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年贵州黔南州中考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如果要从《史记》中查阅有关秦末农民大起义中陈胜的相关历史资料,应查阅该书中的(  

    A.本纪

    B.列传

    C.世家

    D.书

  • 2、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都正确的一项是(  

    A.4月6日,“沿着高速看中国”主题宣传活动在上海启动,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单位对此进行了报道。

    B.他发觉他们的生活,不是靠了理智,而是——毫不顾虑理智,靠了信仰。这不知有理智的信仰究竟是什么呢?

    C.记者从南京市卫健委获悉,重组亚单位新冠疫苗已在南京开始接种(又称重组蛋白疫苗),此疫苗同样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D.树的动,显出小屋的静,树的高大,显出小屋的小巧;而小屋别致出色,乃是由于满山皆树,为小屋布置了一个美妙的绿的背景。

  • 3、下列对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并没说明郭橐驼的职业,而是先介绍了郭橐驼名字由来。

    B.本文介绍了郭橐驼以种树为职业,进而阐述了他的种树之法。

    C.文章运用了对比映衬的手法来写郭橐驼具有丰富的植树经验。

    D.本文作者以真实客观的笔触,从郭橐驼之口发出治国安民的议论。

  • 4、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左徒,楚国官名,和“令尹”一样,相当于后世的“丞相”一职。

    B.大夫,古代的官名,西周以后先秦诸侯国中,在国君以下有卿、大夫、士三等。

    C.委质,呈献礼物。“质”,同“贽”,指初见尊长所送的礼物。

    D.三闻大夫,楚国官名,管理楚国屈、景、昭三姓贵族。

  • 5、对下面一则材料的主要内容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6月7日是世界食品安全日。市场监管总局食品抽检司发布了上年度国家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情况。2019 年,国家食品安全监督抽检24.4万批次,监督抽检的总体合格率为97.6%,与上年持平,较2014年上升2.9个百分点。

    食品抽检司有关负责人介绍,2019 年监督抽检结果显示,我国食品安全状况总体保持稳中向好的态势。日常消费量大的食品合格率继续保持高位,如肉制品抽检合格率为97.0%,较2018年提高0.5个百分点。同时,重点食品企业产品合格率较高,对市场份额大、流通范围广的重点食品生产企业和经营企业产品进行抽检,其合格率分别为99.7%和98.7%。一些食品安全突出问题治理取得积极成效。

    A.2019年国家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总体合格率与上年持平。

    B.市场监管总局加大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力度。

    C.2019年我国食品安全状况总体保持稳中向好的态势。

    D.2019年我国食品安全突出问题治理取得积极成效。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各题。

    污名与冲突:时代夹缝中的广场舞

    王芊霓

    “广场舞”在今天的中国已成为一个充满争议的文化焦点。它流行的原因通常被解读为廉价和低门槛,或者是集体主义时代传统的回潮。伴随着这种解读,“广场舞”和广场舞者被接连不断的负面新闻淹没,似乎整个社会以“噪音污染”和“空间占用”为主要战场,开始了对“广场舞”的讨伐。然而围绕着噪音和空间来讨论“广场舞”的问题显然是流于表面的。

    对广场舞者来说,跳舞是一种重要的生活情趣,大大小小的舞队已然成为现代中国中老年女性排遣孤独、沟通情感的团体。与“广场舞”赋予其参与者的正能量相对比的,则是这一群体所蒙受的社会污名。人们把参加“广场舞”的这些并不年轻的女性称为“大妈”,这个词在北方方言中带有贬义,而现如今它俨然成了大嗓门儿、有些发福、不再性感的中老年女性形象的代名词。不仅如此,“广场舞”和“广场舞大妈”已经成为不少脱口秀和笑话节目的固定“包袱”和笑料,日常生活中人们谈论大妈和引用广场舞的方式,也都说明了广场舞大妈蒙受污名之实。

    根据戈夫曼对“污名”的洞见,招致污名的原因往往是蒙受污名者的某些特征与社会对它的期望不同。基于此,人们对“广场舞”或含蓄或明确的消极态度就容易被理解了。“广场舞”的污名,其实裹挟了社会期待,对它的主要参与者——中高龄女性行为的社会期望。

