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央视科教频道举办的“中国诗词大会”栏目,掀起了一股全民鉴赏中国古典诗词的热潮。岳飞在《满江红》中写道:“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这里的“胡虏”是指
A. 辽统治者 B. 金统治者
C. 匈奴统治者 D. 西夏统治者
2、辽、宋、夏、金时期的政治特点是( )
A.始终和平相处 B.南北政权对峙
C.民族政权并立 D.战乱长期不息
3、“瓦子”盛行的原因是
A.士大夫的提倡
B.达官贵人的需要
C.农民的需要
D.市民阶层的不断壮大
4、下列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宋金和议 ②金灭北宋 ③完颜阿骨打称帝 ④岳飞抗金 ⑤金灭政权辽
A.②①④③⑤ B.②①③④⑤ C.③⑤②④① D.③②⑤④①
5、某电视台正在播放历史纪录片《唐朝的文化成就》。以下解说词不适合在片中出现的是( )
A.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
B.李白被后人尊为“诗仙”
C.颜真卿的字方折峻丽,笔力险劲
D.吴道子的画落笔雄劲,风格奔放
6、下列生产工具是在唐朝才出现的是( )
①耧车
②秧马
③曲辕犁
④ 筒车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③
7、“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一诗句反映了我国古代比较完备的选拔官员的制度——科举制度。下面关于科举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隋文帝时开设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正式创立
②分科考试、择优录取是科举制度的基本特征
③进士科是皇帝为选拔“非常之人”而设的特科
④科举考试以诗赋取士,促进了唐代诗歌的繁荣
⑤科举制度促进了社会公平
A. ①②④
B. ②④⑤
C. ③④
D. ①②③
8、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清朝时期为了加强对台湾的管辖而设置的机构是
A.台湾府 B.宣政院 C.伊犁将军 D.澎湖巡检司
9、有人说:“中华民族既有为人类文化发展作贡献的能力,又有吸收世界先进文化精华的魄力。”以下能够说明中华民族吸收世界先进文化精华魄力的史实是
A. 日本派遣唐使来华学习
B. 新罗商人来长安经商
C. 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佛法
D. 玄奘西行天竺,求取佛经
10、下列关于唐代历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饮茶之风风靡全国 B.人们都只使用竹简写字
C.农民可以用曲辕犁犁耕,筒车灌溉 D.人们可以用上青瓷碗、白瓷壶
11、小说是明清时期最突出的文学成就,下列作者与作品搭配错误的是:
A.罗贯中——《三国演义》 B.施耐庵——《水浒传》
C.吴承恩——《西游记》 D.关汉卿——《红楼梦》
12、有学者认为,中国经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第二个阶段还是对外开放,但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第三个阶段依然是对外开放,中国已经开始改变世界了。“让世界进入中国”开始于( )
A.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B.开放沿海城市
C.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3、宋太祖实行重文轻武政策,但北宋兵额却渐增,建国初为 22 万人,到真宗时为 91.2 万人, 这说明( )
A.军人地位上升 B.边患日趋严重 C.立国政策改变 D.藩镇拥兵自重
14、《步辇图》是现藏于故宫博物院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作品设色典雅绚丽,线条流畅圆劲,构图错落富有变化,真实地记录了1300多年前唐太宗会见吐番使者的场景,具有珍贵的历史和艺术价值。这幅名画创作的历史背景是
A.文成公主入藏
B.黄巢起义
C.郑和下西洋
D.岳飞抗金
15、从16世纪开始,一些欧洲殖民者,相继来到中国沿海地区,进行侵略活动。1553年,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居住权的殖民者是
A. 英国
B. 美国
C. 西班牙
D. 葡萄牙
16、唐代贞观年间妇女出行要掩盖全身,高宗时代的帷帽还要掩盖面部,玄宗则以诏令要求妇女露面、不得隐蔽。这一变化说明当时( )
A.君主专制开始松弛
B.民族交融频繁
C.社会风气逐渐开放
D.男女地位平等
17、光耀千古的唐朝文学,最为光彩夺目的是( )
A.诗歌
B.散文
C.戏剧
D.词
18、岳飞赢得广大人民的尊重,主要是因为( )
A. 岳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
B. 岳飞主张抗金,但被投降派杀害
C. 岳飞是著名的民族英雄
D. 岳飞坚持抗金,符合广大人民的意愿
19、它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而且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它是
A.《三国演义》 B.《牡丹亭》 C.《红楼梦》 D.《水浒传》
20、我国灿烂的古代文明在各个领域都非常突出,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是
A. 灵渠 B. 白渠 C. 郑国渠 D. 隋朝大运河
21、________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四大发明中,在北宋时期发明的是________。
22、戚继光抗倭
(1)______中期,倭寇猖獗,“倭患”严重。
(2)戚继光率领“____”到东南沿海抗倭,南下浙江。1561年率军在浙江_____九战九捷歼灭倭寇一万多人。此后又率军进入福建、广东,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
(3)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_________和爱国主义者。
23、册封“达赖喇嘛”的的皇帝是________。
24、根据提示信息写出相应的内容。
(1)隋朝大运河的中心在____。
(2)元朝时,负责管辖台湾的行政机构是____。
(3)宋真宗时,辽与宋议和,辽军撤回,宋朝给辽岁币,这次宋辽盟约被称为___。
25、1966年,中国组建的战略导弹部队是________。
26、蒙古灭西夏与金
(1)成吉思汗率领军队进攻西夏,______年西夏灭亡。
(2)蒙古和南宋结盟并夹击金朝,______年,蒙古灭金。金朝灭亡后,蒙古和____直接对立局面形成,双方战争持续40多年。
27、明朝朝政的混乱,造成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__________,法纪松弛,各级官吏_________,对民众百般盘剥。
28、李白生活在________时期,诗歌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轻快,被称为________
29、唐朝的瓷器工艺水平高超,__________ 闻名中外;明朝时景德镇发展为全国的制瓷中心,所产的__________ 畅销海内外。
30、汤显祖是明朝著名的戏剧家,其代表作是昆曲《________》。
31、连线题
32、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作品
(1)吴道子的代表作一部——
(2)王祯的代表作一部——
(3)阎立本的代表作一部——
(4)关汉卿的代表作一部——
33、唐朝政策开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声名远播四海,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帝(唐太宗)问:“何谓明君?”,征曰:“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帝赞。……征死后,帝曰:“以铜为鉴(意:镜子),可以正(意:整理)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国家)兴替;以人为鉴,可以知(个人)得失”。
(1)据材料,请概括唐太宗治理国家的具体措施。他开创的唐朝历史上第一个盛世局面被称为什么?
材料二: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赞普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选自《中华上下五千年》
(2)材料二反映的是唐朝历史上哪一重大事件?请说明这一事件在历史进程中的重大作用。
材料三:唐朝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中外交流达到鼎盛时期,当时有3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唐朝有友好交往,每年都有大批外国客人前往长安。
——改编自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材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主要原因。
材料四: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唐朝前期的100多年中,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和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呈现繁荣景象。
——改编自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材
(4)列举唐朝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生产工具两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