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宋金和议 ②金灭北宋 ③完颜阿骨打称帝 ④岳飞抗金 ⑤金灭政权辽
A.②①④③⑤ B.②①③④⑤ C.③⑤②④① D.③②⑤④①
2、□口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东,南越海表”。“口口”处应填写( )
A.秦朝
B.隋朝
C.唐朝
D.元朝
3、以下关于清朝前期疆域四至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东到太平洋及台湾岛
B. 南到南海诸岛
C. 西北达巴尔喀什湖
D. 东北至外兴安岭和库页岛
4、图为《雁塔题名》拓片图(部分),雁塔题名是科举考试及第后新科进士的最高荣耀。下列关于科举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创立并完善于隋唐时期
②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吏
③为读书人创造了绝对公平的竞争机会
④提高了我国古代官员的整体素质。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5、诗史互证、以诗词补证历史、疑史纠误,是一种重要的学史手段。下列诗句能够反映南宋时期史实的是
A.“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题临安邸》
B.“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苏颂《契丹帐》
C.“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杜甫《忆昔》
D.“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6、一部小说是我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堪称中国封建社会的缩影。这部小说可能是( )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7、“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反映了我国古代比较完备的选拔官员制度,它是
A. 科举制
B. 世袭制
C. 分封制
D. 禅让制
8、康熙皇帝时为抗击沙俄侵略我国黑龙江流城所组织的两次重要战役是:
A.雅克萨之战 B.尼布楚之战 C.萨尔浒之战 D.山海关之战
9、写于元末的诗句“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反映了元朝
A.统一全国,疆域辽阔
B.制度完备,国力强盛
C.民族交融不断发展
D.科技创新超越宋代
10、唐朝时期,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是
A.开封 B.洛阳 C.长安 D.北京
11、唐朝国势由盛到衰的转折点是
A. 贞观之治
B. 武周统治
C. 澶渊之盟
D. 安史之乱
12、下列关于闭关锁国政策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阻碍了手工业的进步和发展 B.不能充分同外国进行科技文化交流
C.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有完全自卫作用 D.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
13、“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印刷术的发明不仅改变了只有僧侣才能受高级的教育的状况……印刷术的推广,给市民阶级和王权反对封建制度的斗争带来了好处……推动着欧洲从中世纪的黑暗中走出来”。这里,马克思主要强调了印刷术
A.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B.加速了欧洲人文主义的兴起
C.促进了欧洲教育的发展
D.开启了欧洲的思想启蒙运动
14、“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材料中“贵国”指的是
A.西班牙 B.葡萄牙 C.荷兰 D.英国
15、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据此可知,唐中期
A.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
B.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
C.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
D.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
16、明朝时明著名的丝织业和制瓷业中心分别是
A.海南岛、定窑
B.开封、汝窑
C.苏州、景德镇
D.南京、哥窑
17、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在
A.581年 B.589年 C.605年 D.618年
18、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是( )
A. 白渠 B. 隋朝大运河 C. 会通河 D. 通惠河
19、《元史.地理志》记载:“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这表明元朝
A.中外交通非常的发达
B.民族出现交融局面
C.国家实现了大一统的局面
D.中央集权空前强化
20、世界上现存的最早标有年代的雕版印刷品是
A. 《大唐西域记》
B. 《西游记》
C. 《大藏经》
D. 《金刚经》
21、京剧是在________的基础上形成的。它最开始被称为________。
22、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遭到楚王流放的爱国诗人________而产生的。
23、_____帝时期,科举制正式创立;_____朝时期规定科举考试的科目必须来自“四书”“ 五经”。
24、加强对西域的统治
(1)背景:唐初,突厥控制了漠北和西域的广大地区,经常对唐朝进行骚扰。
(2)措施:贞观年间,唐太宗发兵,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唐朝还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________,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
25、为监视官民,朱元璋设立了由皇帝直接指挥的________。后来明成祖又成立了同类机构_____。这两个机构合称“厂卫”,成为皇帝的耳目和爪牙。
26、1727年,清朝开始在西藏设置__________,监督西藏的地方政务。
27、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其中________是世界工艺的珍品。宋代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期,著名的瓷都是________
28、北宋的版图远不如汉唐时期。当时与北宋并立的政权,北方有________族建立的辽,西北有________族建立的西夏。
29、今天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__________等,在宋代都有了。
30、1635年,_________改族名为满洲;次年,改国号为________。
31、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涌现过许多历史人物,他们的作为对历史产生重大影响。将下列人物和他们的作为或事迹进行配对。
(1)将下列史实字母序号填人入格中相应的位置。
A.开凿大运河 B.设立锦衣卫 C.建立行省制度
D.出现贞观之治 E.设立军机处 F.杯酒释兵权
古代帝王 | 史实 | 古代帝王 | 史实 |
隋炀帝(杨广) |
| 元世祖(忽必烈) |
|
唐太宗(李世民) |
| 明太祖(朱元璋) |
|
宋太祖(赵匡义) |
| 清雍正帝 |
|
(2)请在下列人物后面的横线上填写与之相对应的作品字母序号。
A.《红楼梦》 B.《窦娥冤》 C.《西游记》 D.《资治通鉴》
①司马光:_____;②关汉卿:_____;③昊承恩:_______;④曹雪芹:______。
32、穿越历史时空,回到北宋,请回答。
(1)假如你是北宋东京的一位老百姓,你买衣服买肉可以用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什么?这种货币最早出现在我国什么时期的什么地方?这种纸币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2)你在北宋东京,想休闲娱乐,应该去什么场所?
(3)你们国家的主要节日有哪些?
33、 唐、宋都是我国历史上对外交往频繁的朝代,其对外交往的特点也不断变化,从汉代的以陆路为主到唐朝的海陆并举,再到宋代以海路为主。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
材料二:两宋时期对外贸易活跃,著名的对外贸易海港大多在南方,主要的对外贸易海港有……政府在这里设有专门机构进行管理。
(1)材料一中数字所表示的国家是与唐朝交流比较频繁的国家,它们分别是哪三个国家?三个国家分别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2)请用与①③国家相关的史实说明中外的友好交往。
(3)材料二中的“专门机构”是什么?写出当时的两个闻名世界的大海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