    “广场舞”无论是被“污名化”还是被“魅力化”,其实都是社会和文化动态建构的产物。以健身和舞蹈为例,在动态的建构过程中,它们被赋予了积极或消极的符号意义。例如瑜伽已经成为健康、积极、高端的代名词,甚至已成为专属于城市中上层的一种高雅的运动方式。换句话说,人们已经可以通过练习瑜伽而成功地标榜一种品味。比如,在斯里兰卡,有一种叫作“Kandyan”的传统舞蹈,它的表演者因为与传统的密切关系而遭遇边缘化。舞蹈研究者认为这是由于这种传统舞蹈被它代表的“落后的过去”长期禁锢了,舞者们被认为与“现代”格格不入而陷入一种底层困境。

    有人通过对秧歌的研究认为,对秧歌的污名化和舞者多为老年人的身份有关,因为老年人参与舞蹈往往挑战了社会惯常对他们的期待。这些社会期待与老人的自我认同存在差异,社会惯常认为老年人应该是位于社会边缘的,与感官愉悦无关,与性感无关,是数日子度时光的。

    然而,有些讽刺的是,这些中老年舞者体现的与社会期待冲突的自我追求,恰恰也是社会构建的产物。大部分广场舞爱好者经历过推崇“去性化”的时代,然而在她们身上这种“去性化”的时代烙印已并不多见,反而她们表现出的对柔美和性感的追求是在当今社会被扭转和重塑出来的。性感、柔美、苗条的女性出现在方方面面的商业宣传中,不停刺激着大妈也去追赶这种当下流行的女性美。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全世界的女性似乎都有类似的追求。在一些发达国家比如英国,很多老年人钟情于摩登舞,这与英国社会对老年人行为的期待也有差异,却没有招致污名。而中国的广场舞,却成为大众调侃和取笑的对象,这是否提醒我们应当重新审视中国当代社会的包容性?

    1请简要概述本文的论述层次。

    2本文题目为“污名与冲突”,“污名”具体指什么?“冲突”又指什么?

    3如何才能减少或消除广场舞者的污名?请结合全文简要回答。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受到任命挽救危局时,人们常会引用《出师表》中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代有星宿分野之说,如王勃《滕王阁序》中的“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李白在《蜀道难》中也用了这种写法叙说蜀道难行,这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人善于借助历史人物抒发感慨。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晋人向秀和王质的典故表达自己因人事全非、世事变迁而生的无限感慨。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女主人公在反思之后之认为夫妻关系破裂的原因不在女方而是男方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

    (2)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以“___________”写出了让自己流连忘返的山间的春夏美景。

    (3)范仲淹《岳阳楼记》“是进亦忧,退亦忧”句中,“进亦忧”指的是“___”。

  • 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以望复关。不见复关,__________ 

    (2)_____,体无咎言。以尔车来,_________。

    (3)长太息以掩涕兮,_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4)路漫漫其修远兮,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表现男子曾经海誓山盟,如今却违背誓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2)范仲淹认为如果是霪雨连月,登上岳阳楼“______________”的感受,满眼里也全萧条,真真让人悲伤到极点。

    (3)正如韩愈《师说》中“_______”一句中所说的那样,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和研究的部分,因此每个人都需要“从师”。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抒发了诗人备尝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难以排遣的心情。

    (2)李煜《虞美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物是人非的感慨。

    (3)张先《剪牡丹·舟中闻双琵琶》中“玉盘大小乱珠迸。酒上妆面,花艳眉相并”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陇首

    赵汝鐩

    陇首多逢采桑女,荆钗蓬鬓短青裙。

    斋钟①断寺鸡鸣午,吟杖穿山犬吠云。

    避石牛从斜路转,作陂水自半溪分。

    农家说县催科急,留我茅檐看引文②。

    注:①斋钟:午时的钟声。②引文:官府派租单。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选取了典型细节,通过描写采桑女的头饰和衣着,表现了她们生活的辛劳和贫穷。

    B.中间两联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交代了诗人行走山村的见闻,渲染乡村宁静的自然氛围。

