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看拼音,写词语。
shǒu pà táo cí wū jǐ kāi tuò shuò guǒ
( ) ( ) ( ) ( ) ( )
nú yì zhù jūn luò yáng róng qià lián dāo
( ) ( ) ( ) ( ) ( )
yě shòu wū xiá kǒu qiāng yǒng chàng yōu lǜ
( ) ( ) ( ) ( ) ( )
xiāo bāng lí míng là zhú kǎ chē kāng kǎi
( ) ( ) ( ) ( ) ( )
2、把词语补充完整。(4%)
( )( )大物( )( )匆匆 ( )( )峭壁 思潮( )( )
可见( )( ) 自( )自( ) ( )( )可亲 ( )至( )来
3、xīn shǎng qiān xū nuò ruò jiāo ào zī shì
( ) ( ) ( ) ( ) ( )
fǎng fú ǒu ěr jù jí ōu zhōu zhì huì
( ) ( ) ( ) ( ) ( )
4、比一比,再组词。
乎( ) 陡( ) 级( ) 决( )
呼( ) 徒( ) 极( ) 诀( )
5、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爱国诗人陆游临终前还不忘叮嘱儿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己亥杂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希望打破陈旧教条,选拔有用的人才。
(3)《将相和》这篇课文写了三个小故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落花生》的作者是_________。课文围绕花生写了种花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件事,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这种写法叫_______________。
6、读一读,我会答。
你拍四我拍四,
丁丁最爱写大字,
这次他要写名字,
不用思考,不用改,
很快写好两个字。
【1】读一读,用“〇”圈出整体认读音节。
【2】丁丁最爱干什么?用“ ”在儿歌中画出来。
【3】丁丁这次写的是( )。(填序号)
A.名字
B.作业
7、阅读欣赏:
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1】读上面两首诗,体会一下不同作者眼里的西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
【2】上面两首诗歌你喜欢哪一首?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与理解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 。随风潜入夜, 。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潜( ) 野径( ) 锦官城( )
【3】写出第二联诗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诗题为“春夜喜雨”,诗中却没有一个“喜”字,但又处处体现出诗人的喜悦之情。请从诗句中找到至少两处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我家的小园
我家的西南边有一块长方形的小园,里面种着各种蔬菜、花草和树木。这里一年四季都是美丽的。
春天到了,大地像铺上了一条绿毯子。园里一片绿油油。一群小鸟停在树枝上,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静静的小园开始热闹起来了。
夏天,成行的向日葵长得很茁壮,绽开着一朵朵金黄色的花,迎着朝阳怒放。火红的石榴花开得十分茂盛,散发着阵阵芳香,引来一群群蝴蝶和蜜蜂。它们翩翩起舞纵情欢唱。一排排玉米像士兵一样威武的挺立着,结出了硕大的玉米棒了。地里,茄子紫了,西红柿红了,顶花带刺的黄瓜挂满了架。望着这丰硕的果实,使我感到了小园的可爱。
秋天,喇叭花开了。在绿叶中伸出一支粉红色的小喇叭,正在为小蜜蜂吹奏着动听的歌。石榴树上石榴熟了,红色的果皮裂开了,露出了饱满的颗粒,冲着我咧嘴傻笑。这一切怎能不惹人喜爱?
冬天,一场大雪过后,园里的石榴树披上了白雪,残秧披上了白雪,地上也盖上了厚厚的白雪,整个小园成了银装素裹的白色世界。我情不自禁地赞叹道:“好美啊!”
