指出,蚯蚓虽然身体柔弱,却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用心专一的缘故。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八个字正面塑造了曹操文武双全的英雄形象和征服天下的豪情壮志。

    (2)《氓》中描写女主人公早起晚睡,辛勤劳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离骚》中表达作者为坚持心中的信念,万死不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小题。

    (中吕)满庭芳 

    京口感怀

    汤舜民

    残花剩柳,摧垣废屋,新冢荒丘。海门天堑还依旧,滚滚东流。

    铁瓮城横刺着虎口,金山寺高镇着鳌头。斜阳候,吟登舵楼,灯火望扬州。

    (注)①元末明初戏曲家,所作乐府、套数、小令极多。②京口以下江面开阔,古人称海,其地称海门。③铁瓮城,位于今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北固山的前峰。

    1以下对本曲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开头三句由花柳到屋舍再到坟墓,以白描手法展现出一派满目疮痍、颓败凄凉的景象,语言清丽凝练,生动形象。

    B. “海门”一句将前三句作一收缩,语势为之顿挫,“天堑还依旧”以大自然之永恒反衬世事无常,寄寓作者的无限感慨。

    C. “铁瓮城”一联对仗工整,是对“天堑”的进一步描述,意境雄浑,音节响亮。“横刺”状其开阔,“高镇”显其雄峙。

    D. 最后三句以江上晚景作结,时光无情而夕阳有意,仍在痴心等候。作者登船眺望对岸一片灯火中的扬州城,吟咏感怀。

    E. 本曲末尾“扬州灯火”与篇首“摧垣废屋”“新冢荒丘”,前后情境形成鲜明对比,透露出复杂而微妙的心境,耐人寻味。

    2与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相比,这首曲子表达的情感及抒情手法有何不同?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郑谷在袁州,齐己携诗诣之。有《早梅》诗云:“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谷曰:“‘数枝’非早也,未若‘一枝’。” 齐己不觉下拜。自是士林以谷为“一字师”。

    少陵云:“多师是我师。”非止可师之人而师也;村童牧竖一言一笑,皆吾之师,善取之皆成佳句。随园担粪者,十月中,在梅树下喜报云:“有一身花矣!”余因有句云:“月映竹成千‘个’字,霜高梅孕一身花。”余二月出门,有野僧送行,曰:“可惜园中梅花盛开,公带不去!”余因有句云:“只怜香雪梅千树,不得随身带上船。”

    1乙文中的“少陵”是指 (人名)

    2甲文中,郑谷建议齐己,将“昨夜数枝开”改为“昨夜一枝开”,其理由是  

    3乙文中,“随园担粪者”在农历十月中报告主人,梅树“有一身花矣”,作者将这句话加工成“霜高梅孕一身花”。仔细品味这一诗句中的“霜”、“孕”两字的妙处。

    4这两则古代诗话告诉我们,写诗作文要善于向各类人学习,甲文所指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乙文所指对象是______________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这样一种声音,会让你觉得是耳边轻柔的呼唤,低声的诉说;

    有这样一种声音,没有多余的技巧,却能唤起你灵魂深处的良知和责任;

    有这样一种声音,会让你卸去疲惫,会带你走到过往的回忆中;

    有这样一种声音,会带给你心灵的震颤,会让你心中充满感动;

    ……

    请以“有这样一种声音”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书写规范工整。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