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做出了不少的创造发明,其中唐朝时期创制的农业生产工具是( )
A.耧车
B.翻车
C.筒车
D.水排
2、岳飞赢得人民尊敬主要是因为
A.岳家军纪律严明 B.他坚持抗金的正义战争
C.他被秦桧诬陷蒙冤 D.他抗金斗争使南方获得持久和平
3、维护国家统一,打击民族分裂势力,是任何一个国家统治者的重大治国策略,清朝前期统治者为加强对西北边疆的管理,设置了
A.宣政院
B.伊犁将军
C.军机处
D.驻藏大臣
4、“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是新发展理念,提出新发展理念的会议是
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
C.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
D.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
5、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写道:“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在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而站最后到跪,这一现象说明
A.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
B.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C.设立了锦衣卫、东厂
D.中央加强对地方管理
6、在北宋与辽的澶州之战中,坚决请求皇帝亲自率兵征讨辽军的宋朝大臣是( )
A. 赵普 B. 寇准 C. 宋璟 D. 岳飞
7、第一手史料是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和记录的原始资料。以下用于研究北宋历史的第一手史料是
A.《清明上河图》
B.历史故事
C.历史小说
D.历史电视剧
8、下列关于大运河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开凿大运河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
B.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C.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
D.隋朝灭亡后被废弃
9、科举制的创立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因为它( )
①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 ②推动了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③扩大了官员的选拔范围 ④有利于稳定政局和加强中央集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10、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公元6世纪80年代,中国重归统一的皇帝是( )
A. 隋文帝 B. 唐太宗 C. 武则天 D. 唐玄宗
11、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通过它我们可以
A.查阅孔子的详细生平事迹
B.了解北宋的政治经济状况
C.查找商鞅变法的具体内容
D.了解临潼兵马俑的发掘情况
12、如果你生活在宋代,你可能会遇到的情况是( )
①使用交子买东西 ②吃上太湖流域的大米 ③盖棉被睡觉 ④用上景德镇的瓷器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④ D. ②③④
13、七年级某班某同学在学习过程中,收集了如下图片资料。由此推断该同学的学习主题是
A.宋代商业繁荣
B.宋代民族融合
C.宋代国家统一
D.民族政权并立
14、“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湖熟,天下足”。这些现象最早出现在我国哪个时期( )
A.两宋时期
B.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C.隋唐时期
D.秦汉时期
15、某历史学习小组选用了下列四幅图片及相关知识来制作网页。该网页的主题应该是( )
唐朝长安城简图 北宋交子 明朝《南都繁会图》 清朝广州十三行
A.古代农业的发展 B.古代商业的发展历程
C.古代手工业的发展 D.闭关锁国政策
16、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的是( )
A.曹丕
B.杨坚
C.杨广
D.孝文帝
17、宋朝统治者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最根本的目的是
A.在全国范围内营造浓厚的读书风气
B.促进宋代科技发展
C.提高社会文化素养
D.防止武将专横跋扈局面重现
18、两宋时期,纸币出现并日渐广泛使用的主要原因是( )
A.铸币金属短缺
B.印刷技术提高
C.造纸技术提高
D.商业活动频繁
19、大金得胜陀颂碑(图)坐落在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市德胜镇石碑崴子屯,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碑文最有可能记载的史实是( )
A.元朝攻打南宋
B.辽朝攻打北宋
C.完颜阿骨打反辽
D.西夏攻打北宋
20、《红楼梦》将清代政治、经济、文化及市民生活以小说的形式进行了描写,内容丰富 ,详实,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和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各题。
【1】《红楼梦》中,作者多次提及清朝最高统治者巡视江南的故事。下列少数民族政权,与清朝建立者属于同一民族的是
A. 吐蕃 B. 西夏 C. 金 D. 辽
【2】下列回目标题,出自《红楼梦》的是
A. 司马徽再荐名士 刘玄德三顾草庐 B. 唐三藏路阻火焰山 孙行者一调芭蕉扇
C. 梁山泊林冲落草 汴京城杨志卖刀 D. 贾宝玉奇缘识金锁 薛宝钗巧合认通灵
【3】《红楼梦》中记载了20多处中医方剂,充分展现了作者深厚的医药学修养。中国古代对中医药物、药方介绍最为全面的著作是
A. 《黄帝内经》 B. 《天工开物》 C. 《本草纲目》 D. 《农政全书》
【4】《红楼梦》中对“西洋药物”的介绍仅有两处,不到中医药介绍的1/10。这一现象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