小园如此娇美,真是一幅诱人的四季画。
(1)从短文中选择表示颜色的词语填空。(9分)
( )的向日葵花 ( )的石榴花 ( )的小喇叭
(2)在短文的第1自然段中找出与“小园如此娇美,真是一幅诱人的四季画。”相照应的句子: (5分)
(3)本文的中心意思?请在这句话后面的括号打“ √ ”。(3分)
①这篇短文赞美了我家的小园花多、菜多、树多。( )
②这篇短文反映了我家的小园获得了丰收。 ( )
③这篇短文赞美了我家的小园的美丽,表达了“我”对小园的喜爱之情。( )
10、课外阅读。
种子
①父亲不舍得花钱,是村里有名的“抠王”,可是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他从不含糊,哪怕他自己不吃不喝.也要尽量去帮助。记得有一次,他把自己的路费给了一个被小偷洗劫一空的老人.自己步行20千米回家。不知情的乡邻都以为父亲又是为了节省路费,“抠王”的名号在村里愈发叫得响亮了。
②那一年,正是春播时节,父亲和几个乡邻去城里买种子。买完种子后,父亲的兜里还剩下100多块钱,他没花,连午饭都没舍得吃。就和几个乡邻急匆匆地坐上了回乡下的客车。大概是买票的时候,兜里的那张百元票子被人盯上了,等他再翻口袋的时候,那张票子就不见了。那时,100块钱可不是个小数目。父亲急得满头大汗,在翻遍所有的口袋,确定钱丢了之后,他感到眼前一黑,差点儿晕倒。车上人很多。父亲看着满车厢的人,感觉每一个都像是偷钱的人。
③父亲正在心里痛骂自己粗心大意的时候,听到车下一个女人在声嘶力竭地尖叫:“我的种子丢了,你们谁看到我的种子了?那可是我家里一年的种子啊……”
④丢了种子的女人在那里不停地抽泣,她说她把种子放在站点后去了趟厕所,就过了一会儿工夫、种子就没影儿了。她说她家死了男人,里里外外全靠她一个人支撑着……命苦啊!车里人都对这个女人表示同情,纷纷谴责那个偷种子的人。
⑤“不管怎样,先上车再说吧。”父亲劝她,忘了自己也是个遭遇了盗贼的人。
⑥父亲向同来的乡邻要了个空袋子,放到那个女人手里。他解开自己的袋子,一大捧一大捧地往那个素昧平生的人的空袋子里装种子,一边捧一边说:“你少种点儿,我也少种点儿,日子总能挺过去的。”与父亲同来的乡邻、看到父亲的举动,也都打开自己的袋子,往那个女人的空袋子里装种子、不一会儿,空袋子就鼓了起来,仿佛吃饱饭的人振作了精神。那女人不知道说什么好,一个劲儿地要给父亲和乡邻磕头。父亲说:“谁还没有个难处,都帮一把,就挺过去了。”
⑦满车厢的人都目睹了父亲的小小善举。他们不知道父亲的心灵刚刚经历的创痛。父亲自始至终也没有向人说出自己的钱被偷了。
⑧下车的时候,人很挤。父亲感觉被人紧紧地贴了一下身子,他再一次翻口袋的时候,发现那张百元票子又回到了他的口袋里,就是他自己的那张,他认得,皱皱巴巴的,那上面还有他的体温呢!
⑨望着从车上下来的每一个人,父亲看谁都不再像小偷了。
⑩每一颗良心都是一粒善良的种子,或许你没有财富,无法做慈善,但你可以去做一粒善良的种子,把爱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1】根据提示,用精练的语言把短文的主要情节补充完整,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父亲和乡邻去买种子→________→女人的种子被偷→________→父亲的钱失而复得
【2】短文第⑥段主要是对父亲________和________的描写,从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________的人。
【3】对第⑧段中父亲的那张百元票子“失而复得”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父亲粗心大意,上车后没有仔细找那张百元票子,误以为把钱弄丢了
B.那个丢种子的女人,为了表示对父亲的感谢,悄悄塞给父亲一张百元票子
C.父亲的善举唤醒了偷钱人的良知.他悄悄地把百元票子还允
【4】文中与第⑨段相照应的句子是什么?用“﹏﹏﹏”画出来,并解释为什么父亲“看谁都不像小偷了”。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段写父亲是有名的“抠王”与下文父亲帮助丢种子的女人的行为形成对比
B.第④段采用了倒叙的写法,介绍了丢种子的女人的家境,突出了她的勤劳与节俭
C.第⑧段中画“ ”的句子属于细节描写,说明这100块钱对父亲来说是个不小的数目,因此他非常看重,一直舍不得花
【6】短文题目“种子”含义深刻,因为“一袋种子”不仅帮助了_____,还帮助父亲_____。
11、课外阅读
黄河颂(歌词)
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婉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发源;/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形容极高的、巨大的波澜。(______)
