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明上河图》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是画家张择端的作品。它反映了我国哪个朝代和都市的生活?
A.北宋汴京 B.南宋临安 C.唐朝长安 D.元朝大都
2、在某电视台一个鉴宝节目现场,某专家对下图作品做出如下评述: “其楷书……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端庄劲美。”这幅作品可能是( )
A.欧阳询《九成宫醴泉碑铭》
B.王羲之《兰亭集序》
C.颜真卿《颜氏家庙碑》
D.锺繇《宣示表》
3、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代表作是
A. 《清明上河图》
B. 《步辇图》
C. 《送子天王图》
D. 《洛神赋图》
4、南宋李焘的《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北宋)初,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材料说明北宋时期
A.四川地区经济领先全国
B.商品经济繁荣发展
C.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
D.纸币完全取代了铁钱
5、“描述史实”与“表明观点”对表述历史知识很重要。下列表述属于“描述史实”的是( )
A.成吉思汗的西征打破壁垒,开辟了通往西方的道路,促进了东西方交流
B.忽必烈灭亡南宋,完成全国统一,为统一多民族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C.两宋与各少数民族政权缔结和约,边境贸易往来频繁,促进了民族交融
D.铁木真统一了蒙古,建立蒙古政权,被拥立为大汗,被尊称为成吉思汗
6、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的朝代是( )
A. 唐朝 B. 元朝 C. 明朝 D. 清朝
7、下列哪部古典小说搭配是正确的。
A. 《红楼梦》——杜丽娘、柳梦梅
B. 《水浒传》——诸葛亮、周瑜
C. 《三国演义》——宋江、武松
D. 《西游记》——孙悟空、猪八戒
8、在中国历史上,元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 )
A.澎湖巡检司
B.都护府
C.市舶司
D.宣政院
9、有历史学家指出:“明清社会变革的一大特征是商品经济发展,以下史实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
A.出现了晋商微商等大的商帮 B.推行垦荒政策
C.推广了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 D.人地矛盾突出
10、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称为宫城,也就是
A. 皇城
B. 紫禁城
C. 太庙
D. 大明宫
11、如果你要完成篇关于“辽、宋、西夏、金时期”的历史小论文,你可以确定的最合适的论文主题是
A.地方军阀割据的时代
B.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的时代
C.诸侯交替掌握政权的时代
D.封建国家统一的时代
12、对谚语“苏湖熟,天下足”最准确的理解是
A.苏州、湖州地区气候宜人 B.苏州、湖州地区商业繁荣
C.苏州、湖州地区成为国家的重要粮仓 D.苏州、湖州地区物产丰富
13、油条最早出现于杭州,俗称“炸油烩”,反映了百姓对哪一历史人物的肯定?
A.屈原 B.卫青 C.霍去病 D.岳飞
14、清代史学家赵翼说:(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由此可见,设置军机处
A. 削弱了皇权
B. 加强了相权
C. 抑制宦官专权
D. 君权高度强化
15、明清时期我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强化。下列属于明朝统治者从思想上加强对人民控制的措施是
A.“焚书坑儒”
B.大兴“文字狱”
C.“八股取士”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6、201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访问东盟国家时提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是在
A. 元朝
B. 唐朝
C. 宋朝
D. 清朝
17、小明参加一个历史知识竞赛,他被这样一道题难住了:明长城的东西起止点分别是
A.辽东 临洮
B.山海关 玉门关
C.鸭绿江 嘉峪关
D.山海关 临洮
18、下列文学作品与其作者搭配正确的组是
A.《红楼梦》——曹雪芹
B.《两游记》—一施耐庵
C.《水浒传》——罗贯中
D.《三国演义》——吴承恩
19、经典诵读可以帮助我们提取丰富的历史信息。《三字经》“赢秦氏,始兼并.至隋,一土宇,元灭金,绝宋世,太祖兴,国大明”中反映的我国从长期分裂走向统一的朝代有
A. 秦、隋、宋
B. 秦、隋、元
C. 秦、元、唐
D. 隋、元、唐
20、被葡萄牙霸占了400多年中国领土的是( )
A.澳门 B.香港 C.台湾 D.海南岛
21、《________》一书,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的科学技术,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________》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长篇小说,已被译成多种文字,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
22、唐朝最盛时,疆域广阔,人口众多,是当时世界上的一个大帝国。请根据“唐朝疆域图”填写唐朝疆域四至。
唐朝疆域四至:
东至:______;西迄:________;
北达:________;南抵:________。
23、建国:1115年,阿骨打正式建立____政权,国号大金,他就是_____。
24、宋太宗时期:向辽发动数次战争遭到失败,只好采取________政策
25、《金、南宋、西夏形势图(1142年)》中①处是____;《清朝疆域图(1820年)》中②处是____。
26、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1)建立: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________发动兵变,他的部下拥立他当皇帝。改国号为宋,以________为东京,作为都城,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________。
(2)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首先解除___________将领的兵权,牢牢地控制军队。在中央,宋太祖采取__________的办法,削弱相权。在地方,宋太祖派________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还在各州府设置________,以分知州的权力。宋太祖还下令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后来又陆续在地方设置______________,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27、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在阅读《毛泽东诗词选》时,看到《沁园春·雪》“……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的词句,便开展讨论,你能和他们一起讨论吗?
(1)小华说:汉武帝是汉朝一个有作为的皇帝,做了许多对后世产生影响的事。
(2)小丽说:唐太宗实行比较开放的民族政策,赢得各族的拥戴,大家尊奉他为各族的“( )”。
(3)小梅对词中“宋祖”到底是北宋还是南宋发生了疑问,你认为应该是( )宋的皇帝。
(4)小成说: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建立了元朝,是吗?你应该告诉他,元朝是( )建立的。
(5)你补充说:由此我还想到,元朝人口大面积流动,元朝民族间相互融合,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 )。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元朝还创立了“( )”制度,对后世省级行政区设立意义深远。
28、科技名著
(1)李时珍的药物学著作《_____》,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2)宋应星的科技巨著《_____》,覆盖了当时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的所有生产、加工部门,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被誉为“_____”。
(3)徐光启的农业著作《_____》,分为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等大类,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是明末一部重要的____科技巨著。
29、王安石变法
(1)背景:北宋的政治风气因循保守,行政效率低下。在边疆战事中,北宋屡战屡败。北宋中期,政府官俸和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土地兼并剧烈,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2)时间:_____年
(3)支持者:_____
(4)目的:摆脱_____,实现_____。
(5)主要措施:
①经济方面:募役法、_____、农田水利法
②军事方面:_____
(6)成效:变法收到一些成效。政府的_____有所增加,各地兴修水利工程10000多处。
(7)结果:新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他们强烈反对。宋神宗死后,司马光任宰相,新法几乎全部被废除。
30、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1234年灭金的政权——
(2)制成于战国时期的指南工具——
(3)宋太祖为分知州权力设置了——
31、作者 作品
罗贯中 《水浒传》
施耐庵 《三国演义》
吴承恩 《红楼梦》
曹雪芹 《西游记》
宋应星 《天工开物》
32、从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灿烂辉煌。请列举中国古代四大文学名著。——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汉、唐、北宋时期南北方人口情况表
朝代 | 南方 | 北方 | ||
人口(户) |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 人口(户) |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 |
西汉 | 2470685 | 19.8% | 9985785 | 80.2% |
唐代 | 3920415 | 43.2% | 5148529 | 56.8% |
北宋 | 11224760 | 62.9% | 6624296 | 37.1% |
材料二 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发生了什么变化?
(2)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3)这对我们当前经济的发展有何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