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材料中宋代“商业革命”主要是指
A.从越南引进优良品质占城稻
B.长江流域和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C.四川地区出现了全国最早的纸币
D.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
2、“鼎湖当日弃人间(崇祯先皇帝当年他含恨离开了人世间),破敌收京下玉关(将军打败闯贼进攻北京让开了山海关)。恸哭六军俱缟素(原以为全军是为先帝痛哭披上了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哪知道将军冲冠一怒是为了红颜圆圆)。红颜流落非吾恋(还有脸说红颜美人并不真是他所留恋),逆贼天亡自荒宴(还说闯贼命定要灭亡是因为迷于饮宴)。电扫黄巾定黑山(像闪电般扫荡闯贼起义军平定了黑山),哭罢君亲再相见(装模作样哭罢君王和父亲再和她相见)。这是明末清初诗人吴伟业创作的《圆圆曲》里的几句诗,《圆圆曲》反映的主要史实是
A. 明朝的政治腐败社会黑暗
B. 李自成起义得到广泛响应
C. 吴三桂降清引导清军入关
D. 明朝的文化繁荣戏曲发达
3、辽宋夏金元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时期,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
A.
B.
C.
D.
4、灭掉了政治上腐败和军事上无能北宋的政权是()
A. 西夏 B. 辽
C. 元 D. 金
5、他的诗风淳朴厚重,很多诗作深刻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的社会现实,后人称他的诗为“诗史”。“他”是( )
A. 李白 B. 白居易 C. 王羲之 D. 杜甫
6、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早在唐朝,我国就有一位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杰出贡献的使者,他就是( )
A.班超 B.玄奘 C.鉴真 D.郑和
7、为监视官民,设立由皇帝直接指挥的锦衣卫的明朝皇帝是
A. 明成祖
B. 明太祖
C. 明高宗
D. 明中宗
8、下列有利于实现海峡两岸统一的包括:
①三大战役的胜利 ②“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与成功实践
③香港、澳门成功回归祖国 ④祖国大陆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南宋抗金名将岳飞曾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表达自己的豪情壮志。这里的“胡虏”和“匈奴”指的是
A.女真统治者
B.匈奴统治者
C.契丹统治者
D.党项统治者
10、从唐、宋、元到明清,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分别由诗、词转变到曲再到小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由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这一变化过程适应了
A.统治阶级文化生活的需要 B.不断壮大的市民阶层文化生活需要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需要 D.儒家思想正统地位逐步提高的需要
11、现在我国在促进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同时,加强对进出口贸易的管理,严格海关报关制度,早在宋朝时期为了鼓励海外贸易,加强对海外贸易的管理,在主要港口所设立的机构是( )
A. 都护府 B. 市舶司 C. 海关总署 D. 理藩院
12、唐朝时期出现,成为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的是( )
A.赋 B.诗歌 C.词 D.元曲
13、从16世纪开始,一些欧洲殖民者,相继来到中国沿海地区,进行侵略活动。1553年,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居住权的殖民者是
A. 英国
B. 美国
C. 德国
D. 葡萄牙
14、清朝设置驻藏大臣的主要意义在于
A. 第一次把西藏纳入中央政权管辖
B. 加强中央政府对西藏的有效管理
C. 打击外来侵略势力,巩固边防
D. 便于控制地方少数民族首领
15、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 )
A.安史之乱 B.外戚专权 C.藩镇割据 D.宦官专政
16、晋商崛起于明代,雄踞商界500年之久。山西地理上处于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政权的缓冲地带,历代都是中央王朝依托的北方重镇,对少数民族“逐水草而居”的流动性生活比较熟悉,并受其影响。明清两朝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人口逐年增长。中国国内市场兴起,政府整顿关税、减免商税等措施,为商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上述材料说明,晋商崛起是因为
①山西地理位置重要,处于民族交融的前沿地带,有利于经济交流
②晋商经营领域广泛,善于经营管理,讲求诚信
③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府重视商业发展
④商品经济发展,国内市场兴起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7、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会上提到一个细节;康熙曾经对西方科学技术很感兴趣,同时康熙对外国的侵略也曾进行过坚决抵抗,维护了主权。康熙坚决抵抗外国侵略的事迹是( )
A.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B.大败倭寇
C.反击沙俄侵略者,收复新疆
D.抗击沙俄侵略者,收复雅克萨
18、泉州地区出现多处回族村庄,对回族的评述错误的是( )
A. 元朝时期民族融合的典型事例
B. 信仰伊斯兰教
C. 中国人与欧洲人通婚融合的产物
D. 中华重要一员
19、元朝时,民族关系有了新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A. 采取说汉语、用汉姓等汉化政策
B. 澶渊之盟有利于民族交融
C. 形成了一个新的少数民族--回族
D. 马可波罗东游中国促交流
20、要全面了解中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就要去看看被誉为“17世纪中国工艺百科全书”而这部科技巨著就是
A.《本草纲目》
B.《天工开物》
C.《农政全书》
D.《齐民要术》
21、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______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发展生产,创制文字,国力不断增强。
22、"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描写的是________。
23、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 ,南越_____”,超越汉朝和______。
24、我国古代文艺昌盛,异彩纷呈,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完成列举。
(1)“世上疮痍,诗中圣哲”,其诗有“诗史”之称的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是________。
(2)书法《九成宫醴泉铭碑》字方折峻丽,笔力险劲,它出自于唐代书法家________之手。
(3)“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词风豪放,报国情切,它的作者是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________。
(4)关汉卿名列“元曲四大家”,其代表作是悲剧《________》。
(5)“三顾茅庐”、“火烧赤壁”出自于著名章回体小说《________》。
(6)清朝乾隆年间,徽班进京,后来在徽调的基础上,融合了其他戏剧的优点,形成了我们的“国剧________。
25、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世界之最。
(1)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2)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3)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之一——
26、 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誉,各国称中国人为___________。
27、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________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该书对研究我国古代历史有重要参考价值。
28、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其中________是世界工艺的珍品。宋代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期,著名的瓷都是________
29、宋真宗时,宋辽订立“________”,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1689年中俄经过平等协商,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________》。
30、按要求填空。
请把下列历史人物的对应信息填入括号内,只填字母。
(1)孔子________(2)老子________(3)司马迁________(4)刘秀________
(5)张骞________(6)蔡伦________(7)贾思勰________(8)祖冲之________
(9)王羲之________(10)杜甫________
A.计算圆周率B.书圣C.出使西域D.《齐民要术》E.改进造纸术
F.无为而治G.仁者爱人H.诗圣I.《史记》J.光武中兴
31、连线题
32、举出明朝三部科技名著名称和作者。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地理上的相对隔绝、政治上的相对独立稳定,古代中国人独自走着自己的文化发展道路,形成了技术型、经验型、实用型为主的科技体系。……中华民族先人在科学技术上的独特建树,一直保持着其永恒的魅力。
——摘编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材料二 中国古代一向有重农传统,故而历代农书颇多,但同时却轻视手工业,少有全面记载手工业技术的著作。《天工开物》不仅首述农事,随后又以更多的篇幅记述手工业,这与明末启蒙思潮中出现的“工商皆本”的先进思想是相符合的。
——摘自楼宇烈《中华文明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古代科技体系的特点。请举两例宋朝在科学技术上的独特建树。
(2)据材料二,指出《天工开物》内容的创新之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天工开物》的者。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