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那么辽、宋、夏、金、元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B.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D.政权并立与经济重心的南移
2、“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著名诗人陆游提到的“大散关”曾经是下列哪两个政权分界线的一部分?
A. 南宋和辽
B. 北宋和金
C. 北宋和辽
D. 南宋和金
3、杨家将的故事反映的是澶渊之盟订立前( )
A.北宋和金的战争 B.南宋与辽的战争
C.北宋与辽的战争 D.南宋与金的对峙
4、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精神决定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进程。下列政治制度或科技成果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分封制 ②三省六部制 ③活字印刷术 ④行省制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④③②①
D.③①④②
5、1969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十年后,到中国在核武器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的时候,我们就没有选择的余地了。”“十年后”中美之间发生的重大事件是:
A.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
C.中美签署并发表上海《联合公报》
D.尼克松访问中国
6、“大盗既灭,而武夫战卒以功起行阵,列为侯王者,皆除节度使。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这反映了唐朝时期出现的哪一局面
A.藩镇割据
B.宦官专权
C.黄巢起义
D.安史之乱
7、“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唐朝人陈陶《陇西行》中的这句话主要是( )
A.叙述了唐蕃和亲的影响 B.反映了唐代北方少数民族的变化
C.叙述了汉朝和亲的影响 D.反映了汉代匈奴人的变化
8、明清时代,我国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其中,清朝加强皇权的主要措施是( )
A.设立军机处 B.废丞相,设三司
C.大兴文字狱 D.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立
9、康熙时期,期望农民不“狃于种地”,开展畜牧等多种经营;雍正时期,农民除了“竭力耕耘”之外,提倡“山泽园圃之利,鸡豚狗彘之畜”;乾隆时期提倡“不独以农事为先务,而兼修园圃、虞衡、薮牧之政”。这些措施
A.加强了对农民的控制
B.强化了对耕地的依赖
C.有利于扩大对外贸易
D.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
10、南宋抗金斗争中,最著名的抗金将领是
A.李纲 B.寇准 C.杨业 D.岳飞
11、下图是中国某一时代的形势图。从图片内容判断,该图的主题最可能为( )
A. 春秋的尊王攘夷 B. 秦朝郡县制的推广
C. 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存 D. 元朝民族融合
12、下列有关“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太宗注意吸取隋亡教训,轻徭薄赋,减轻人民负担
B.唐太宗善于用人,重视纳谏,政治比较清明
C.农民有一定的土地,生产时间有所保证
D.唐太宗把地方州、郡、县三级改为州县两级
13、《中国历史十五讲》指出,自清中叶开始,清朝实行限制贸易政策,在海上只有广州一口对外通商……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由此可见,清朝实行的政策是
A.轻徭薄赋 B.休养生息 C.重文轻武 D.闭关锁国
14、虽然武则天诛杀公卿,独断专权,但史学家还是肯定她的功绩。其原因是武则天( )
A.创立殿试
B.促进社会发展
C.打击大族势力
D.重用人才
15、它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皇家建筑群,被誉为“东方建筑艺术的结晶”“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它是( )
A.成都 B.故宫 C.布达拉宫 D.赵州桥
16、下列古代科技成就搭配正确的是( )
A.重要的农业百科全书——《本草纲目》
B.“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天工开物》
C.古代中国的药物学巨著——《齐民要术》
D.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农书——《农政全书》
17、一代明君唐太宗推行的民族政策深得各族人民的爱戴,下列哪句话可以看出他对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视( )
A.“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B.“致安之本,惟在得人。”
C.“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
D.“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犹,朕独爱之如一。”
18、隋朝时期,曾经三次派人前往流求,“流求”是今天的
A. 台湾
B. 海南
C. 西藏
D. 新疆
19、我国古代的伟大工程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蕴含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与精神底蕴。隋朝时开凿的贯通南北、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工程是( )
A. 都江堰 B. 万里长城 C. 大运河 D. 赵州桥
20、“你挑着担,我牵着马…”唐僧到西天取经的故事妇孺皆知。历史上,唐僧西行取经的目的地是( )
A.新罗 B.天竺 C.阿拉伯 D.波斯
21、根据提示信息写出相应的内容。
(1)隋朝大运河的中心在____。
(2)元朝时,负责管辖台湾的行政机构是____。
(3)宋真宗时,辽与宋议和,辽军撤回,宋朝给辽岁币,这次宋辽盟约被称为___。
22、隋朝的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以________为中心,全长两千多公里。
23、元朝为了有效管辖和统治地方实行________。
24、灭西夏:成吉思汗率领蒙古军队首先进攻____,西夏向____求援被拒,_____年西夏灭亡。
25、宋朝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朝廷在主要港口设立_______,管理对外贸易。
26、________年10月,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以___________________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
27、明朝朝政的混乱,造成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__________,法纪松弛,各级官吏_________,对民众百般盘剥。
28、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2)我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朝代
(3)建有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船坞
(4)唐代记载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的重要文献
29、鉴真东渡
(1)概况:高僧鉴真接受日本僧人的邀请东渡日本,前5次都没有成功,辛劳过度而双目失明。但鉴真仍矢志不渝,继续进行第6次东渡,终于在754年抵达日本。
(2)贡献:他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________、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30、10世纪初.契丹族杰出首领________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辽),都城在上京他就是辽太祖。
31、明清时期,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达到古代最高峰。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说出明朝是如何强化皇权的?
材料二 (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清代史学家赵翼
(2)材料二是对哪一机构的描述?这一机构是哪个皇帝在位时设立的?
材料三 “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雍正帝时的一位进士因写这两句诗而被斩首。
(3)材料三中反映了清朝的什么政策?如何评价这一政策?
32、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国家统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也是国家富强的前提和保证。请根据提示,把下列内容补充完整。
(1)唐太宗时,_______入藏与松赞干布成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发展。
(2)元朝时,各民族长期杂居,产生一个新的民族 。
(3)清朝时,设置 管辖整个新疆地区。
(4)清朝时,蒙古族 部回归祖国,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篇章。
33、海外贸易是古代中国对外友好交往的重要途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唐朝对外交往示意图
材料二:宋代海外贸易图
(1)唐玄宗时,去往材料一图中1所代表国家的高僧是谁?在他的主持下修建了什么建筑?
(2)唐太宗时,去往材料一图中2所代表是哪个国家?前往这个国家的高僧是谁?
(3)宋朝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是哪两个地方?政府设置什么机构来管理海外贸易?
(4)综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唐宋时期我国对外交往出现盛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