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阿勒泰地区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反映了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你认为这个现象应出现在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 2、为了监视官民,朱元璋设立了由皇帝直接指挥的是(  )

    A.宣政院 B.锦衣卫 C.军机处 D.节度使

  • 3、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和历史事实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述。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秦兼并六国后,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B.汉武帝重视儒学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

    C.755年爆发的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分水岭

    D.郑和船队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 4、下列哪些作物是明朝时从国外引进的

    ①玉米

    ②甘薯

    ③马铃薯

    ④花生

    ⑤向日葵

    ⑥葡萄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④⑤⑥

    C. ①②③④⑤⑥

    D. ③⑤⑥

  • 5、维护国家统一,打击外来侵略势力,是任何一个国家统治者的重大治国谋略。清朝为加强对台湾地区的管理,1684年设置了

    A.北庭都护府 B.伊犁将军 C.台湾府 D.宣政院

  • 6、西夏的建立者是

    A. 阿保机

    B. 元昊

    C. 阿骨打

    D. 努尔哈赤

  • 7、下图人物在南宋灭亡后,仍然继续坚持抗元斗争,并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他是(  )

    A.岳飞 B.寇准 C.文天祥 D.铁木真

  • 8、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达

    A.余杭 B.江都 C.长安 D.成都

  • 9、小明同学制作了两则读书摘要,请你判这些内容与哪位皇帝有关?( )

    摘要一:分解相权,财政民政军政互不隶属;

    摘要二:削弱兵权,控制调动定期换防。

    A. 明太祖 B. 宋太宗 C. 宋太祖 D. 明成祖

  • 10、与两宋政权并立的三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分别是

    A. 辽、西夏、北魏

    B. 大理、金、西夏

    C. 吐蕃、西夏、辽

    D. 辽、西夏、金

  • 11、2017年1月3日,位邵阳市高崇山镇的岳飞纪念堂的迁移工程举行了开光庆典。同时,一场关于“岳飞是民族英雄”的讨论也在中学历史教师中悄然兴起。人们纪念岳飞、讨论如何评价岳飞,这是因为(  )

    A.岳飞的遭遇受到后世的广泛同情

    B.岳家军作战勇敢

    C.岳飞抗金胜利后达成澶渊之盟

    D.岳飞抗金符合广大人民利益

  • 12、“史学两司马”之一的北宋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主持编写了一部旨在“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的历史巨著。这部巨著是

    A.《史记》

    B.《汉书》

    C.《资治通鉴》

    D.《春秋》

  • 13、科举制是下列哪一个朝代创立的

    A.秦朝 B.汉朝 C.隋朝 D.唐朝

  • 14、在我国封建社会,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一理想的途径是( )

    A.农业生产

    B.文化交流

    C.科举制度

    D.贸易往来

  • 15、比较唐与日本的铜钱,分析它们铸的时间,不能得出以下的结论的一项是

    A.由遣唐使带入日本并在日本流通

    B.开始铸铜钱的时间日本晚于唐朝

    C.是日本吸取唐朝文化的表现之一

    D.日本铜钱是仿照唐朝铜钱铸造的

  • 16、隋朝最终灭亡的主要原因是

    A. 隋末农民起义

    B. 隋文帝的励精图治

    C. 科举制度的创立

    D. 隋炀帝的残暴统治

  • 17、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哪次会议上明确提出的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九大

  • 18、下列不符合“唐代的中外交往”的主题的是( )

    A. 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成亲   B. 鉴真东渡宣扬中国文化

    C. 玄奘西行天竺取经   D. 遣唐使来华

  • 19、元朝末年,政治腐败,社会动荡,农民起义此起彼伏。朱元璋率领队伍参加起义,战胜群雄,于1368年建立明朝。其都城在(     

    A.临安

    B.大都

    C.应天府

    D.北京

  • 20、文天祥和岳飞受到人们尊敬的共同原因是:( )

    A.都坚持正义斗争,有一身浩然正气 B.都对皇帝忠心耿耿

    C.都遭到奸臣的谋害 D.都训练出纪律严明的军队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1616年,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大金政权的首领是________

  • 22、“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你知道它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吗

    A. 雍正年间

    B. 康熙年间

    C. 乾隆年间

    D. 道光年间

  • 23、明朝科举考试的文体是________

  • 24、战斗英雄黄继光和邱少云

    (1)战斗英雄:

    ①黄继光是______战役中的一位战斗英雄,在一次战斗中,黄继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为战友开辟了前进道路,自己英勇牺牲。

    ②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潜伏部队的安全,_____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

    (2)抗美援朝精神: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的_______、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革命忠诚及国际主义精神,锻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他们被誉为“__________”。

    (3)抗美援朝胜利:1953年7月,美国不得不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4)抗美援朝意义: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抵御了______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我国的__________。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

  • 25、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皇帝。

    (1)开凿大运河

    (2)分化事权,削弱相权

    (3)中国历史唯一女皇

    (4)灭南宋,完成全国统一

  • 26、开通:_____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征发几百万人,从_____年起,陆续开凿了一条贯通____的大运河。

    概况:大运河以____为中心,北抵____,南至____,连接了海河、____、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2700多千米。

  • 27、唐朝的对外交通发达,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

  • 28、平定准噶尔叛乱的皇帝是________

  • 29、________以后,清朝的官僚体制从整体结构上呈现出日益腐朽的趋势。嘉庆以后,出现了财政危机,经济衰退,造成国力越来越虚弱。清中期以后_________、社会贫富分化严重,社会危机重重。

  • 30、某校举办“中国古代重大工程”的展览。“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脂膏是此河。”这首诗与下列哪一工程有关(  )

    A. 都江堰   B. 秦长城   C. 隋运河   D. 赵州桥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作者     作品

    罗贯中     《水浒传》

    施耐庵     《三国演义》

    吴承恩     《红楼梦》

    曹雪芹     《西游记》

    宋应星     《天工开物》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请例举两个与南宋并立的民族政权名称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民族交往和对外交流是中国古代史的基本线索之一。李老师设计了以此为主题的学案,请你帮助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制作简图——明晰时空线索)

    (1)请补充A朝的朝代名称。与前朝相比,A朝的中外交通有了很大的发展,请结合所学知识,概括A朝中外交通发达的影响。

    (史料实证——回首史实发展)

    (2)简述以上人物或机构在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变化对比——进行历史解释)

    (3)从图四到图五,我国的对外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有什么影响?

    (经验启示——体会历史情怀)

    (4)从上述中国古代的交流交往中,你能得到哪些启示?我们今天应以怎样的态度去处理与其他国家的关系?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