(2)形容江河奔流直下,流得又快又远。(______)
【2】“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运用了 修辞手法,其中“铁的臂膀”指的是 ( )
A. 黄河流域中的无数条支流
B. 肩膀
C. 把黄河神话化了
【3】把诗句“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中的“望”字换成“看”字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中“啊!黄河!”出现了三次,这是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诗人写《黄河颂》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理解。
绿色宝石----西双版纳
在云南境内有一颗耀眼的“绿色宝石”,它就是我国最大的热带植物宝库——西双版纳。
西双版纳的植物不但姿态万千,而且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油棕被称为“世界油王”,可西双版纳的油瓜的含油量比油棕还要高出许多。这里的扁担藤简直就是一座座
“天然饮料厂”。当你口干舌燥的时候,只要用刀砍断一根扁担藤,清甜可口的汁水就会像喷泉一样流出来。这里的黑心树是难得的“木材仓库”。这种树不怕砍, 不怕伐,( )留下一段树桩,很快( )会萌生出许许多多的嫩芽,两三年的功夫,这些嫩芽就能长成10来米高、比碗口还粗的大树。
这种树的寿命特别长, 一般的可以活200到400年。一家人种上几棵黑心树,烧柴的问题就解决了。
种类繁多,郁郁葱葱的植物,不仅(美丽 美化 赞美)了这里的山川,也给这片绿野中的珍稀动物提供了栖息、繁衍的场所。千百年来,生活在西双版纳的人们十分爱惜这块“绿色宝石”,使它永远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1)联系上下文,在括号里选一个最恰当的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入上文第三段的括号内。
A.只要……就…… B.只有……才……
(3)西双版纳的植物中含油量最大的是_______。
(4)作者把“扁担藤”比作_________ ,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 。
(5)黑心树的特点 一是______ ,二是________ , 所以人们称它为 ___________。
13、阅读。
故事发生在美国的德克萨斯州。
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一位名叫克雷斯的年轻人因为汽车“抛锚”被困在郊外。正当他万分焦急的时候,有一位骑马的男子正巧(走过 路过)这里。见此情景,这位男子二话没说,用马帮助克雷斯把汽车拉到了小镇上。
事后,当感激不尽的克雷斯拿出一沓美钞对他表示酬谢时,这位男子说:“这不需要回报,但我要你给我一个承诺,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你也要尽力帮助他。”
于是,在后来的日子里,克雷斯主动帮助了许许多多的人,并且每次都没有忘记(转述 叙述)那句同样的话给所有被他帮助过的人。
几年后的一天,克雷斯被突然暴发的洪水困在了一个孤岛上,一位勇敢的少年冒着被洪水吞没的危险救了他。
当他感谢少年的时候,少年(竟然 突然)也说出了那句克雷斯曾说过无数次的话。克雷斯的胸中顿时涌起了一股暖流。
【1】如果你不认识“一沓美钞”的“沓”,应按_______查字法查字典,先查______,再查__________画。“沓”字在字典中有两个读音,解释分别如下:①tà 多,重复;②dá 量词,用于重叠起来的纸张或其他薄的东西。文中“沓”应读作________。
【2】用“/”划去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
【3】短文第四自然段写道“在后来的日子里,克雷斯主动帮助了许许多多的人”,克雷斯是如何帮助别人的,帮助的时候又说了怎样的话?请你展开想象,写其中的一个场景,不少于8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给这篇短文想了四个题目:《给我一个承诺》《一沓美钞》《爱的链条》《克雷斯》。你会选择哪一个,说明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面短文,完成练习。
四月的维也纳
开头几天,四月的维也纳真令我失望。此时的春天似乎只是绿色连看绿色。大片大片的草地上,没有五月那无所不在的明媚的小花。没有花的绿地是寂寞的。我对驾着车一同外出的留学生小吕说:“四月的维也纳可真乏味! 绿色到处泛滥,见不到花儿,下次再来非躲开四月不可!”
