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因疫情延迟开学而有些空荡的大学校园里,选择与学校共留守的留学生们,不仅借参加志愿者活动表达着对中国抗击疫情的支持,而且积极配合学校的消毒、检测等各项工作。
B.正如一位作家所谓“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在文学教育上,我有自己的看法,但我没必要就此同我朝夕相处的同事闹掰。
C.对照省内一流甚至全国顶尖高校的录取条件,这位胸怀壮志、豪气冲天的高三学生虽然以脚踏实地的努力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还需要进一步改进方法、突破壁垒以拉近距离。
D.嫦娥五号探测器顺利完成月球采样任务,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广泛赞誉。中国航天能有今天的成就,靠的是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的共同奋斗取得的。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习总书记发表新年贺词时,“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等语句信手拈来,让人读之深受鼓舞。
②短短三年时间里,他就从一位普通的大学毕业生成长为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身负重任的村官,这令曾经的同学侧目而视。
③2017牟“双11”期间,全球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参与了这场购物狂欢。浩如烟海的商品经天猫、京东等购物平台销往千家万户。
④作为同班同学,本应相互尊重。李明同学却经常挖苦讥笑学习勤奋的同桌,而同桌刘强总是笑笑做罢,他这种犯而不校的修养令人敬佩。
⑤要想让中国的私立学校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私立学校等量齐观,还需要政府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需要办学者具有国际视野和教肓情怀。
⑥独行走得快,同行才走得远。要成就一番事业必须具备团队合作意识,只有当个人和集体紧密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做到三人成虎。
A. ①③⑥ B. ①④⑤ C. ②③⑤ D. ②④⑥
3、下列诗句所写的历史人物依次对应恰当的一项是( )
①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②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③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④莫言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尽解诗。
A.周瑜、刘邦、孔明、项羽
B.周瑜、项羽、孔明、刘邦
C.孔明、刘邦、周瑜、项羽
D.孔明、项羽、周瑜、刘邦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战栗 典雅 辽阔无垠 朝气蓬勃
B. 典雅 冒范 宏伟壮观 前途无量
C. 飘荡 珊瑚 无影无踪 茫无际崖
D. 漫游 椭圆 神密莫测 人才济济
5、对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袅袅兮秋风 袅袅:柔美的样子 鸟何萃兮蘋中 萃:聚集
B.聊逍遥兮容与 容与:从容自在的样子 合百草兮实庭 实:坚实,坚强
C.举杯断绝歌路难 断绝:停止 泻水置平地 泻:倾、倒
D.出师一表真名世 名世:名传后世 两朝开济老臣心 开:打开,开启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资源”这一概念,可以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的资源是指人类生产活动所需要的、在自然界存在的物质(材料)和动力的天然来源。广义的资源,则是指人类用来帮助从事一定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一切要素和有利条件的总和,简单地说,资源就是人类活动所必需的一切东西。从形态上看,人类资源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可以贮存、节约的资源,如资金、材料、能源等;另一类是不可贮存、节约的资源,如时间、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等。在信息社会中,正确认知注意力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为什么说注意力是一种资源呢?人类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它的定向性,即有意识、有计划地达到一定的目的。人类活动的定向性,要求人在活动过程中,必须使自己的意志服从这个过程的目标。人的定向活动是由提出的任何或某种活动计划来组织的,而要完成这种组织活动,一个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心理因素就是注意力。所以,注意是人的活动的基本特征,是人的有目的活动和定向探索活动的前提,是人的活动达到既定目标的必要条件;注意力决定任务完成的效率和成果的质量,是人类活动不可缺少的一种要素,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人的心理过程的一个最基本特征是它的选择性和指向性。当我们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一定事物时,就是注意。注意和认识过程分不开,它是一切认识过程的开端。虽然注意不是一种独立的认识活动,但它表现在认识过程(知觉、记忆、思维等)的内部而与这些过程不可分离,在人的一切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对人的各种心理过程和操作活动均有调节作用。注意力表现了人的心理过程进行的动力特征,是人的个性品质和能力结构的重要国素。没有高度发展的往意力,就不能有效地从事各种活动,就不能从事长时间的复杂的思维活动。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的注意力是一种非常有限的心理资源。人的主要精力每次只能执行一种主要的任务。当大量的信息进入感觉记忆,若不加以注意,很快就会丧失。国此,注意在为进一步加工而选择感觉信息方面,是起着重要作用的。信息资源具有可替代性、可分享性,而注意力作为资源是不可替代、不可分享的。今天,人们要学会合理有效地分配并使用注意力。
(节选自李志昌《信息资源和注意力资源的关系》,有删改)
