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史之乱后,北方地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这反映了安史之乱( )
A. 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 B. 使唐朝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C. 使边疆将领的权力日益加强 D. 使唐朝中央权力日益衰微
2、下图是某同学整理的大事年表,这组大事集中说明了清朝时期( )
A.幅员辽阔、人口众多 B.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 D.盛世局面下危机四伏
3、结束西晋以后长期分裂割据状态,重建全国大一统局面的是( )
A.汉朝 B.隋朝 C.唐朝 D.清朝
4、京剧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成为主要的剧种,流传四方是在( )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清朝
5、下图是绘制于盛唐时期的敦煌莫高窟第23窟的壁画《雨中耕作图》。该图主要的史学研究价值在于反映
A.个体农业的形成
B.耕作技术的进步
C.农民生活的艰难
D.自然经济的局限
6、元朝建立后,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在这一时期建立的且一直沿用至今的地方行政制度是( )
A.郡县制 B.分封制 C.行省制 D.刺史制度
7、下图是明代的青花扁壶,青花色彩艳丽,纹饰秀雅,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该青花瓷器可能出自制瓷中心
A.汝窑
B.钩窑
C.景德镇
D.邢窑
8、乾元元年(758年),唐朝实行俸禄制度改革,大幅削减官员俸禄。其主要历史背景是( )
A.黄巢起义的致命打击
B.裁汰冗员的吏治改革
C.安史之乱的经济破坏
D.宦官专权的政治腐败
9、“苏湖熟,天下足”表明全国的经济重心发生了转移,其方向是
A. 从长江流域转移到黄河流域
B. 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C. 从长江流域转移到珠江流域
D. 从珠江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10、始创于元朝,并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制度是( )
A.分封制 B.行省制 C.郡县制 D.三省六部制
11、辽是由下列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
A.女真族 B.蒙古族 C.契丹族 D.党项族
12、如图史料所描述的内容可用于研究的对象是
A.唐太宗 B.武则天 C.唐高宗 D.唐玄宗
13、下列图片中,能反映中国古代货币发展水平的是( )
A. B.
C. D.
14、南宋的建立者是
A. 宋高祖 B. 宋钦宗 C. 宋徽宗 D. 宋高宗
15、规定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文体必须分成八个部分,开始于
A. 隋朝
B. 唐朝
C. 宋朝
D. 明朝
16、下图的两位历史人物体现了唐朝与哪一少数民族间的友好关系( )
A.吐蕃
B.回纥
C.南诏
D.突厥
17、制作示意图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面示意图中的空框内应填入的时期名称是( )
A.春秋战国
B.魏晋南北朝
C.三国时期
D.五代十国
18、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创作各领风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李白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固有“史诗”之称
B.辛弃疾词风委婉、细腻、清秀,如《念奴娇·赤壁怀古》
C.元杂剧作家关汉卿的《窦娥冤》用浪漫主义手法愤怒鞭挞了黑暗势力
D.罗贯中的《水浒传》描写了梁山泊各路好汉反抗官府压迫的武装斗争
19、这部著作详尽地记述了中国古代农业、手工业的生产技术和生产过程,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这部著作是
A.《资治通鉴》
B.《农政全书》
C.《天工开物》
D.《本草纲目》
20、1115年,()正式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他就是金太祖。
A.元昊
B.阿保机
C.阿骨打
D.松赞干布
21、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1)建立: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________发动兵变,他的部下拥立他当皇帝。改国号为宋,以________为东京,作为都城,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________。
(2)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首先解除___________将领的兵权,牢牢地控制军队。在中央,宋太祖采取__________的办法,削弱相权。在地方,宋太祖派________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还在各州府设置________,以分知州的权力。宋太祖还下令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后来又陆续在地方设置______________,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22、我国唐朝创制且闻名于世的陶器艺术珍品是___________________。
23、《金、南宋、西夏形势图(1142年)》中①处是____;《清朝疆域图(1820年)》中②处是____。
24、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传播文化的载体。请根据提示写出书籍名称。
(1)司马光主持编写的一部编年体通史:________
(2)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是:________
(3)明朝时期昆剧的代表作是:________
(4)元杂剧作家中最负盛名的是关汉卿,其代表作是悲剧:________
25、相关链接,根据提示写出人物。
(1)她是生活在两宋之交的女词人,词风委婉细腻:_______
(2)唐朝诗坛名家辈出,享有“诗仙”美誉的是:_________
(3)编写编年体巨著《资治通鉴》,记载历代王朝兴衰得失:_________
(4)《本草纲目》是世界医药学的重要著作,其作者:________
(5)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等艺术形象的文学家:___________
26、唐朝建立:618年,_____称帝,建立唐朝,定都____。
27、宋朝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__________ 加以管理;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_________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28、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有人说,一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就是一部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的历史。为加强对地方控制,元朝实行______制度,管理全国和地方行政事务;明朝为加强对臣民的监视,朱元璋设立了特务机构______,______设立东厂;明清统治者为加强思想控制,大兴______;为强化皇权专制,清朝______皇帝在宫中设立了______,协助皇帝处理军务,后来成为皇帝专权的重要工具,它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
29、藏族的祖先在唐朝时叫________;唐朝时实行________的民族政策;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嫁给________;西藏正式成为我国一个行政区是在________,当时,为了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在中央设置________。
30、战:______即位后,向辽发动数次战争遭到失败,只好采取防御政策。_____时,辽军大举攻宋,宰相_____力劝皇帝亲征,宋真宗勉强来到_____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
31、连线
关汉卿 郾城大捷
李时珍 《窦娥冤》
曹雪芹 《本草纲目》
李白 《红楼梦》
汤显祖 诗仙
杜甫 《牡丹亭》
岳飞 诗圣
32、写出与下列人物相对应的代表作品
①司马光
②李时珍
③徐光启
④汤显祖
⑤曹雪芹
33、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小明同学对我国古代民族关系讲行了探究学习。他在探究学习中搜集整理资料如下,请你根据相关材料解决问题。
材料一:文成公主入藏,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同时带去许多工艺品、谷物种子、药材、茶叶以及历法、生产技术与各种书籍。
材料二:元朝,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的最高行政机构;地方设“行中书省”,派遣官吏,征收赋税,进行有效的统治,西藏等边陲地区都处在中央政府管辖之下。
材料三:清朝,西藏地区与中央政府的联系更加紧密,西藏喇嘛教酋领五世达赖于清初到北京,受到顺治皇帝接见,被正式赐予“达赖喇嘛”封号。
——以上材料均摘自北历史教材·七下
(1)材料一中的史实发生在哪个朝代?这一事件有何历史意义?
(2)材料二反映了元朝的哪一制度?元朝政府在中央设置的管辖西藏的机构是什么?
(3)清朝初期受到册封的除了材料三中提到的达赖,还有另一位喇嘛教首领,康熙帝赐予他什么封号?为有效监督西藏地方政务,清朝还设置了什么机构?
(4)请你谈谈我国历代中央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主要采取了哪几种方式?(列举两种)
(5)通过对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学习和了解,你有哪些认识或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