小吕听了,就把车子停住,叫我下车,把我领到路边一片非常开阔的草地上,然后让我蹲下来拨开草好好看看。我用手拨开草一看,大吃一惊:原来青草下边藏了满满一层花儿_______白的_______黄的_______紫的_______纯洁_______娇小_______鲜亮_______这么多_______这么密、这么辽阔!它们比青草只矮几厘米,躲在草下边,好像只要一努劲儿,就会齐刷刷地全冒出来…
“得要多少天才能冒出来?”我问。“也许过几天,也许就在明天。”小吕笑道,“四月的维也纳可说不准,一天换一个样儿。”
可是,当夜冷风冷雨,接连几天时下时停,太阳一直没露面儿。我很快就要离开这里去意大利了,便对小吕说:“这次看不到草地上那些花儿了,真有点遗憾呢,我想它们刚冒出来时肯定很壮观。”
小吕驾着车没说话,大概也有些怏怏然吧。外边毛毛雨点把车窗遮得像拉了一道纱帘。可车子开出去十几分钟,小吕忽然对我说:“你看窗外——”隔过雨窗,看不清外边,但窗外的颜色明显地变了:白色、黄色、紫色,在窗上流动。小吕停了车,手伸过来,一推我这边的车门,未等我弄明白是怎么回事,便说:“去看吧——你的花!”
迎着细密的、凉凉的飘在我脸上的雨点,我看到的竟是一片花的原野。这正是前几天那片千千万万朵花儿藏身的草地,此刻一下子全冒出来,顿时改天换地,整个世界铺满全新的色彩。虽然远处大片大片的花已经与蒙蒙细雨融在一起,低头却能清晰看到每一朵小花,在冷雨中都像英雄那样傲然挺立,明亮夺目,神气十足。我惊奇地想:它们为什么不是在温暖的阳光下冒出来,偏偏在冷风冷雨中拔地而起?小小的花( )有如此气魄!四月的维也纳( )叫我明白了生命的意味是什么,是——勇气!这两个普通又非凡的字眼,又一次叫我怦然感到心头一震。这一震,便使眼前的景象定格成为四月春天独有的壮丽的图画,并终于被我找到了。
【1】在第二自然段的横线处加上标点符号。
【2】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带有“然”字的词语。
【3】第三自然段中的“冒”字换成“长”字合适吗?说说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由一朵朵小花,悟出________的哲理。
【5】你是怎么理解“它们为什么不是在温暖的阳光下冒出来,偏偏在冷风冷雨中拔地而起”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
1、改写成被动句。
小丽把红红的苹果吃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缩写。
狡猾的狐狸假惺惺地挤出几滴眼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写成反问句。
我是一名少先队员,必须遵守纪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改写成拟人句。
蜜蜂在花丛中采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直接引用改为转述。
父亲说:“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改写句子。
(1)男孩把灰雀带走了。(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怎么离开自己的阵地呢?(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虽然她得过小儿麻痹症,但是她不愿意让别人看见她走路的姿势。(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天空中挂着一轮圆月
扩句
2.我日日盼新年。
扩句
3.他的父亲带来了几只很好看的鸟儿
缩句
18、按要求写句子。
(1)中国女足那种拼搏奋斗、永不放弃的精神值得我们传承和发扬。(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仿照例句所用修辞手法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诸葛亮对鲁肃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我自有妙用。”(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用下面词语造句。
预防: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空空如也: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论……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1.赵小明把橡皮送给了张小华。(改为“被”字句)
2.迷路的儿童被民警叔叔送回了家。(改为“把”字句)
3.妈妈总是经常教育我要做一个诚实的人。(修改病句)
21、表达与交流
从以下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进行习作。
题目一:生活中,一定有一个别样的人和你的关系特别好,在你失落的时候,他(她)愿意与你分担沮丧;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他(她)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他(她)是谁?你们之间发生过什么事情使你感触颇深?请你以“真心感谢你”为题写一篇习作,不少于400字。
题目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成长的过程中,你一定遇到过让你佩服的人,他(她)就是你的榜样。请通过一两件事写清他(她)为什么会成为你的榜样,不少于400字。