【1】下列表述,与本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资源包括材料、能源、时间、信息、注意力等,有狭义、广义之分,有的可以贮存、节约,有的不能贮存、节约。
B. 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某一事物时就是注意,注意是认识过程的开端,对人的各种心理过程和操作活动均有调节作用。
C. 注意力决定任务完成的效率和成果的质量,体现了人的个性品质和能力结构,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心理因素。
D. 在情况多变、竞争激烈、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从事各种活动,尤其从事各种思维活动,必须拥有高度发展的注意力。
【2】下列语句的含义,不能体现“注意力”重要性的一项是( )
A. 右手画圆,左手画方,不能两成。
B.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C. 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D.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3】下面推断与本文观点相符的一项是( )
A. 注意力是一种非常有限的心理资源,不可替代,不可分享,因此可以和物质、能量等资源相提并论,等同看待。
B. 信息是一种重要资源,注意力也是一种重要资源。在任何时候,人的注意力都是一种稀缺资源。
C. 从注意力资源稀缺的角度看,在某些次要的或无关的方面,“信息闭塞”排除了一些无谓的干扰,可能也是有好处的。
D. 合理、有效地分配、使用注意力是成功的要素,不能合理使用注意力将会导致人一事无成。
7、补出下面空缺处。
(1)________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2)舞幽壑之潜蛟,________。(苏轼《前赤壁赋》)
(3)天台四万八千丈,____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4)可堪孤馆闭春寒,_______。(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
(5)_______,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伶官传序》)
(6)人不知而不愠,____?(《论语》)
(7)政通人和,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
(8)_________,人情练达即文章。(曹雪芹《红楼梦》)
8、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知来者之可追”两句写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可以把握。
(2)《红楼梦》中的俗彦“阿方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出自《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隔离天日”两句。
(3)杜甫在《咏怀古迹(其三)》中,以“____________,独留青冢向黄昏”两句,写尽了王昭君离开繁华的汉宫,在塞外孤苦无依直至终老的悲凉境遇。
(4)苏轼《赤壁赋》中“客”感叹自己生命短暂、羡慕江水长流不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羡长江之无穷”。
(5)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用“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____________?”阐释竭尽心力去做一件事的重要性。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第二段,在汤和棘的对话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体现了鹏凭借旋风可以高飞。而斥鴳竟然对之加以嘲笑,面对二者的思想境界,庄子感喟道“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的《琵琶行》在写琵琶女准备演奏时,只是校弦试音,都让人感受到其演奏技艺高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白《将进酒》表现了诗人对自己才能力量的充分肯定和屡遭失败之后不肯屈服的倔强性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春望》中“______,______”与他的《月夜忆舍弟》一诗中“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一句意思相近。
(2)刘禹锡《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3)李煜《虞美人》中写“愁”的句子“______,______”与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有异曲同工之妙。
11、根据语境,填写名句。(只选3小题)
(1)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词人遥望金陵想象,并传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的慨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愁是有重量的,李清照“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长亭送别》里崔莺莺的愁也一样,“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屈原将自身放逐的原因解释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雨霖铃》下片中,作者叹息从古到今的离别之哀:“_____________________”,点明词的主旨。“_____________________”句又将离别之意推进一层,为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赋予了新的意义。
(5)弟子颜渊高度评价孔子学识高深莫测,令人无限敬仰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6)诸葛亮的事迹常常成为诗人们抒发情感的载体,如杜甫《蜀相》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长使英雄泪满襟”,陆游《书愤》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千载谁堪伯仲间”。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明!
