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99年12月澳门回归祖国,澳门在1553年被哪国殖民者攫取居住权?
A.英国
B.西班牙
C.葡萄牙
D.美国
2、“张小泉”是享誉海内外几百年的中华老字号刀具,其生产技术曾在“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中被详细介绍。请问该书是
A. 《齐民要术》
B. 《农政全书》
C. 《天工开物》
D. 《本草纲目》
3、历史史实和历史结论既相互联系,又有本质区别。以下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西藏自古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B.北宋司马光主持编写了《资治通鉴》
C.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
D.李自成在西安建立政权,国号大顺。
4、下列有关唐朝节度使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节度使原为军事统领,后来成了地方最高军政长官
B.各地节度使逐渐集军权行政权和财权于一身
C.范阳节度使管辖东北地区防御
D.节度使权势加大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5、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它们的开国君主都是
A. 掌握兵权的武将 B. 前朝的皇亲国戚
C. 南下的少数民族首领 D. 镇守边疆的节度使
6、清初统治者认识到恢复经济尤其是恢复和发展 生产,是“国之大计”
A.农业 B.手工业 C.商业 D.外贸
7、如表所示赋粮比例信息说明北宋熙宁九年(1076年)赋粮南、北方所占比例
A.黄河流域战乱频繁 B.南方经济地位重要
C.文化重心开始南移 D.北民南迁速度加快
8、清朝时我国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的标志是
A. 废除丞相,权分六部
B. 设置军机处
C. 大兴“文字狱”
D. 设立锦衣卫
9、明代经济发展,引进了玉米、甘薯等,这些作物的原产地是
A.南美洲
B.北美洲
C.大洋洲
D.非洲
10、他统领的军队,训练有素,纪律严明,能征善战,在浙江台州九战九捷,解除了东南沿海的倭患,他是
A.岳飞 B.郑和 C.戚继光 D.郑成功
11、改革在农村取得成功后,我国加速了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该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加强集体企业发展 B.关注合资企业
C.增强企业活力 D.发展个体企业
12、史料记载:杨坚,其父在北周官至柱国大将军,北周武帝聘杨坚长女为皇太子妃。581年,杨坚受北周静帝禅让为帝,改元开皇。依据这段材料判断,杨坚是( )
A. 隋炀帝 B. 鲜卑人
C. 北周外戚 D. 北周亡国之君
13、宋辽夏金时期是我国一个重要的政权并立时期,仔细观察下图示意图,找出既与北宋并立过,又与南宋并立过的政权是( )
A.辽、西夏
B.西夏、金
C.金、蒙古
D.西夏、蒙古
14、黄巢,曹州冤句(今山东菏泽西南)人。他在青年时期写了一首《不第后赋菊》诗:“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他参与领导了
A.秦末农民起义 B.唐末农民起义
C.元末农民起义 D.明末农民起义
15、中国经济重心南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一过程最终完成于
A. 隋朝时期
B. 唐朝时期
C. 南宋时期
D. 明朝时期
16、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相互融合,取长补短,共同发展。下列有关少数民族与汉族的关系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早在西汉时,我国新疆地区就开始接受中央管辖
B.唐朝时,吐蕃与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了
C.明朝时出现了新的民族──回族
D.蒙古族和满族都曾建立过全国统一的政权
17、唐朝时,我国对外友好往来呈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其原因不包括( )
A.中国的对外交通比过去发达 B.中国的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C.唐朝的疆域比过去大 D.唐朝一些皇帝推行开明的对外政策
18、北宋画家张择端的名画《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哪座城市商贸繁荣的景象
A. 临安 B. 长安 C. 汴京 D. 澶州
19、清朝时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重要的中枢机构是( )
A. 枢密院 B. 转运使 C. 节度使 D. 军机处
20、某班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图片展。下列工具由唐代农民改进而成的是
A.图一、图二 B.图二、图三 C.图三、图四 D.图二、图四
21、李时珍是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经过多年持续不断的努力,编写出______这部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
22、汤显祖是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________,代表作_________曲文流丽,人物内心描写细致,通过杜丽娘与柳梦梅神奇的爱情故事,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_______,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23、1127年,北宋灭亡后,宋钦宗的弟弟________(宋高宗)登上皇位,史称南宋。
24、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的重要选官制度。
(1)科举制度正式确立于_________统治时期。
(2)武则天统治时期,创立_________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3)_____朝初,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进士不仅授官从优,且升迁速度。
25、武则天称帝时,改国号为________。
26、统一契丹各部,建立辽国的是________。
27、元朝把山东、山西和河北称作“腹里”,直属于中央的___________;其他地区,除吐蕃、畏兀儿地区之外,设置了岭北、辽阳等10个行省,确立了_________。
28、明成祖在位期间,郑和前后其次下西洋,最远到达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
29、清朝最有影响的剧种是________和________。
30、唐朝都城________规模宏伟,布局对称,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元朝都城________规划整齐,东西短、南北长的矩形布局,奠定了今天北京城的基本格局。
31、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涌现过许多历史人物,他们的作为对历史产生重大影响。将下列人物和他们的作为或事迹进行配对。
(1)将下列史实字母序号填人入格中相应的位置。
A.开凿大运河 B.设立锦衣卫 C.建立行省制度
D.出现贞观之治 E.设立军机处 F.杯酒释兵权
古代帝王 | 史实 | 古代帝王 | 史实 |
隋炀帝(杨广) |
| 元世祖(忽必烈) |
|
唐太宗(李世民) |
| 明太祖(朱元璋) |
|
宋太祖(赵匡义) |
| 清雍正帝 |
|
(2)请在下列人物后面的横线上填写与之相对应的作品字母序号。
A.《红楼梦》 B.《窦娥冤》 C.《西游记》 D.《资治通鉴》
①司马光:_____;②关汉卿:_____;③昊承恩:_______;④曹雪芹:______。
32、穿越历史时空,回到北宋,请回答。
(1)假如你是北宋东京的一位老百姓,你买衣服买肉可以用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什么?这种货币最早出现在我国什么时期的什么地方?这种纸币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2)你在北宋东京,想休闲娱乐,应该去什么场所?
(3)你们国家的主要节日有哪些?
33、某同学为探究“唐朝兴盛的原因”,收集一些资料,请你帮助他完成学习任务单。
(分析判断)
(1)上述言论体现出唐太宗的什么统治思想?他的统治被称为什么?唐朝鼎盛时期的局面被称为什么?在两个盛世局面中间承上启下的皇帝是谁?
(比较概括)
(2)比较与概括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能力之一。阅读上表内容,概括这些措施的相同之处。(至少1条)请你再结合所学知识补充一条他们在其他方面的相同之处。
唐前期鼎盛局面的出现,与一些具体制度的制定和贯彻有密切关系。这些制度较好地适应了唐初的社会现实,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北京大学历史学教授张帆
(3)依据材料,结合所学,请说出唐朝前期完善了哪些制度,此外还实行了哪些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