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起义军发布《剿兵安民檄》:“明朝昏主不仁,宠宦官、重科第、贪税敛、重刑罚,不能救民水火。”这一檄文的发布者是
A.陈胜、吴广起义 B.黄巾起义 C.张角起义 D.李自成起义
2、“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主要特点就是对外抗击外敌入侵,对内同分裂和叛乱势力作斗争,两者密切相结合。”下列史实能体现“对内同分裂和叛乱势力作斗争”的是
A. 康熙亲征噶尔丹
B. 郑成功收复台湾
C. 戚继光抗倭
D. 雅克萨之战
3、唐太宗统治时期,史称“贞观之治”,下列与之相关的事件是
①魏征直言②文成公主入藏③玄奘西游④任姚崇为相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下图陈桥驿纪念馆门柱上镌刻着纪念馆馆长李天锡书写的楹联:“陈桥兵变奠宋代基业,黄袍加身定赵氏乾坤。”它见证了一人黄袍加身,代周称帝,建立宋朝的一幕。这“一人”指的是
A.李世民 B.李隆基 C.赵匡胤 D.朱元璋
5、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蒙古政权建立
②定国号为元
③定都大都
④灭亡西夏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①④
C. ①④②③
D. ①③②④
6、唐太宗时期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以下不能体现开明政策的是
A.在朝廷中,少数民族人士担任重要官职
B.文成公主入藏
C.封渤海国首领为渤海郡王
D.先后击败东西突厥
7、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其标志性的成就是
①造纸术的发明
②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③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④火药的广泛应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与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分别是下列哪个选项中的少数民族建立的
A. 契丹、回纥、女真
B. 党项、匈奴、蒙古
C. 契丹、党项、女真
D. 回纥、匈奴、吐蕃
9、依据下图判断,我国在1953~1957年期间优先发展的是( )
A.农业 B.军事工业 C.重工业 D.轻工业
10、下表为西汉、唐代和北宋南北方人口对照表。据此可知
朝代 | 南方 | 北方 | ||
| 人口(户) | 占全国户口比例 | 人口(户) | 占全国户口比例 |
西汉 | 2470685 | 19.8% | 9985785 | 80.2% |
唐代 | 3920415 | 43.2% | 5148529 | 56.8% |
北宋 | 44224760 | 62.9% | 6624296 | 37.1% |
A.南方经济重心地位在唐朝已确立
B.南方商业不断发展
C.政治重心南移带动经济重心南移
D.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11、清朝人哪一个皇帝开始由强盛转入衰落。( )
A. 康熙 B. 乾隆 C. 嘉庆 D. 道光
12、据记载,月球上共计有14个以中国人名和地名命名的月球地理实体。其中就有毕昇。他入选的理由是( )
A.主持修建都江堰
B.改进造纸术
C.推算圆周率数值
D.发明活字印刷术
13、历史上曾经盘踞我国台湾达38年之久的殖民者是
A. 葡萄牙
B. 荷兰
C. 英国
D. 美国
14、结束南北朝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使中国再次实现统一的朝代是( )
A.唐朝 B.宋朝 C.隋朝 D.明朝
15、隋唐时期,某商人把一批牡丹花从洛阳沿运河运到余杭,依次经过的河段有( )
①通济渠 ②邗沟 ③江南河 ④永济渠
A.①②③④
B.④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
16、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我们今天见到的比较完整的长城,主要是明长城。明长城的起止点是( )
A.东起辽东,西到临洮 B.东起京城,西到临洮
C.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 D.东起京城,西到嘉峪关
17、下列事件是先后顺序是
①契丹国建立
②北宋建立
③西夏建立。
A. ①②③
B. ②①③
C. ②③①
D. ③②①
18、“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是“诗圣”对“诗仙”的评价。“诗圣”“诗仙”分别是
A.杜甫 李白 B.白居易 韩愈
C.李白 杜甫 D.白居易 李白
19、宋朝时期,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那时阿拉伯等十几个国家的商人经常来华从事贸易。当时政府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
A.市舶司 B.中书省 C.吏部 D.草市
20、“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趋。咸称天子神,往古不得俱。献号天可汗,以覆我国都。兵戎不交害,各保性与躯。”西北各部首领,献号“天可汗”给唐太宗的原因是
A.他主张对外开放
B.他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
C.他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
D.他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
21、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___________,实现了平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22、康熙帝三次率军亲征,平定天山北路蒙古族准噶尔部首领_________的叛乱。乾隆时平定了回部上层贵族__________叛乱。
23、活字印刷术是由北宋时的匠人________发明的,他用胶泥刻字,然后用火烧制,使字模变硬。
24、元朝时设置____________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
25、女真族的崛起
(1)金的建立时间是____年
(2)金的建立者是____族的____,他就是金太祖。
(3)金的都城在____
(4)金太祖模仿中原王朝制度,改革女真部落军政体制,颁行女真____,发展____,女真势力迅速壮大。
26、17世纪中期,中俄之间发生的战争是________。
27、明朝时,著名的书法名家是________。
28、1127年,宋钦宗的弟弟________在应天称帝,后来定都________,历史上称为南宋。
29、南宋____(人物)继承了苏轼以来的豪放词风和报国情怀,进一步提高了词的社会功能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徽调不断吸取昆曲等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在道光年间逐渐形成为一个新的剧种“皮黄戏”,皮黄戏博采其他剧种的优点,又带有北京的地方特色,以后就被称为“____”。
30、宋代经济.社会十分繁荣。请列举相关史实。
(1)北宋时期兴起,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________
(2)宋朝政府设立的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________
(3)宋代城市商业十分繁荣,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________
31、罗贯中 A.《红楼梦》
关汉卿 B.《窦娥冤》
吴承恩 C.《水浒传》
李时珍 D.《西游记》
施耐庵 E.《三国演义》
曹雪芹 F.《本草纲目》
32、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国家统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也是国家富强的前提和保证。请根据提示,把下列内容补充完整。
(1)唐太宗时,_______入藏与松赞干布成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发展。
(2)元朝时,各民族长期杂居,产生一个新的民族 。
(3)清朝时,设置 管辖整个新疆地区。
(4)清朝时,蒙古族 部回归祖国,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篇章。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从此,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儆做官。唐朝吋科举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最重要,武则天时又推行了殿试和武举,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的主要考试内容。宋朝时考试内容重经义,大幅扩大进士录取名额。明清时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答卷的文体必须分为八个部分,被称为“八股文”。
材料二 由于文官制度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的驱使,以及中国科举考试的示范,西方国家在19世纪前后纷纷建立了文官考试制度,该考试制度吸取了科举制的合理内核,而舍弃了科举考试空疏无用的经典内容。
——摘编自刘海峰《科举制——中国的“笫五大发明”》
(1)根据材料,简要梳理中国科举制的主要发展历程。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西方文官考试制度吸取了中国科举制的哪些“合理内核”
(3)综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我们该如何客观评价屮国的科举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