    C.尾联从“我”的视角叙事,增加了作品的真实性,委婉含蓄地揭示农家辛劳贫穷的缘由。

    D.诗中对山乡风景和人物活动的描写,用语质朴,不事雕琢,也体现出了浓郁的地方色彩。

    【2】此诗情感丰富,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汉高祖三年冬十月,韩信、张耳以兵数万东击赵。赵王及成安君陈余闻之,聚兵井陉口,号二十万。广武君李左车说成安君曰:“韩信、张耳乘胜而去国远斗,其锋不可当。臣闻千里馈粮,士有饥色。樵苏后爨,师不宿饱。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成列,行数百里,其势粮食必在其后。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从间路绝其辎重,足下深沟高垒,坚营勿与战。彼前不得斗,退不得还,野无所掠,不至十日而两将之头可致于麾下,否则必为二子所禽矣!”成安君尝自称义兵,不用诈谋奇计,曰:“韩信兵少而疲,如此避而不击,则诸侯谓吾怯,而轻来伐我矣。”韩信使人间视,知其不用广武君策,则大喜,乃敢引兵遂下。未至井陉口三十里,止舍。夜半传发,选轻骑二千人,人持一赤帜,从间道草山而望赵军,诫曰:“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令其裨将传餐,曰:“今日破赵会食。”诸将皆莫信,佯应曰:“诺。”信曰:“赵已先据便地为壁,且彼未见吾大将旗鼓,未肯击前行,恐吾至阻险而还也。”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军望见而大笑。平旦,信建大将旗鼓,鼓行出井隆口,赵开壁击之,大战良久。于是信与张耳佯弃鼓旗走水上军,水上军开入之,复疾战。赵果空壁争汉旗鼓,逐信、耳。信耳已入水上军军皆殊死战不可败信所出奇兵二千骑共候赵空壁逐利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二千赵军已不能得信等,欲还归壁,壁皆汉赤帜,见而大惊,以为汉皆已得赵王将矣。兵遂乱,遁走,赵将虽斩之,不能禁也。于是汉兵夹击,大破赵军,斩成安君流水上,禽赵王歇。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井隆之战》)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信/耳已入水上军/军皆殊死/战不可败/信所出奇兵二千骑共候/赵空壁逐利/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二千/

    B.信/耳已入水上军/军皆殊死战/不可败/信所出奇兵二千骑共候/赵空壁逐利/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二千/

    C.信/耳已入水上军/军皆殊死战/不可败/信所出奇兵二千骑共候赵空壁逐利/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二千/

    D.信/耳已入水上军/军皆殊死/战不可败/信所出奇兵二千骑共候赵空壁逐利/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二千/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方轨,方正的大道。文中“车不得方轨”是说大军不能走大路,只能秘密行进。

    B.辎重,一般指行军时由运输部队搬运的粮草等物资,也可指行李。文中指前者。

    C.麾下,本指旗下,借指将帅部属,也用于敬称将帅。文中“麾下”敬称成安君。

    D.裨将,相对主将而言,即副将,也称“偏将”;有时也用来指专任一方的将领。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信、张耳一方仅几万人,且久战未歇;而赵王及成安君一方号称二十万,以逸待劳:这正是成安君正面迎战的底气。

    B.广武君李左车的建议确实击中了韩信、张耳一方的软肋,但是陈余没有听从;这也是韩信敢于主动引兵攻击赵军的原因。

    C.韩信背水布阵,遭到敌方嘲笑;还敢主动进攻,似乎不可思议:但这些招数成功地让赵军倾巢出动,而留下空虚的后方。

    D.赵军本来占据地利人和的优势,但是韩信通过巧妙地排兵布阵,先引蛇出洞,然后各个击破,最终以少胜多,打败敌人。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韩信使人间视,知其不用广武君策,则大喜,乃敢引兵遂下。

    (2)于是信与张耳佯弃鼓旗走水上军,水上军开入之,复疾战。

    【5】有人说,如果广武君的进言被采纳,历史可能会被改写。试梳理广安君精妙的战术设计。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一天爱迪生拿起一个没上灯口的灯泡,叫他的助手去测量灯泡的容积。过了两个小时,爱迪生问助手有没有完成任务。被计算工作累得筋疲力尽的助手垂头丧气地说道:还没有!因为多重积分计算非常复杂!

    爱迪生听他说用多重积分计算灯泡的容积,感到十分意外!他拿起灯泡,把水注入其中,然后在水充满灯泡后,把灯泡里面的水倒进量杯里,量杯立即显示出水的体积——这就是灯泡的容积!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