A. 中医祛病除根,治疗效果好 B. 闭关锁国,阻碍中西方医学交流
C. 西医打针、手术等方式,疼痛程度高 D. 西医治疗效果差,受到人们抵制
21、公元1616年,_____(人物)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了政权国号大金。公元1635年,_____(人物)改族名为满洲。
22、在中央,宋太祖为防止宰相权力过大,采取________的办法,削弱相权;在地方,宋太祖为加强控制,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实行________的制度。
23、唐太宗在位期间,开创了唐朝的盛世局面,史称“________”;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管辖,元朝实行________,是我国省制的开端,奠定了后世行政区划的基础。
24、艺术
(1)书法:唐朝书法名家辈出,最著名的是颜真卿、柳公权和欧阳询等。________的字端正劲美,雄浑敦厚;________的字方折峻丽,笔力劲健。
(2)绘画:唐朝绘画的题材和类型广泛,有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以及宗教画,著名的画家有阎立本、吴道子等。________的人物画,人物形态各异,神形兼备;吴道子的画落笔雄劲,风格奔放。
(3)音乐、舞蹈:吸收了周边民族的艺术精华,多姿多彩,还涌现出一批技艺超群的舞蹈家、歌唱家和乐器演奏家。
25、清朝前期,中国的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至巴勒喀什池,北接西伯利亚,西南达喜马拉雅山脉,东北至黑龙江以外的__________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包括_________、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成为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国力强大的统一多民族国家。
26、_______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南宋后期,_________业兴起。
27、《________》一书,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的科学技术,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________》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长篇小说,已被译成多种文字,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
28、中国的四大发明中,最有利于将世界各地联系在一起的发明是________。
29、契丹族与党项族
(1)____世纪初,契丹族首领____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契丹或者辽),定都____,耶律阿保机就是辽太祖。阿保机建国后,发展____,创制文字,国力不断增强。
(2)党项族原属____的一支。____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____称大夏皇帝,定都____(今宁夏银川),史称西夏。元昊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并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还创制了西夏____。
30、维护国家统一和加强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永恒不变的追求,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古代的中原汉族政权的统治者都很重视民族关系的处理,古代各少数民族政权与中央政府的关系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特点。在下图中的人物统治时期,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被西北少数民族首领称为“________”。藏族祖先在唐朝时称为________。下图中的人物统治时期时该族有一位历史人物通过联姻谱写了族团结的佳话,她是________。
北宋时,与北宋并立的有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这些少数民族政权分别属于________族、________族和________族。它们同北宋之间有战争也有和平,如:北宋与辽之间订立________;南宋时期,________年宋金议和,宋金对峙局面形成。友好相处始终是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
31、连线题
32、列举唐玄宗册封的三位少数民族首领
33、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七年级历史兴趣小组举行以“唐朝的兴衰”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一起来参与。
材料一:
材料二:唐太宗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三:唐玄宗统治初期,曾命人烧毁宫内一批珠玉锦绣,表示不再用奢华物品。唐玄宗是个励精图治的皇帝,颇有作为,他能够任用贤能,进行一些改革。如任用宰相姚崇、宋璟、张九龄等人,这些人都是有名的忠臣。在唐玄宗统治期内,中国封建社会呈现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
材料四:公元755年12月,边镇将领安禄山、史思明见朝廷空虚,联合同罗、契丹、突厥等民族组成共15万士兵,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发动了长达8年的战乱……战乱对中国后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对外关系的发展均产生了极为深远而巨大的影响。
(1)材料一反映了唐朝的什么制度?该制度有何积极作用?
(2)从材料二的内容中,你发现唐太宗认识到了什么?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在经济上采取了哪些为民获利的措施?
(3)材料三中描写的是哪一盛世景象?请列举一条唐玄宗的改革措施。
(4)材料四中的“战乱”指的是什么?这场战乱导致强大的唐帝国由强盛走向衰亡,联系所学知识,你认为统治者应该怎样做才能使国家富裕、人民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