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宋司马光所著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是( )
A.《史记》 B.《资治通鉴》 C.《汉书》 D.《三国志》
2、观察如图所示两幅图,与唐朝长安城比较,明朝北京城设计的最主要特点是
A.城内有“市”,具有商业功能
B.城内有宫城和皇城
C.城有三重,宫城居于中心
D.城为方形,街道正直
3、文学作品是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下列诗句,能反映唐朝盛世气象的( )
A.“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B.“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C.“洛阳宫殿烧焚尽,宗庙新除狐兔穴”
D.“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4、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在开封、临安、广州、泉州这四个城市中,哪两个城市是这一时期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A.开封、临安 B.广州、泉州
C.开封、广州 D.临安、泉州
5、唐都长安是唐朝商业繁荣的典型代表,下列有关长安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长安是一座国际性大都市
②长安人口达百万
③长安规模宏伟,布局严整对称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③
6、以下各项历史事实不会被记载入《资治通鉴》一书的是:
①晋文公与楚国的争霸战争
②秦末农民战争推翻秦朝的统治
③后周世宗攻打南唐
④寇准要求宋真宗亲征辽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据《旧唐书》所载:“既一朝有变,天下离心,巢之起也,人士从而附之。”材料中的“巢之起也”对唐朝的影响是
A.给唐朝统治以致命打击
B.使唐朝由盛转衰
C.逐渐形成藩镇割据局面
D.标志着唐朝灭亡
8、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
A.贞观之治
B.黄巢起义
C.开元盛世
D.安史之乱
9、图片是历史学习的重要资料。在搜集主题为中外交往的相关图片时,你认为下列哪一幅图片不可能入选的是
A. 《步辇图》 B. 《鉴真东渡》 C. 《玄奘西行》 D. 《弘法大师行状绘词》
10、台湾台南市的名胜古迹----赤嵌楼,这里设有专祠,奉祀的民族英雄是
A.郑和 B.郑成功 C.戚继光 D.渥巴锡
11、2018年成吉思汗查干苏鲁克大典于5月2日至9日在成吉思汗陵举行。下列关于成吉思汗的介绍中,不正确的是( )
A. 原名铁木真 B. 统一了蒙古 C. 建立蒙古汗国 D. 灭亡了金朝
12、南宋画家李嵩的《货郎图》描绘的是“卖货郎”摇鼓走巷、肩挑杂货穿梭往来,引来妇女儿童争相购买的情形。该作品可用来印证当时( )
《货郎图》
A.市坊界限打破
B.草市迅速发展
C.货物流通活跃
D.市民阶层壮大
13、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使兵不识将,将不专兵。这种局面发生在
A. 唐朝
B. 五代十国
C. 北宋
D. 明朝
14、元朝形成的新民族是( )
A. 羌族 B. 蒙古族 C. 回族 D. 鲜卑族
15、乾隆皇帝在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信函中说“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这种盲目自大的观念导致( )
A.自然经济得以持续发展
B.西方殖民势力被迫撤退
C.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潮流
D.中外贸易完全断绝
16、元代高明在《琵琶记》中说:“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句话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在中国最早出现的时期是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宋金时期
17、清前期统治者为加强对西北边疆的管理,设置的机构是
A.驻藏大臣 B.台湾府 C.北庭都元帅府 D.伊犁将军
18、明朝前期,我国同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明朝中后期,中国与外来侵略势力的矛盾却日益尖锐,表现为冲突与战争。明朝对外交往特点的变化,从本质上反映了( )
A.对外政策的变化
B.封建制度的没落
C.军事实力的落后
D.文学艺术的衰败
19、“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这首宋词的作者率部抗击
A.辽军
B.金军
C.西夏军
D.元军
20、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之战是中国军民反击侵略、收复失地的正义之举。下列对这两大史实认识错误的是
A.郑成功收复台湾是在1662年 B.郑成功率军打败了荷兰殖民者
C.雅克萨反击战发生在康熙时期 D.《尼布楚条约》是不平等条约
21、明朝时期的“八股取士”将________定为命题范围;清朝初年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统治者大兴________。
22、和:宋太祖晚期,北宋与辽保持_____关系,双方互通使节。
23、填空
明朝建立者是明太祖________,都城在________。明朝强化皇权在地方取消行中书省,设立________。在中央废除________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六部职权。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我国广东________的居住权。________抗倭在________九战九捷。为了监视臣民,朱元璋设立了由皇帝直接指挥的________,明成祖时又成立了同类机构________,这两个机构合称“厂卫”。李自成率起义军进人中原后,提出“________”的口号。1636年,________改国号为清。乾隆帝时平定了回部上层贵族________的叛乱。1689年,中俄双方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________》。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________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三国志通俗演义》以________三国史实为基础,描写了东汉末年的军阀割据战争,是我国________小说的开山之作。
24、金灭辽及北宋
(1)金灭辽的时间是____年
(2)1127年金灭____,史称靖康之耻。
25、下图中的历史人物是_________
26、宋代商业的繁荣超过了前代,黄河、长江和运河沿岸兴起了很多商业城市。最大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_,人口多达百万。
27、1115年,_____________正式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他就是金太祖,他改革女真部落军政体制,发展生产,女真势力迅速强大。
28、明朝末年,__________越发严重,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民众不堪重负,怨声载道,阶级矛盾异常尖锐。广大农民纷纷起义,在各支农民起义军中,________领导的队伍发展迅速,成为起义的主力军。
29、生活在我国_______地区的党项族,原属________的一支。唐朝时集中到甘肃、陕西一带,与中原文化的接触渐多。
30、宋代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_____加以管理;清朝特许______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31、将下列历史现象(事件)与相关人物连接起来。
3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应的著作
(1)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________________
(2)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_____________________
33、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我国古代历史上,中外文化交流的广泛开展,不仅使中华文明更加辉煌,而且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别 | 人物 | 内容 | 结果 |
唐→天竺 | 玄奘 | 西行取经 | 游历16年,带回许多佛经 |
唐→日本 | 鉴真 | 6次东渡 | 对日本文化的影响很大 |
(1)根据材料二说明唐朝在对外交往中实行了什么政策?上表中玄奘的著作是什么?
材料二 下图所示,是发生在明朝初年中外交往史上的一次重大历史事件。
(2)材料二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它反映的史实与哪位封建帝王有关系?
材料三 从对外关系上说,隋唐宋元都居于主动地位,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显然逆转了……倭寇沿海骚扰,为南方各地带来了极大的破坏。明清之际,西方资本主义已在兴起,而中国的……专制者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
(3)是什么政策导致了清朝政府“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
(4)这一措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5)以史为鉴,可以明智。根据以上对外交往的史实,你认为我们应借鉴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