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怀化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下列有关“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太宗注意吸取隋亡教训,轻徭薄赋,减轻人民负担

    B.唐太宗善于用人,重视纳谏,政治比较清明

    C.农民有一定的土地,生产时间有所保证

    D.唐太宗把地方州、郡、县三级改为州县两级

  • 2、“军机处一日日程: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这实质上反映了

    A.皇帝的辛劳 B.仪式的完善 C.地方的无权 D.君权的强化

  • 3、明朝灭亡以后,引清兵入关,并与清军联合夹击李自成军队的将领是

    A.吴三桂

    B.努尔哈赤

    C.皇太极

    D.郑成功

  • 4、“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是中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与他相关的史实是(  )

    A.开凿运河 B.陈桥兵变 C.统一蒙古 D.建立元朝

  • 5、“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天下转漕,仰此一渠。”材料主要说明大运河

    A.加速了南北的统一

    B.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品

    C.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D.加快了隋王朝的灭亡

  • 6、康熙五十年,戴名世因其《南山集》中言语的尖锐锋芒而锒铛入狱,与其有文字交往的方苞也因作序而罹罪。这反映了清朝统治者

    A. 大兴文字狱

    B. 禁书毁书

    C. 好大喜功

    D. 提倡言论自由

  • 7、下列哪场战争使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性历史事件是

    A.黄巢起义 B.安史之乱 C.玄武门之变 D.天宝危机

  • 8、“陈桥兵变”又称“黄袍加身”,这一历史典故讲述的史实是(     

    A.宋太祖建立北宋

    B.宋真宗澶州抗辽

    C.宋高宗建立南宋

    D.开封陷落,北宋灭亡

  • 9、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下列哪一城市隆重召开

    A.上海

    B.北平

    C.天津

    D.南京

  • 10、宋太祖询问宰相赵普如何避免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赵普建议他对地方藩镇“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宋太祖接受其建议而采取的“制其钱谷”的措施是(  )

    A.派文臣做知州

    B.各州设通判

    C.设立转运使

    D.设立布政使

  • 11、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589年使中国南北重归统一的皇帝是

    A.秦始皇 B.隋文帝 C.唐太宗 D.汉高祖

  • 12、盛唐时期,是我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涌现出一大批诗人。他的诗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他因此享有“诗仙”的美誉。他是(     

    A.王维

    B.杜甫

    C.李白

    D.白居易

  • 13、“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这三句话分别对应的历史人物是

    A. 郑成功、岳飞、鉴真

    B. 戚继光、鉴真、张骞

    C. 鉴真、郑成功、玄奘

    D. 郑和、岳飞、鉴真

  • 14、开创中医临床理论体系,为中医药学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被后世称为“医圣”的是

    A. 张仲景

    B. 华佗

    C. 李时珍

    D. 宋应星

  • 15、隋朝时建造的被誉为“世界建桥史上的一个奇迹”的是(     

    A.玉带桥

    B.泸定桥

    C.赵州桥

    D.西安灞桥

  • 16、王安石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北宋王安石的诗句,它隐含的科技发明是

    A.造纸术 B.飞机 C.火药 D.指南针

  • 17、如图是某班同学为历史故事会收集的材料,由此判断他要讲述的是

    A.卫青北击匈奴 B.岳飞抗金 C.文天祥抗元 D.黄巢起义

  • 18、“该船队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该材料事件发生在(  

    A.14 世纪 B.15 世纪 C.16 世纪 D.17 世纪

  • 19、下列组图反映唐朝的历史现象是(  

    A.经济繁荣

    B.民族交融

    C.对外交流

    D.文学繁荣

  • 20、唐朝书法家辈出,下列哪位书法家的字端正劲美、雄浑敦厚

    A.欧阳询 B.柳公权 C.颜真卿 D.苏轼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颁布"禁海令",严厉限制海上贸易的皇帝是________

