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云南某一古堡山寨里矗立着一座蒋氏宗祠,祠堂门前有副对联写着:“耶律庭前千株树,阿莽蒋氏一堂春。”那里家家户户的祖宗牌位上都写着他们是耶律阿保机的后代。这说明该古堡山寨中的“蒋”姓村民都是( )族的后裔。
A.党项
B.蒙古
C.契丹
D.女真
2、宋朝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______加以管理
A.转运使
B.通判
C.节度使
D.市舶司
3、苏轼是北宋杰出的文学家,对词的发展有突出贡献,他的词风
A.豪迈而飘逸 B.委婉而清秀 C.哀婉而细腻 D.抒情而委婉
4、清朝前期,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的表现不包括
A.耕地面积不断扩大
B.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
C.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
D.出现成熟的手工业工场
5、“统契丹,建政权;都上京,为太祖。”这一三字经所描述的是契丹历史上的哪一位君主( )
A.耶律阿保机
B.耶律大石
C.耶律楚材
D.阿骨打
6、论从史出是历史研究的方法之一。下列成就能说明宋元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高峰时期的是( )
①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②蔡伦改进造纸术
③指南针用于航海 ④火药在军事上广泛使用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7、下列有关宋词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是宋朝文学的主要成就
B. 是一种新体诗歌,汉朝时已经出现
C. 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
D. 经过五代到两宋,获得极大发展
8、被视为中国的“国粹”,有“国剧”之誉的剧种是
A.昆曲 B.京剧 C.秦腔 D.徽调
9、“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出自何人之口?( )
A.岳飞
B.寇准
C.文天祥
D.赵构
10、一位法国学者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在经济和人民日常生活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下列能反映宋代社会经济与人民生活“现代化”水平的有
①交子
②瓦子
③互市
④岁币
A.①②④
B.②⑨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1、图所画是公元958年时五代十国的形势,以东京(开封)为首都的政权①,以江宁(南京)为首都的②,以兴王府(广州)为首都的政权③,这三个政权在五代十国的序列中是什么关系?( )
A.①和②分别是五代中的后周和南唐,③是五代之一的南汉
B.①和②分别是十国中的后周和南唐,③是五代之一的南汉
C.①是五代之一的后周,②和③分别是十国中的南唐和南汉
D.①是十国之一的后周,②和③分别是五代中的南唐和南汉
12、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支持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
①交通范围有更大的拓展 ②战乱阻塞了陆上丝绸之路 ③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交流进一步发展 ④造船航海技术有较大的发展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13、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589年使中国南北重归统一的皇帝是
A.秦始皇 B.隋文帝 C.唐太宗 D.汉高祖
14、“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 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这首诗描写的是唐朝哪位皇帝在位时期的繁荣景象
A.隋文帝 B.唐高祖
C.唐太宗 D.唐玄宗
15、有一部科技巨著,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它的作者是( )
A.李时珍 B.宋应星 C.徐光启 D.司马光
16、南宋的开国皇帝是
A. 杨坚
B. 李世民
C. 赵构
D. 赵匡胤
17、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统治者都注重通过加强中央集权和地方管理等措施来巩固统治,唐朝三省六部制下,负责审核政令的机构是
A.皇帝 B.中书省 C.尚书省 D.门下省
18、你听说过六月天飘起漫天大雪的怪事吗?可是在元朝一部戏剧里却有关于这一情景的描述,请你判断这部戏应该是
A. 《资治通鉴》
B. 《念奴娇赤壁怀古》
C. 《窦娥冤》
D. 《早发白帝城》
19、下图人物的主要贡献是
A.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B.发明了造纸术
C.发明了指南针 D.发明了火药
20、隋唐书法和绘画艺术灿烂夺目。下列各项,属隋唐时期书法家的是
①阎立本
②颜真卿
③王羲之
④柳公权
⑤欧阳询
A. ①②④ B. ①③⑤ C. ②④⑤ D. ③④⑤
21、在中国古代史上,清朝是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为安定边疆作出不懈努力并取得很好的成效。请补充完整下列内容。
1662年________收复台湾后,1684清政府设置________,隶属福建省。1885年正式建制________,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在西藏设置________代表清政府与顺治时册封的达赖喇嘛和康熙时册封的________共同管理西藏事务。乾隆时设置________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新疆地区。
22、中国四大发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对外传播是中国对世界的最大贡献。
23、唐太宗将______________嫁给吐蕃杰出的首领松赞干布,促进了汉藏的友好。
24、公元1271年,________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与大都。
25、观察下图《清朝经济》示意图,将下列地点填入图中。
A、清朝时成为“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的城镇
B、清朝对外开放的唯一口岸
26、元朝时管辖澎湖和琉球的机构是_____,管理西藏地区的机构是_____。
27、北宋时期发明活字印刷术的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8、手工业的兴盛
(1)纺织业: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四川、____地区的丝织生产发达。____后期,棉纺织业兴起,____已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棉纺织品种类较多。
(2)制瓷业:宋朝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河北____、河南____等地烧制的瓷器,给人以别致的美感。北宋兴起的____,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南宋时,____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
(3)造船业:广州、____、明州的造船业,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北宋____建有世界上最早的船坞。南宋沿海地区制造的海船,不仅规模宏大,设计科学,还配备了先进的_____。
29、__________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夺取后周政权,建立宋朝,定都______,史称_____。
30、隋唐书法家名家辈出,最著名的要推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他们合称颜筋柳骨。
31、连线题:今天的许多传统节日,在宋代就已经有了,请将下列古诗与节日用线连接起来。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元宵节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春节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中秋节
32、请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城市。
(1)唐朝都城,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_____
(2)两宋的都城,最大的商业城市_____
(3)宋朝兴起的,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_____
33、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令人骄傲的一段时期。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有关唐朝历史主题的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
【贞观之治】
材料一:秦始皇平六国,隋炀帝富有四海,既骄且逸,一朝而败,吾亦何得自骄也?言念于此,不觉惕惧
——《唐会要》卷四十三
(1)材料一中“吾”指的是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吾”是如何避免“一朝而败”的?
【和同一家】
材料二: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松赞干布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祖、父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选自《中华上下五千年》
(2)吐蕃人是今天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材料中的“公主”指的是谁?
【制度创新】
(3)根据上图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是唐朝实现的什么制度?
材料三: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李白《哭晁卿衡》
(4)材料三中晁衡是遣唐使中比较突出的代表,他来中国的目的是什么?唐代选拔人才的制度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