十年戎马暗万国,异域宾客老孤城。
渭水秦山得见否?人今罢病虎纵横!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用“日日”生长的江草“冷冷”的流水,衬托了诗人内心的“愁”。
B.“独树花发自分明”中“自”字传达了诗人对“花发”的特殊感受。
C.诗的前四句写景,落笔的角度虽然不同,但始终围绕着“愁”着笔。
D.“渭水秦山得见否?”表面上不置可否,实际传达出诗人坚定的信心。
【2】简要分析诗人“愁”从何而来。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张须陀,弘农阌乡人也。性刚烈,有勇略。弱冠从史万岁讨西爨,以功授仪同,赐物三百段。炀帝嗣位,汉王谅作乱并州,从杨素击平之,加开府。大业中,为齐郡丞。会兴辽东之役,百姓失业,又属岁饥,谷米踊贵,须陀将开仓赈给,官属咸曰:“须待诏敕,不可擅与。”须陀曰:“今帝在远,遣使往来,必淹岁序。百姓有倒悬之急,如待报至,当委沟壑矣。吾若以此获罪,死无所恨。”先开仓而后上状,帝知之而不责也。
明年,贼帅王薄聚结亡命数万人,寇掠郡境。官军击之,多不利。须陀发兵拒之,薄遂引军南,转掠鲁郡。须陀蹑之,及于岱山之下。薄恃骤胜不设备须陀选精锐出其不意击之薄众大溃因乘胜斩首数千级薄收合亡散得万余人将北度河。须陀追之,至临邑,复破之,斩五千余级,获六畜万计。时天下承平日久,多不习兵,须陀独勇决善战。又长于抚驭,得士卒心,论者号为名将。薄复北战,连豆子贼孙宣雅、石秪阇、郝孝德等众十余万攻章丘。须陀遣舟师断其津济,亲率马步二万袭击,大破之,贼徒散走。既至津梁,复为舟师所拒,前后狼狈,获其家累辎重不可胜计,露布以闻。帝大悦,优诏褒扬,令使者图画其形容而奏之。其年,贼裴长才、石子河等众二万,奄至城下,纵兵大掠。须陀未暇集兵,亲率五骑与战。贼竞赴之,围百余重,身中数创,勇气弥厉。会城中兵至,贼稍却,须陀督军复战,长才败走。
寻将兵拒东郡贼翟让,前后三十余战,每破走之。转荥阳通守。时李密说让取洛口仓,让惮须陀,不敢进。密劝之,让遂与密率兵逼荥阳,须陀拒之。让惧而退,须陀乘之,逐北十余里。时李密先伏数千人于林木间,邀击须陀军,遂败绩。密与让合军围之,须陀溃围辄出,左右不能尽出,须陀跃马入救之。来往数四,众皆败散,乃仰天曰:“兵败如此,何面见天子乎?”乃下马战死。时年五十二。其所部兵,尽夜号哭,数日不止。
(节选自《隋书·卷七十一·列传第三十六》)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薄恃骤胜/不设备须陀/选精锐/出其不意击之/薄众大溃/因乘胜斩首数千级/薄收合亡散/得万余人/将北度河
B. 薄恃骤胜/不设备/须陀选精锐/出其不意击之/薄众大溃/因乘胜斩首数千级/薄收合亡散/得万余人/将北度河
C. 薄恃骤胜/不设备须陀/选精锐出其不意击之/薄众大溃/因乘胜斩首数千级/薄收合亡散/得万余人/将北度河
D. 薄恃骤胜/不设备/须陀选精锐出其不意击之/薄众大溃/因乘胜斩首数千级/薄收合亡/散得万余人/将北度河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人,因体犹未壮,故称“弱冠”。后因称男子年龄二十岁左右为“弱冠”。
B. 嗣位指继承君位,嗣即继承,接续,本义是父亲传位或传业给嫡长子,位即君位。
C. 岱山即泰山,在山东泰安市境内,古称西岳,为五岳之一,又名岱宗,岱岳,古代帝王常到此祭祀天地。
D. 露布指檄文、捷报类军旅文书,泛指布告、通告;也指官府间不加缄封的文书。
【3】下列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张须陀战功累累,多次因功加官受赏。他跟从史万岁讨伐西爨,凭军功拜任仪同将军;随杨素平定汉王作乱,加任开府;击败王薄后,皇帝不但下诏赞美表扬,还命令使者画出须陀相貌来进奏。
B. 张须陀能心系百姓,冒死帮助百姓。他担任齐郡丞时,正遇上战争,致使百姓失业,再加上饥荒,粮食价格飞涨。他不顾下属反对,不等皇帝下令就先开仓放粮,赈济灾民,然后上表。
C. 张须陀勇决善战,能以少胜多。他两次均击败王薄并俘获大量战利品,其中第二次率两万骑兵步兵大败王薄十几万大军;在和裴长才的战斗中更是亲率五名骑兵打败了对方两万兵众。
D. 张须陀作为一名将领,能为下属拼命,很得军心。在荥阳之战中,他中了李密埋伏,自己已突围而出,看到士兵不能全部冲出包围,又多次跃马进入包围解救他们,下马战死后,士兵为他悲痛不已。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帝在远,遣使往来,必淹岁序。百姓有倒悬之急,如待报至,当委沟壑矣。
(2)寻将兵拒东郡贼翟让,前后三十余战,每破走之。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几千年前,孔子就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强调审美教育对于人格培养的作用。
材料二:七十多年前,西南联大的国文课选讲了10则《梦溪笔谈》的内容。清华大学科技史暨古文献研究所的付佳老师说:“《梦溪笔谈》的与众不同之处正在于它融科学与人文为一体,兼具理性和审美。而《西南联大国文课》所选的十篇内容更是体现了这一点。”
材料三:近日,甘肃酒泉市敦煌中学凭借课间操《舞美敦煌》走红网络。身穿校服的学生们随着音乐翩翩起舞,舞姿轻盈、优美、动作整齐,时而还摆出反弹琵琶、飞天等动作。
请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的认识与思考。要求不脱离材料,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