  • 22、昆曲,原是流行于苏州________一带的__________________时,经过改良,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剧种。代表作有_________创作的《__________》。_______前期,昆曲艺术达到顶峰,代表作是__________的《__________》 、_________的《________》,清朝中期以后逐渐走向衰落。

  • 23、北宋时泥活字的发明者是

  • 24、废除丞相制度的皇帝是________

  • 25、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以   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

  • 26、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一人物朱元璋是_____朝的开国皇帝。为加强皇权,他废除了以往长期存在的______制度和中书省;设立了由皇帝直接指挥的特务机构________ 以监视官民。

    (2)图二人物戚继光的主要功绩是平定了我国东南沿海的“____________”,他统领的军队被人们誉为“________________” 

    (3)图三人物李时珍是明代杰出的____________家,他经过27年的努力,编写出《___________》这部药物学巨著。

  • 27、宋元时期中外交通作用:陆路和海路交通的畅通,使中外_______、文化和_______的交流进一步发展起来。中国的发明创造,如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纸币和驿站制度等输往西方,天文、历法、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传入亚洲各国,对欧亚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西方的药物、天文、历法、数学等也传入中国,外来的_______与文化在元朝受到重视。

  • 28、唐太宗时期,__________远嫁吐蕃,奠定了汉藏两族密切交往的基础。元朝时各族人民长期杂居,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__________

  • 29、1368年__________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他就是明太祖。

  • 30、北京城:

    基础:元________

    修建时间:1406——__________年(明成祖朱棣在位时期);________年正式迁都北京。

    结构组成:宫城(紫禁城)、皇城、内城、外城。______是北京城的核心,今称______

    设计者:木匠_________

    概况:占地面积_______万平方米。皇城在宫城的外面,周长________多米,设有_____个门。内城在皇城的外面,周长约23千米,设有_____个城门。外城在内城的南面,设有____个城门。

    重点建筑:______;平面呈“______”字形,由一条中轴线纵贯南北,从宫城到外城都以这条中轴线对称展开,均衡布局,形成了完整而和谐的巨大建筑群。北京城的建筑以_____为重点,并建有坛庙、宫苑、______、城垣、_____、官衙、仓库、寺观、桥梁、街巷、工商场所,以及其他各种民生设施。其中,最为雄伟的是紫禁城,建筑总面积_______万平方米,有各类殿宇等近_________间。

    历史地位: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______建筑群。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请对下列著作与相关作者进行搭配

    李白           《长生殿》

    苏轼           《水浒传》

    关汉卿          《春夜洛城闻笛》

    洪昇           《念奴娇• 赤壁怀古》

    施耐庵          《窦娥冤》

    宋应星          《天工开物》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开创了中华文明。请写出建立下列王朝的民族。

    (1)辽:________

    (2)西夏:________

    (3)元朝:________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阅读材料,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市《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具体做法是动手发动群众,划分阶级;没收、征收和分配土地;经过复查,发给农民土地证,动员农民生产。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最伟大的历史性变革是什么?

    材料二  1953年就要到来的时候,……我国社会生活中又出现和积累了一些新的矛盾,……在农村,主要是土改以后农民分散落后的个体经济难以满足城市和工业对粮食和农产品原料的不断增长的需要。……在城市,工人阶级和国营经济同资产阶级之间限制和反限制斗争已经经历几大回合,……使党不能不考虑加紧和扩大农村的互助合作运动和城市限制资的措施。

    ——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七十年》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新中国初期我国为解决“一些新的矛盾”所采取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措施的实质。

    材料三  1978年冬天的一个夜晚,淮河中游平原上的小岗生产大队18位农民,在一间农家小屋里,秘密商讨分田“包干”,签下了包产到户的“生死状”。……18位农民没有想到,他们被饥饿逼迫而成的这份“生死契约”,无意间成了中国农村改革的一份宣言,中国农村改革的一声春雷,从这里响彻神州大地。

    ——文献纪录片《筑梦路上》解说词

    (3)材料三中“中国农村改革的一声春雷”是指什么?简述它对我国农业发展的意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